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名门天姿 > 第六百二十六章 论议

名门天姿 第六百二十六章 论议

作者:紫苏落葵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4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切李世民只当是李承乾急切想要安置秦铭,考虑不周,要让秦铭顶替贺兰楚石的位置。他可不知李承乾早就想将贺兰楚石换了。

王谢那日忽然提起贺兰楚石,说贺兰楚石面相不善,恐给东宫带来祸端。李承乾当然不会凭借王谢的一面之词就判定贺兰楚石的事。因此,王谢那日说出贺兰楚石面相不善时,他刻意看了看独孤思南。独孤思南未置可否,只斥责王谢鲁莽,并没有说他瞎说。

李承乾觉得内里大有文章,这贺兰楚石定有什么问题。于是,派了人暗地里查探王谢的底细。查来查去,王谢的底子干净得很,唯一的一点可疑就是他与秦叔宝一家以及杨氏阿芝走得比较近。

“杨氏阿芝?”李承乾很是吃惊。

探子面无表情地回答:“是的,太子。这王谢平素与秦叔宝是忘年交,经常陪秦叔宝下棋。杨氏阿芝来到长安,一开始就住在秦将军家。两人最开始见面,还打了一架。后来,似乎是惺惺相惜。前次,杨氏阿芝去大将军田庄,还与王谢密谈了。原本王谢是一直在四处求人带他一并出使突厥,因了杨氏阿芝找他谈了一个下午,他就主动去担任独孤先生的贴身护卫了。”

“看来杨氏阿芝很信任他,而且他应该是个了不得的人才。”李承乾下了这样的结论。

“属下不知。”探子据实以答。

东宫的暗探们都只会据实以答,不会添加任何个人情绪,更不会添加任何结论性的说辞。

李承乾对于探子办的事很是赞赏,便让他退下领赏。而他自己则是将这些事前前后后地琢磨了许久,他最后认为王谢所说的话绝对是旁人的意思,比如秦叔宝,又或者是杨氏阿芝。但不管是这两人中的哪一个,说这话定然不会害他。

秦叔宝品行高洁,天下皆知。若他说贺兰楚石不好,那定然是不好的。非常客观公正。

杨氏阿芝是老三的准媳妇,又是自己未来的小姨子,也断然不会害他。

因此,他就暂且将王谢这边放下,遣了人认真地调查贺兰楚石。这一调查,简直是触目惊心呀。贺兰楚石作为东宫千牛,是太子的贴身侍卫领导,算是太子的亲信。许多想要巴结东宫,想要向东宫示好,又苦于没资格找太子的人,便去找太子的亲卫们。而贺兰楚石就是利用这种职务便利,私下里收了许多人家的钱财。并且还跟人许诺,太子将来荣登大宝,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李承乾一边在主导独孤思南寻找宝藏一事,一边彻查贺兰楚石。那一份又一份儿的调查卷宗送来,李承乾只略微翻看一下,问调查的探子:“可有证据?”

“证据确凿。”探子回答。

“你且退下。若是此事,泄露半个字,你知道后果。”李承乾冷冷地说。

自此,他终于明白这王谢、独孤思南怕是知道了些什么,才用“面相不善”来提醒他。尔后,他就在想着如何将贺兰楚石调离东宫。

本来,按照律法,应该直接将贺兰楚石南下。但贺兰楚石是侯君集唯一女儿的丈夫,是侯君集的女婿,更是侯君集养老送终,认真培养的继承人。而那时,侯君集与柴绍正屯兵朔方边境,一举一动关系着老三的安危。

于是,李承乾就自编自导了一出刺杀,直接将贺兰楚石放倒。谁知贺兰楚石命大,还是活着。如今,逮着这么个机会,李承乾自然是想要将贺兰楚石彻底踢出东宫。

李世民并不知东宫有这些门道,也不知贺兰楚石所作所为,只单纯想到是侯君集的唯一女婿,算是他的半个儿子,是侯君集未来的指望。若是将东宫千牛卫这样的职位让给旁人,对有功之臣来说,怕得有积怨。因此,他斥责承乾这事办得不妥帖,太急躁。

李承乾听父亲这样说,便也说:“是孩儿急躁了,不妥帖。”

“侯君集是功臣,能征善战。贺兰楚石能来太子府做千牛卫,本就是他愿意支持你作为太子的信号。你若是将贺兰楚石踢出东宫,怕是不妥。”李世民很直白地说。

“是。孩儿知晓。”李承乾也是知晓父亲颇为喜欢侯君集,便也不争辩。毕竟,贺兰楚石伤得很重,一时半会儿也回不了东宫,将那职位给他保留着也无妨。

“那就设置左右千牛卫,效仿禁军。不知父亲意下如何?”李恪想了片刻,提出这折中的办法。

李世民当即就同意,保留贺兰楚石的职位,再为东宫增设一支卫率,让秦铭来统领。尔后,命太子立马就办妥。

太子应声离开,东宫书房里就只剩下李恪与李世民父子二人。

“恪儿,你陪我下一局棋。”李世民走到棋盘边,一颗一颗地安放棋子。

李恪亦跪坐下来,一颗一颗地安放旗子。李世民便漫不经心地问:“此番去突厥,可有什么想法?”

