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831 枭雄的祭祀

唐谋天下 正文 831 枭雄的祭祀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根据上一世的记载,在云贵高原这一片区域,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便有三十多个占据了这一片区域。

而即便是在如今大唐时代,单单以六诏之地来计算,在爨族人随着历史的发展脚步持续延伸中,在除了六诏以外,还存在着一个人群更多的族群:彝族。

只不过是如今在区分上并没有那么的细致,在日常的生活中,或者是群居的态势中,无论是爨族分类出来的六诏,或者是其他一些弱小的族群,则都是概括在了彝族这个庞大的族群中。

就像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图腾一样,在这由古羌人衍生出来的民族,同样是信奉着万物有灵,相信人与动物、甚至是植物之间有着冥冥之中关联,甚至是血缘关系。

老舍龙的名字意为对猛虎的崇拜,如果再继续让细奴逻、盛逻炎如此发展、衍生下去,那么猛虎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蒙舍诏的图腾。

浪穹诏则是以植物金竹视为自己的图腾、视为自己的祖神,或者是像其他以葫芦等等稀奇古怪的物种视为图腾。

但在所有的图腾当中,唯独老舍龙代表的猛虎,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生息,成为了在彝文出现后,彝族真正的图腾。

被称之为毕摩的祭祀、长老则是云贵高原区域,或者是离开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人们心中的精神信仰。

这是在除了对于土地、百姓、经济有着实际控制的诏王以外,对于百姓最为有影响力的存在人士。

即便是细奴逻、老舍龙或者是浪穹诏等其他诏王,就是在他们统治、管辖自己的土地时,在没有具体的文字诞生前,在沿袭、效仿着大唐的法令同时,他们依然是需要依靠祭祀、长老来帮他们具体、细化的管理治下的百姓。

所以祭祀或者是长老,在云贵高原这片区域,在百姓们的心中,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就像大唐鸿学大儒、五姓七望们在中原文人士子、黎民百姓心中享有的盛誉与地位一样。

云贵高原的通常百姓嘴里,依然把如今的盛世大唐称之为汉国,在他们的内心里,繁华富庶的中原、发达文明的长安、洛阳,那就是如同梦一样的遥远。

同样,对他们的约束力也就变得不再是那么的有效,自然就给了祭祀、长老们等彰显权利、通达天命的法术,给了他们向普通的百姓传达以个人意志力组成的天命。

巫术同样在其中起着绝对关键的作用,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冬旱夏湿,祭天求雨、驱鬼治病,就变成了文明落后地区,百姓们唯一能够减轻苦痛,接受精神抚慰的唯一途径。

想要在原始的社会发动文明的“战争”,如同土蕃一样进行一场真正的革命,六诏远远要比土蕃更加艰难的多。

巫术、祭祀、长老,金制法器、初级宗教的存在,以及用经文传唱出来后,刻在血液里的历史积淀,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取缔、消亡,单单依靠唐人是绝对无法做到的。

浪穹诏、蒙雟诏、施浪诏,不出细奴逻预料的,步上了战死在太和城动乱之中的蒙雟诏的后尘,连同他南诏手下被盛逻炎鼓惑谋反的兵士,一同被送进了深山老林里。

三日之后,头发长达到拖地、**着上身的女祭祀,一身黑袍描金、彩脸花纹的长老,神秘而又阴沉的巫师,在牛角的呜咽声中,对着进入深山老林满是荆棘的入口,为为百姓祈求天命而入深山的四大诏王,做着祝福的仪式。

细奴逻、老舍龙、越析诏在大唐旌旗招展的黒盔铁甲下,缓缓迈步加入庄严肃穆的仪式中,为奋不顾身祈求百姓安康的四大诏王,做着他们最为虔诚的祈福。

李弘站在老远的地方,望着一群人神色庄严、肃穆神圣的向葫芦、金竹、塞进其他充起来的虎皮、熊皮做着虔诚的仪式。

看着裸着上身的女祭司,拿出一把生锈的铁刀划破手腕,滴滴暗红色的鲜血洒进案上的酒碗内。

望着黑袍彩脸的长老,神情虔诚的默诵着经文,手里金光灿灿的拐杖,毫无力量缓慢的在空中挥舞着。

神秘诡异的巫师就像是上一世的癫痫症患者一样,在自己画的一个圈子里,手舞足蹈的做着各种各样祷告天神、山神、水神、火神、木神等等神的举动。

但不管是三者中的哪一个,或者是围在这些“神灵使者”旁边的百姓,都在牛角跟鼓声的节奏下,整齐划一的跳动着极具美感的舞步。

就像是土蕃人在白墙金瓦的布达拉宫,一手转动着颂经论,一边吟唱着祝福语时,脚下灵活的跟着跳动的样子。

“如此做到底是对还是错?”李弘心中莫名的感到一股哀伤,站在杨思俭跟林士翎中间喃喃说道。

他并没有因为这些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从而产生出来的“无知仪式”感到可笑,反而是在他们虔诚、神圣、庄严的仪式中,看到了不同于中原的这一种文化,是不是会因为自己而彻底消亡在历史的滚滚烟尘中,或者是多年以后,彻底的被汉文化取缔。

