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陈郡谢氏 > 67.067 六镇叛乱

陈郡谢氏 67.067 六镇叛乱

作者:李暮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067 六镇叛乱

秋姜许是时运不佳,出来没会儿天气就阴沉沉的,孙桃提议折返回去睡个午觉,被青鸾瞪了一眼:“谁要偷懒谁自己回去。”转头对秋姜道,“娘子等会儿,奴婢去借把伞。”

“小心一点。”

可这老天偏偏和人过不去,青鸾还没回来,头顶就大雨倾盆。孙桃抱着肩膀在那道:“娘子就该听我的劝,这下好了,一会儿就是两只落汤鸡了。”

秋姜伸指在她额上一弹:“少来这事后诸葛,怎么方才不坚持到底了?又懒又想玩,也是古今难见的奇葩了。”

孙桃顿时语塞,眼神却也忧郁。

秋姜一笑,还要调侃她两句,假山那边过来二人,明黄色的伞面上不断滑下串成珠帘似的的水流。秋姜撇下她走过去了,钻到当先一人伞面下:“林卿,借伞一用。”

林瑜之猝不及防下愣了一愣,见了她又笑了笑,将伞往外挪了挪:“怎么是你?”

“出来散步,谁料到运气这么差。”她指指头上阴沉沉的天。

林瑜之笑了,微微点头。

孙桃也是个自来熟,也不打招呼,抱着头就挤进了光禄少卿庚尤的伞底下,一叠声赔笑道:“这位大兄,借伞一用啊,借伞一用。”

庚尤见这丫头生得可爱,也不恼怒,只是道:“你这小丫头,倒是一点不怕生啊。”

“怕啥生啊,都快淋熟了。”

秋姜回过头来瞪她一眼:“胡说八道。没读过几本书,你连常识也不懂吗?只听过天热了把人烤熟的,还有被冷雨淋熟的?”

孙桃狡辩道:“什么天气能把人烤熟啊?既然两相都是夸大,我这比喻怎么就胡说八道了?要是青娘子说的,娘子肯定夸她了,偏心!”

秋姜气得要抽她,孙桃眼疾手快,连忙躲到了庚尤背后。

林瑜之劝道:“好了。”

秋姜道:“算你走运。”

等他们二人往前面去了,孙桃在她后面扮鬼脸。庚尤在她脑门上戳了一下:“好了你个小丫头,真不想活了?”

“关你屁事?”孙桃理直气壮地踩了他一脚,夺过油纸伞自己走了。

庚尤瞠目结舌。

此地多温泉,花木繁盛,更有蝴蝶萦绕蹁跹,虽是雨季,也如春天般盎然。走了会儿,雨势变小了,秋姜见前面半山腰上有长亭伫立,便和他一同过去避雨。到了那边才发现亭内已有六七个人了,像是宿卫巡营的羽卫,身穿素色绾纱交领制裳,头冠乌纱高冠,笑嘻嘻地簇在一起玩闹,见了他们四人却像受了惊似的一股脑儿缩到了角落里,其间不住打量,不时掩嘴轻笑。

庚尤被他们这样直勾勾地看着,不由一瞪眼,粗声粗气道:“都是大男人,有什么好看的?你们是哪个队的,队长是谁,不用当差吗?”

“与你有什么关系?”几人打闹了会儿,推出两个绛红复纱交领制裳的少年,像是领头的,最前面的一个玉带革身,腰肢细地不像话,外披玄紫色狐裘大氅,面如冠玉,容色极为秀美,说话时,笑容里有几分轻蔑的意态。

庚尤见他所穿不过和自己一般无二的四品官服,不由怒道:“怎么说话的?”

这人打眼将他从头到尾瞟了一遍,但笑不语,视线直接掠过他望到他身后的林瑜之身上,眼神亮了一亮,不由浅浅一笑,声音扬起,微微招了招手:“看你这样也不是老大,让你们头儿过来说话。”

庚尤大怒:“这是光禄卿林瑜之阁下,他是正三品武安伯,加光禄大夫,佩金印紫绶,官职远在你之上,怎能如此无礼?”

“哦――官职在我之上啊?”他回头对另几人羽卫道,惹来身后一众哄笑。身旁那与他同着绛红制裳的少年更是嗔怪地推了他一把。

庚尤的脸越发挂不住了:“你们怎么这样?”

