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陈郡谢氏 > 66.066 追悔莫及

陈郡谢氏 66.066 追悔莫及

作者:李暮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066 追悔莫及

到了耶和行宫,天气转晴,云层也稀薄了不少,蓝蓝的穹空仿佛洗净的琉璃瓦,通透明丽。皇帝午后歇了,秋姜和人换了班方退出来。外面的日头大,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她只在廊下站了会儿,便觉得通身爽利。

黄福泉从东边过来,见了她便欠了个身:“娘子当完差了?”

秋姜笑道:“我们这样伺候的人,这差事哪有到头的?不过是趁着陛下休息的空当出来偷个懒,一会儿不还得回去做牛做马?”

不料身后传来皇帝的凉冷的声音:“朕哪里对你不好了?”

秋姜吓了一跳,做贼心虚地低着头转过身去,脑中千回百转,只一瞬间便脱了口:“这几日赶路疲惫,微臣每天晚上都夜不能寐,脑子混沌,胡言乱语呢,陛下别放在心上。”

“口齿倒是伶俐,改日让你去游说番邦使臣算了。”

“微臣这点儿微末伎俩,也就在陛下面前卖弄,全仰仗陛下宽宏雅量,不与微臣小小女子斤斤计较。”虽然躬身弯腰,但声音清澈,皇帝侧眼望去,见她明眸善睐,狡黠的眸中仿佛含着似得意,不由哼笑了一声,走到廊外,“自作聪明。”

秋姜慢慢过去,柔声低头应着,声音里带着笑:“是。”

今日拂晓祭祀,卦象大好,皇帝的心情也十分愉悦,抬头一望,天空瓦蓝瓦蓝的,远处掠过几丝洁白的云。空中有风,微微吹起人的袍角。皇帝冷不丁道:“想他吗?”

秋姜怔了一怔,才意识到他说的是李元晔。近乡情怯,骤然提起这个人,她反而迟钝了一拍:“……他好吗?”

将近半年未见了。

她有些神思恍惚。

这样想起,好像是做了一个不短的梦。而在梦里,她的王子骑着白马而来,身姿比初见时拔高了不少,面容仍是清丽脱尘,性格那样刚毅不屈,远远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她在奔腾的烟尘里望见了她,也看到了他唇中咬着的玫瑰花。

这样的妄想原来从来不曾停止——她情不自禁地笑弯了嘴角。

皇帝也回头看了看她,幽幽道:“他如今可是了得了,只用了个把月的时间就平定了豫州的叛乱,斩杀元修,击退元俊,如今又坐镇豫州,收归了豫州都督府一众大小将领,俨然以豫州大都督自居。河南王一党剩余残兵不敌败退,已经南下逃窜,归降了南朝。”

秋姜有些恍然,定格在他那句“斩杀元修,击退元俊”,心里不由泛起一丝暖意,会心一笑。皇帝又叹道:“也不知道他和那永安公有什么仇,追击时竟然舍弃了只带二百扈从的元俊,转而去追尚有千余骑的元修,一直追了三天三夜,死活不肯松口,听闻他蛰居豫州时与元俊有旧,所以有意放之。”

秋姜也不去点破,任由皇帝瞎猜。

皇帝笑道:“你若是想他,年节时朕召他进京便是。”

秋姜不是对政局毫无认知的人,知晓他好不容易在豫州站稳脚跟,此刻进京必然受制于人,忙道:“叛乱刚刚平息,保不准又要卷土重来。三娘虽然想他,但不能因着自己的情绪就忽略了我大魏的安危,陛下不必召他,且让他诛杀了叛党余孽再说。”

皇帝默了会儿,也没看她,徐徐道:“你们倒是心有灵犀。朕之前书信召过他,他的说辞与你一般无二。”

秋姜凛然一震,不敢应答。皇帝只说书信提起,并未叫她起草正式诏书,只怕也存了几分忌惮,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吧。

皇帝仿佛乏了,微微打了个哈欠,回头走进暖阁:“朕歇会儿,你自个去休息吧。”

秋姜出了一身虚汗,听闻身后传来轻微的声响,是几个侍从合上了榻上的折叠围屏,她才敢大着胆子往外走,走了几步,脚下却越来越快,最后像是逃一样奔了出去,一刻也没有回头。她身上穿的还是二品女官的官服,紫绸绅带、漆纱高冠,一路见到不少公卿大臣,品阶在她之下的都和她见了礼,虽然疑惑,倒也不敢多问。

尚书令王源和谢衍是故交,又是姻亲,这些年关系愈发密切,朝堂上人人都知他们是同穿一条裤子的铁杆盟友。这不,此次出行二人便同住一个营帐,同吃还同睡。这日午后,二人吃饱了便从暖阁出来散步,见四下无人,王源捋着胡须笑道:“郑东阁这老匹夫,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自以为背靠着荥阳郑氏这棵大树就可以目中无人,在陛下面前也敢这样猖狂,真是自作自受。陛下这都一周没召见他去内朝了,这次出行也没带上他,可见是真的恼了他了,你我二家的出头日快要到了。”

谢衍虽然也有所耳闻,到底不若他这样消息灵通,面色疑惑道:“这是什么缘故?往常他也向来口没遮拦的,也没见陛下日此震怒过。”

王源轻笑道:“仲怀兄,你这消息也太闭塞了。”

“得了,别卖关子了,有话快说。”

王源笑了笑,也不再捉弄他:“郑氏一门之所以如此嚣张跋扈,仗的是什么?还不是他郑东阁和两个侄儿身居高位,把守着中书省的三大要职吗?陛下一向信任他们,诏书起草、拟定、修史什么重要的事儿全一股脑儿交给他们,可今时不同往日啰。”

“这是为何?”谢衍道。

“郑钧触怒了陛下,被遣回家中的事情你知晓不?”

