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832 穿云破雾

唐谋天下 正文 832 穿云破雾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剑南道的官场正在狄仁杰的处置下进行着大洗牌动作,岭南道的杨思俭在大型祭祀过后,也开始了着手六诏之地的吏治。

细奴逻表现的不单让李弘刮目相看,就连林士翎这个善于揣摩人心的阴谋家,也对细奴逻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

而细奴逻对李弘的一番话,则是完全解开了几人心中的疑惑,无怪乎在于细奴逻比已经死去的四诏王,更有长远的眼光。

他比任何人都早清楚的意识到,李弘这一次的到来,就是想要在六诏复制另外一个土蕃,所以在劫走真腊三王子的同时,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加上一开始六诏王的会谈,让他意识到六诏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已经完全被人模糊分化,特别是浪穹诏紧挨土蕃,跟林士翎给他带来的压力,以及越析诏、施浪诏在篝火晚宴上,与太子李弘之间的密切交谈,都让他不得不开始在心里倾向于无条件的投降。

权利无疑是让人迷恋的,荣华富贵同样也是让人迷恋不舍的,但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你得有命去享受这一切。

细奴逻阴险狡诈、心狠手辣,那些不过都是他对别人,一旦当危险危及到他自己时,他则就是表现的不再像是对别人那般心狠手辣了。

就像是在上一世的伊拉克总统一样,战争开始前,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会溃败的如此彻底,没有人相信一世枭雄竟然最后会以投降终结这一场战争,更想不到最终自己被他藐视的法律送上了绞刑台上。

但那一切都在人们大跌眼镜中,在世人的错愕惊叹中,就那么自然的发生了。

枭雄往往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活着的意义,所以一旦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看似心狠手辣之辈,往往是最容易投降的那一部分人。

六诏之地的兵府与大唐改制前一样,施行的都是府兵制,拿起刀枪便是兵士,放下刀枪便是百姓,所以李弘想要稳住自己前往真腊时的大后方,势必要依靠一个军事将领来此坐镇。

单单依靠一个杨思俭,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剑南道当初被房陵公主等人控制的折冲府兵士,狄仁杰毫不犹豫的就给派遣了过来镇守六诏。

同样,一些剑南道官场原本该下狱的官吏,也因为吏部、刑部、大理寺的决策,最终给他们选择了流放岭南,将功赎罪。

狄仁杰如今出长安进成都府不过七八个月有余,这与太子殿下给他的三年之期还有着很长的时间差,所以镇守六诏的将领,在暂时无合适人选可用的情况下,狄仁杰不得不毛遂自荐,来兼任镇守六诏的将领之职,与杨思俭一同搭班治理六诏。

至于剑南道之事儿,自然是不需要再用他这个大理寺卿来操心了。

近两万人的剑南道兵士,浩浩荡荡的到达龙口城时,迎接他的只有杨思俭以及暂时留下的林士翎,权毅则已经赶回了土蕃,敬辉一个人估计已经独自受够戴至德老古董的唠叨了。

“太子殿下已经沿蜀身毒道继续南下,前往岭南都护府刘延佑那里了。”杨思俭手牵一匹战马的缰绳,与风尘仆仆的狄仁杰说道。

“殿下可有留下什么旨意?”狄仁杰同样牵着战马,与杨思俭走在管道上,身后则是两万骑兵。

“殿下的意思是,云南都督府形势比土蕃还要复杂,无论是细奴逻还是老舍龙,则都是保证民心不乱的基础,如今细奴逻被殿下任命为云南都督府的副都督,也希望狄大人您在安置好兵力后,能够给予细奴逻一个副将的职位。”杨思俭笑着说道。

“军政全兼?剑南道我倒是清楚一些爨族人的习俗,那些祭祀、长老、巫师用来稳固民心,给太子提供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倒是不错,但如果……细奴逻兼任副将,殿下就没有顾虑过细奴逻贼心不死?毕竟一代枭雄,当年能够隐忍老舍龙,而后又逼其退位,此人城府必定极深,这样会不会动摇军心啊?”狄仁杰有些忧虑的说道。

这刚踏入龙口城,就先面临太子殿下给留下的这么一道难题,这让他狄仁杰不由得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比他想象的还要重上很多。

