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四十四章 变法之议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四十四章 变法之议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听到自己这位师兄如此笃定这次楚国变法会半道夭折,秦公嬴连的心中却是并没有多少的诧异之情。

只因为在原来那个时空之中,纵然有面前这位“兵家亚圣”主持变法再加上楚悼王芈疑的全力支持,楚国变法都没有得到延续。

在楚悼王芈疑薨逝之后,那些因为吴起变法而利益受损的楚国贵族即使冒着全族被族灭的风险,也要下令射杀躲在楚悼王遗体之后的吴起。

单单凭借这一点,就足以见识到这些楚国贵族对于变法主导者吴起,到底存在着多么巨大的仇恨。

同样,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了楚国国内的保守势力到底拥有着多么巨大的能量。

面对这股远比秦国国内的保守势力更加强大的力量,秦公嬴连不认为屈武这一个本身就受到屈氏掣肘的楚国令尹可以完成这一场楚国变法。

纵然身为令尹的屈武可以凭借着楚王芈疑的威望强推变法,让楚国在短时间之内变得富强起来,但是这不过只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改革罢了。

一旦,楚国令尹屈武失去了楚王芈疑这个支持者和保护者,那些楚国贵族也一定会联起手来对他以及他制定的律法进行攻击。

身为楚国名门屈氏的成员,屈武或许能够免于如同历史之上的吴起一般身首异处的下场。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位楚国令尹最终的结局或许并不那么令人满意,而这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楚国变法也避免不了人亡政息的唏嘘命运。

再一想原来历史时空之中楚悼王薨逝的时间,秦公嬴连的心中对于楚国这一场屈武变法就越发地不看好了。

不过,他却是想知道这一世跳出楚国这个乱局,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这一场屈武变法的吴起究竟又会有怎么样的思考。

想到这里秦公嬴连立时带着几分笑意看着自己面前的吴起,轻声问道:“师兄既然如此笃定,相信心中一定有了几分计较。师兄不妨直言,嬴连倒是对于这场楚国变法十分好奇。”

“既然秦公对这场变法有兴趣,那么吴起就为秦公好好说说这一场由令尹屈武主持的变法。”听到秦公嬴连有兴趣,大良造吴起自然是沉声领命。

稍后,在秦公嬴连默默倾听并时不时露出思考神态之间,身为秦国大良造的吴起便将楚国令尹屈武这一次的变法娓娓道来。

其实无论是哪个时间、哪个国家所进行的变法,所想要达成的目标也无非是富国强兵四字罢了。

为了使得屡屡战败于魏国之手的楚国恢复往日南方霸主的荣光,为了使得战力低下的楚军恢复往日申息之师的风采,楚国令尹屈武在楚王芈疑的支持之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如果将令尹屈武这一系列举措分类来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限制自昭王复国以来就日渐强大的贵族集团。

当年,楚昭王为了击败攻入楚国郢都的吴国并复兴楚国,除了向秦国借兵以外还向楚国境内的各个封君贵族许诺了不少的利益。

时至今日,这些手中既拥有着巨量的财富也掌握着为数不少的私兵的封君贵族势力已经蔓延到了楚国政治的每一个角落。

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封君贵族的存在,拥有着天下最为广袤的国土以及最为规模庞大的楚国才会难以发挥出应该拥有的实力。

所以,楚国令尹屈武主持的变法首先要针对的便是犹如一只只蚂蝗一般,附着于楚国这个巨人身上贪婪吮吸着鲜血的封君贵族。

收爵禄、削封地、减私兵,这是令尹屈武为了限制这些封君贵族权力所实行的三项具体举措。

其二,将原本富裕之地上多余人力向那些原本没有开垦的蛮荒之地转移,使得这些原本的不毛之地得到初步的开发。

如果说上面第一条限制封君贵族权力的法令,是令尹屈武针对楚国国内矛盾所进行的节流之举的话;

他的第二条移民实边的法令便是期望通过开发楚国国内那些空余土地,起到增强楚国国力作用的开源之法。

如今的楚国无论是从所占的疆域来说,还是从其土地的肥沃程度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强国。

依靠这些辽阔肥沃的土地,生活在这片荆楚大地之上的楚人们仅仅靠着刀耕火种所获得粮草便已经不输于北方那个“尽地力之教”强大魏国。

令尹屈武之所以要将原本富裕土地之上的多余人力转移到那些看似不毛之地,就是因为他要更大程度地去开发这片楚国数十代先人用了数百年时间打下来的广袤国土。

其三、加强楚国士卒训练,提升普通士卒待遇。

在令尹屈武看来,楚**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什么规模不够庞大。依靠着那冠绝诸国的人口规模,楚国随随便便都可以组织起一支数十万人的大军。

而要论兵器的锋利程度,境内拥有着丰富的铁矿、铜矿分布,不断吸收吴越之地先进技术的楚国可以自豪地喊出,他们所生产的兵器乃是真正的独步天下。

其实如果要拿一支后世的部队来对比如今这支楚军的话,沙皇俄国那支打起仗来铺天盖地的灰色俄军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两者都拥有着令旁人感到心生恐惧的恐怖规模,两者的手中都握有令敌人胆寒的致命武器,两者都因为国内大大小小贵族的势力的掣肘以及并不算充足的训练而导致战力不能完全发挥。

在见识到秦军那堪称恐怖的强大战力之后,楚国令尹屈武心中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这支楚军究竟存在着怎么样的问题。

