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四十五章 巨贾猗安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四十五章 巨贾猗安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脱去平日里所穿的贵族服饰换上平常秦人这个时节的冬装,秦公嬴连携着大良造吴起一起走出了兵禁森严的泾阳宫。

看着视线之中泾阳街道之上那穿梭而过的股股人流,秦公嬴连的脸上明显可以看到那有些灿烂的笑容。

曾几何时,这座地处泾水北岸的城邑,在来自山东诸国商人士子看来是那么地贫瘠落后。

而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这座原本显得有些破旧的泾阳城已经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如今,在坐落于泾阳西北的繁华市集之中,你可以买到来自天下各处的特产。

无论是来自秦国北地的肥美牛羊、亦或者来自楚国的精美玉器、又或者是来自吴越之地的锋利刀剑。

只要是你在别处可以看到的特产,泾阳的市集上一般都可以找到。

而泾阳的市集之所以能够达到如今这般繁盛,秦国实行了二十余年的法律实在是功不可没。

与历史之上秦国商鞅变法的重农抑商不同的是,如今的秦法虽然依旧重视农业的发展,但是其对于商业、手工业却是持着善意的态度。

只要那些商人能够在秦国按照秦法合法行商,秦国官府不仅不会对别国商人有所歧视,相反还会依法保护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

再加上秦国实行《统一度量衡》为代表的一系列规范标准的法令所营造的良好行商环境,处在西北边僻之地的秦国已经越来越成为山东列国商人交相称赞的好去处了。

秦国法律所能提供的良好行商环境,只是秦国商业能够呈现今日这般繁盛的原因之一。

其他的还有诸如:秦国二十余年在关中之地不断修筑道路、以少府为代表的秦国官府因为重视先进技术所衍生出来的各项先进发明、秦国这二十余年以来不断开疆拓土所不断获得新奇特产等等原因。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默默助力着这座地处华夏西北的城邑泾阳,变为天下几个繁华的贸易中心之一。

当然,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秦国通过这二十余年的变法,综合国力较之当初已经迈上了不知道多少层台阶。

商人向来是逐利的。

相信伴随着秦国的进一步崛起,秦地的商业必然会与那愈来愈强的国力一起变得更为昌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我们还是将视线转移到如今这座泾阳城之中。

犹如一个普通秦人一般悠闲逛完了泾阳市集之后,走出泾阳市集的秦公嬴连带着几分笑意地对着一旁的大良造吴起说道:“师兄以为今日的泾阳市集,比之三十年前我们曾经一同游览的安邑集市又如何啊?”

“如果从市集之上货物的种类来说,我秦国如今的泾阳市集自然是比当年安邑更加繁多。但是……”听到秦公嬴连提起曾经见到过的魏国安邑集市,大良造吴起思考了许久之后却是轻声说道。

不过大良造吴起在话语最后提到的那个但是,还是将秦公嬴连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来。

他倒想知道在自己的师兄心中,泾阳市集到底有哪里比不上魏国都城安邑的集市。

打定主意之后的秦公嬴连也不多废话,当即问道:“但是什么?今日只有你我两人,师兄不妨直说。”

“既然师弟都这么说了,那我也就只能直抒胸臆了。”将这句话说完之后,大良造吴起看了看周围那些不断走过的秦人,随即对着秦公嬴连说道:“我以为如今的泾阳市集虽然在货品种类上不输于安邑集市,但是在这气象上却是不如安邑多矣。”

“暂且不论安邑那夏朝古都以及魏国数十年霸主之姿带给安邑市集的巨大优势,就单单比较的两者所占的大小,如今的泾阳市集在气象之上就难以与安邑市集一较高下。”

“师弟,吴起以为非壮丽无以重威,我秦国要想在气象之上超越魏国,有些东西还是不可或缺的。”

听着身旁大良造吴起明显是话中有话地进言,秦公嬴连的心中却是不由得陷入到了一片深思之中。

如果要说数十年来天下诸国默认的霸主给魏国所带来的巨大声威,秦公嬴连却是并没有放在心中。

不说在秦国即将发动的第二次河西大战之后,魏国是否还能牢牢坐稳天下霸主宝座还是一个问题?

