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313 考题

唐谋天下 正文 313 考题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天的时间,李弘连早朝都给停止了,气的李治在后宫大骂李弘小兔崽子,这是要作死,扬言要立刻主持朝政,不让李弘再监国了。

武媚在旁边好说歹说,把原本属于她自己的鸡毛掸子硬生生从李治手里抢了回来,开解的说道:“这小兔崽子停止三天朝会,那您就不知道第四天就是下月一号?是大朝会的日子?中书跟门下已经拟旨了,大朝会这一天,可是把各个阶层的人都招来朝会了,宣政殿这几天不一直在忙碌?”

“皇后你这是什么意思?”李治又一次感觉自己这段时日白锻炼了,竟然抢鸡毛掸子没抢过皇后!

武媚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哼道:“您这是明知故问,您说能是什么意思?停止三天时间的朝会,这就是李弘给他们所有人的最后期限,再不去把旧钱换掉,恐怕就会损失更大了!那就怪不得李弘下狠手了。”

李治看了一眼武媚手里的鸡毛掸子,心里哼了一声,闹腾吧,看看他能够闹腾多大的动静来!

既然你不把你龙爹放在眼力,你龙爹也得想个策略,还得是两手准备才行。

李治若有所思的思考着:李弘的手段凌厉果决是出了名的,自己虽然担心他把朝纲搞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但说实话,自己心底其实还是有那么一丝希望,期望看看李弘是不是能把这些桎梏皇家的豪门勋贵的风头给他灭一灭。

心中有了计较后,李治眼珠子一转,冷不丁的突然伸手去抢武媚手里的鸡毛掸子,但武媚反应奇快,看见他伸手就立刻扭动身体,用肩膀挡住了他的手。

武媚脸上挂着自鸣得意的神情,嘴角牵出一抹不屑,像是再说:早料到你会这样了,可惜你抢不到。

“不抢了,不去了,朕要锻炼去了!”李治很恼火,很郁闷!这些年忙于朝政,身子骨真是越来越弱了,抢鸡毛掸子还输给皇后。

皇室宗亲、豪门勋贵、朝堂官员、文学大儒四个构成大唐王朝基石的阶层,都被中书省、门下省下旨参加三日后的大朝会。

从中书、门下下旨那一刻起,虽然处在寒冷季节的长安城依然是人潮如织,喧嚣繁华,商人、游客、百姓等等依然享受着大唐的盛世繁荣。

但在所有阶层者的眼中,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的长安城,却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伴随着寒冷的低气温,让人们在行走到皇城那条路上时,都有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无论是文学大儒还是朝堂官员,或者是豪门勋贵跟皇室宗亲,仿佛都能从的空气中嗅到一股凝重跟肃穆,诡异的氛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让他们彼此通气时不得不小心翼翼,隐蔽着自己的行踪。

国子监、弘文馆也同样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跟烦躁,狄仁杰最近这段时间查案查的,都快要把颜昭甫跟孔志约搞神经了,深怕这一命案被更上层的人知晓。

李弘跟前站着一个约莫三十岁出头的士子,李弘好整以暇的看着他,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当日随手救了一个人,竟然还是一个奇人!

这位奇葩展现出来的与众不同是,人家是寒门士子中真正的自学成才!并未拜师或者是自荐过哪家豪门!而且人家参加科举考试时,选择的竟然是冷门科目:明算!

书学、算学就算是在国子监六学中,也是很偏门的科目,民间自学成才者中,为了出人头地、考取功名,很少有人会选择这种,在这个时代算是比较专一又生僻的科目的。

明算考试则是用的国子监六学之一的算学,一般情况下,考试便是《九章》、《海岛》、《五曹》、《夏侯阳》、《缀术》、《缉古》等帖经,为算者,明数造术,祥明术理,然后为通。

说白了,就是考试到了最后,比如你说一加一等于二,然后给考官解释为何等于,解释通了你就成了,解释不通,那么就算是你蒙的或是不会。

所以,这也是科举制度开创了这么多年后,文人士子往明经跟进士科目削尖了脑袋扎推的原因,一是对自身来讲容易一些,二是对考官来讲,也要熟悉一些。

没有说是哪一个考官会去问学子连自己都不知晓的学问的,他们也不傻不是。所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也就造成了文人士子扎推两科的原因,也就造就了大唐文风渐盛、武人没落的原因。