起初,他也曾萌发过学习秦国的军功授爵体系去改造这支规模庞大的楚**队,甚至他隐隐期待着可以看到这支楚军脱胎换骨的那一天。

但是通过前期变法的一系列阻碍和楚王芈疑对于军功授爵制并不算赞同的态度,令尹屈武知道自己要想真正在楚军之中实现军功授爵制是有多么不容易。

甚至可以说只要今天令尹屈武军功授爵的法令发布下去,那些感受到自己权力真正受到挑战楚国贵族和出身贵族的楚军军官便会拿起武器冲进令尹府之中。

所以为了能够将自己心中的变法继续推行下去,为了能够看到自己效忠的楚国变得强大的那一天,令尹屈武也只好在军事方面进行了妥协。

于是,原本屈武设想之中的军功授爵制变成了加强楚军士卒的训练,并对那数量庞大的楚军士卒提高待遇。

这些就是这四年以来的屈武变法的大致内容。

当然要想通过这些措施使得楚国变得强大,其中还需要数量众多的法令来具体执行。

虽然屈武在楚国的变法远远没有吴起在秦国变法来得深刻,但是依靠着原本就十分夯实的基础,楚国的国力还是在这四年之中有了不小的进步。

至于楚国国内依旧存在那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封君贵族集团,那实在不是屈武一人可以解决得了的。

甚至在秦公嬴连看来如果将历史之上的商鞅摆到如今屈武的位置上去,他能不能完成这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未知数啊。

毕竟原时空的秦国能够变法成功,既有周围群敌环伺的天时,也有占据关中四塞之地的地利、还有以孝公为代表的一代代秦国国君坚定执行变法的人和。

就算如此商鞅最终的结局,也是悲惨的车裂而亡。

“唉……”

想到原来历史时空之中商鞅的悲惨结局,秦公嬴连却是不由自主地轻轻吐出了胸中的一口浊气。

之后,他看着此时端坐于自己面前,自己倚重了近三十年的秦国大良造吴起。

想到他历史之上那万箭穿身而过的遗憾落幕,秦公嬴连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悲凉之情。

数息之后,秦公嬴连心中逐渐化为了一股坚定,然后就听他说道:“师兄,此生嬴连一定会保得师兄周全。”

听到秦公嬴连这一句坚定话语,对面的大良造吴起仿佛是知道了些什么,脸上也是轻轻泛起了一丝轻笑。

“有秦公这一句,吴起就算是死也是没有遗憾了。”静静注视着秦公嬴连,大良造吴起发自肺腑地说道。

随后秦公嬴连忽然又听到大良造吴起忽然话锋一转,再次将话题引到了楚国那场变法之上:“如果吴起没有预料错的话,那位楚国令尹最终的结局并不会怎样好啊。”

“触犯了包括其出身的屈氏在内的楚国大大小小的封君贵族的利益,本身除了楚王的支持之外却是没有与之对抗的实力。”

“这场变法就犹如无根的浮萍一般。只要潺潺流水化作汹涌波涛,这些浮萍便会随着水流快速流去。变法变法、到头来变得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唉……”

说着说着大良造吴起忽然吐出了一声轻叹,以抒发他此时心中的无奈之情。

身为一个变法者,吴起是希望能够看到屈武能够变法成功的。

经历了一次秦国变法的他真真正正知道了变法之中的种种险阻。面对屈武这样一个同道中人,吴起打从心底里希望他能够获得成功。

但是作为秦国的大良造,吴起是不希望楚国这场变法可以成功的。

即使变法之后的楚国并不见得比秦国来得强大,即使如今的秦国和楚国是联手对付的魏国的盟友,已经将自己视为秦国一员并从秦国角度分析利弊的吴起还是觉得楚国还是渐渐沉沦的好。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吴起对于楚国的态度的话,那一句“死掉的毛熊才是好毛熊去。”或许会非常合适吧。

“师兄,如果是你站在屈武此时的位置之上,你会选择怎么做呢?”就在对面的吴起因为一个变法者的悲惨结局而唏嘘不已之时,秦公嬴连却是再次抛出了一个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吴起心中先是陷入了一阵错愕,紧接着他的思绪开始将自己代入了屈武那个角色。

其实,在用了数年时间详细了解了楚国政局之后,身为秦国大良造的吴起也是不由对深深扎根于楚国方方面面的楚国贵族势力的恐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其实与其说这些封君贵族是由楚国统治着的,倒不如说是这些封君贵族组成了如今的楚国。

如果贸然对于这些楚国贵族下杀手的话,轻则引起一场场贵族内乱,重则偌大楚国顷刻之间就要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可能。

面对这种几乎是无解的局面,吴起心中纵然是有再多的抱负,最终也不免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结局吧。

如果自己真的是楚国变法的执行者,那自己唯一能够做到的应该就是尽量削弱贵族势力吧。

思考了数息时间之后,大良造吴起对着秦公嬴连缓缓说道:“如果吴起是楚国令尹,如果吴起是楚国变法的执行者的话,我应该会用自己的死来践行我几乎不可能做到的理想吧。”

听到吴起说出的这句看似平静却是蕴藏着无限坚定的话语,秦公嬴连心中一个困惑许久的疑问总算是有了一个解释。

或许历史之上的楚国令尹吴起也看到了楚国贵族势力的强大,所以他选择了用自己生命来践行自己那践行了一生的理想。

那七十余族乃至更多的楚国贵族的族灭,应该就是吴起希望用生命来换取的吧。

可惜啊,纵然吴起为了楚国的变法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新近即位楚肃王终究还是没有坚持吴起所遗留下来强国之法啊。

楚国,人亡政息;秦国,人死法存。

只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绝非偶然啊。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念及此处,秦公嬴连忽然站起来走到政事堂的大门处,他的双眼之中倒映着的是一个渐渐崛起的伟大国家。

许久之后,秦公嬴连回头看向大良造吴起,微笑着邀请道:“师兄,陪嬴连一起去看看这泾阳城如何?”

“吴起敢不从命。”听到秦公嬴连召唤,大良造吴起当即躬身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