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888 现场办公

唐谋天下 正文 888 现场办公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苏严等几个人被暂时带走后,李弘在除了把御史台李峤诏过来的同时,也把六部尚书以及中书、门下,尚书省的左右仆射诏了过来。

除了大唐九寺五监,以及三省六部的副职外,李弘则是在苏瑰跟狄仁杰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下,把一半有资格上朝的臣子给诏了过来。

没人知道李弘如此兴师动众的到底是为了什么,但随着六部跟三省其他人的到来,李弘也从京兆府衙的前厅,带着温柔等人与众臣子,移驾到了京兆府更大的一座议事厅里。

随着三省六部的官员,带着互相探寻的神色跟着狄仁杰、李峤、苏瑰共十四人在李弘的示意下,一个个忐忑不安的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刚刚落座,苏瑰便诚惶诚恐的站了起来行礼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调教出如此攻讦朝廷之逆子,臣深知难辞其咎,还请陛下治罪。”

“治罪?治什么罪?治他攻讦朝廷、信口雌黄?”李弘扫了一眼其他人,就是连御史台李峤,也是一脸的神色凝重。

在座的十几个朝堂重臣,在从前厅走到议事厅的路上,已经把今日京兆衙门发生了何事,搞得一清二楚了。

无论是苏瑰的儿子,还是大理寺少卿之子,抑或是洛阳丞杜审言之子,如此非议朝堂,信口胡言,蛊惑民心,的确是已经够的上治罪了。

“陛下……。”苏瑰跪在地上,心中对今日之事儿已经很明白,陛下大张旗鼓的把六部三省诏过来,恐怕就是为了怕落天下人口舌,所以才会如此兴师动众的治罪。

如此一来,自然是也不会给陛下自己落下打压天下士子,只扶持国子监、弘文馆等学府的名声了。

“把那四个人叫进来吧。”李弘没理会跪在地上忐忑不安的苏瑰,而是再次对狄仁杰说道。

回过头看了看上官婉儿跟李令月,李弘继续说道:“今日之事儿,你们两人可以详细记录下来,下一期的《坊间天下》,大可以把今日在京兆府衙门内的事情,刊登于头版头条。”

李令月跟上官婉儿一愣,如今京兆府的议事厅内,聚集了三省六部的重臣,还有大理寺、御史台两大主卿,按理说无论是他们两人还是温柔,抑或是白纯,都不应该有资格待在这里而不回避的。

但李弘一番话,却让同样怀着忐忑不安心态,跟着走进议事厅的四女,心里渐渐的平静了一些。

既然有了陛下的这番话,那么即便是其他朝臣,这个时候恐怕也无人愿意再去触李弘的霉头,谏言朝堂之事不可宗室后宫参与了,毕竟今日一事儿便是因为陛下的两个皇妃,跟陛下最为宠爱的公主殿下而起。

所以众人也就默认了两位皇妃跟白小姐,还有太平公主殿下在议事厅的事实,一个个正襟危坐的等候着李弘处置今日苏严等人与皇妃之间的冲突。

但不论如何,在座的即便是再了解李弘的臣子,此时此刻在心里都基本上已经认定了,跪在地上不起的京兆府府尹苏瑰,未能来此的大理寺少卿以及洛阳丞杜审言,包括他们的子嗣,今日恐怕是凶多吉少,难以平安度过了。

到最后,就看陛下是从轻发落,还是杀一儆百、从严处置了。

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苏瑰,李弘也没有再次出声让他起来,既然愿意跪着,那你就继续跪着请罪吧,何况还是你自己认为你有罪呢?

摩挲着茶杯的杯沿,李弘像是自言自语似的淡淡的说道:“我大唐立国至今,经历过多少人言是非,不也一样屹立不倒,甚至一年比一年强盛、繁华。”

“如果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把他人的看法与意见当成了对与错的标准,那我大唐岂不是早亡了八百次了?仅仅因为几句攻讦朝廷的话语,就给他人治罪,如此才会显得我小气,我这心里不自信啊。但让我或者是官员,跟几个大言不惭、空而不实之人坐而论道,为他们解释我大唐各种决议、策略,但他们有这个资格吗?沽名钓誉之事儿我从来不会做,今日破例让你们四个人进来听我大唐朝堂之事儿,并非是因为你们的父亲乃是我朝廷重臣,而是因为此事儿的起因与她们四个有关,我不能仗势打压你们,自然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给你们治罪。但事关我大唐皇室与后宫,我也不能让后宫与皇室平白无故的受委屈不是?这天下无论是百姓,还是臣子、名士或是皇室宗亲,我都应该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才是。”

