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四十三章 秦国议兵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四十三章 秦国议兵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伴随着泾阳宫议事堂之中那一阵阵热烈的呼喊声渐渐消散,群情激奋的秦国群臣们各自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坐席之中。

刚刚数十名秦国朝臣排排站立在大殿之上,顷刻之间便只剩下了总领秦**政大权的大良造吴起。

只见大良造吴起先是理了理身上因为刚刚的激愤而有些凌乱的玄色官服,随后向着上首端坐的秦公嬴连躬身一礼。

起身之后,但听吴起这位秦**神向着秦公嬴连缓缓奏道:“臣大良造吴起启奏秦公。”

“伴随着时节已经进入隆冬,赵地这一月以来已经接二连三降下了数场大雪。纵使魏将龙贾率领的十万精锐战力再怎么强大,面对大雪所造成的前路阻隔也是显得无计可施。”

“依靠着大雪阻隔这一天时的帮助,再加上从晋阳故地抽调而来数万精锐,赵国坚守如今这一道防线数月时间的压力还是不大的。这一点还请秦公与诸位将心放在肚子里。”

几句之下宽慰了殿中诸人对于赵国前线的担忧之后,大良造吴起突然话锋一转对着众人说道:“这寒冷时节纷纷扬扬的大雪不仅给赵国争取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同时也为我秦国赢得了数月的备战时间。”

“启禀秦公,此前为了防备魏国趁着攻打赵国的同时对我秦国下手,我秦国已经向洛水沿岸的各处秦军营垒之中以及崤函要塞函谷关增派了一次兵力。”

“算上原本就驻扎在洛水东岸的洛水大营,如今我秦国已经在洛水之畔摆下了十万人的大军;就连易守难攻的函谷关之地,此刻也已经拥有了整整两万精锐大军驻守。”

“可以说如果要是魏国敢来侵犯我秦国疆土,凭借着洛水以及函谷关天险,我秦国锐士一定会让来犯之敌撞个头破血流。”

大良造吴起的这一席话说完特别是那无可置辩的自信语气,立刻就让周围端坐于几案之后的数十位秦国朝臣不禁心潮澎湃。

有十二万秦国锐士驻守于秦魏边境之上,秦国对于魏国来犯又有什么害怕的呢?

就在下方的数十位秦国朝臣们因为大良造吴起的话语而心神激动的时候,端坐于上方秦国国君之位上的秦公嬴连脸上却是并没有什么轻松的神情。

如果是二十年前听到大良造吴起谈起说出这番话语,秦公嬴连一定会对于秦国能够御敌于边境之上而欢欣鼓舞。

只因为那时的秦人积贫积弱,那时的秦军兵甲残破,那时的秦国根本就无法招惹魏国这一尊庞然大物。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为什么秦公嬴连会顶着秦国朝野的汹汹非议,将秦国手中的半个河西之地交给魏国。

但是经过二十年的埋头发展之后,秦国早已不是那个能够被魏国随意蹂躏的秦国了。

依靠着二十年深刻变法和开疆拓土所取得的强大国力,如今的秦国不仅可以挺直腰杆子对着魏国无理要求说不,更是已经有了可以出动大军一举收复当年丢失的底气。

如今的秦公嬴连已经不满足于让前来进犯的魏军撞得头破血流,他想要听到的秦国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收复已经丢失了快三十年的河西之地。

也就是在殿中群臣都在因为大良造吴起的那番话语而激动之时,国君之位上的秦公嬴连却是已经直截了当向着大良造吴起问道:“大良造,还需要增派多少兵力,我秦国才能有万全把握将河西重新纳入我秦国版图。”

“嬴连要的是收回河西的万全把握。”

听着坐在上方的秦公嬴连再次强调的话语,各自端坐在各自坐席之上的数十名朝臣们忽然就是一愣。

直到秦公嬴连提醒之下,这些秦国朝臣才猛然意识到秦国此次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什么给来犯的魏国甲士迎头一击。

此次秦国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拿回河西,拿回那片自两百余年的穆公之时起就已经和当时惹出争端的河西之地。

几乎就是在秦公嬴连问题问出的那一瞬间,在场数十名秦国朝臣的视线全都落在了大良造吴起的身上。

面对周围那满是期盼的视线,久经战阵的秦**神吴起自然没有露出半分慌乱之色。

只见向着秦公嬴连再次躬身一礼缓缓说道:“启禀秦公,据河西前线斥候来报,为了抵御我秦国对于河西之地的进攻,魏国在河西之地一共驻扎了整整十五万人。”

