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891 不可沽名学霸王

唐谋天下 正文 891 不可沽名学霸王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凡与太乙城、国子监,甚至是与李弘为太子之后衍生出来的,在大唐之前不曾出现的任何事物,都被列入到了名单当中。

而在所有的事物当中,在座的十几人,瞬间能够想到的便是如今已经完全渗入到了生活常态中的那些器物,但更让他们感到心惊的,则是陛下最初,还在孩童时就已经研制的香水、香皂等等,包括太乙城内,对于布艺的加工,以及称之为纺织机这个新鲜事物制造出来的布匹。

总之,当人们在细细的琢磨着这条陛下亲自对苏瑰、杜审言、崔融三家下的禁令时,不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真的把这些东西都禁止了,他们现在都不敢往下想,苏瑰他们三人的日子,以后到底该怎么过!

毕竟,太乙城、国子监这些年,特别是太乙城,基本上已经改变了整个大唐上至陛下、皇后、皇室宗亲,朝臣、豪门,下至百姓、富商大贾的日常生活,如果把这些全部禁止,他们真不敢想象,到底自己该怎么过回以前的生活。

人都是如此,当一件东西看似可有可无的出现在生活中时,人们并不会觉得它的作用到底有多重要,但当就是这样一件不起眼的物件猛然间消失在日常用度中后,人们才会发现,这件事物原来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竟然是如此的不可缺少。

“陛下……。”吏部尚书姚崇从议事厅走出来后,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是一下子便明白,陛下的旨意一下,对于苏瑰等人的生活,这可是灾难性的打击跟生活质量的倒退。

“怎么?是想求情呢,还是也想试试?”李弘一脸轻松,身后的温柔等人,则是一脸的眉飞色舞。

原本在几女看来,陛下饶恕了他们的罪行,等于是在委屈了她们几人后,也是变向的像五姓七望以及天下文人雅士的一种妥协,但万万没有想到,最后陛下竟然来了这么一招釜底抽薪。

“不论是五姓七望,还是一些天下持传统为傲的士子文人,不都是无限的缅怀以我当太子之前,即他们口中,所谓的大唐礼乐崩坏前的世道吗?现在正好,就让他们去除掉这些礼乐崩坏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东西,让他们回到从前,回到他们心中所谓的大唐盛世试试,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般好。”李弘缓缓前行,身后自然是少了大理寺、刑部以及御史台三人。

李弘的旨意一旦下了,那么,大理寺、刑部以及御史台便得立刻执行,何况,在他们三人看来,陛下此举,完全比用其他手段打压那些文人雅士跟五姓七望要高明的多。

让他们去切身体验,在失去了所谓礼乐崩坏的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各种物品后,给予他们向往的境地后,是不是真如他们那些人嘴里所向往的那般,是一个安居乐业的盛世世界。

姚崇苦笑了一声,而后紧跟着李弘的脚步说道:“臣也不无法一时想清楚陛下此举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但此举是否会落人口实,会否因如此禁令,而有损陛下之圣明之威?自然,臣对于陛下此举决计是拍手称赞,毕竟,朝廷如果一味的不去理会他们攻讦、污蔑太乙城、国子监等,虽然说如今他们影响力极其有限,也不过仅限于他们各自的家乡,但毕竟还是有一些影响力……。”

“沽名钓誉,假装礼贤下士,而后继续让他们不分青红皂白、不问是非缘由的攻讦朝廷吗?今日可以是公主跟我的皇妃,下一次,恐怕就该直接攻讦我了,所以啊,没必要为了一些虚名,而让他们继续掌握主动,既然我无法治罪于他们,既然他们向往当年的世道,我就还以他们想要的世道。我真就想看看,到底是时代的进步发展、为国利民重要,还是他们抱守的礼与德重要。朕、从来不曾反对过礼与德的重要,从来未曾看轻礼与德对我大唐百姓的教化,但凡事儿也该有个度了,如今我们的礼与德已经足够多了,冗长的礼仪已经让人们不厌其烦了,为何就不能让这些变得人性化一些?简练一些?难道就非要守着传统,在百姓的生活中,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吗?难道百姓的温饱,孩童天性的绽放,真的没有礼与德重要?”李弘站在京兆府的门口,扭头看着身后的一众人说道。

随着时代的进步、事物的发展,历史在漫漫长河中滚滚前行,掠过五代十国而后继续追溯,你会发现,人们在生活趋于稳定,温饱解决之后,便开始再次从传统的礼仪上下功夫,开始向一种变态的行为发展着理学。

就如同饱暖思淫 欲一般,跨过大唐这个时代,在最为富裕的南宋,理学的出现究其缘由,到底是为什么?

