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陈郡谢氏 > 24.024 及笄之礼

陈郡谢氏 24.024 及笄之礼

作者:李暮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024 及笄之礼

宾主就位,笄礼开始。

谢衍简单的陈词后,赞者谢妩姜出席,就着婆子端上的清水简单地盥洗双手,站到西面。

秋姜在青鸾和锦书的搀扶下走出来,到了场中面朝南方,躬身向观礼的众宾客深深一揖,然后面向西面,正坐在笄者跪坐的草席上。

谢妩姜过来,用一把式样精巧的玳瑁雕花蓖为她梳头,梳完,将梳子轻轻放到席子南面。

其次是正宾王卢氏到东面盥手,宾主又是互揖。

有司高声道:“奏乐。”

乐音大作,不绝如缕,屏风后更有一姬歌唱曰:“昔我往矣,垂髫之龄。总角之宴,笑语言嫣。令我今思,豆蔻芳华。淑慎诚诚,慕孺琛琛。昔我往矣,环髻而宜。总角已矣,笑语蜚非。令我今思,拢鬓环佩。端赖柔柔,高山瑾瑾。昔我往矣,白驹过隙。总角之忆,握瑜怀瑾。令我今思,束素轻罗。云深不知,鹏程万里。”

客席中有人取来七弦琴伴奏,如水般的乐音自指尖流泻而出,仿佛昆山玉碎,香兰泣露,道尽光阴飞逝的淡淡感伤与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秋姜被这乐声吸引,朝客席中跪坐的众人望去,一眼便看到了居于左首上位的俊美青年,正坐抚琴,优雅无媲。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她却觉得此人有些眼熟,不知在哪见过。此刻却容不得她乱想,青鸾在一旁撤她的袖子,她回过神,忙向东正坐。有司上前,奉上鎏金托盘内的罗帕和白玉垂珠笄。

王卢氏过来,依照《仪礼·士冠礼》贺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遂跪坐到秋姜身旁,用发蓖为她梳头,然后将白玉垂珠笄为她挽上加笄。

初加礼毕,秋姜起身,众宾客纷纷作揖祝贺。

秋姜一一还礼,和谢妩姜一起回到侧殿,换上配套发笄的衣裳襦裙。谢妩姜抚摸着她的脸颊,温柔一笑:“三妹妹长大了。”

秋姜心里汗毛直立,面上不动分毫:“多谢阿姊。”

秋姜回了殿内,照例跪坐中央的草席之上。二加重复方才过程,不过此次有司奉上的是发钗——镶红宝石免金钗。

王卢氏接过,走到秋姜面前,复又高声吟颂祝辞:“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谢妩姜为她去笄,王卢氏跪下为她簪钗,谢妩姜象依礼征性地正了正发钗。宾客又祝贺,秋姜去侧殿更换了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广袖绣花曲裾深衣。

二加礼毕,宾主尽拜。

三加上钗冠,王卢氏第三次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秋姜再回侧殿,更换上与幞头相配套的大袖长裙曳地礼服,款款而出,轻舒双臂向来客展示,然后面向上方挂图跪倒,行正拜礼。

有宾客笑问:“女郎言何志耶?”

最后的行礼是为了表明自己日后的志向,代表已经成人了,却不用说出。不过有人相问,秋姜也不避讳,笑着答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宾客讶然,方才抚琴的俊美青年此刻出声笑道:“鸿鹄之志,不输男儿。凤凰欲飞,贵不可言。”

四座俱静,就连谢衍也惊说不出话来。

这个时代的人喜欢点评人物,长者的点评至关重要,是中正官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王恭是琅琊之首,天下名士的代表,他的良言,有如金玉加冕,可遇而不可求。

王恭素来深居简出,和谢远一同周游世界,鲜少点评人物,尤其是幼者,有多少士子欲求而不得?能得到他这样高评价的人,当今世上只有他的首徒陇西李元晔。

谢衍回过神来,心中一动,借机道:“稚女尚未有表字,不知可否请王公相赐?”

秋姜愣住。

王恭?

琅琊王恭?

她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白衣飘飘、温文尔雅的俊美青年竟然就是闻名遐迩的琅琊王七。

“有何不可?”在她以为他会拒绝时,王恭避席起身,缓缓走到她面前,低头用一种别人都听不到的声音轻轻笑道:“既然如此,老丈便为你赐字。”

秋姜怔住,终于认出了眼前这人就是方才在庙门口遇见的那个执白子的士人。想不到修饰衣冠后,居然是这副模样?