“而这支大军的统帅正是曾经率军攻灭中山国,击败秦国、齐国的魏国名将,乐羊。”

听到大良造吴起说起乐羊的时候,在场数十位秦国朝臣的脸色都不由变得有些难看。

而在这些人之中面色最为沉重的一位,当数如今的秦国宗正同时也是蜀君的嬴仁了。

正是二十五年之前那一场少梁之战的惨败,让他的父亲秦简公嬴悼子郁郁而终,就连他自己也失去了继承秦国国君之位的机会。

虽然嬴仁本身并不在乎这秦国国君之位的归属,更是打从心底里接受了嬴连继任秦公之位,但是此刻听到仇敌之名的他双眼之中还是不自觉地便显露出了勃勃杀意。

感受着自己大殿之中明显变得有些沉重的气氛,特别是视线瞥到蜀君嬴仁的眼神之时,坐在上手的秦公嬴连不自觉地回忆起了二十五年前那个处在风雨飘摇的秦国。

二十五年之前,秦国刚刚在河西少梁遭遇到了一场惨败,北方宿敌义渠又趁机兴兵南下,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时若不是整个秦国上下万众一心、共抗外敌,若不是身为左庶长的吴起用兵有方,秦国关中之地恐怕早已经陷入了义渠铁蹄的蹂躏之中了。

想到这里秦公嬴连的视线再次注视在了大良造吴起的身上,心中也是不由增添了几分底气。

他魏国手中有乐羊这位名将,自己手中被后世誉为“兵家亚圣”又何尝差了?

通过二十余年的深刻变法以及一场场拓土开疆的大胜,自己已经为秦国磨练出了一柄由数十万身有军功的精锐所铸成的锋利长剑。

如今,也是时候亮出来给天下之人看一看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秦公嬴连再次对着大良造吴起问道:“大良造不妨直说,要想彻底击败由乐羊所率领这十五万人到底需要多少精锐。”

“二十万?三十万?还是四十万?只要能够收复河西失地,我秦国不惜任何代价。”

秦公嬴连这一声声掷地有声的宣言出现在议事堂之中,随即点燃了在场数十位秦国朝臣心中那与生俱来的熊熊战火。

“秦公说得对,大良造直说吧,需要多少人。”

“只要能够洗雪当年的耻辱,我嬴仁愿意亲赴战场。大良造请下令吧。”

“为了这一天秦人已经等了整整二十五年了,大良造下令吧。”

……

刚刚还沉重无比的议事堂之中忽然充斥了一句句来自周围秦国朝臣的话语,而这座大殿立时之间也变得无比嘈杂。

听着耳畔那虽然略显嘈杂但却凝聚了在场每一位秦人心声的话语,大良造吴起仿佛回到了二十五年之前率领二十万秦国大军北出泾阳抗击义渠的日子。

微微平复了一下同样有些激荡的内心,已经将自己视为一个秦人的大良造吴起向着秦公嬴连第三次郑重一礼。

“启禀秦公,经过二十五年的不断磨砺之后,如今我秦军无论是从武器装备、军心士气以及战略战术之上,都已经远非二十五年前少梁之战的那支秦军可以与之媲美的。”

“甚至如今我秦军的战力已经完全超过了我们的宿敌,那支过去数十年的一场场胜利名扬整个天下的魏国甲士。如果臣能够率领五万秦军锐士,吴起有信心可以正面击败七万精锐甲士。”

大良造吴起这一番话语立时再次让已经有些嘈杂的政务厅变得寂静一片,随后包括秦公嬴连在内的殿中诸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大良造吴起的身上。

既然大良造吴起对于如今秦军战力有如此信心,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想知道此战大良造吴起究竟需要多少兵力。

随后就在殿中众人拭目以待的时候,大良造吴起忽然话锋一转说道:“虽然臣对秦军战力有信心,但是我们的对手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为了保证此次河西之战万无一失,吴起以为我秦国在河西方向至少要投入整整二十万的兵力。另外,为了防御函谷关可能遭受的诸侯联军的进攻,函谷关方向的兵力也应该增加一倍,也就是四万人。”

“砰……”

“好。既然大良造说要二十四万精锐,那嬴连就给你这二十四万人。”等到大良造吴起将话说完之后,秦公嬴连忽然一拍几案大声说道。

随后在殿中群臣的注视之下,秦公嬴连猛地一下从坐席之上站了起来,几步之间便已经来到了大殿前方的台阶之前。

众人只听见秦公嬴连紧握腰间长剑,大声问道:“大良造何在?”

