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李鸿章出使欧美6

雪淞散文随笔集 李鸿章出使欧美6

作者:长春雪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7:52 来源:小说旗

次日,李鸿章会见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

李鸿章将中国政-府拟议的“照镑价加税办法”交给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用协商的口气说:“前年,中国被日本打败,两次赔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对中国实在是一个不堪承受的负担。希望英国政-府同情我们、支持我们增加关税。”

“噢,你们希望增加关税?”索尔兹伯随便问了一句。

李鸿章投石问路,认真地说:“现在,中国的进出口关税是世界上最低的,只有百分之五,这是五十多年前鸦片战争后期英、法两国给我国规定的。”

索尔兹伯心不在焉地看着窗外一只小虫蠕动出神。

李鸿章已觉无趣,但继续说:“按当时的汇兑率,一镑金折合银三两,而现在一镑金已折合银六两。既然因银价的下降,当时规定的税则的金价实际上已降低一半,现在中国按照银价的下降要求提高税率,是完全合理的。”

索尔兹伯漠然地说:“你们希望增加多少?”

李鸿章打起精神说:“为保护本国经济,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关税壁垒,对进口货物征收重税。一般的进口关税都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一百,有的高额关税达百分之三百。中国不敢奢望,只想这次能提到百分之十。”

“噢,妄想关税税率翻一番。”索尔兹伯不无揶揄地说。

李鸿章看了索尔兹伯一眼,谨慎地说:“算起来,是翻了一番。”

“咳!你们中国这就错了。中国今要在江海各口岸提高关税,这不仅不利于生财,而且会遏止通商贸易;如果你们能通盘规划,推广商途,全面开放,扩大商品贸易额,则区区关税,岂不是不加而自加了吗?何况华民以能商而日富,岂不正合了‘民富,国无不足’的道理吗?”

李鸿章洞察其奸,知其不愿给中国增加税收,便用商讨的口气说:“索大臣阁下,如果允许我们提高税率,又扩大通商贸易,岂不更好吗?阁下,我们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钱啊!”

“你们急需用钱,我没有办法。”索尔兹伯轻蔑地说。

“英国在我国贸易额最大,我们希望你们带个好头,给我们增加一些关税。我们的债就好还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李鸿章近似哀求。

“这个头英国不能带。若带这个头,各国政-府要谴责我们,各国商人会指着我们鼻子骂的。”索尔兹伯不买这个账。

“如果我们只增加英国关税,他国暂缓一步呢?”李鸿章试探性地问问。

“我国的商人大都在你们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经商,你们要增加税收,这我还要问问他们的意见如何。”

李鸿章再无话可说了。

八月五日,李鸿章往奥斯本行宫谒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先乘专车,后换游艇,再坐马车到达奥斯本行宫。维多利亚女皇自一八六一年皇夫死后,很少住在伦敦。多数住在奥斯本行宫或温莎城堡行宫,因为这两座行宫是为女王新筑的。

李鸿章听说年轻时的维多利亚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身材修长,金发碧眼,肤白如玉,而且才智过人,博学多识,除精通英语外,还精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拉丁语。李鸿章要一睹这位在位已达半个多世纪美貌国王的芳颜。

此日正值女王七十八岁华诞,她神采飘逸、踌躇满志地端坐在金漆靠椅上,身穿一身黑色衣裙,头披一块白纱,左肩系一条白罗带,下悬一只小金盒,上面镶着已故丈夫德亲王的小照片。她的左侧肃立的是太子妃、太孙妃、皇族爵妃等一班贵女;右侧站的是太子威理士亲王、太子孙尧克上公以及皇子赐拜德上公。宫中办事的男宫官雁形列队,分八字环绕在女皇身后。

李鸿章由英国首相沙里士保陪同 ,进入正殿。只听沙里士保大声吆喝道 :“大清国宰相、头等钦差大臣李鸿章到!”

然后,沙相引导李鸿章入内,李经方、罗丰禄、李经述、赫政、脱来西、师立德依次而入。

女王起身弯腰以示欢迎。

李鸿章向女王三鞠躬,然后手执颂词,用汉语朗诵道:“参见女王陛下,使臣李鸿章奉本国大皇帝、皇太后钦命,航海至大英国,敬祝女王起居万福,万寿无疆。今日使臣得觐玉容,更蒙礼接,实属三生有幸。更愿两国永远和好。”

女王起身,弯腰相谢。

李经述手捧金龙黄缎御封国书,递给沙里士保首相转呈女王。

女王致辞答谢:“贵卿不辞劳苦,乘万里波涛,前来为朕祝寿,有劳你了。”百队仙姬齐站立,王妃亲自问候。

李鸿章呈上了中国的礼品单:“这是敝国的一份薄礼,不足为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请女王陛下笑纳。”

清廷送给女王生辰的是一尊麻姑仙金像、一副金钗和两副玉镯。送给王宫一对上品名瓷古花瓶和十匹绣花美锦。

女王接受礼物之后,笑盈盈地把两块镶嵌钻石的金表交给李鸿章,说:“这是本王的一点小小心意,烦你转达,朕也祝福你们皇上、皇太后康健,祝福你们国家国泰民安。”

李鸿章向女王赠送花篮,缎带上写着诗圣杜甫《秋兴》的颔联: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上联隐指维多利亚女王,下联自指李鸿章使节团一行人。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晚上,维多利亚女王设国宴招待李鸿章。

英国人十分注重赴宴和餐桌上的礼节。男人一身黑,女士穿曳地长裙;用餐时沉默无语,不苟言笑;举手投足,都有规矩。

为使东方人就餐方便,桌上准备了刀叉和筷子两套餐具,各取所需。

餐桌上,珍馐佳肴,美不可言。英伦众岛被大洋环绕,以海味见长。

归途上大家七嘴八舌。罗丰禄说:“富人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李鸿章说:“应改为‘官家一席酒,富户十年粮’。”

据说,这一餐酒席,共用去黄金六千镑,是时,每一镑英金抵六两一钱一分中国白银,折合三万六千六百六十两中国白银。

李鸿章心中又将维多利亚女王同慈禧太后作了对比。两个人都仪容不凡,高贵威严。可英国的女王“临朝而不临政”,真正做到了统而不治、君而不主,一切事物由首相领导的内阁去操办。可慈禧太后却大权独揽,时时刻刻不放松。但她又没有英国女王的知识和开明,就难免办蠢事、错事。国难当头,她却又是修园 ,又是做寿,耗费无度,使国家雪上加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