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东帝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将信将疑

战国之东帝 第三百九十二章 将信将疑

作者:腊月青梅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0:19 来源:小说旗

王宫中。

司徒鹖冠子正向田冀禀报人才培养的事情,此时,管丰一脸诅丧失落的走进殿中,等鹖冠子禀报完。

此时,管丰拜道:“大王,刚刚市集那边传来消息,前来讲学魏国大贤公羊子,已经在官府设立的兑换商铺中,兑换了一百枚金币。

不过,公羊子对我齐国金币并不放心,还只是试探我齐国金币是否能够用于购买典籍。据市集那边的消息,公羊子在兑换金币之后,就立即前往书铺购买了一批典籍,然后又将结余的金币给换回楚金了。”

田冀看着管丰脸上的表情,知道管丰的金币推广一事很不理想。

于是,田冀微微皱眉,心中涌现出一丝郁闷,叹道:“西河学派怎么说也是魏国首屈一指的大学派,众多魏国贵族子弟都在其中求学,所需的典籍也不再少数,公羊子作为魏王的使者前来购买典籍,居然一次只兑换一百枚金币。

而且还在使用后,又换回金子···”

说着,田冀摇头道:“小气,难道寡人还会坑他的钱不成。”

鹖冠子闻言,笑而不语。

管丰却是轻轻一叹。

接着,田冀又自嘲一笑,对鹖冠子道:“先生,如今国中父老都说寡人言而有信,各国使者也全都称赞寡人信义无双,寡人自己也相信寡人乃是信人。

可是···”

田冀笑着摇了摇头:“可是,这几天,寡人下令官府出售大批鱼、铁、盐、衣冠、典籍等商品时,只收金币后,不仅各国来齐的那些商人信不过寡人,每次都是快速兑换金币,然后飞快的将金币用出去,每次手中都不留半个金币。而且,现在连有求于寡人的魏国使者也是,唯恐寡人会黑掉他的金钱。

这究竟是他们在欺骗寡人呢?根本就不信寡人信义。还是,寡人这天下人都认可的信义,在他们眼中连一百金不值呢?”

鹖冠子与管丰闻言,鹖冠子顿时露出笑容,而一侧的管丰却立即低下头。

接着,鹖冠子笑了笑,然后拱手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田冀一怔,诧异的问道:“先生,寡人想要推广金币,结果忙活了好几天,却丝毫不见成果。可是现在先生却向寡人恭贺,这喜从何来?”

鹖冠子笑道:“大王,若是有人用一两金子跟老朽一镒金子,那老朽虽老,但也拔剑跟他拼了,因为这事简直就是在羞辱愚弄人。

而大王不同,现在大王用一两金子与别人换一镒金子,足足二十四倍的差距,居然有许多商人还有一国使者将信将疑的换了。

这足以说明大王信义无双,天下人有目共睹,不然,换成其他国家,各国的商人官员岂会相信。”

说到这,鹖冠子摇头道:“臣之前在楚国之时,已经楚国淮水两岸的百姓,都已经很少使用楚国的铜贝钱了,而是改用魏韩两国流通的布币(铜钱)。如此,就说明楚国朝廷在楚人那边,可谓是信誉全无了。

而现在大王却能让各国商人官吏将信将疑,这不正是说明大王的信义在各国之中首屈一指,如此,老臣岂能不向大王祝贺。

而且···”

此时,鹖冠子又看着齐王道:“大王能随时警惕自己的不足,这不正是贤君所为吗!故,臣要向大王祝贺。”

田冀闻言,心中郁闷顿时一扫而空,喜道:“先生所言极是,是寡人心中焦虑了,高估了他人的接受能力。”

说罢,田冀又对管丰吩咐道:“贤卿,推广金币的事情不急,在今后一年之内,兑换黄金的官铺,全都必须留足金子,凡是拿着金币来兑换的,必须要做到立即兑换完毕。”

“唯。”

不久,鹖冠子与管丰离去后,田冀想起金币推广的阻碍,微微皱眉。

果然,金币这种新生事物的推广,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许多,还好他听了管丰等人的建议,将十镒改为一镒,不然,二百四十倍的差距,肯定会让金币的推广举步维艰的。

而现在,虽然所有人都对金币十分顾虑,但还是有商人一以及他国使者走出了兑换金币的第一步。

不过,若是他只是安坐一旁,静观金币慢慢流通,那等到金币流通各国,就不知道需要多久了。

这···得加快速度才能。

可是如何加快金币的流通速度呢?

盐?

燕国辽东有海盐,魏国有井盐,楚国有盐泉,各国并不急缺齐国的海盐,所以这个行不通。

同样,还有齐国的鱼。

铁?

田冀摇了摇头,行不通。

纺织品?

齐国的衣冠虽然流行各国,各国官员贵族豪商都以穿齐国衣袍为荣,但衣冠这东西,需求量并不大,买一件就能穿许久。

不然,以齐国的桑麻产量,也不会让齐国的衣冠流通天下了。

所以···还得从典籍处入手,不,典籍一本能用许多年,这比衣冠还要不如。

不过,纸张可是消耗品,而且在十年内甚至是数十年内,都是独门生意。

所以,他似乎可以通过卖纸张,然后快速将金币推广到天下各国。

可是,推广典籍和纸张的事情,虽然他已经派人去各国宣传了,但是现在只有魏国派人来,而且还只有一个使者。

这就太慢了。

不仅得让各国的人来,还得让天下各门各派的人也来才行。

毕竟,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人,又有多少穷人呢?就算他们再穷,家中最起码也有不少产业,不是薄田数顷,就是略有积蓄的商人。

这些人完全用的起纸张。

想着,田冀眼睛微微一眯,沉吟了一下,吩咐道:“传令,请学宫祭酒骈子入宫。”

不久,田骈来。

礼毕。

田冀看着田骈道:“骈子,寡人听说魏国大贤公羊子今日已经到了临淄了。”

田骈应道:“回大王,公羊子已经到了,臣已经亲自将公羊子安顿下来了。”

“嗯。”田冀点了点头,然后沉吟道:“骈子,《公羊传》的事情,让寡人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有许多学派的学说,全都口耳相传,未记录在册。这种情况很不好,因为不见典籍,只要有人记错或者理解不同,那学说的内容就会发生变化,这就与原本的学说截然不同了。

而且,《公羊传》这已经流传一百多年的学说,我齐国学宫居然没有收录进来,寡人心中甚是不安,遗憾。

不仅是《公羊传》,还有,寡人听说邹国的孟子已经与门人弟子编修一本新的典籍,名唤《孟子》,这本书我学宫同样也没有收录全本典籍。而且,孟子担心此书失传,便抄写了两套,一套让自己与门人弟子自用,一套藏入山中,以赠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