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第557章 孝王篇二十一

战国之大秦质子 第557章 孝王篇二十一

作者:一夜星辰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1:18 来源:小说旗

无论楚王芈良夫心中有多么的不甘,这一场吴楚之战的结果都已经很难去改变了。

作为战争的失败者,楚国上下在结果无法去改变的前提之上,唯一能够做的事情恐怕也只有努力去减少自己在这场战争之中的损失。

于是,伴随着楚王芈良夫的一声令下,数位使者怀揣着不同的任务离开了楚国都城郢都。

在这些肩负使命的楚国使者之中,有人的目标是与楚国同处这场战争之中吴国,有人的目标此次战争之中与吴国站在同一阵营的陈国,也有人的目标是曾经与吴国、陈国两国有过交情的齐国。

当然在派出使者前往与此次吴楚之战有利益关联的国家的同时,楚国也没有忘记西北方那个实力强大但数年以来却异常低调的秦国。

拜别了正处于战败低落心情之中的楚王芈良夫之后,楚国令尹景言亲自踏上了前往秦国都城咸阳的路途。

这一次,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过去与秦国上层的良好关系,说动秦国这个天下公认的霸主站出来调停这场吴楚之战。

就在楚国上下为了尽可能减少楚国在此番吴楚之战中而忙碌起来的同时,作为这场战争优势一方的吴国则是颇有一种高歌猛进的感觉。

丹徒一役击败了楚国主将上官祖钊所率领的楚军之后,吴军主将凌奕带领着自己麾下的吴军士卒与盟友陈国的军队一起开始了收复失地的行动。

大战胜利之后,吴陈联军先是以强大的兵力围攻吴国重镇丹徒城,迫使城内士气已经跌到谷底的楚军残部献出城池、缴械投降。

其后凌奕更是与此前依托具区泽之地与楚军周旋的吴国太子项毅所部合兵一处,大军的前锋直指被楚军占领的吴国都城,吴城。

伴随着吴陈大军抵达吴国都城吴城,楚国令尹景言楚军残部迅速退往越国腹地的谋划直接就变成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刚刚在丹徒之战中败给吴国的楚军,不得不依托着坚固城防和城外的吴陈联军来一场无比惨烈的城池攻防战。

面对这一场吴国收复失地的最终之战,身为吴军主将的凌奕却是并没有被即将到手的胜利而冲昏头脑。

身为吴人,凌奕清晰地记得当年越王勾践率领大军围困吴城的那一战,他心中也明白在敌人没有主动放弃的情况之下,要想攻破一座城池究竟是如何的一种困难。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的谋攻篇之中,之所以将攻城放在最为下乘,放在如非必要不可轻易尝试的位置;就是因为攻城这件事情实在是一件无比残酷的事情。

如今这个时代虽然距离孙子当年已经过去了百余年的时间,各种的攻城武器在这百余年之中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攻城依然是摆在主将面前的一道难以攻克的难关。

鉴于自己麾下的兵力与城内楚军主将上官祖钊所率领的楚军残部没有拉开多大的差距,吴军主将凌奕果断选择将原本的攻城变为围城。

除了留下足够抵挡城内楚军,让其无法出城的兵力之外,吴军主将凌奕果断将其余的兵力投入到了收复其余吴国失地的行动中。

吴陈联军的行动进行得格外顺利,几乎没有花费多少的工夫联军就已经全面收复了吴国在此次大战初期所丢失的国土。

甚至在陈军主将田忌的指挥之下,吴陈联军在吴越边境之上多次击败了由楚国大司马昭奚恤所率领的由越地贵族私兵拼合起来的军队。

战事进行到这里,情况已经变得十分明了了。

吴陈联军一方,作为吴陈两军主将的凌奕和田忌心中很清楚如今战场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一方的手中。

战事如果继续这么下去,那么吴陈联军完全可以从吴地反攻入楚国所掌控的越地境内,至于此刻依旧没有拿下的吴城最终也不过是一抹汪洋之中的一座小小的孤岛罢了。

楚国一方,无论是身在郢都的楚王芈良夫,亦或是身处咸阳的令尹景言,还是率军在前线抵御吴陈联军进攻的主将上官祖钊还是大司马昭奚恤都清楚地知道一件事情。

这场战争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从这之后楚国派往各国的使者活动得愈发频繁了起来,至于身处咸阳的楚国令尹景言更是多次请求面见秦王嬴渠梁。

……

秦国、咸阳、咸阳宫。

“哒……哒……哒……”

一阵十分富有节奏的手指敲击几案的韵律在偌大的大殿之中浮现,为大殿之中的气氛带来了几分凝重。

“哒。”

这阵敲击声持续了许久,伴随着一道比之先前厚重得多的敲击声响起,端坐于几案之后的秦王嬴渠梁缓缓放下了右手之中的那份黑冰台呈送上来最新的吴楚战报。

视线缓缓从这份战报之上移开,目光微微上移几分,秦王嬴渠梁看向了对面的秦国大良造孙伯灵。

“大良造啊,此番吴楚之战前你我都以为凭着楚国的国力拿下一个比他弱小的吴国不说轻而易举,却也不会生出什么变故。为何如今战局却是吴国占据上风,甚至吴国还有可能从楚国手中夺取全部或者部分的越地呢?”

