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232 秀

唐谋天下 正文 232 秀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除了芒松芒赞,分列在两侧的所有人都在李弘下马后,缓缓跪倒在地,向李弘行礼。

于是,接下来的画面,就像是一场表演秀,看的众吐蕃臣子瞠目结舌,看的裴行俭、马载,特别是戴至徳,只想吐。

芒松芒赞:“何不再留一些时日?本王跟圣救度佛母一直希望你再留些时日,裴大相的政务还需要你来指点一二。”

“安西都护府尚有诸多政务等着我去处理,裴相与戴相本是安西都护府重臣,他们被您请过来后,一大堆政务,只能由我来亲自经手了。唉……说起来,我是真舍不得把他们留在吐蕃啊。”李弘与芒松芒赞手牵手,在两列送行的臣子目送下,惺惺相惜的不可自拔。

“如此真是本王的不是了,不过您忍痛割爱重臣,助我吐蕃朝堂,此番大义跟恩重,我吐蕃百姓定将会铭记于心,而我吐蕃与大唐,也将永结兄弟之盟,造万世友好之业。”芒松芒赞背书般继续说道。

“好!正当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呼无兄弟也。”李弘飘飘然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被芒松芒赞又把辈分扯平了。

“殿下如今也是苦读圣贤书啊。”身后的裴行俭听着两人的说话,过了好久好久,才忍住一身鸡皮疙瘩,赞叹道。

“苦读什么了他?哼,两人的说话,可是我昨夜给他们备好的,就差手里那张纸念了。”戴至徳很不满李弘这一套。

明明知道人家不欢迎他,还不赶快走,就非得在圣城百姓跟吐蕃群臣之众目睽睽下,肉麻恶心的搞这一套。

不知不觉,两人率领众臣,已经走到城门口一处新立的大石碑跟前,依稀可见石碑上刻有:“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戈”、“永崇舅甥之好,造福一方。”等等字迹。

“这……唐蕃友好碑上的字,不会也是出自你之手吧。”裴行俭遥望墓碑,想起几天前,李弘命戴至徳找一块大石碑的事儿。

戴至徳的脸黑的跟茄子似的,虽然不屑这些表面文章,但彰显大唐威仪,抚四方之地臣民之事,却是他的职责所在。

听了裴行俭的问话后,戴至徳又是黑着老脸,无奈的点点头。

如此彰显大唐威仪、表大唐陛下功绩的碑文,就因为最后一句话,完全给破坏的毫无庄严天威可言。

最后一句“永崇舅甥之好,造福一方。”裴行俭却不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私下命人刻上的,要不然,戴至徳的脸也不会黑的碳似的。

丈高的青色石碑宽大威武,立在城门口像是镇城石碑一样,石碑上面的话,用吐蕃文唐文两种字迹刻写,进出城门,想不注意这座高大雄厚的石碑都难。

而上面的字迹,自然是用如血般鲜艳的红字刻成,如此一来,想让人不注意上面的字迹都难,除非是瞎子进出城门。

李弘与芒松芒赞站在石碑下,如果这一世有相机,李弘一定会命人赶紧拍照,这一个历史性时刻,说什么也得拍照留念才行。

两人把手道别,神情哀伤不舍,半梅跟寻兰早已经倒了祭天敬神送君酒,一人一杯,小托盘上的酒被众人一一端走。

然后李弘呜呼哀哉,叹息天不仁慈,相见恨晚等等,让人直掉鸡皮疙瘩的话语听的他自己都恶心。

而芒松芒赞则是配合着李弘悲拗哀伤、痛天感地的话语,立在一旁做悲壮表情,仿佛生离死别的亲兄弟一般,最后两人是潸然泪下,挥手告别。

李弘的离开,最最高兴的就是一直流眼泪的芒松芒赞。

李弘跟大军留下的烟尘都已散尽,芒松芒赞依然举手挥别,双眼泪流满面。

但谁都知道,这不是芒松芒赞悲伤的止不住眼泪,而是高兴的喜极而泣,发自内心的喜悦泪水:终于把小魔王送走了。

李弘的大军,进入吐蕃时,人数最盛已经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之多,而在出吐蕃时,人数也已经下降到了一万四千人。

虽然只损失了一万人,就让他征服了吐蕃,并打下如今的一番局面。

但望着长长的队伍,李弘的内心依然还不是滋味儿,那一万多人,如今就这样被长久的留在了吐蕃境内。

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年轻的生命离去,背后不知道有多少肝肠寸断的哭泣声。

撕心裂肺的悲痛,远远不是抚恤金能够安慰的了丧失亲人的,大唐百姓的伤痛的。

就像文成公主恨透了李弘一样,非但占据了大昭寺,小昭寺也没有被他放过。

一万多大唐儿郎的尸骨,统统被他存放在了小昭寺内,让每一天的佛唱声超度那些年轻的生命。

为何只为你大唐儿郎建碑立传,难道我吐蕃儿郎的性命不是性命?

