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314 上朝

唐谋天下 正文 314 上朝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弘的手在白纯的胸前晃了好几下,上好的宣纸随着挥舞发出风声,但依然引不起白纯的注意。

迫不得已的某人,只好用另外一只手在白纯的翘臀上拍了一记,这才惊醒了沉思中的白纯,吓了一跳的白纯嗔怪的看了一眼李弘,见爷的手里拿着纸张,顿时俏皮的吐了吐舌头,赶忙接过了李弘手里的纸笔。

而在这时,站在李弘前面的林士翎也睁开了眼睛,躬身行礼说道:“回殿下,小民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

“哦,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还不错,说说。”李弘淡淡的说道,他也很期待这个林士翎的答案。

“回殿下,正确答案是寺庙里有六百二十四名僧人。”林士翎说完后,看李弘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林士翎心里一下子便明了,太子殿下看来是知道正确答案的,要不然的话,不会是如此神情,看来自己没有用错误的答案骗太子殿下是对的。

虽然浪费了一些时间,但算出了正确的答案,无论如何,自己也对得起自己自认为的算学明家的自称了。

“说说如何算出来的。”李弘淡淡的说道,他知道,这道题其实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是最为容易的了,但他绝不相信林士翎是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的这道题。

“是,殿下。”林士翎的态度更加恭敬了,丝毫不敢以自己是算术名家自称了,能够出得出这样题的人,算学绝对要比他高出好几筹才是。

他绞尽脑汁,也从来没有在哪本书或者哪里听到过这样的题。

于是继续躬身说道:“回殿下:三个僧人一碗饭、四个僧人一碗羹,便能知道三个饭碗与四个汤碗共计七个碗需要十二个僧人使用,如此一来,三百六十四个碗,则是能够给五十二组僧人使用。五十二组僧人一组十二个人,便是六百二十四名僧人。”

“难能可贵,再看看这个。”李弘示意白纯把自己刚递给她的白纸拿给林士翎。

林士翎不晓得白纯的身份,但看样子在太子府里肯定不低,于是恭敬的接过后,琢磨了几番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有意思,这种诗小民看起来就有趣多了,小民不会作诗,但是还会念诗的: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全诗十四个字,回环诗便是跳过几字后回环成诗,对于如今的唐人来说,是没有丝毫难度的,李弘也没有寄望这个能够难住他,如此出题,只是想证明,他的才学是不是配的上明算及第的标准。

“还记得你的考官是谁吗?”李弘问道。

“回殿下,记得,先生名叫苏敬。”林士翎眼中的兴奋光芒再也遮掩不住,甚至还透着一股野心,内心也比刚才算学答题的时候还要紧张。

他知道,自己能否踏入仕途,恐怕就在这一刻了,自己买醉长安街头,被城武卫已经不知道扔了几次了,甚至每次还都会有城武卫,给自己烂醉如泥的身体上盖上稻草或者破烂木棉等等。

长此之外的颓废,虽然让他的**受到了一定的摧残,但他始终坚信,有一天自己能够踏入仕途并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

他曾幻想过,自己某一天遇到长安城的哪一个高官或者功勋豪门的正眼相看,赏识自己的才学然后举荐自己,自己从此开始,靠自己的才学开始仕途之路。

但他想的最远大,最高官的知遇之人,也从一开始的六部尚书标准,变成了侍郎能够赏识自己就行,随着时间的累积,梦想中的勋贵豪门阶层标准也是降了又降。

甚至是有时候在寒风凛冽的深夜,被刺骨的寒冷冻醒,瑟瑟发抖的靠墙取暖时,他也会抛弃远大的理想,会思索着:此刻哪怕是一个坊正赏识自己都行,以自己的才华,不过就是缺一个敲门砖罢了。

但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在落榜后的一年中,他的人生还是迎来了转折,就算是他做最美的梦,也没敢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遇见大唐的当今太子殿下。

他心里也很清楚,只要自己抓住太子殿下给的机会,再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完全能够配得上太子门下近臣的身份。

李弘眼中的寒光一闪而过,除了李义府、许敬宗外,这几年还没有遇见过一个眼神如此像那两个人的。

但只要你的才华足够,李弘绝不会计较你的品行,何况,现在他手里缺的就是这么一个人呢。

想到此处,李弘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历史上这个时期大唐有名的四大酷吏:索元礼、周兴、万国俊、来俊臣。

想来这个时期出现酷吏,不单单是由武媚个人决定的,恐怕跟历史上当时的政 治 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吧。

不然的话,自己为何会在同样的时期,在面对五姓七家、功勋豪门、高官显贵、鸿学大儒的博弈时,也希望自己手里能够有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出现呢?