就说以如今秦国这般国力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秦公嬴连有信心自己治下的秦国一定会取代魏国还有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强国。

去除了声威加成这个比较因素之后,秦魏两国都城市集的比较就来到各自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想到这里曾经见识到安邑集市那种令人心生震撼的规模的秦公嬴连,也不得不在心底里赞叹一声。

那才是一个天下强国所应该拥有的气象。

如今的泾阳市集中之所以占地有限,那实在是因为这座泾阳城就没有料到秦国会有如今这般国势。

秦国,确实应该拥有一座匹配上一个大国气象的贸易集市了,又或者秦国所需要的远远不是一座贸易集市那么简单。

不知怎的秦公嬴连忽然想到了历史之上那座始建于商鞅第二次变法之时,历经了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始皇帝、二世胡亥、子婴,整整七代人数百年岁月的大秦国都城——咸阳。

想到这里,秦公嬴连的视线忽然看向了一旁的大良造吴起,恰巧吴起此时的目光也迎上了身旁的秦公嬴连。

四目相对之下,两个人脸上都不禁露出了一种默契的笑容,而一项影响秦国未来数百年的大事也在这一刻悄然拉开了序幕。

一番交谈之后,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看了看已经有些西斜的太阳,算算也到了该进的飨食的时间。

看了看泾阳街道两侧那因为各地商人游子往来而显得格外忙碌的食肆,两人索性也就选择在这里安抚一下自己已经数个时辰未曾进食的肚子了。

顺着街道方向走到一家明显就装饰精致的酒肆门前,看着门上挂着酒肆名字秦公嬴连不禁笑着对一旁的大良造吴起说道:“猗氏酒家?”

“我也曾听说昔年鲁国猗顿曾向陶朱公请教行商之道。后来,猗顿来到魏国猗氏中先是以畜牧起家,后又靠贩卖解氏食盐去日渐豪富,短短十年之间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巨富。”

“也不知泾阳的猗氏酒家与那猗顿可有关联?”一番疑问之后,秦公嬴连看着一旁的大良造吴起沉声邀请道:“师兄,就这家如何?”

“今天既然是师弟请客,那我这个做客人的也只好从命了。”说罢吴起的脸上却是再度浮现了一丝笑意。

就这样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两人带着一探究竟的打算,缓缓迈向了街道旁的这家猗氏酒家。

等到嬴连两人进入这座酒肆之时,站立一旁随时侍奉的侍者在打量到两人之时,连忙就快步上来招呼他们。

其实,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今日所穿的不过是普通秦国士子的服饰,而之所以这名侍者会表现得这么殷勤,那却是因为看到了两人身上所佩戴的长剑。

秦国自上代秦简公之时就曾经颁布过法令准许秦国平民佩戴长剑,秦**功爵更是将秦人执剑尚武的风气变得更加热烈。

虽然如今的秦人几乎个个腰间都佩着一把长剑,但是眼力精湛的侍者还是一眼就看出嬴连二人腰间长剑定然不是凡品。

以剑推人,剑既然不是凡品,那么这两名陌生的客人胜负也就不那么简单了。

如此之下,只见侍者带着一脸笑意来到两人身前,恭敬说道:“两位请,这边上楼有僻静之处。本店有美酒、美食还有美人,不知两位来点什么?”