一颗棋子在李恪手中一凝,他顿了顿,说:“游牧习性,本就聚不成行,如同散沙。待天灾过后,稍作休整,可逐个击破,横扫草原。”

李世民听后,未置可否,率先落下一子。李恪见冷了场,也不知父亲想法,只得紧跟一子。

“颉利不可小觑,他统领草原一日,草原部落或者莫敢不从。”李世民落下一子后,才瞧着李恪缓缓地说。

“然颉利蛮横残暴。此番就有回纥、薛延陀相继反叛。”李恪回答。

李世民看着他神色平静,不由得问:“这事也是巧合,你去了突厥,他们就叛变了。”

“父亲,想必承乾已与你说了。他的谍者这两年都转向突厥以及梁师都,在秘密活动中。此事,确有我与大兄的推波助澜。不过,若是他们紧紧抱团,无孔不入,我们断没有机会。”李恪端坐了身子,很严肃地回答。

李世民轻笑,道:“那颉利与突利的矛盾,也有你们推波助澜?”

“此事,纯属颉利咎由自取。他一心想要吞并突利,此番薛延陀、回纥反叛,他派突利去剿灭,本就居心叵测。突利胜了,元气大伤;突利败了,他可找到借口治罪突利。因此,突利不得不反。”李恪间接否认了自己与突利接触过。

原本突利的妻子算是杨氏皇室,与李恪的母亲也是旧相识。然而,经过一世的他明白,与前朝的关联越少越好。所以,即便是突利暗地里派人给他送信,请他帮忙,他也是义正言辞地回绝。

李世民对老三这回答很是满意。随后,继续下棋,却转了话题有心想要考一考老三。于是,他便问:“照你说,待我们稍作休整,即可攻打突厥。可突厥乃草原,草原阔大,若拿下,如何守?”

李恪一愣,随后想起阿紫说到的唐朝历史,以及他们那个时代如何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便说:“草原阔大,若要治理,怕还得要在草原修筑城池、道路,让百姓聚族而居。而后,因地制宜,继续发展他们的特长。朝廷也可以颁布一系列政策扶持他们的养殖业,订购他们的牛羊马匹、羊奶牛奶等。百姓安居乐业,方为长治久安之计。”

李世民听闻,不由得点了点头,感叹道:“我的儿子,小小年纪,果然不同凡响。”

李恪听闻这夸奖,顿时呆住了。他头皮发麻,暗怪自己多嘴不低调。

“将草原变成城池,这想法很好。可是恪儿,你可知道要在草原建立真正的城池需要多大的代价吗?”李世民紧接着说。

他欣赏儿子的才华,但他作为一国之君,更会在内心里对每一种方案作出最实际的评估。在草原建立真正的城池,这是耗费人力物力的大事。

李恪再度一愣,他方才就是据之前的经验所得,完全没有去评估这个做法的可行性。于是尴尬地回答:“儿子考虑不周,没想过。不过,我总是想格物院建立后,问问他们的意思,或者——”

“格物院不是神,凡事不要太依赖。在草原建城池不合理的时候,将各部落首领请到长安来为官。”李世民说。

李恪点点头,心里腹诽: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草原之人,最为狼性,他们首领被擒在这里,就会有新的首领出现。

“你呀,也别失望。从长远来说,你那个想法能够达到划算的地步,就可以进行了。你那是治本之法,然而眼下不行,还得治标。”李世民安慰李恪。

李恪连连称多谢父亲教诲。李世民看看日光尚好,就将棋盘一推,道:“罢了,今日就不下棋了。我也回甘露殿处理一下政务,想必剑南道的事会牵动很多人。而且北地大旱,还有几个县没结束。这会儿,工部如临大敌,正在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

“是。”李恪连忙站起身来。

他也不想下棋,他很想念阿紫,想要去瞧瞧阿紫在干啥。

“好了,你累了许久,回去好好休息吧。。”李世民挥挥手。

待李世民走出几步,李恪想到方才去见母亲的场景,以及平素里母亲的心事,便喊:“父亲,请留步,儿子还有一事要禀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