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名门天姿 > 第六百二十章 大变故

名门天姿 第六百二十章 大变故

作者:紫苏落葵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4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过四月,长安就入了暑,人们纷纷将春衫换成夏装,唯有老人们不敢轻易尝试。

房玄龄抬头瞧着鱼肚色的天空那天色,不由得蹙眉道:“这连续多日响晴,看来旱魃还在横行。”

“是呀。”附和他的是同样等着上朝的杜如晦。

经过杨氏六房派出的医者王景天的诊治,杜如晦身子已大好,加上朝中格局有所变动,他也称自己的身体大好,可以上朝。

“旱魃如此霸道,不知百姓如何。”房玄龄忧心忡忡。

“自去年开始,工部就带领百姓蓄水、修水渠等,旱区百姓处之泰然。”一位年轻的官员回答了房玄龄。

众人仔细一瞧,此人正是近日如日中天的张氏一族的少年郎张玮。说是少年郎,其实也有十九岁了,前些年一直在剑难道上做校尉。今年年初,被陛下钦点入了工部,成为工部监察史之一,专门监察各地的蓄水与水利工程。

像张玮这样被提拔的少年郎还不在少数,大多数都是旁人瞧不上的二流名门。年初,陛下御笔亲批,亲自选拔了一批少年人。

这些少年人担任的并不是什么要紧的职务,但却也是不可或缺。因此,各世家也没动静,只是私下里揣测天子此举的意义,大多数都处于观望状态。

等到一过正月,这些少年立马奔赴各地上任。又过了一个月,旱魃横行,少年们作为监察者做得有声有色。此番,众世家才明了天子选择这些少年任职是想要他们充当天子的耳目。这些少年的家族并没有朝中重臣,少年人做起事来自有一套。

“陛下为了应对这一场旱灾与可能的洪涝,真是煞费苦心。”

在三月初,有朝臣这样感叹。但房玄龄与杜如晦都清楚,怕陛下此举的内里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的耳目一直处于明晰状态,也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这一场旱灾与即将而来的可能的洪涝。

“或者,当前局势,他早已明了。如今,这旱灾与洪涝是一个挑战,更是绝好的机会,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往朝廷里注入新鲜血液。”杜如晦对房玄龄说。

房玄龄微笑起来,理着髭须道:“若是如此,算是即将要建立的格物院,陛下可真是个深谋远虑之人。”

“陛下从来明晰。如此这般,才能稳固大唐。”杜如晦回答。

而今,眼前这位少年监察者张玮就是当时提拔起来的少年之一,充当着天子的耳目,按照规定,每日都要向朝廷报告灾区情况,没有特别情况,每半月入长安亲自向天子汇报所管辖地区的防灾减灾情况。

“当真处之泰然?”萧瑀追问。

张玮拱手对萧瑀行了礼,不卑不亢地回答:“陛下早就着工部设计蓄水池,挖深水井。如今,在旱区很多水井依旧可以汲水。庄稼虽长势不喜人,但因村村有蓄水水窖,里正亲自督促安排每日给庄稼的用水量,庄稼并未大面积缺水。至于蝗灾,因格物院宣传有方,蝗虫已在幼虫时就被掐灭,各地衙门正在按斤两进行减税登记。”

“真的?”萧瑀还是不信,“去年年初,山东大旱,可是饿殍遍野。虽有朝廷发放的粮食,还是饿死了不少人。”

“丞相且放心。去年秋季,杨氏六房发现了红薯与马铃薯,陛下着户部推广,又亲自着人教百姓储藏。马铃薯与红薯产量丰富,各家挖地窖贮藏不少,即便米粮不多,自家贮藏的马铃薯与红薯足够度日。”张玮继续说。

“呵,萧丞相,张监察是要入朝向陛下汇报的。你在这里听,算什么回事?”一直沉默的长孙无忌忽然冷笑。

萧瑀顿时头皮发麻,冷哼一声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这只是关心百姓。”

长孙无忌不再说话。众大臣却是面面相觑,暗想着萧氏一族跟长孙一族从前不往来,不对付,却也没放到明面上来说。今日,这长孙无忌到底是怎么了?依照他一贯的性子断不会这样公然怼萧瑀呀。

看着逐渐亮起来的天色,排好了队,在宫门洞开时,鱼贯而入,缓缓去上早朝。

天色逐渐亮起,李世民端坐明堂之上,文武百官列队参拜过后,便是对于刚刚归来的出使突厥的使团进行封赏。

封赏是礼部与陛下共同商议下,不会怠慢各家子弟,也不会太出格。各家子弟上殿接受了封赏。最后轮到蜀王与长孙濬,两人不约而同辞了封赏,言明将封赏用于救治灾民。

“如今,旱魃未除;夏季来临,怕洪涝将至,臣实不敢居功。何况此番出使,早得了陛下安排,实在算不得臣的功劳。”翩翩少年朗声于大殿。

“蜀王,你一箭三雕威震草原,这是扬我国威,应得的。”李世民很是高兴。

“回陛下,若说一箭三雕,长孙濬也做得到。若说扬我国威,那就请陛下将这封赏留着,待来日,臣能真正扫平蛮夷,再来请封赏。”李恪拱手道。

“好。既然蜀王有此志气,就依你。”李世民朗声道。

随后,长孙濬也与蜀王一般表明志向,把自己所得的赏赐全数捐给了灾民。尔后,一时之间,使团的其他子弟纷纷效仿。

只不过,赏赐等黄白之物捐献了,这些世家子弟也不心疼。他们每个人经过这一次出使突厥都成长了不少,在官位上也有不小的晋升。

赏赐完昨日傍晚刚刚回到长安城的突厥使团。忽然,魏征就上前一步,众人的心都一紧。魏征这老头只要在早朝这么一迈步子,必定是有重大的事,或者意味着谁要倒霉了。

众人心一紧,李世民不觉间也蹙了眉,暗想:这喜事一桩接一桩的,这老头儿又要在这大喜的日子整出什么事来了?

魏征往前一站,对李世民行了礼,先是向李世民道贺,收得北地山河。而后立马就切入正题,道:“陛下,在这大喜日子里,臣还是有重大的事禀告,这是奏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