李弘看着被狱吏押进来的四个人,此时已经被他们上了脚镣、枷锁,无奈的叹了口气后,狄仁杰立刻便让狱吏给苏严、杜并、杜闲以及崔永珂打开了镣铐枷锁。

“就站着吧,在这里你们还没有资格坐下。”李弘再次看了一眼谨小慎微的活动着手脚的四人,淡淡的说道。

而苏严等四人,再次听到李弘的话语后,这才敢自进门后,打量起议事厅的情形来。

特别是苏严,在环视了一圈坐在议事厅周围的十几人,却未发现他父亲的身影时,正好旁边的杜并轻轻触碰着他的衣袖,用眼光指了指跪伏在地上的背影,示意苏严望向那边。

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就是他的父亲苏瑰后,苏严与其他三个人顿时是倒吸一口凉气,这……坐在主位的到底是何人?竟然能够如此坦然的接受父亲跪地请罪,而且还让父亲长跪不起?!

四位年轻的豪门士子,此时再去打量与他们发生冲突的温柔几女,眼神与瞬间变得极其不自然,以及带着惊骇震惊的神色。

“数据从来不会说假话,吏部,这几年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与五姓七望培养的学子,在地方为官的比例是多少?”李弘伸手接过白纯递给他的笔,低头看着桌面问道。

吏部尚书姚崇起身立刻说道:“回陛下,自弘道元年至今,吏部统筹出来的比列为,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学子占据了七成,其中寒门士子达六成,其余四成乃是显贵或者是商贾之子。出自五姓七望或者是名士举荐为三成,均出自豪门显贵、或者是朝臣之宗族。”

吏部尚书姚崇刚刚说完,苏严、杜并、杜闲以及崔永珂的脸瞬间变得惨无人色,豆大的汗珠刷刷的从额头上掉了下来。

噗通几声,四人双膝一软,瞬间都在原本跪在地上的苏瑰身后,跪了下来,颤抖着拄地的双臂,哆嗦着嘴唇,却是不敢发出哪怕一个字。

议事厅内的十几人,像是根本没有看见那几人战战兢兢跪下去的样子,依然侧耳倾听着吏部尚书姚崇的禀奏:“以国子监等经过科举考试为官者,达九成都在地方任职,但……只有不到一成从一开始便能够被道、州、县任用到要职,都是从吏员做起,如今近四成已经成了县令或是主簿等一地的父母官。凡出身于高门显贵或者是朝臣宗族之学子,无论是经科举考试后为官,还是举荐为官者,从一开始便被任命到地方要职者达十成,且近七成都在道、州两级,只有不到三成在县一级为官。”

“道、州、县自由贫瘠与富裕之分,如何?”李弘把手里的笔递给了上官婉儿,只见上官婉儿跟李令月,此时一边听着吏部尚书的话,一边在案头奋笔疾书,写写画画。

“回陛下,国子监等科举考试通过为官者,十成在穷乡僻壤或者是道路堵塞之县为官,十成豪门显贵或者是朝臣宗亲学子,在长安、洛阳、以及淮南、江南、剑南道为官者居多,各个都护府也只有寒门士子愿意主动前往,再者便是……经臣前两个月完善以后分析为:在都护府的豪门显贵或者是朝臣宗亲的为官士子,十成都是因为有宗亲在都护府为官,因其官职或大或小,其士子则是因应的官居要职获事闲职。”

“背景比拼?不看能力了?”李弘淡淡的抬头看向姚崇问道。

“……回陛下,可以如此认为。”姚崇点点头,如今不过刚刚四十岁,已经位极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不得不说,其中有李弘对他的看重,但更为重要的是,姚崇的自身能力已经足够担此大任。

李弘用食指快速的敲着桌面,一边示意姚崇坐下,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问题,但只有上官婉儿跟李令月明白,这是李弘给她们二人留出的记录时间。

随着两女手里的笔渐渐慢下了速度,李弘才让苏瑰跟苏严等人起身,苏瑰回坐在了朝臣的中间,而苏严四个人则是站在了最后面,像是没了声息一样,耷拉着脑袋倾听着三省六部这些高官,被当今陛下逐一提问。

“户部尚书恒彦范,该你了。”李弘指了指恒彦范,同样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尚书,当年也是跟随着李弘,立下汗马功劳之臣。

“是,陛下。”恒彦范看起来很黑很瘦,如果不清楚此人的身份,大部分都会以为他只是一个种田的农民,或者是一介不得志的小官。

很少有人能够通过他那质朴五华的外貌,把他与大唐掌管钱粮,人们印象中,应该是白胖白胖,肥的流油的户部尚书一职关联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