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袁世凯称帝6

雪淞散文随笔集 袁世凯称帝6

作者:长春雪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7:52 来源:小说旗

清朝退位后,南方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信守诺言,把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组成中华民国政-府。

1912年8月,孙中山改组了同盟会,联合其它几个政党成立了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8人为理事。由于孙中山致力建设铁路,宋教仁便为代理理事长,实际主管党务。宋教仁当时只有31岁,他1904年与黄兴创立华兴会,开始革命活动,同年底在长沙组织起义,事败被迫去日本,入大学学习。1905年同盟会成立,他担任湖南分会副会长。武昌起义后,他同黄兴到武昌参与起义的领导工作。南方临时政-府成立,他被任命为法制院院长。袁世凯组成民国政-府时,他作为同盟会代表参加内阁,任农林总长。以后他辞去总长职务,专心致力于国民党党务。

1912年秋,宋教仁召开国民党-领导人开会,讨论下一步大政方针。他坐在主持人的位置上,身体瘦削,双目炯炯有神,发言的声音是湖南口音,但清晰有力:

“袁世凯执政已半年多,从其表现来看,正在向集权、**发展。他坚决反对来南方,而要把政-府建在北京,是因为北方是他的根据地,而南方革命党势力强,不利于他专权。他又排斥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内阁总理唐绍仪,迫使其辞职,换上了他的亲信赵秉钧当总理。他还暗中唆使军警逼迫参议院通过他选的内阁成员。对南方革命军他极力裁减,已裁减27个师,36万人,剩余的也不发给粮饷。而他的北洋军却不减反增,粮饷充足。各省的权力他也裁抑,令其全力服从中央。

面对袁世凯向独裁**发展,我们国民党怎么办?”宋教仁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众人,众人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等待他说下去。

宋教仁一挥手继续说:“很快国会就要召开,我们国民党现在要努力工作,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争取在国会选举中胜利,取得多数党地位,这样我党就能组织责任内阁,取得掌权的地位,袁世凯的权力也会得到限制,他想专权也做不到。”

“好!”与会者热烈鼓掌,支持宋教仁的看法。

“现在世界上共和制度有两种,一种是总统负责制,一种是内阁总理负责制。袁世凯想要搞总统负责制,大权独揽,专权**,而我党要实行内阁总理负责制,走民主共和之路。我们革命党人流血牺牲,是为了使中国走上民主之路,绝不能让野心家篡夺革命果实,重新走上独裁**道路!”

全场又对宋教仁的讲话报以热烈掌声。

宋教仁及国民党人按照既定方针,到各地去宣传、演讲,争取民众的支持。宋教仁的演讲生动明白有力,非常受各地民众欢迎,被誉为党人第一演说家。

宋教仁及国民党人的努力效果显着。1913年2月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获全胜,在参、众两院870个席位中,占得392席,支持袁世凯的共和、民主两党加起来也只有223席。国民党获得绝对多数,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知道了选举结果后袁世凯坐在家中闷闷不乐。

“父亲,没想到选举是这么个结果。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可没想到国民党占了这么大上风。”袁克定对父亲说。

“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很不够,比国民党差很多。”袁世凯阴沉着脸。

“国民党的宋教仁太能煽动了,我们缺少这样的演说家呀。”袁克定摇着头说。

“这个宋教仁不简单,懂政治,懂法律,他写的书我看过,很有见解。所以我过去是很看重他的,让他当了农林总长。没想到他现在竟然跟我做对。”袁世凯摇摇头。

“国民党人群情振奋,要利用选举的胜利,推行责任内阁制,并预定由宋教仁当总理。”

“国民党现在没有能力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想通过选举获得国会控制权,进而控制政-府,把我这个总统挂起来,当牌位。”

“是呀,他们想通过和平手段夺权呀。”

“这个宋教仁,我极力笼络过。让他当总长,还送给他50万元支票,并说不够用还可支持。可这个人软硬不吃,把支票给我退回来了,总长也不干了。”

“父亲,我们必须行动啊。国民党取得了国会多数,下一步就要推行责任内阁,开始夺权了。”

袁世凯点头:“是呀,我们费尽心血获得的权力不能就这样丢了。要采取行动。不过他们的行为是合法的,我们不能明着反对,还是得暗中来。”

“那我们就……”袁克定做了个砍头的动作。

袁世凯点头。沉吟片刻他又说:“就让赵秉钧负责做这事。宋教仁要夺他内阁总理位置,他恨之入骨。他在巡警部干了多年,懂得怎么做。”

国民党的一些人士预感到宋教仁现在锋芒太露,成了袁世凯的眼中钉,让他注意安全,防止危险。但宋教仁年轻气盛,无所畏惧。“无妨,我为国为民,正之堂之,何足畏惧。国家之事,即有危险,仍当并力赴之。”他笑着对同仁说。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从上海去北京,国民党数位领导人物为其送行。陈其美劝说:“钝初(宋教仁字钝初),你不要太自信,他们会用暗杀手段对付你。”

