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825 先怕后敬

唐谋天下 正文 825 先怕后敬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权毅率领着两千唐人、土蕃混杂的兵马与浮屠营汇合,袁恕己、郭侍奉此时也早就已经待在了浮屠营里待命,唯独无法无天自昨夜其依然是没有见其踪影,想必此刻还在追踪昨夜劫走真腊三个王子的路上。

李弘在前,杨思俭与林士翎一左一右,如今二人算是正式进入了六诏之地,接下来到底该如何,他们二人还需要听从太子殿下的安排与调遣。

“浪穹诏早年就与蒙舍诏有过节?是什么过节?你跟浪穹诏认识多久了?”带着两人走到王宫的后花园,清新和煦的微风照拂在脸上,望着头顶那大片大片厚厚的白云,不愧是有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高原。

“臣在被殿下调入土蕃后没多久,浪穹诏就率先找到了臣,土蕃一些旧势力的残余,好多都是他提供给臣的,他一直希望能够把细奴逻从陛下赐封的云南王的爵位上拉下来,所以就与臣不谋而合。至于两人之间的过节……。”林士翎阴测测的笑了笑,继续说道:“盛逻炎的生母,也就是细奴逻的王妃,其实早年是浪穹诏的老婆,被细奴逻抢了过来,所以臣分化他们自然就是轻而易举之事儿了。”

“那不会盛逻炎的父亲其实是浪穹诏吧?”李弘立刻八卦的问道。

“殿下您说笑了,细奴逻确实是盛逻炎的生父,但也就是因为盛逻炎的母亲一事儿,让浪穹诏跟盛逻炎二人向来不和,但自从陛下赐封了细奴逻云南王后,浪穹诏对细奴逻的敌意就收敛了几分,这一次在大致知道了殿下您来此的目的后,浪穹诏已经准备跟细奴逻撕破脸皮了。”林士翎与杨思俭在李弘坐在亭台中后,才分两侧坐下。

“浪穹诏是想借我之手帮他除掉细奴逻,而后角逐云南王吧?你同意了?”李弘看了一眼在旁边还稍微有些拘谨的杨思俭,只好示意杨思俭先安顿他带过来的那几十个文人士子,这里便只留下了林士翎与他谈话。

“没有,臣又不傻,怎么会同意他这个提议,就臣现在对浪穹诏的了解来看,六诏之中蒙舍诏最强,其次是施浪诏、越析诏,而后才是他浪穹诏,相信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就算是殿下您重新赐封云南王,也不会有他浪穹诏什么事儿。他对臣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无论如何,细奴逻不能再是六诏之首,至于接下来朝廷该如何整治六诏,他都会遵从的。”林士翎胸有成竹的说道,如今甚至可以说,浪穹诏此时已经是一个可以被他随意指使的诏王了,根本不会有什么违背大唐王朝的心思。

“那么你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做?”李弘不动声色的问道。

林士翎能够在进入土蕃以后,就开始有目的的与浪穹诏交好,能够继续分化六诏的内部、从而使浪穹诏与细奴逻继续对彼此充满敌意,这足以说明,林士翎在被自己调往土蕃时,已经猜到了自己下一步会对六诏进行整治了。

“臣如果所料不错,今夜就应该会见分晓了,而且……不过因臣不知殿下这段时间的计划,所以无法准确的猜测今夜会不会见血。细奴逻生性多疑、阴险狡诈,但在臣看来,此人狡诈、冷酷、多疑是一方面,但其内心深处,其本性上更多的是害怕与自卑!他越是表现的强势,则就越说明他心虚不安。最为重要的是,人们谈论细奴逻是从来不提及他嚣张狂妄,而他身上也从来没有表露出这个特性,所以臣一直认为,细奴逻应该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枭雄,是一个遇事沉稳老练之人,所以他会作出任何决定都不为过,除非是真起兵反唐自立。”林士翎皱着眉头,斟酌着用词,缓缓的说道。

“那这么说,细奴逻有很大可能会选择无条件的投降,不太可能会起兵了?”李弘的脸上依然是看不出什么波动,继续淡淡的问道。

“差不多吧,臣认为需要提防的反而是他的儿子盛逻炎,其中的缘由……臣不说想必殿下您也明白。”林士翎本来阴测测的眼神里,看着李弘时莫名的多了一丝惧怕。

李弘仰头看着亭台上方雕梁画栋的顶子轻轻叹了一口气,林士翎说的不错,自始自终人们都是被细奴逻的阴险狡诈、多疑冷酷蒙蔽了双眼,却从来没有人发现,在他这些鲜明的特性之下,向来被人们进而叙述出来的嚣张狂妄,却从来不曾在细奴逻身上出现过。