顺着引领方向缓缓上前,看着如此殷勤的侍者秦公嬴连与一旁的大良造吴起相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股笑意。

等到跟着这名侍者来到他所说的僻静之处之后,秦公嬴连轻声说道:“美人却是不必了,美酒和美食却是可以来点。”

“美酒的话,本店有上好的栎阳老酒。那滋味实在甘冽得紧,饮过的人都说好。”

“传说啊,秦公当年西出函谷前往魏国为质的时候,百里老将军就是以此酒为秦公送行的。两位要不要来点?”听到对面嬴连的问话,侍者连忙殷勤推荐道。

当秦公嬴连听到昔年百里老将军那一罐栎阳老酒之时,脑海之中忽然浮现起了当年函谷关下清冽的滋味,心中不禁泛起了一层涟漪。

许久之后,渐渐回过神来的秦公嬴连看了看侍者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来一罐吧。”

“好嘞。”听到嬴连接受了自己推荐的美酒之后,这位侍者先是露出了几分喜意,然后继续卖力推荐起店中美食:“客人要不要来点牛炙。本店的牛炙可是主家商队从北地郡太仆牧场进来的。这也就是在咱们秦国,要是在别处恐怕很难吃到这美味啊。”

侍者这话却是没有说错,当今天下除了秦国之外,一口牛肉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随着数百年前鲁国之人首先启用铁犁牛耕之后,牛就不仅仅是一种动物那么简单了,而是变成了一户农人家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牛作为可以保证自己一家有充足粮食吃的功臣,农户用命去保护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将他杀掉吃肉呢?

而且在其余诸国法令之中杀牛可是重罪,轻则罚款、重则徒刑;如此之下又有多少人愿意冒着风险去杀牛呢?

秦国之所以能够有限杀牛,那实在是因为秦国背靠着漠北草原这么一个天然的牛羊供应基地。

秦国太仆在北地雇佣原来义渠牧民所建设的一个个国营牧场,在为秦国农人供应大量的耕牛以外,还有不少的肉牛供应那些前来贩卖牛羊用作食用的商贾。

不过,这些商贾将这些肉牛贩卖到秦国各处的食肆之中,其价格也不会便宜就是了。

听到这位侍者说起店中有牛肉供应之后,秦公嬴连随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来一些吧。”

说完秦公嬴连却是从袖中取出一金,然后将它随手扔到了侍者的手中:“这里是一金。你看着再给我们两人加些菜。最好快一点。”

“好嘞,小人即刻去办。两位稍后。”话落这名侍者连忙退下去安排菜色去了。

……

一刻钟之后,就在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相对而坐之际,一名明显是商贾打扮的人却是带着一脸的笑意来到了两人的面前。

“两位贵客今日能够来我这小店,实在是我猗氏之福啊。”先是面带笑容对着两人一拜之后,这名商贾随即笑着自我介绍道:“河西猗氏猗安见过秦公、大良造。”

听到这名叫猗安的商贾一口就叫破两人的身份,秦公嬴连和大良造吴起却是没有半点的诧异。

巨商猗顿从鲁国初到魏国之时,正是从河西之地首先发家。

这人既然自称河西猗氏,那自然也是那位陶朱公子弟子猗顿的后人了。

作为穿梭于秦魏两国之间、以贩卖牛羊和食盐豪富的猗氏来说,准确而及时的消息便是其谋生的根本。

加上自己两人又不是久居深宫之中而不出,面前这位猗氏中人能够识得两人的身份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魏国巨贾猗顿是你什么人?”没有看一旁恭敬而立的猗安,秦公嬴连却是轻声询问道。

“正是家父。”明确回答了秦公嬴连的问题之后,猗安连忙再次解释道:“家父十数年之前去世之后,将家业交给了我和兄长猗平两人打理。”

“兄长以为魏国乃是天下霸主,猗氏依靠魏国便可以安定了。安却以为魏国不过渐渐落幕的夕阳,而秦国才是正在升起的一轮朝阳。所以安才选择西入秦国,开办了这猗氏酒家。”

“这些年来,靠着从秦国太仆处贩得的牛羊以及从蜀中购得蜀锦,安的资财却是愈加丰厚。这一切全赖秦公、大良造之功,所以这一金嘛……”

说着猗安却是从袖口取过了秦公嬴连刚刚掏出的那一金,然后缓缓放到了秦公嬴连两人所坐的几案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