“这是自然。”

“他是陛下的近侍,是草拟诏书的第一人,掌实权,在陛下眼里,重要程度还在郑东阁和郑绍之上。他不干了,这诏命的起草和传达任务,由谁担任?”

谢衍狐疑道:“不是中书省其下官员顶上?”

王源神秘一笑,又高深莫测地捋了捋胡须,道:“陛下新任命了一位正二品女侍中,令她掌管诏书起草和整理奏章,虽未罢免郑钧侍中之职,俨然形同虚设。他日,哪怕郑钧重新上任,也不足为惧了。”

谢衍着实是大吃了一惊:“竟有这等事?此等要职由一女子担任,陛下挺喜欢这个女子的吧?”

“何止是喜欢,恐怕是极为宠幸。”

“这位女士是何人也?”谢衍乖觉地改了称呼。

嘿嘿一笑,王源的态度突然暧昧起来,缓缓望了他一眼,晦暗道:“这我就不得而知了。这位女士任职尚短,在下还未见过。不过有机会,你我定要去见上一见,以便更好地体察上意,免得犯了和郑东阁一样的错误。”

谢衍自然称是,却瞧见身旁小僮神色别扭,几次看向他的眼神都极为古怪,不由道:“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小僮踯躅道:“……奴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什么事?”

这小僮小心地抬起头,看了看谢衍,又看了看王源,吞了吞唾沫,道:“……御前侍奉的侍从中有一人是奴近亲,私下闲聊时与奴说起过,这位新上任的女士乃是陈郡谢氏一脉。”

“什么?”谢衍大跌眼镜,死死盯着他,话都有些不利索,诧异中更是难以置信,“胡说八道!若是我陈郡谢氏的女郎,为何我会不知?”

小僮忙跪下:“奴不敢扯谎,此事千真万确。而且,而且……”

王源急道:“你倒是说啊!”

“且这女士正是陈郡谢三娘,是郎主的嫡次女。”

谢衍:“……”

王源:“……”

这晚回到营帐,谢衍的脸色就很难看,茶都没吃一口,揣着随身的玉如意在账内走来走去。王氏回来见了,很是诧异:“夫主这是怎么了?”

谢衍见了她就生气,重重一哼,挑了锦榻坐下来。

“妾做错了什么,夫主这样生气?妾身驽钝,还请夫主明示。”转手倒了茶过去给他。

谢衍扬手就打翻这茶,霍然起身,怒气无处可发:“你还有心情吃茶?还不快去清点了嫁妆送还给三娘。你是想要为夫这官位不保?”

“夫主这是从何说起?”王氏被他搞得一头雾水,都顾不得地上那倾翻的茶盏了。

谢衍急道:“三娘如今深得陛下宠幸,已经升为御前侍奉的正二品女侍中,掌朝中大权,陛下的旨意有一大半出自她那里。她那日回来不声不响,想必是在试探我,不料为父如此糊涂。就怕她心生怨怼,给为父使绊子呢。”

王氏闻此也是震惊地说不上话来:“……竟有这等事?这才几日不见啊,她就涉足朝堂,还成了女侍中?”

“为夫也不知。但是,事已至此,说这些都是无用。”谢衍神色微闪,眯了眯眼,双掌一击,当下就定了,“你快去将那些东西整理出来,列成名册,明日就给她送去……不,今晚就去。”

王氏知道大局已定,但心中仍是不甘,踌躇道:“之前说的那样满,如今峰回路转,却不知要扯什么借口?”

谢衍冷冷地瞥了她一眼:“那是你的事。如果你不出这种蠢招,为夫如今也不必这样为难了。”

王氏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紧紧掐住掌心才忍着没有发作,勉力一笑:“……妾身知错了,刺史,一定会办的妥妥当当,请夫主放心。”

谢衍的脸色这才好看点,转头进了内账,倒头就躺到榻上。

翌日,秋姜梳洗起来便有人来禀告她,说王氏在外求见。秋姜对着镜子打理鬓发,都没抬头理会。今日她休沐,不用去御前当值,青鸾便给她梳了个简单的惊鹄髻。因着她今日穿的是若草色的复纱襦裙,只在她鬓边簪了两三朵群青色绢花,垂下几绺短流苏,堪堪及眉,又在她髻上插上一支雕花白玉珍珠簪。

秋姜对着铜镜对照了好一会儿,微微正了正发鬓,笑道:“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青鸾道:“还是娘子长得俊俏,怎么打理也好看,不然再好的花簪着也是俗气。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什么时候也和桃子一样学会油嘴滑舌了?”