李弘回之:“战争永远带不来和平,仇恨永远只会引发战争,佛能超度众生,但却带不来和平,想要和平,就该摒弃所谓神的旨意。如果您想为吐蕃带来和平盛世,您就该回长安休养!”

文成公主无法忽视李弘的话语,她也知道,如今的吐蕃,想要回到夫君那个时期,已经是很困难了。

但让她离开吐蕃,离开夫君的王国,留下芒松芒赞一个人应付大唐豺狼,她又不甘心。

战争、和平、苦难、盛世,佛度众生、众生好度,您信佛拜佛,度众生、众生度,屠刀放下、便可立地成佛。吐蕃百姓幸与不幸,一念之间。

李弘丢下一句当初惠能似是而非的话语,扭头便走,留下了文成公主,望着身着铠甲,在阳光下缓缓消失的背影。

大军行至小勃律,眼看着就可以转入所谓的官道,从这里便可直接入于阗休整部队,而后再沿着塔卡拉玛干沙漠的以南的丝绸之路,到达楼兰。

但就在清晨要出发的时候,一封急信送到了他的营帐:“白衣大食要叩关波斯都护府,理由是他们的王子殿下,自从进入大唐后,就没有再回来过。”

李弘看完信后气的大骂:人都死了几年了,你们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恐怕是因为知道大唐用兵吐蕃,无暇顾忌波斯都督府,所以找了这么一个烂理由,要攻下波斯都护府吧!

“如今波斯都督府有多少守军?守将是谁?”李弘骂完后,看着信使问道。

“回大都护,波斯都护府由王名远率领两万精兵守城。”信使刚刚回答完李弘的话。

只见又一个信使跑了过来,看着身上潮湿的衣服,看来是赶了一夜的路,衣服不是被汗水浸湿,便是被夜晚的露水沾湿。

“报大都护,薛仁贵将军急奏。”信使恭恭敬敬的把密信递给了花孟,再由花孟呈给李弘。

李弘的右眼皮剧烈的跳动了几下,快速的撕开信封,果不其然,还是薛仁贵亲笔书写。

信中提及的,自然是波斯都督府被白衣大食围困一事儿,请命是否要出兵援助。

就在李弘看信的同时,半梅与寻兰,已经乖巧伶俐的把地图拿了出来,供太子殿下查看。

李弘紧皱眉头,波斯都督府他并不在乎,在乎的是唐人的两万兵马!

想要援助波斯都督府,如今就得穿越,已经渐渐脱离了白衣大食控制的吐火罗,而吐火罗十年前就已经不再是大唐的控制之地了,如今想要援助,不得不说是难度极大。

龙朔元年,也就是公元661年,卑路斯就已经远赴长安,向大唐请求援助,于是大唐便在波斯疾陵城设波斯都督府,册命卑路斯为都督,隶属安西都护府。

龙朔二年,大唐又册命卑路斯为波斯王,想要利用卑路斯波斯王室的正统身份,从而控制波斯等地,以此纳入大唐版图内。

而从龙朔三年起,吐火罗就开始进行反唐战乱,安西都护府因为要应付阿史那都支等叛乱,因此也是无暇顾及吐火罗的暴乱。

因此造成了吐火罗脱离大唐的控制,刚出狼窝又入虎口,白衣大食眼看吐火罗战乱,便趁大唐无暇顾及的机会,把吐火罗纳入到了自己的版图。

从李弘进入安西之后,才逐渐开始在吐火罗进行一些小动作,包括从商贸上制衡、‘精卫’潜入人员离间等等,才使得吐火罗一直未能被白衣大食,安安稳稳的放进自己的口袋。

但离间等计谋,不过是杯水车薪,只是增加了白衣大食控制吐火罗的难度,并没有使得吐火罗开始偏移大唐这一边,而是使得吐火罗更想像吐蕃一般,成为一个可以争霸的王国。

与吐火罗相邻的小勃律、大勃律,一直都在战战兢兢中过日子,要不是靠着吐蕃强盛的兵力支撑,早就已经被吐火罗征服。

但现在,摆在李弘面前的难题却是,如何能够把王名远跟两万唐军安全无虞的带回大唐。

如今的安西都护府,在他的计划里,不存在支撑他吞噬吐火罗,援救波斯都护府的足够条件。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西域之行也快完结篇了。)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