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三十八章 市集宣法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三十八章 市集宣法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以秦国大良造吴起在泾阳宫大朝会宣示变法细则作为起始,这次轰轰烈烈的秦国变法正式拉开了序幕。

相较于之前的任何一次变法,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变法所涉及的领域看,这次由秦国大良造吴起所主导的变法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

正当秦国朝野翘首企盼着这位大良造到底会为秦国带来些什么改变的时候,作为此次变法主角的大良造吴起却是如同消失了一般。

他没有出现国都泾阳的各个官署之内,也没有去秦国的田间地头寻访,就连他平日里经常出没的军营也不见了他的身影。

正当秦国朝野对吴起的踪迹感到好奇不已的时候,泾阳市集的南门外却是出现了他的消息。

“呜……”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之声,近百名披坚执锐的大秦锐士护卫着一队秦国官员穿过人流如织的主干街,向着国都最为繁忙的泾阳市集缓缓走去。

“诶,你看是大良造!”

就在队伍行进之间,一名在大良造吴起手下服役过的退役老卒认出了行走在秦国官员最前方的秦国大良造吴起。

“咱看到了,就是咱们秦国的大良造啊。”

“没错,数月之前大良造率领二十万秦军出泾阳的时候咱还去送过行呢?现在的大良造和当时的一模一样。”

“咱也看到过,记得大军凯旋之时大良造还和咱们秦公同乘一辆车驾呢!”

伴随着这声惊呼秦国泾阳的百姓们一边向着队伍旁边挤去,一边向着周围的同伴诉说着自己曾经看到过大良造吴起的经历。

这些秦人的脸上无不浮现着兴奋与自豪的神情,仿佛看到了大良造吴起是他们一生的荣耀一般。

“大良造这是要去哪啊?”

“管他去哪反正能够看到大良造就行。”面对这个秦人的询问,一旁的同伴满不在乎的回复道。

“不错,同去同去。”

在这声响亮的招呼之下,一个个秦人放下了自己手头之上的事情跟着队伍向着此次的目的地泾阳市集缓缓走去。

在这种情况之下本来不过几百人的队伍之后硬是跟上了数十倍多的秦国百姓,而到泾阳市集之后跟随的秦国之人已经达到了上万人。

到达泾阳市集的南门之后,以大良造吴起为首的秦国官员缓缓登上了南门的门墙之上。

至于原本担任吴起护卫的数百位大秦锐士,他们则暂时负责起了现场的秩序维护工作。

“大良造在秦国的名望可是真的令甘龙羡慕得紧啊!”面对自己面前的秦国大良造吴起,廷尉甘龙的话语之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他对于吴起深深羡慕。

说完之后看着城下那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甘龙眼神之中羡慕之情愈发地加深了。

甘龙说并没有错,如今大良造吴起在秦人之中的名望除了秦公嬴连之外已经无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秦人长期与西戎杂居,血脉之中已经浸透强者为王的信念。

大良造吴起带领秦军击败了北方强大的义渠人,取得了数十年来少有的胜利。

现在秦人心中的吴起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英雄,是秦国的军神,是秦军战无不胜的精神图腾。

看着南门城下越聚越多的秦国百姓,吴起知道自己出场的时机已经到了。

“秦国大良造吴起拜见诸位乡亲父老。”站在南门之上秦国大良造吴起向着城下的秦国百姓们躬身一礼。

“我等秦人拜见大良造。”

“我等秦人拜见大良造。”

“我等秦人拜见大良造。”

在大良造吴起躬身一拜之后,在场的秦人们的心中顿时掀起了一阵激动。

他们纷纷挺身而立,以他们最恭敬的一礼向着站在城头之上的大良造吴起表达出他们对他的尊崇。

人一满万,无边无垠。

数万名泾阳秦人一同行礼汇聚而成的威势如同暴风骤雨一般向着吴起袭来,对此他只是当作和风细雨一般淡然处之。

在这声回礼之后数万名秦人就好像收到了什么命令一般纷纷闭上了自己的嘴,全神贯注看着站在市门之上那个形象无比高大的男人。

“诸位,今日我吴起来到这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向在场的诸位宣示我秦国即将要推行的各项法令。”

开门见山大良造直接就将自己今日前来泾阳市集的目的大声地说了出来。

看着下方秦人脸上的好奇吴起继续大声说道:“或许在场有人就疑问了为什么要颁布新法,难道原来实行了数百年的旧法就不好吗?”