“臣大良造吴起在。”听到秦公嬴连召唤,大良造吴起连忙躬身回应道。

“第一、除驻守在洛水东岸的十万大军之外,驻扎在泾水大营的五万锐士即刻北上。”

“第二、在秦国关中、陇西等地张贴征兵文书,征召五万军功士卒重新组成一支五万人大军开赴洛水前线。”

“第三、游猎于漠北草原的白兴五万骑兵军团即日起结束训练任务,返回北地大营随时听命。”

“第四、陈仓大营三万人即日起向西行军,目的地函谷关。”

听完秦公嬴连说出的这四道军令,身为大良造的吴起虽然诧异于秦公嬴连准备投入大战的兵力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十万,但还是躬身听令道:“臣吴起遵命。”

看着大良造吴起缓缓退下之后,秦公嬴连随即将目光看向了作为负责秦国后勤辎重运输的治粟内史、太仆以及少府三人身上。

“治粟内史、太仆、少府何在?”

“臣等在。”

“即刻筹集征伐河西大军所需粮草辎重。如果在此过程之中,有谁敢行不轨之事,你们可以自行处置。”

“我要的是在大战开启之前,我秦国此次动用的三十万大军能够拥有足够的粮草辎重。”

“你们明白吗?”

“诺。”等到秦公嬴连说完之后,三人连忙躬身应诺然后缓缓回到了自己的坐席之上。

等到三人回座之后秦公嬴连的视线再次转移,这一次他看向了坐在朝臣之中的秦国典客公羊高和奉常子车明。

“典客、奉常何在?”

“臣等在。”

“典客府和奉常府即刻草拟开战檄文。我要让天下人都知晓此次我秦国出兵为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收复丢失近三十年的河西之地。”

“诺。”

等到这两人也躬身领命回到各自坐席之上后,秦公嬴连的视线缓缓从在场每一位秦国重臣脸上划过。

接着众人就听到秦公嬴连说道:“能否洗雪二十五年前少梁一战的耻辱就在此一举了。诸位,嬴连拜托了。”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伴着这一句二十五年之前由秦公嬴连喊出的这句慷慨悲歌,这一场事关秦国未来命运的大朝会渐渐落下了帷幕。

在这次大朝会之后,秦国这架经过二十年深刻变法储备了足够动能的战争机器逐渐开动了起来。

相信要不了多久,天下之人都会因为这架战争机器的恐怖战力,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那种名为恐惧的情绪。

而就在参与大朝会的众人缓缓离开泾阳宫,去执行秦公嬴连下达的一道道命令的同时,大良造吴起却是被秦公嬴连身旁的一名近侍引领着进入了政务厅之中。

看见秦公嬴连此刻正坐在几案之后,手捧一卷文书细细阅览,大良造吴起当即上前几步躬身拜道:“臣吴起拜见秦公。”

听到身前传来吴起的声音,秦公嬴连缓缓从手中文书之中抬起头来,向着自己的这位师兄笑着说道:“师兄来了,快,快坐。”

此刻的嬴连已经褪去了刚刚一国之君的威势,变成了一位有事向自己师兄求教的普通士子。

“诺。”一声轻诺之后,吴起缓缓落在了嬴连对面的坐席之上。随后只听他向着嬴连问道:“秦公可是对于河西之战还有什么筹谋?”

“有师兄以及朝堂之上的诸位大臣为河西之战作着积极准备,嬴连又有什么可以筹谋的呢?”

“此次召师兄前来,为的却不是河西之战。”

说到这里秦公嬴连的话语突然就是一顿,再之后吴起就听见秦公嬴连一字一句地说道:“不知对楚国令尹屈武所主导的变法如何看?”

听到秦公嬴连说到楚国屈武变法,大良造吴起的双眼之中忽然闪烁出了一道不一样的神采。

这四年以来就在天下人的目光都放在随时都会爆发战争的时候,大良造吴起却是把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场从上而下的楚国变法之上。

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他吴起也是一名变法的执行者啊。

不过在从旁观察了数年之后,身为秦国大良造的吴起却是对自己这个南方盟友的变法实在有些不太看好。

就这么沉思许久之后,大良造却是对着秦公嬴连轻声说道:“秦公,吴起以为楚国此次变法恐怕会半途而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