实在天差地别。

难道,这就是魏晋风流?如此率性而为。

王恭略一沉吟,对谢衍道:“便取为凤容吧。”转而低头,轻轻抚摸她的发鬓,和蔼笑道,“便是怀悠(李元晔的表字),我也不曾为他赐字。”

他的手格外温柔,仿佛初春时杨柳的枝叶拂过她的发梢,带来微微的瘙痒。秋姜有些赧颜,低下头去,不敢直视他天人般的容颜。

时人皆赞王恭:“美姿仪,性高洁。濯濯如春月之柳,皎皎若皓月之白。”

他年十八时娶妻孔氏,二人琴瑟和鸣,十分相爱。王恭对她一心一意,未置一妾。但是好景不长,孔氏于婚后两年便难产病逝,连婴儿也一同离去。从那以后,王恭便辞官归隐,和挚交谢远一同周游天下,独身至今。

“凤容?”谢衍咀嚼着这两个字,喜不自禁,又拱手道,“多谢王公。”眼神示意秋姜。

秋姜忙行礼道:“多谢王公赐字。”

谢妩姜将这一切收入眼中,藏于袖中的手不由攒紧。她从来没有把谢秋姜放在眼里过,这一刻,却由不得她如此放松了。

她不明白王恭为什么对这个黄毛丫头另眼相待,却不对她这个即将议亲的妻子假以辞色。他从进殿开始,仿佛就没有正眼看过她一眼,这让心高气傲的她实在难以接受。

礼毕后,宾客纷纷散去。

青鸾和锦书一左一右扶着秋姜走出殿堂,锦书喜悦道:“娘子何时识得王子封?此等贵人为娘子祝贺抚琴,又亲自为娘子赐字,娘子要名扬万里了。”

身边另一个嘴快的小丫鬟惊叹道:“王先生姿容甚美,是阿桃平生仅见,真乃神仙中人,叫人心旷神怡,见之忘俗。”

时人热衷于美,对美貌英俊的男子多加追捧,像这样面对面的赞赏是很常见的。

昔年王恭第一次入京时,洛阳上至六十老媪,下至垂髫幼女,纷纷赶至,争相观看,并投以瓜果香囊,把条偌大的宽驰大道堵地水泄不通,最后还惊动了羽林监,出动了若干羽卫才勉强维持秩序。

《诗经》有云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以北朝女子对于自己心仪的美男子,便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之后多日,天气都不清朗,细雨蒙蒙,仿佛在天边织了一层灰蒙蒙的轻纱,烟霭一般。秋姜不愿出行,便使人在外收罗有名的碑简和书贴,重金买回,加以临摹感悟。因为心清自在,她的书法突飞猛进,加上前世的那些字体参考,渐渐有了自己的风骨雏形。

凤容。

她在麻纸上缓缓写下这两个字,想不透王恭为什么为她取这两个字。容,盛也,既有宽容之意,也寓意姿容。不知他是何意思?

“娘子还在练字呢。”青鸾捧着一沓佐伯纸进来,对她道,“麻纸买不到了,只有这个了。”

秋姜只看了一眼,便让她放到书架上。青鸾依约放了,又用镇纸压好。

秋姜一边练字一边道:“去藏书阁取《春秋左氏传》和《庄子》来。”

锦书在一旁奇道:“娘子的《论语》已经读完了?”

《论语》是高考的必考项目,当年来来回回读地书都烂了,秋姜怎么会不知道?现在她闭着眼睛还能背呢。当然,她嘴里只是道:“让你去就去。”

新来的小丫鬟孙桃自作聪明道:“娘子这是为了今年的诗文会准备呢。今天我出去采办,大街上都有人议论娘子,说她得王恭青睐,贵不可言,日后必定前程似锦。娘子如此盛名,若是在诗文会上出丑,不是败坏了名声,还丢了脸面?”

“呸呸呸,你才出丑呢。”锦书瞪她,“阿桃,你越发不像话了。”

青鸾帮衬道:“再这样,就把她送回柴房砍柴去。”

“不要啊,女郎,阿桃知错了。”孙桃可怜兮兮地扯着秋姜的裙裾,一脸泫然欲泣的模样。

秋姜手中簪笔在她额头一敲,惊地她叫出声来。

青鸾和锦书都笑了。

孙桃委屈不已,愤愤地瞪了她们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