“殿下让您便宜行事,任命也好,不任命也罢,殿下只要一个稳固的云南都督府的大后方,至于方式方法,就看您自己拿捏了。不过首先说好,我杨思俭文治云南,您武镇六诏,您可不能因为您的决策,而把我陷入两难之地才是。”杨思俭走马上任后,终于再一次找到了臣子为君解忧、为国效忠的成就感。

看着有些意气风发、精神奕奕的杨思俭,与在长安被闲置府邸时,有着天壤之别的气质,狄仁杰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殿下给狄某扔下一个难题而后继续南征,你杨思俭这是在狄某刚刚到达六诏……哦,现在该叫云南都督府了,就给狄某一个下马威,狄某这个云南守将不好干啊。”

“哈哈……互不干涉,相互协作,这是殿下以土蕃为模子,给云南都督府定下的规矩,文不触武、武不涉文,身为臣子的你我,不管如何都得遵守啊。”杨思俭大笑两声,心情很是舒畅的说道。

“云南都护府是沿袭我大唐府兵制而来,我猜测殿下让我任命细奴逻为副将,怕是还有效仿土蕃权毅将军之意吧?据说土蕃守军中,就有不少土蕃人在我大唐军中效力,林大人可是如此?”狄仁杰略微抬起头,视线越过马脖子,看着另外一边,一直陪着他们步行不说话的林士翎问道。

“土蕃守军中确实有很多土蕃人,而且如今还在增加之中,这倒是事实。至于……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狄大人如果想要请教,就得问戴至德戴大人了,因为据权毅所说,这些都是戴大人的功劳。”林士翎笑了笑,一边说一边还不忘略过狄仁杰,看向另外一边摇头苦笑的杨思俭。

如果不出所料,接下来这个问题,又是狄仁杰跟自己之间要讨论、合作的话题了,而且以狄仁杰的性格,怕是这个苦差事儿,自己是推脱不掉了。

毕竟自己身为云南都督府的都督,同样身兼着戴至德在土蕃一样的作用,那就是把儒家文化尽最大可能的在这里扎根传播下去,所以如此一来,既然云南都督府要效仿土蕃,那么这个把爨族人编入大唐军营中,就得自己亲力亲为的去说服六诏百姓了。

不过好在,殿下倒是应下了细奴逻为副将的事情,所以如此一来,云南都督府的文武两位大员,就不得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势,无论二人私人关系是和还是不和,在治理云南都督府上,两人都必须相互理解、合作。

而这也最大限度的制约了因为文武不和,而影响对云南都督府的安稳,所以有了土蕃这个成功的例子后,狄仁杰与杨思俭之间,倒是并没有太多需要两人共同克服的难题。

穿梭在云贵高原的深山密林中,湿滑的道路往往是阻止行军速度主要因素,近半个月的行军时间,李弘率领的五千浮屠营兵士,一直在感受着各种大自然的奇妙魅力,以及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种种行军难题。

甚至有时候,当五千人的兵马如同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行军时,便会突如其来的被大自然降临的大雨扰乱的无法前行。

要么是行军队伍的前方下雨,行军队伍的后方却是艳阳高照,从而使得在信息运转不畅的同时,造成了如同上一世堵车似的堵塞。

后方人催促着前方的兵士赶紧前行,前方的人却因为更前方的兵士停下步伐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为奇异的是,走在中间行军队伍的兵士,甚至可以一边享受着艳阳高照的温暖,突然一回头,却看见半空之中雾蒙蒙的一片,后方的行军队伍竟然被落下好大一截距离。

而等前方的行军将领下令停止前进,等候后方的行军部队时,他们往往能够惊讶的看到一群落汤鸡,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们,为什么你们没有被雨淋湿?

难道真有山神保佑不成?还是说我们身后的队伍中了巫术?让山神只独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好在这样疑神疑鬼的声音并不是很多,也并没有给整整五千人的队伍造成不安的骚动。

看似不高的山脉,山头就像是藏在了仙境中一般,每当队伍翻山越岭时,就像是乘云驾雾般的行走在云朵之上。

从一开始以为是烟瘴之气造成的恐慌,再到由袁恕己、郭侍奉,甚至无法无天的强制性命令,才使得浮屠营在翻山越岭、穿破云雾缭绕的山岭时,没有出现担惊受怕的情景。

安定的军心带来的便是,行走在狭窄、艰难的山径上时,因为云雾的遮挡视线,并没有发生过一起有人掉入悬崖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