青鸾还未说话,那边炕上孙桃已经叫起来:“说了不准叫这个绰号了!桃子桃子,多难听啊?日后嫁不出去了!”

秋姜和青鸾对视一笑,齐声道:“说得你好像嫁的出去似的?”

孙桃不依不饶地跳过来挠他们。

闹了好一会儿,秋姜才起身对那传话的人道:“去吧,就说本座有事出去了,没时间见她。改日一定登门致歉。”说着,带了青鸾和孙桃就从侧门出去了。

王氏等了许久也不见传话的人出来,心里就有不耐。万石妪劝道:“夫人再忍耐一下吧,如今形势比人强,是万万不可与她翻脸的。”

王氏道:“不过一朝得势,居然也敢给我脸色瞧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爬上这位置的,不过短短须臾,恐怕也不是什么正当手段。”

万石妪知她气到了极处,唯恐她再胡言乱语,忙扯了扯她的衣角:“夫人慎言,隔墙有耳啊。”

传话的人此时从里面出来,将秋姜的话一五一十和她说了,末了,欠了欠身道:“夫人请回去吧,谢女士说她会登门拜访夫人的。”也不等她回应,径直回了暖阁。

王氏等了这么久,如今被如此撂脸,面色铁青:“简直反了天了!”

“夫人息怒,息怒啊!”万石妪死拉活拽终于把她劝走了,路上小心道,“夫人不必如此生气,犯不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这样大出风头,该切齿的可不是我们。”

“什么意思?”

“奴婢听闻,潘贵妃也对她颇为不满呢。”

“竟有此事?”王氏停住了脚步。

万石妪附耳过去笑道:“贵妃虽是三夫人之首,却在左右昭仪之下,只是位比三公,而夫人是有封号在身的正四品郡君,是有资格前往朝见的。”

王氏阴沉的脸色中终于绽出一丝微笑,嘘地呼出一口气:“也好。”

潘贵妃乍然收到这些礼物,也是有些讶异,更听闻是大司马妻子汾阳君送来的,更是大感意外。但是等来人禀告完毕,便施施然笑了,丢回手中的翡翠镯子入匣,回头道:“你且回去禀告汾阳君,这些东西我都收下了。何必这样客气呢?这可不是她的事情。”

等这人走了,贴身女官上前道:“刚刚得来的消息,陛下似乎有立太子的意思了。”

“难道不是本宫的敏玉吗?”

“以前陛下是中意六殿下,但是最近陛下对贵妃殿下多有不满,似乎有改立三殿下的意思了。”

潘贵妃一掌拍在案几上,声音尖利:“李淑媛不过嫔位,有什么资格和本宫争?”

“殿下不要忘了,李淑媛可是出自赵郡李氏,身份贵重,虽然位次暂且低于娘娘,但背后站着的是李家、谢家和王家,不可小觑。”

“那依你之见,本宫应当如何应对?”

“恕奴婢斗胆,虽然殿下在宫中身居高位,到底不是出身世家,不若李淑媛那样朝中有人支持。虽然郑氏一门私底下愿意支持殿下,但也不是一心一意的,一旦知晓殿下失宠失势,恐怕会墙倒众人推。为今之计,殿下必须给自己找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有这样的人吗?”潘贵妃秀眉微蹙。

这女官徐徐一笑,声音不由得暗下来:“殿下忘了?昔年未进宫之前,塞北有位故人,可是殿下的挚交。”

潘贵妃微微一怔,面色无来由地一红:“六爷?”

——何止是“挚交”呢。

“如今他可是尔朱部落的酋长了,镇守塞北,虽受命于朝廷,却俨然是塞北的一方霸主,朝廷也对他非常忌惮呢。殿下若能得他做靠山,还愁六殿下不能荣登大宝吗?”

“他愿意帮我吗?”一向飞扬跋扈的贵妃,如今却有些不确定了,咬了咬牙,恨恨道,“这个天杀的冤家,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如果他真心为我,当年就不会把我进献给陛下了!我是他的姬侍,他却敢瞒天过海,谎称是他的婢子,也不怕陛下知晓了砍了他的脑袋!”

“陈年旧事,殿下也别再提了,眼下的路才是要紧的。有交情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强,况且六爷昔年只是酋长的众子之一,人微言轻,纵然要念着殿下也是保不住的。”

“是吗?”潘贵妃把着手中的金雀玉搔头,茫然道,“……他是做大事的人,我不过小小女子,又没什么学识。他的心思,我哪里知晓呢……罢了,你说的对,陈年旧事,多说无益。你且修书一封,召他进京吧。”

女官笑了:“殿下糊涂了,这得有个由头啊,且不能咱们出面。”

潘贵妃皱了皱眉,丢下那玉搔头,转头望她:“那该如何?”

女官笑着低下头,慢慢说道:“这等事情,就该交由郑使君他们了。殿下这些年也帮了他们不少,也该他们出一点绵薄之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