细奴逻当年逼迫舍龙传位给他,如今林士翎提醒自己小心盛逻炎,实则是想说,盛逻炎有可能会在太和城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逼迫细奴逻传位给他,而后自己再起兵反唐自立。

之所以林士翎不敢面对自己明说出来缘由,怕是因为逼迫禅位这样的“优良传统”,在大唐立国后就在发生着呢,如今南诏不过是效仿大唐而已罢了。

如果从他嘴里说出来,会觉得让自己跟皇室颜面难堪吧。

“既然如此,盛逻炎就交给你了。”李弘看了一眼林士翎,而后继续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殿下,臣保证与权毅将军看死盛逻炎,绝不会让他破坏您的大计。”林士翎起身恭谨的行礼说道。

“吞吞吐吐可不是你的性格,有什么话就说吧,你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我面前,表现出一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作为,如今为何因为何事反而还迟疑了?”李弘脸上露出柔和的笑意,看着站在对面不动的林士翎问道。

“臣……臣有一事儿不知当讲不当讲,但不说出来,臣却是如鲠在喉,也失去了作为一名忠贞臣子的本分,所以臣还是说吧。臣以为以杨思俭为首的几十名文人士子,怕是在六诏之地,难以担当戴至德在土蕃的作用,如果一个弄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

“此话怎讲?”李弘挑眉问道。

“殿下您应该知道长安城前些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吧?英王、殷王、太平公主三人联手在朝堂逼疯国子监祭酒孔志约,此事儿如今在大唐各个角落都在流传,臣不排除其中有文人士子故意散步谣言之意,以此来破坏朝廷在文人士子心中的形象,杨思俭又曾被殿下罢免,再加上他女儿当年对太子妃殿下不敬之事儿,如今重用杨思俭以及这些文人士子,臣怕起不到如戴至德在土蕃的效果,反而会……。”

“此事儿不必说了,杨思俭来此其中还有其他隐情啊。但话说回来,要是把这么一个把儒家思想已经刻在骨子里的文人放置长安不用,也是极为可惜的一件事情。如今我手里缺人手你很清楚,所以迫不得已下,也只能先是将就着用了。”李弘伸手示意林士翎坐下。

而后继续慢吞吞的说道:“当年让你与敬辉、权毅前往土蕃,而不是把你放到剑南道成都府,想必你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何吧?你今日此番进言,虽说是站在朝廷的角度为朝廷着想,但心中是不是还是很困惑?为何是狄仁杰晚了几年前往剑南道,而不是你林士翎提前几年进入剑南道打铁趁热?”

“殿下英明,臣确实如是想,只是殿下不说,臣也不敢问,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想必是殿下如此安排必然是有殿下的用意。”林士翎这一次并未起身,至于他自己的心思被李弘说中,对于他来讲,实在是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面对太子李弘,林士翎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任何情绪,或者是他的一些想法,他心中比任何的官员都清楚,自己的这一切既然殿下能给,也就能够收回。

而且自己想要实现自己高官厚禄、成为治理一方的封疆大吏,就必须在太子殿下跟前,表现的比别人更加的忠诚跟坦诚。

“无论是裴行俭还是狄仁杰,他们都属于一种人,如果派遣狄仁杰入土蕃,那跟继续把裴行俭放在土蕃没有什么两样儿。剑南道乃是我大唐王土,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自古以来都以华夏子民自居,以你的性格与城府,包括你的做事手段,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剑南道那些余孽纷争,但带来的后续影响力,可就不是我们谁能把握的了,说不准十年以后,朝廷就真的派遣大量的军队入蜀镇压叛军了。”

“所以狄仁杰前往成都府整治吏治,以温和、圆润的方式处置,哪怕是把整个剑南道的官员都革职,百姓也不会对我大唐朝廷产生什么隔阂,只会拍手称快。但如果臣入蜀,以雷霆万钧之力扫之,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动静,甚至动摇百姓的利益、大唐的根基,从而为您带来不明确的隐患。但……殿下却让臣入土蕃,难道就不怕臣的作风会让裴行俭大人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土蕃现在已经不需要温和、圆润了,想要他们对我大唐有向心力,有敬意,就得先让他们怕我们才行,所以你比狄仁杰合适土蕃,却不合适剑南道。”

“先怕后敬?”林士翎有些想不通缘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