“怎样啊?”那少年转过脸来,故意提高了声音,眼睛却定在林瑜之脸上。

林瑜之闻声转过脸来,和他对了一眼,他忙别开头,脸色微红,不似方才那般嚣张恣意了。他身旁的少年嗤嗤地笑,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惹得他脸色愈发绯红,狠狠回瞪一眼。

林瑜之素来不喜吵闹,又见亭外的雨已经变小许多,对秋姜道:“我们走吧。”

秋姜也觉得这些人来者不善,事有蹊跷,点了点头,和他一同往亭外走去。 那少年见了便过来拦住了他:“相见就是有缘,话没说一句就要走吗?光禄卿林使君,久仰久仰,在下复姓宇文,单名一个嘉字。”说罢躬身一拱手,笑盈盈地抬起眼来更正式地打量他。

林瑜之和宇文冲本就有龃龉,听闻他出身宇文氏便冷笑了一声,冷着脸道:“不必了。林某出身草野,不敢高攀,告辞。”说完便打了伞和秋姜一同离去。

庚尤临走前,还瞪了他一眼。

气得这少年不住跺脚:“真是不识好歹。”

身后那少年笑嘻嘻地凑上来,贴着她的耳朵道:“既然这样不识好歹,殿下回去禀了陛下,要了他的脑袋就是了,只是可惜了这样出色的一张脸。”

被他戳中心事,少年怒道:“你闭嘴。早知道不出来了,还扮什么侍卫?”一扬手,招呼身后几人,“回去!”

“唯唯。”几人应道。

身边少年却道:“得了得了,这是恼羞成怒呢。殿下也别怨了,只要是个眼睛正常的,都不会看上个男人,来日方长嘛。只是下次殿下再乔装出来,可别再谎称是宇文君的姻亲下属了,宇文君上哪儿都得给你背黑锅。”

“呦,你心疼了?”

回应她的是重重一哼。

最后雨反倒越下越大,林瑜之便将她送了回去。一回去就见黄福泉在门口转来转去,似乎等了很久了,见着她就如见到了救星,上来道:“可算回来了,陛下找你呢。”

秋姜忙换了干净的衣裳去了皇帝的下塌地。中书令郑绍也在,在一旁听皇帝诏命。皇帝见了秋姜,扬扬手让她过去,将手中簪笔递给她:“剩下的,你替朕写。”

“微臣遵旨。”

郑绍道:“陛下,北部侯官曹急报,塞北六镇又有流民叛乱,怀荒镇、沃野镇和武川镇形式最为严峻。”

“不过是一些庶民,手无寸铁,又无粮草辎重后备。这些小事都要上报于朕,六镇的镇将都死光了吗?”皇帝怒而摔了砚台。

秋姜正在研磨,连忙跪倒在地:“陛下息怒。”

郑绍也忙跪地磕头。

“起来。”皇帝余怒未减,指着她道,“你说!”

秋姜不敢起身,也不知皇帝此刻是什么意思,略一思索,应答道:“塞北镇将多为鲜卑贵族旧部,昔年安置是为了抵御南下的高车和柔然蛮夷入侵,自然居功甚伟。但是,汉化后逐渐沦为兵户和府户,地位一落千丈,他们自然不满。且……”

“说!”

她深吸口气,端正了跪姿:“且我朝虽然汉化后逐渐完善制度,但是在关于塞北六镇的吏制上,还是较为混乱。六镇镇将与豪强拥兵自重,大权在握,却得不到朝廷给予的相配的身份与地位,待遇低下,自然加紧盘剥,将一切加诸于庶民和普通镇兵身上。后者不堪重负,造反叛乱乃是必然。若是长此以往,恐怕北部的柔然和高车等蛮夷也会趁机兴风作浪。攘外必先安内,陛下应早作决断,切不可小觑。”

这番话说得言简意赅,切入重心,且颇有见地。郑绍不由暗暗望了她一眼,心中有些讶异,便是在在朝堂政事浸淫多年的自己,恐怕也难以这样一针见血。

皇帝听了,眼中怒色也渐渐平息,转而陷入了沉思。良久,方道:“两位爱卿请起。”

秋姜和郑钧都松了一口气。

片刻的沉默,皇帝叹了口气:“朕未尝不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吏政之法,非一朝一夕可改,目前也没有好的法子来调和。这些人自诩击退柔然有功,这些年屯兵固守,越发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对朝廷的诏令也是阳奉阴违,此刻哪怕朕下令要他们镇压叛乱,恐怕也不会尽心尽力,反而纵容了这帮叛党。两位爱卿,你们说说,有何计策可镇压叛军?”