大一统的到来后,文化的消亡与单一,会不会让大唐的盛世消亡的更快?还是在大中华圈的建立下,华夏民族真的能够走向另一个巅峰?

历史的抉择放在了他的手里,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将代表着一种多元文化的消失,华夏民族文化的扩展,这样做真的对了吗?

“求同存异不难。”林士翎很能领会李弘的心思,看着神情有些阴沉的李弘,低声说道:“土蕃如今也不是没有这种祭祀存在,但这并不代表着老古董宣扬的华夏文化,就在土蕃失去了作用。”

“此话何解?”杨思俭探头看着林士翎问道。

他比李弘更为关注林士翎的话语,毕竟,等过些日子太子殿下离去后,自己就要开始真正的治理这一方水土了,此时逮住机会,如果不向林士翎请教,自己就真的要成为迂腐的儒家棒槌了。

林士翎看了一眼还在进行的祭祀仪式,再看看李弘并没有阻止他的意思,于是继续低声说道:“文化的传承与中原文化的进入并不冲突,也不矛盾,戴至德一力反对土蕃文字,但却用自己我们的文字记载、颂扬他们的祖神,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为基础的情况下,土蕃人除了心存感激外,别无其他。而在一些仪礼上,戴至德放弃了太子殿下全面推翻的策略,改为循序渐进的传礼授德。”

说道这里的时候,林士翎又不忘敬畏的看了李弘一眼,因为他一不小心,把戴至德阴奉阳违的事情给捅了出来。

不过看着李弘倒是没有什么表情,舔了舔嘴唇继续说道:“以下官这两年对土蕃跟六诏的了解,他们最为看重的则是亲人去世后的仪礼。因为他们相信,人在去世之后还会有灵魂的存在,当然,我也相信灵魂的存在。”

林士翎又是敬畏的看了一眼李弘,今天怎么了,说的话老是跟太子殿下对着干了,毕竟太子从来不相信灵魂的存在的。

“继续说。”李弘看着住嘴不语的林士翎,以及听的兴致勃勃、意犹未尽的杨思俭,示意林士翎继续。

“是,殿下。”林士翎小心脏噗通噗通的急跳了好几下,而后继续说道:“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能够活着的人带来祝福,所以在死后要更加隆重的祭拜,并在安灵与送灵的仪式上,进行更加复杂隆重的祈求降幅仪式,甚至是不惜花以重金,全家举债都要进行,而这当中,就是那些案几上供的牛羊猪酒等等大批祭献之物,要是碰上家境稍微富裕的,可是丝毫不差今天这样的排场。”

“但这又如何求同存异?如何能把我们的礼与德融入进去,从而让他们从他们传统的祭祀中,允许我们这些外来的仪式进入呢?”杨思俭越听越觉得莫名其妙,你这说了半天,只说人家的传统祭祀了。

而且听你说的这么热闹,土蕃跟六诏的百姓那么虔诚,这还怎么把华夏民族的文化融入进去呢?

“这就是戴至德那老古董的厉害之处了,一开始他可是亲自游说的,往往都是四处碰壁,后来也不知道是脑袋开窍了,还是权毅跟他说了些什么。总之就是……是神都得敬……。”

“是你用了什么阴招儿吧,让他们相信了用我们的文字记载,用我们的礼仪兼容他们的传统,才能够比如得到真正的灵魂降幅吧?”李弘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心中顿时也开朗了很多。

汉文化能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合进有用的东西,自然这些愚昧、落后的民族,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同时,想必也能够在时间的推移下,整合出一套新的传统文化来。

就像是上一世一样,隆重的葬礼同样被认为是对一个先人的最好追思时,但在时代的变迁中,随着一些越来越简洁的葬礼形式被引入,繁杂的形式被消减,不到了最后,繁琐的礼节等等,也都化繁为简了吗。

土葬都能被改为火葬,即便是有着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不还是已经成了趋势,成为人们主流的意识?

不过话说回来,生前对长辈、先人好一些,比死后,用死者无法感知的隆重葬礼,来表达孝心要有用的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