当听到秦王嬴渠梁问出这一个问题,大良造孙伯灵的眉宇之间不由带上了几分沉思,心中思绪也不由快速地被牵动了起来。

这种状态持续了许久之后,大良造孙伯灵轻轻吐出了一口浊气,充满智慧的目光当即看向了对面的秦王嬴渠梁。

面对前方几案之后那带着几分好奇神情的秦王嬴渠梁,大良造孙伯灵淡淡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一场战争的看法。

“楚国战败,败在轻敌冒进;吴国取胜,胜在步步为营。”

吐出这一番话语之后,大良造孙伯灵迅速起身,向着面前的秦王嬴渠梁躬身一礼。

随后三步两步之间,这位秦国大良造的身形就已经出现在了大殿墙壁之上的一张地图之前。

迎着同样起身并且向着自己走来的秦王嬴渠梁的目光,大良造孙伯灵手指指向地图右下角的东南之地,为秦王嬴渠梁复盘起了过去那一场吴楚之间的交锋。

无论是大战之初,吴国大军主力主动撤出吴城,转而北上前往重镇丹徒一带布防;楚军在立足未稳之际,便匆忙北上寻求与吴军展开决战。

还是大战中期,吴军以主力和残部前线后方同时发力,消磨楚军主力的锐气;楚军内外交困之下,寻求决战的渴求愈发旺盛。

亦或是大战后期,吴军利用楚军急于决战的心理,联合盟友陈军在丹徒给楚军设下陷阱,进而彻底扭转战局;楚军面对吴、陈两军的联合夹击,寡不敌众,失去先前的优势。

伴随着大良造孙伯灵的讲述,吴楚双方之前的一步步的谋划清晰地呈现在了秦王嬴渠梁的面前,秦王嬴渠梁也知道了原本应该是毫无波澜的吴楚战局为何会变为今日的模样。

从现在的局势看来,这一场战争应当是吴国一方获胜了,只是不知道的是这一场吴楚之间的交锋的胜利者究竟会是谁呢?

将视线缓缓从眼前这幅地图之上收回,秦王嬴渠梁再一次看向了面前的大良造孙伯灵,问出了刚刚心中才萌发出的这道疑问?

“大良造以为,此番吴楚之战是吴国胜了,那么吴国能否一直胜下去呢?”

这一次大良造孙伯灵并没有思考许久,只是略微沉吟之后便向秦王嬴渠梁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王上,臣以为此种可能性或许有,却并不大。”

“为何?”听到从大良造孙伯灵口中说出的这个论断,秦王嬴渠梁随即就是一声追问。

只见大良造孙伯灵在听到这声追问之后向着秦王嬴渠梁躬身一礼,再次将手指放在了身后这幅地图之上。

“王上请看,此处是楚国所占据的疆土,而这里是吴国所拥有的疆域。”说着大良造孙伯灵用自己的手指大略地圈出了楚国和吴国的疆域。

之后大良造孙伯灵指着此番吴楚之战的战场吴国江水以南的土地,向着面前的嬴渠梁缓缓介绍道:“吴国所拥有的疆土不仅比楚国国土小了数倍,并且其上多以平坦地形为主。”

“若是吴国兵力强大之时,吴国自然可以凭借这片平坦肥沃的土地成就一番霸业;但若是吴国受到入侵之时,这些平坦的疆土将会成为他国入侵吴国的助力。”

“这也就是此番吴楚大战开战之初,吴军主将会主动放弃吴国南部疆土,而改在重镇丹徒附近与楚军决战的原因。非是不想坚守,而实在是不能守。”

专心听完了面前大良造孙伯灵的分析,秦王嬴渠梁的视线默默在吴国那横跨大江南北的疆土之上流转了许久。

正如大良造孙伯灵所说的那样,吴国所拥有的国土用来夯实根基、增长实力确实是得天独厚;但要是说抵御外敌那这堪称一马平川的地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不过转念一想,秦王嬴渠梁心中再次生出了几许疑惑,“大良造,那如何此番大战,吴国却能逆势取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