秋姜闭口不言,郑绍却是等候已久,忙道:“陛下,微臣有一计。”

“爱卿但说无妨。”

“如今国库空虚,粮饷不足,是以镇压叛乱不可力敌,只能智取。塞北六镇,豪强众多,其中以尔朱部为佼佼者,而尔朱部目前的酋长尔朱劲更是契胡族第一领民的首领,权势滔天,兵强马壮,若能对其加以笼络,扫平一帮乌合流民不在话下。”

皇帝豁然开朗,眼中露了丝笑意,不过尚有疑虑,蹙眉道:“他会听从朝廷调令?”

郑绍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虽然尔朱劲在塞北手眼通天,六镇势力向来鱼龙混杂,与他抗衡的更不在少数。他想扫平其余势力也不是一日两日,却名不正言不顺。若陛下能下诏封他为镇北王,以朝廷名义承认他为正统,想必他必然对朝廷膺服,甘愿效犬马之劳。”

皇帝笑着点头:“善。”

秋姜亦在心里称赞:一石二鸟之计,且不损耗朝廷一兵一卒,确实好计策。但是,不知这是借力打力呢还是引狼入室?第一世她只见过尔朱劲几面,却对此人印象深刻,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绝非善类。

这样在细雨中蹉跎了一个多月,待到拔营回京,已是二月初旬。年节就在眼前,朝谒诸事也已停休,宫里各局各司都加紧着准备起来。这样紧赶着一日日盼着,真的到了元正这日,反倒没有那么期盼了。现下她在内朝任职,后宫诸事也轮不到她来管,反倒落得清闲,白日见别人来回忙碌,竟像事不关己,心情愉悦,若走马观花。

“今日不设宫禁宵禁,朕准许你回府谒亲。怎么你好像没有什么兴致似的,要是旁人,不定怎么开心呢?”皇帝从后面进来,看到她心不在焉的样儿就打趣道。

秋姜忙欠身施礼:“微臣想着服侍陛下,不敢因私忘公。”

“偶尔也准你偷懒。”皇帝笑道。

她小心地偷看他的神色,笑道:“陛下似乎心情不错?”

皇帝快走几步,春风得意道:“北部奏报,尔朱劲已平定六镇叛乱。此人骁勇,确实出乎朕的意料,朕已经决定加封他为柱国大将军。”

秋姜一怔:“他要入京受封?”

“不然呢?”皇帝听出她语气中的异样,回头看了她一眼。

秋姜忙低下头:“此人势大,微臣心有忌惮。”

皇帝笑道:“不过是一个契胡蛮人,空有武力罢了,三娘不必多虑。”

秋姜回应的笑容很是勉强。

鲜卑贵族和像尔朱部这样归附于魏国的少数民族部落,哪怕是族中高层,也鲜少识文断字。皇帝虽然出身鲜卑族,却仰慕汉族文化,从小钻研,素有学识,打心底里看不起这帮人,自然在政策上对汉族有些偏颇,也不惮这些人坐大。

秋姜心里百味交杂,却不知如何劝诫,还是道:“陛下还是小心为上,塞北势力,除非泛泛。”

“朕知晓了。”皇帝只是一笑置之。

晚上她换了便装出宫,到了门口,却发现那儿有辆四马驾辕的高蓬轩车停驻在那儿,执辔的车夫回过头来对她笑道:“谢侍中,还不快上车?”

“周太仆,怎的是你?”秋姜大吃一惊,“这不是折煞三娘了?”

周谒还未回话,车里人就掀了帘探出半个身子,笑道:“你想的倒美,他给朕执辔,你不过沾了光罢了。”

周谒陪着笑:“谢侍中快上车吧。”

秋姜硬着头皮钻了进去。

到了谢府,下人一叠声进去通报了,谢衍才和王氏慢吞吞地迎了出来。若不是看在谢秋姜如今的身份上,他是决计不会出来迎接的。

“阿耶,许久未见了。”出了门,谢秋姜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就转了过来。

谢衍笑了笑,正要说点什么,忽然,身子像被雷击一样僵在了当场,目瞪口呆。王氏见他表情不对,顺着他的目光疑惑地望去。

秋姜身后的锦衣青年含笑侧目,缓缓走出:“谢卿,朕不请自来,你不会不欢迎吧?”

谢衍大呼不敢,跟着就要跪地。

皇帝虚扶了他一把,他的身子还在颤抖――不是激动的,而是惊吓。此刻他心里转过万千念头,最多的一条就是:谢秋姜是不是在皇帝面前说了他什么?

回头去看秋姜,她的神色一如既往地淡然,看不出丝毫端倪。

于是,谢府众人就在这样的战战兢兢中度过了这个元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