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动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动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吴起,我丕平和你拼了。”

咬牙切齿地发出一声怒吼,郎中令丕平就准备向着站在秦国武臣之前的大良造吴起冲去。

就在郎中令丕平就要冲出去的一瞬间,忽然出现的一只手拦在了他的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

顺着这只手向上望去郎中令丕平看清了这只手的主人,同时他脸上愤怒的表情中也带上一丝疑惑。

“杜兄,你这是何意?吴起他欺人太甚,他念出的哪一条不是在割我们老世族的肉,吸我们老世族的血。”

“如果真让吴起的变法大成了,秦国或许会因此变强,我们老世族也就完了啊!”

由于是在政事堂之中郎中令丕平不敢大声喧哗,他只能努力克制住自己的声音,咬牙切齿将这番话一字一句地吐露给太仆杜会知晓。

听完了郎中令丕平的这一番话太仆杜会沉默了。

郎中令丕平这么一个胸无城府的人都能看清楚其中的门道,他一个在秦国朝堂的风雨飘摇中坚挺了数十年的老臣能够不懂?

可是凭借他们的力量真的可以阻止朝堂之上那滚滚而来的变法浪潮吗?

想到这里太仆杜会的目光在自己周围的秦国大臣身上不断的转移。

大良造吴起、老太师甘凉、郿县孟西白三老、廷尉甘龙、治粟内史公仲连,典客公羊高……

这一位位位高权重的秦国重臣们无一不是坚定的秦国变法派,无一不是为了秦国的富强可以奉献出自己一切的人。

想到这里太仆的视线不自觉地移向了坐在上首的秦公嬴连的身上。

看着秦公嬴连还带一些稚嫩的脸庞,太仆杜会不由得心生感叹:“秦公可真是处心积虑啊。”

细数秦公嬴连继位这一年多来的言行,太仆杜会发现虽然表面上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跟着朝堂之上的大多数人的脚步前进。

可是他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将那些至关重要的官职都换上了自己的人,甚至自己这些老世族也在被他一点点地回收着权力。

就像丕平,身为掌管宫廷宿卫的郎中令却无权管辖值守泾阳宫的大秦锐士,这样的郎中令还有什么作用?

虽然秦公嬴连并不在平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他却是在暗中推动着整个秦国在向他所设想的方向缓缓前进。

这一次的秦国变法恐怕也有秦公嬴连的手笔在里边吧?

或者说这一次的变法就是秦公嬴连在蓄谋已久之后发动的。

想到这里太仆杜会再次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坐在上首好像认真倾听的秦公嬴连,再次对着正准备冲向大良造吴起的郎中令丕平微微摇头。

“不行,为何不行?杜兄你可知道一旦此事确定下来,一切都晚了啊?”看着阻止自己上前的太仆杜会,郎中令丕平脸上的不解与焦急就更多了。

看着焦急的郎中令丕平,太仆杜会没有给予其他的回应,依旧是那细不可察的微微摇头。

“唉。”

最终在太仆杜会的阻拦之下,郎中令丕平在一声悲叹之后放弃了自己和吴起同归于尽的冲动一怒。

此时郎中令丕平脸上那毫不掩饰的失魂落魄坐在上首的秦公嬴连完全看在了眼中,而秦公嬴连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后秦公嬴连再也没有关注那个郎中令丕平,因为站在群臣之前的大良造吴起已经将自己的变法方略宣示到了尾声。

“第十一策,建立学堂,兴办教育。”

“为了培养我秦国之人才。在即将全面铺开的县制基础之上,根据各地的实地情况开设学堂。”

“第十二策,求同存异,聚拢八方有才之士。”

“秦国将在国都泾阳以南三十里的九堫山以南,渭水以北的地域,建立一座典藏有秦国数百年积累所得典籍的学宫,用以聚齐天下各路英才。”

说到这里刚刚还在慷慨陈词的大良造吴起忽然面色一正,向着群臣大声宣布道:“经秦公准许,将此学宫命名为咸阳学宫。”

此言一出,在场因为《求贤令》而来,并在秦国朝堂有了一席之地的山东士子们,脸上纷纷浮现笑容。

秦国还是那个秦国,还是那个虽然贫苦落后,但却不拒八方贤才的秦国。

当大良造吴起将自己变法细则中的五要十二策宣示完毕之后,他看了看表情不一的秦国大臣们。

之后大良造吴起转身而立,对着坐在上首的秦公嬴连郑重回道:“启禀秦公,吴起已经将此次秦国变法细则之中的五要十二策悉数宣示完毕。”

吴起将手中的变法细则呈递给了在场负责传递的宦者,随后躬身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坐席之上。

“彩。”