宋教仁哈哈大笑:“只有我们革命党人暗杀人,哪能怕他们暗杀我们。”

于右任说:“还是小心些好。我看改坐轮船吧,让他们摸不着行踪。”

宋教仁摇头:“坐船太慢了,还是坐火车。”

当晚10点多,宋教仁和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走进上海火车站。

一个头戴鸭舌帽的男子悄悄跟在他们身后。

要分手了,廖仲恺担心地提醒:“钝初,有人对你很恼火,上海已有传闻,有人图谋对你行刺,你千万要小心呀。”

宋教仁坦言道:“光天化日之下,为政治竞争,谁敢行此卑鄙残忍手段?传言只是传言而已,不可轻信。即或是真的,我也不能因此卸去责任。诸位就到这吧,不要送了……”话刚说到这,“呯、呯、呯”三声枪响,宋教仁捂着肚子痛苦地栽倒在地上。

黄兴等急忙将宋教仁送进沪宁铁路医院抢救。宋教仁此时尚不知谁人暗杀他,弥留之际口授给袁世凯遗电:“望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

第二天宋教仁不治身亡,年仅32岁。

在宋教仁被抢救期间,袁世凯电令江苏都督程德全去医院看望。接着又命令程德全限期破案,严惩凶手。

国民党领袖人物之一,时任长江巡阅使的谭人凤正在北京,带着满腹的愤怒和怀疑去见袁世凯。

“对宋教仁被害,我们国民党人非常愤怒,这是对民主和正义的挑衅!”谭人凤盯住袁世凯。

袁世凯现出痛心的样子:“钝初,中国特出人才也。再阅数年,经验丰富了,足可胜任总理之职。何处狂徒,施此毒手!”

谭人凤又逼问:“外面有传言此事与政-府有关,不速缉拿凶犯,无以塞悠悠之口。”

袁世凯分辩:“我已下令悬赏缉拿凶手。此事与政-府有什么关系?切勿轻信传言。”

谭人凤又去见赵秉钧,赵秉钧也矢口否认此事与政-府有关,并说“此案终会水落石出,请静待,勿惑浮言。”

三天后,袁世凯在家中午睡刚起,袁克定就匆忙走了进来。

“父亲,情况不好!刺杀宋教仁的应桂馨、武士英在上海租界被捕了。”

袁世凯脸色一变:“这么快就暴露了。我不是吩咐一定要小心谨慎么?”

“是有人举报了。在应桂馨家中还搜出不少与赵秉钧有关此事的往来电报。赵秉钧也暴露了。”

袁世凯脸色更难看:“那就会牵涉到我,要马上想办法处理。”

“是。我已经安排人灭口。”

“这次一定要千万小心,不能再有疏漏。”

“是,一定特别谨慎,万无一失。”

“另外还要立即制造舆论,就说应桂馨与赵秉钧的往来电报是为了陷害政-府伪造的。”

“是。”袁克定点头。

“可以把暗杀宋教仁的罪名安在某个黑帮组织头上。”

“嗯,这样好。”袁克定点头。

“对宋教仁的家属要优恤,以平息舆论。”

“嗯,父亲想得周到。”袁克定在心里佩服父亲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

不久,袁克定向父亲汇报:“父亲,应桂馨、武士英都被秘密解决了。”

“好,好。”袁世凯满意地看着长子。

不久,袁克定又向父亲汇报:“父亲,赵秉钧也被秘密解决了。”

“是么?”袁世凯看着长子。

“是用药毒死的,对外就说他得急症死了。”

袁世凯没有吭声。

袁克定继续说:“国民党在报纸上一再谴责赵秉钧,又组织了特别法庭,要审判赵秉钧。赵虽然拒绝出庭,但心理压力很大,整日惶惶不安,有时甚至胡言乱语。我怕他经受不住压力,露了底,影响到父亲,不得不解决了。”

袁世凯蹙着眉头说:“赵秉钧跟随我多年,当过我的内务总长,政-府总理,是我的左膀右臂呀。”

“是呀,处理他我也感到难以下手。可不处理,总是个大-麻烦呀。”

袁世凯点燃一颗雪茄,吸着说:“我跟你说过要做大事就得敢于下手,当断不断,自受其乱。看来你这些话是记住了,做事很果断呀。”

“父亲的教诲,儿子是铭刻在心的。”

“嗯。”袁世凯点点头。抽了一口烟他又说:“对赵秉钧要厚葬,家属要特别优恤。

袁世凯为赵秉钧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宣布对其按陆军上将例从优议恤,给治丧银一万元。又专为其写了祭幛、挽联和祭文。祭幛写道:“怆怀良佐。”挽联为:“弼时盛业追皋益;匡夏殊勋懋管萧。”祭文中写道:“夺我良佐,闻噩惊召,伤逝念功,至今郁陶……”真是表达了特别的哀痛和感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