吴起的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在场大多数秦人的共鸣,这也正是他们对于秦国的新法想要问的问题。

随后大良造吴起以极其坚定甚至斩钉截铁的语气回答了这两个困扰在数万秦人心头的困惑。

“对于这两个问题吴起只有一句话,秦国的旧法不好至少对于现在的秦国来说原来的旧法就是恶法。”

“在原来的旧法之下,我秦国农人勤于劳作,收获满仓,却不能得到保持温饱;我秦军将士战阵厮杀,为国尽忠,却不能获取军爵。”

“只此两条秦国原来的旧法在吴起眼中就是恶法。”

说到这里大良造吴起语气坚定向着在场众人说出了他说旧法是恶法的原因,随后他话锋一转将众人的视线引到了秦国曾经的光辉岁月。

“想我秦国在穆公之时,东却强晋,西拓疆土,北讨义渠,南和楚国。中原诸国哪一个不敬服我秦国?”

“诸位想过这是为何?”

吴起的这一番话语将在场的秦人们带入到了秦国曾经的辉煌之中,最后的一句问话也让在场的秦人们陷入了深思。

在一阵沉默之后一位士子打扮的人抬头应道:“因为穆公任用五羖大夫和蹇相。”

“不错,穆公因何而强就是他善用百里奚,蹇叔等人。”对于这位的回答,吴起点头赞同道。

“诸位可知穆公登位之前的秦国也和现在一般。”

“固守着数百年前由先人制定的陈法,导致国力不振,屡战屡败。”

吴起的这两句话让在场的秦人为之一滞。

是啊,那个时候的秦国不就现在一样战败不休,国力衰微吗?

“穆公登位之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等人改革秦国,废除旧有的不合时宜的法令,制定新的法令。”

“这才使得秦国浴火重生成为天下诸侯侧目的西部霸主。”

“那诸位以为值此我秦国国力衰微之时,应不应该废除不合时宜的恶法,制定新的善法?”

面对着眼神越来越坚定的秦人,大良造吴起问出了今日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应该。”

面对吴起的这个问题刚刚陷入对穆公之时的憧憬,醒来之后却发现秦国国力衰微,屡战屡败的秦人们立刻沸腾了。

热血的秦人们已经被失败压抑得太久,现在的他们只希望能够看见自己的秦国重新变得强大。

看到秦人们的热情已经被彻底点燃了之后,吴起知道今天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看着站在一旁面露激动之色的廷尉甘龙,吴起轻笑了一声说道:“该做的吴起已经做了。至于具体法令的宣布就是廷尉你的职责了。”

“宣明法令,维护我秦国新法的威严甘龙身为廷尉责无旁贷,请大良造放心,秦公放心。”面对吴起鼓励的目光甘龙沉声说道。

“好,不愧是我秦国廷尉。”

在一声称赞之后大良造吴起在护卫的跟随之下缓缓离开,只给甘龙留下了一个英武不凡的背影。

“师兄,放心吧。甘氏子弟永远和秦国站在一起,我甘龙一定会努力保证新法的顺利实施。”看着这个背影甘龙轻声念道。

随后甘龙面色一肃,身上也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几分威严之气。

“我锐士何在?”

“在。”

“将我秦国新法第一批五道法令公示,以供我秦人观阅”

“诺。”

伴随廷尉甘龙的一声令下,五位身披甲胄的大秦锐士手捧着早已准备好书写着法令条文的纸张来缓缓来到泾阳市集的南门墙边。

伴随这一张张的白纸被张贴在泾阳在南门城墙之上,秦国新法的神秘面纱开始出现在了泾阳城秦人的面前。

“《军功爵法》,这是《军功爵法》!有了此法如果我日后上阵杀敌,便能依靠军功获取爵位。”

一个隔壁住着此次义渠大战有功士卒的秦人,在看到成文的《军功爵法》之后不由自主地欢呼道。

“《统一度量衡法》,有了此法我山东商贾在秦国的权益就得以保障。看来秦国是我等行商之人的好地方,我是不是考虑在秦国也开一个货栈?”

这是因为《统一度量衡法》而对秦国行商环境有了新的认识的山东商贾。

“《禁绝私斗法》,教习剑术、箭术、马术,禁绝私斗。早该如此了,有了争斗为何不在战场之上以军功一较高下,私斗获胜有何意思?”

一位头顶军爵发冠的退役秦军对于《禁绝私斗法》满是推崇。

“《推行县制法》,这条终于来了。泾阳等县早已推行县制,我陇西为何没有?民众有事便可交由县令统一管理。不像原来乡邑林立,难以管辖。”

这是一位来自陇西的秦人经历泾阳的县制之后的兴奋。

“《土地改革法》此法倒是有些稀奇啊,收土地为国有,分秦国土地为商农两用。不知道如此麻烦有何用处?”这是对于一位秦人心中发出的真心疑问。

站在城头之上廷尉甘龙看着对于秦国新法有着不同见解的秦人,脸上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