接过宦者递过来的变法细则秦公嬴连再一次地翻阅起了这份他已经翻阅过了无数遍的变法细则,但是每一次翻阅他都忍不住心中暗暗喝彩。

如果此次变法真的可以完成,秦公嬴连知道自己治下的秦国国力将不弱于天下任何一国。

天下任何一国都不敢小觑雄踞关中,国力强盛的大秦。

“诸位,对于大良造这份秦国变法细则可有什么意见哪?”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秦公嬴连对着殿下群臣沉声问道。

“启禀秦公,老臣甘凉全力支持大良造的变法。”

“启禀秦公,孟西白三族全力支持大良造的变法。”

“启禀秦公,廷尉府上下将全力支持大良造的变法。”

……

秦公嬴连的话一出口,那些支持变法的大臣率先出手。

一时之间政事堂之中充斥了对于大良造吴起这次变法的强烈支持,而这让那些想要借此发难的秦国老世族们根本就无从下手。

最终势比人强,这些秦国老世族们虽然心中不愿,但是嘴上还是表示支持大良造吴起的变法。

“彩。”

看到满朝群臣一致支持变法,秦公嬴连快步走到了几案之前。

“既然在场群臣都全力支持变法,那我秦国的变法从今日起,从此刻起正式开始。”

向群臣宣布完之后秦公嬴连抽出了腰中宝剑大声道:“望我秦国之臣能够同心协力,协助大良造完成变法,助我秦国站在华夏诸侯之巅。若有心怀叵测者……”

讲到这里秦公嬴连的眼睛忽然寒光一闪,手中宝剑向自己身后砍去。

只听“咔嚓”一声,几案随着宝剑一分为二。

还未等政事堂中群臣反应过来,耳畔就传来了秦公嬴连满含杀意的话语:“说有心怀叵测者,犹如此案。”

见此那些老世族之人虽然心中依旧有怨气,但更不敢明目张胆地发作起来。

“秦公万年,秦国万年。”

“秦公万年,秦国万年。”

“秦公万年,秦国万年。”

最终在一阵群臣的称颂声中,这场对于秦国至关重要的大朝会至此落幕。

……

当日夜,秦国国都,大庶长府后庭。

“公孙叔,你对泾阳宫中那位所推行的变法如何去看?”在政事堂外冷眼旁观了一切的郎卫嬴菌改对着面前的奉常公孙离沉声问道。

“当今秦公乃是雄主,大良造吴起亦是贤臣,再加上众多的秦公心腹从旁辅助。不出意外的话,这次秦国的变法将会获得成功。”

虽然不喜嬴菌改的为人,但是奉常公孙离还是将自己的心里话一一道来。

听到奉常公孙离的回答,思考了一阵之后的嬴菌改缓缓点头。

之后嬴菌改带着几分莫名的笑意对着奉常公孙离问道:“公孙叔可知道变法成功之后的结果。对于秦国?对于我们这些公族子弟来说?”

“唉。”

奉常公孙离长叹一声,其中既有些期盼又有些恐惧。

“现在积贫积弱的秦国就像是一位久病不愈的病患,而此次大良造的变法就像是一剂对症良药。”

“经历这次变法,秦国的国力一定会有一个极大的飞跃。到时候我秦国未尝不能与魏国这种天下强国一较长短。”

“至于说对于我们这种公族子弟来说……”

说到这里奉常公孙离的脸上显出了一丝纠结的神情,最终这份纠结再次化为了一声长叹。

“对于我等公族子弟以及那些老世族子弟来说此次变法无异于是一剂苦口猛药。”

“虽然在秦国强大之后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更多的权力与地位,但是我们这些公族子弟在变法之中的苦楚又有谁能体会呢?”越说奉常公孙离的语气就越来越低沉。

“这么说公孙叔认为此次秦国变法最终对于我们这些公族子弟来说还是一件好事了?”听到奉常公孙离如此说,对面的嬴菌改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我公族和秦国荣辱与共,只有秦国强大,我嬴氏公族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难道菌改以为这不对吗?”带着疑惑奉常公孙离带着几分疑问的语气说道。

“当然不是。”

“我秦国公族乃是天生的贵族,如何能与那些地位卑贱的庶民争功抢赏。嬴连实行军功爵就是在削弱我嬴氏子弟的上升之路,实行土地国有、奖励耕战就是在掠夺我嬴氏子弟手中的利益。”

“如此恶法不是苦口猛药,而是一剂彻头彻尾的毒药。”嬴菌改语气激动的说道。

“这……”

听完了嬴菌改的这一番话,奉常公孙离虽然感觉有些偏颇,却没有什么言语默然无语。

“君子,太仆杜会求见。”

正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侍者的禀报声。

嬴菌改本来以为太仆杜会此次前来一定是找自己的父亲大庶长嬴晖有重要之事,于是就准备吩咐侍者将他带到嬴晖的书房。

不过侍者的一番话却是让嬴菌改有些吃惊:“启禀君子,太仆杜会专门嘱咐是要求见君子。”

听到这句话嬴菌改和奉常公孙离互相对视一眼,最终做出了决定:“请杜太仆入府一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