“太原府人?晋阳王氏就在跟前,为什么不让他们举荐你?”李弘呵呵笑着,这朵奇葩还真是个在大唐不多见的异类。

“回殿下,小民与晋阳王氏不睦,何况小民一身本领,并不认为要靠他们举荐才能踏入仕途。”林士翎昂首说道,自信心一览无遗。

李弘还是笑,继续问道:“太原府内,林姓只能算是当地一个小世家,王氏压根不会放在眼里的,他们会自降身份,跟你们有过节?你这一身本领,如果不是遇见我,岂不是还在长安街头买醉?”

浓浓的讽刺意味儿很明显,但好像对这个林士翎不管用,脸上没有任何的尴尬,说道:“小民林氏虽小,但在当地也是有名的大户,王氏根深叶茂、门下士子何止千人?小民就算是自荐于门,恐怕也是与现在的下场无异,如此卑躬屈膝,倒不如自己上长安试上一试。”

“剑走偏锋,倒是想看看朝廷对冷门会不会有兴趣?还是你只会这一门?其他的都不会?”李弘斜眼问道。

林士翎此刻脸上才出现了一丝的尴尬跟不自然,但面对当今的太子殿下,他可是不敢打诳语,只好老实说道:“小民……小民实是瞧不起那些舞文弄墨、吟诗作赋的文人士子,手无缚鸡之力却天天口头上喊着为国为民,但除了会吟诗作赋、风花雪月外,连自己的起居生活都料理不好……。”

“停,打住,这些我不敢兴趣。”

“小民知罪。”林士翎急忙行礼请罪。

“既然你以明算为才,正好我这里有一个我琢磨了很久的困惑,你可要试试能否为我解惑?”李弘有意考校林士翎,漫不经心的问道。

“回殿下,如果跟算学有关,小民字可一试,但……。”

“自然是跟算学有关: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士子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李弘似笑非笑,眼睛一直盯着林士翎的眼睛问道。

这乃是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的一首算学诗,通过一首诗来让明算者算出多少个僧人,也算是一道较为可靠的难考题了。

林士翎在听到李弘念的时候就开始聚精会神,随着一字一句送进他的耳朵,林士翎的神情则是越来越凝重,这样的算题他还是第一次接触,想要在第一时间把答案脱口而出是不可能了。

何况,此刻他面对的考官还是当今的大唐太子殿下,心情说他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但林士翎强迫自己专注余算题中,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嘴唇则是慢慢的蠕动着,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念着那首算学诗。

不光是他紧张的在心算,就是一旁好奇的白纯跟小雪等人,加上两个半路出家,好大岁数才没事儿往崇文馆凑的扬武跟连铁,都在小声的默念着,但一时之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的出答案。

“三百六十四只碗,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林士翎额头上的汗都开始下来了,心里也不由自主的更加紧张起来,依然有些纠缠不清正确的答案开始在心里动摇。

虽然太子殿下说是困惑了他很久的一道题,但林士翎却不敢骗太子殿下,不敢随意的说出一个答案来。

先不说太子殿下说他不知道答案的话是真是假,就是林士翎他自己,如果碰到这种很难求的算题,他也不会轻易放弃,更不会以错误的答案来骗别人跟自己。

这也是他自认为明算者的尊严,一直让他骄傲的,便是他对数字的敏感跟快捷,同样也是他自信的来源。

就在林士翎皱着眉头解答案时,李弘拿起纸笔,在书桌上又写了十四个字,不过这十四个字,却是围成了一个圆圈,中间空出来的部分,则就是答题者填写答案的地方。

这是被人们称之为回环诗的一种,此中的算学趣味少了一些,但是又夹杂了一些对于诗赋的要求,所以,这种看似需要跳字来读的回环诗,更能够平衡人在算学与诗赋的兴趣。

李弘也不着急,看着还在那里心算的林士翎,也不打扰他,伸手想要把纸笔递给旁边的人,但递了半天却没有人接手里的纸笔,不由得抬头一看,只见白纯绝美的脸颊上露出沉重的思索之情,看样子显然也是在算那寺庙里到底有多少和尚。

(ps:推荐票不要钱,而且每天都有,不投也是浪费,都砸给我吧,谢谢各位大大了。)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