南宋物质的丰富,完全不亚于如今李弘治下的大唐,在人们温饱安康解决后,礼、理这一个学问再一次被放大,再一次被儒学大贤拿出刷存在感。

“灭人欲、存天理。”在李弘看来,完全就是一种畸形的,变态的,桎梏人性、奴役人性最大的犯罪!

小到一个个体,大到一个民族的富裕,无论是人还是国家,一旦在达到了一种饱和的状态后,他便需要从其他方面去发泄这些快要溢出来的饱和状态。

一个人有钱了,他绝对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存在银行里,像貔貅一样只进不出,那样的话,这个人绝对是精神或者是心理层面有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富裕到钱多的不知道该怎么花时,就像南宋一般,没有了收复中原失地的气魄与目标,没有了强兵兴武的决绝,安享现状的情况下,在经济产量快要占去整个世界七成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发泄这种超量饱和的状态,于是朝廷开始无所事事的再次正视起了理学,从而变态的奴役一个民族千年。

明治维新让倭国富裕了起来,从而拉开了与大清之间的差距,明治维新富裕后的一个小小岛国,在饱和的状态下,用侵略来发泄他们的饱和,从而使得他们更加的富裕,但却发泄出了他们饱和到极其变态的危险。

然而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倭国,在经过经济高速的发展后,他们衍生出了什么?爱情动作片,以及如今人们都认为的变态民族!

在战败投降,被剥夺了所有权利后,倭国能够做的,便就是埋头发展经济,从而让一切走向世界,而内部也在越发富裕的情况,开始向变态民族华丽变身。

而且这还是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帝,时不时给倭国放血,以防它撑死的情况下,都变得越来越变态。

而今如果大唐也长此以往下去,自己就像是一个守财奴,做着四海升平,钱多的不知道该怎么花,天天看看国库里刺眼的银子,早晚有一天,大唐就将不南宋或者倭国的后尘了。

所以李弘宁愿国库一纹钱没有,也不能让国库变得充盈的,天天愁的钱不知道该怎么花好,于是便开始在人身上做文章这种可怕的后果出现。

李弘知道,自己如此分析南宋理学的衍生,或者是明治维新后的倭国,都是以偏概全,不过是一己想法罢了,但在他看来,理学的衍生,以及倭国的变态,与民族在饱和的状态下,无法找到发泄口,必然是有着很大的关联,不是全部,却是其中之一的重要因素。

礼部尚书看着李弘那有些不悦的脸色,越过前面的几人走到李弘跟前,行礼说道:“陛下自然是不在乎那些宵小之徒如何看待,但天下百姓何止千万,如果陛下自降身份而如此对待朝臣与朝臣宗亲的士子,这对我大唐也是一种伤害,臣以为陛下可暂时不必改变旨意,但期限是否能够从一年改为……。”

“为什么要改?我给他们绝对的言论自由,给予他们、也给予朝廷时间去检验,到底是百姓的温饱与江山的稳固重要,还是他们的礼与德重要。我就是想看看,在他们失去了丰富的物质之后,是否还有心思去琢磨人性,去琢磨那些冗长到只有他们能够自圆其说的礼德。”李弘一挥衣袖,而后迈步走下京兆府衙门的台阶,在花孟等人的服侍下,准备登上马车。

上官婉儿、温柔以及白纯,包括李令月此时已经钻进了宽大的马车里,李弘按着花孟的肩膀准备登车,扭头看了一眼行礼恭送的众人,却是停下了动作。

“我只信奉一句话,而且绝对是一位比那些文人士子眼中的圣贤,还要圣贤的人说的一句话。”李弘站在马车前突然说道。

“还请陛下告知臣等以此解惑。”礼部上诉急忙问道。

不光是马车旁的众人,全都竖起了耳朵,想要倾听能够让一向狂放不羁的陛下,奉为圣典的话语,就是连马车里的温柔等人,也是停下了对刚才议事厅李弘决策的议论,竖起了耳朵静待着李弘到底信奉哪一个先贤的哪一句话。

面对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李弘坚定的一字一句的说道:“已经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