李弘想着心思随意的摇着头,这像是给自己要用这么一个人在找借口,安慰自己应该理所当然的用这么一个人,而不是只靠阳谋来博弈门阀世家。

轻轻的叹了口气,李弘把自己的思绪拽回到眼前,明日还有一番恶斗等着自己呢,自己东宫的官员也会有大部分人参加,今日自己得好好做足功课才是。

“明日随我一同上朝,扬武明日带着他在宣政殿外听候。”李弘说完后,便起身离开了,现在他要一个人思索下明日的境况,自己一个人能不能舌战群雄!

这样的大朝会不同于真正意义上,每年岁首在含元殿举行的大朝会,岁首时举行的大朝会则是百官林立,外使来朝献贡,贺表、贡物等等都不可缺少。

而李弘举行的这个大朝会,严格意义上来讲,更像是与群臣商讨一件关乎国家安危时,由皇帝举召的一次朝会一样,把所有人聚集起来集思广益般。

五姓七家的家主首当其冲,在李弘禁止旧钱一开始,他们就嗅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为了不再连战连退,他们这一次也做足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早就已经暗中来到了长安。

皇亲贵胄,相比较于五姓七家,他们自然是要快的多,都是在京兆府周边,赶过来参加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他们也知道这次朝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每一个人都在心里铆足了力气,打死也不会松口,绝不与太子讨价还价。

达官显贵显然就不如他们那般硬气,心里有鬼的暗自思索琢磨,要不就是与他人小声的交头接耳,商议着一会儿该如何面对的策略。

鸿学大儒看起来最起码是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样子,一个个神情淡然,与身边的一些人谈笑风生,对于今日朝堂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他们看起来显得好像是一点儿也不在乎。

云淡风轻的感觉给人一种,他们心中无鬼、光明正大的印象。

很久没有露面的猎豹、惊蛰在李弘穿着太子朝服、戴上太子冠冕时,把手里的一份厚厚的纸张交给了李弘。

在夏至跟小雪以及扬武跟连铁的陪同下,李弘第一次用太子仪仗进入大明宫。

扬武把手里捏着的一份报表揣进了怀里,连铁接过李弘递给他的猎豹刚呈上来的报表,也是谨慎小心的揣进了怀里。

白纯气喘吁吁的从远处跑过来,太子仪仗对她没有任何阻拦的作用,快速扭动着纤腰跑到李弘跟前,同样是厚厚一沓上好的宣纸交给了李弘。

林士翎被扬武安排在仪仗之中,昨日就已经被扬武告知了一些进宫的规矩,如今跟着太子仪仗,心里头可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他感觉自己能不能踏上仕途,就在这一天了。

李义府、上官仪、杨思俭、郭瑜等几人,加上太子詹事、太子家令等等一众东宫官员,众人声势浩荡的开始从嘉福门走出,上百人的队伍虽然人数较少,但这乃是太子殿下第一次用如此隆重仪仗上朝,也还是显得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皇家该拥有的威仪风范。

紫宸殿内,李治在这一天出奇的没有晚起,跟平时要上早朝一样,很早便已经起床,武媚脚步匆匆的从蓬莱殿赶了过来。

两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都知道今天不会是寻常的一天,今天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儿,或许都将影响以后的朝堂走向,甚至太子李弘这几年在百官中的威名,都将因为今天有一个提升,或者是因为博弈而贬损。

武媚帮着李治整理了下龙袍,而她自己也是一身彰显皇后凤仪的朝服,不经意间扫向旁边的奏章,虽然不知道是何内容,但武媚却觉得,这份奏章恐怕很重。

晨钟暮鼓,鼓楼上的钟声悠扬的响起,早朝即可便会开始。

太子仪仗在这个时候缓缓进入宣政殿,礼官尖亮的早朝叫声,从丹凤门处响起,一道尖过一道的早朝声音,起始丹凤门、经过林立在两旁的金吾卫,此起彼伏的再到含元殿台阶上矗立不动的礼官那里。

嘹亮的声音最终在宣政殿门口停止,而李弘也在皇帝之位下首的太子之位上坐定。

(ps:求推荐票。)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