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奇迹之皖南儒商 > 第279章 晓宇初次去苏联

奇迹之皖南儒商 第279章 晓宇初次去苏联

作者:失落的小老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0:08:43 来源:小说旗

在春暖花开,放纸鸢的季节,董晓宇带上一位俄语翻译兼口语老师,两人从申江机场,转战香港,然后飞往莫斯科谢列梅捷沃亚历山大.普金斯国际机场。

在香港时,董晓宇兑换了10万卢布,花了60万人民币,卢布兑换美元汇率0.6:1,而美元兑换人民币1:3.6。

董晓宇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都是去苏联的大城市,去各个城市的商品交易市场看物价,与普通老百姓聊收入,也是在锻炼自己的俄语口语,历时一个月,从莫斯科的红馆,莫斯科的广场,到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基辅等十几个大中城市。

从苏联国内的各种报纸上,可以了解苏联自从戈尔巴乔夫从1985年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立志改革,将部分公有制企业改成私有制企业,推向市场走市场化的道路。

但苏联国土面积太大,城市太多,资源也非常丰富,太大意味着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这让董晓宇看到权力寻租的可能性,这是这次苏联之行最大的发现,但如何搭上这些有实力有背景的人,这对目前的董晓宇来说是个难题,好在现在苏联的改革还是初期,还有时间去找这些关系,自己直接找不到,他相信钱一定有办法找得到的,这是曾经的林宇没有想明白的地方,现在董晓宇反而将很多事情看得清清楚楚。

董晓宇坚信后世的六脉理论,不管是谁,都可以通过六个合适的人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只是现在从哪方面入手;他还是不太急,这种事只能顺其自然;目前苏联的高层人士、达官显贵们,董晓宇一个都没认识,更加不可能结识到他们,但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名莫斯科人,一位刚大学毕业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屠格涅夫斯基。

屠格涅夫斯基是莫斯科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孩子,现在苏联国内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名牌大学生就业也不容易,他家又没有很好的背景,父母只是普通的工程师。

从陌生到熟悉,请对方吃了一顿饭就够了,对阅历丰富的董晓宇来说,并不难,关键对方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董晓宇想学俄语,屠格列夫想学汉语,两人就这样聊上来,口语老师兼翻译员对董晓宇佩服不已,接下来的日子,屠格涅夫斯基成了两人的导游,董晓宇给对方开了一份不错的工资300卢布,苏联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在200卢布左右。

两人在日常交流中,董晓宇有意识地引导对方聊一聊苏联国内的民生,聊聊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聊日用品的消费与老百姓收入的占比等等,聊苏联发达的重工业、航空业等,再结合自己从商店里了解到的物品的价格等等。

根据董晓宇自己的调查和分析,很容易推断出苏联国内的轻工业非常差,加上记忆中四川人牟总用衣服和罐头换飞机,在国内商界被流传很多年。

在国内价格很便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罐头、保温瓶,衣服,袜子,鞋、瓷碗瓷杯等在苏联却很贵,这个消息让董晓宇有点儿吃惊,但也只是吃惊而已,毕竟到1991年苏联就要解体的,如果涉及到民生的日用品能供应充足,欧美列强想颠覆也不太可能。

老百姓的思维很简单,自己和亲人能安居乐业,衣食住行得到满足,生老病死都能得到保障,你的政策他们就会拥护的,反之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董晓宇和翻译兼口语老师离开苏联前,董晓宇与屠格涅夫斯基,单独沟通了一下,并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答应在今年8~9月份也就是秋收季节时,自己会再来一次莫斯科,然后交代屠格涅夫斯基能不能通过他的老师、同学、父母和亲戚联系到苏联国内有背景的人,有军方背景的也行。

军方背景提醒了屠格涅夫斯基,他家有个远房亲戚在部队还是个营级干部,通过自己的父母拜访是可以的,这个消息对董晓宇,不算多好但也不算差,但聊胜于无,接触试一试吧,如果通过这个关系找到更高的关系也不错,万一失败不就是花点小钱吗?

董晓宇又给了屠格涅夫斯基1200块卢布,这相当于苏联平均工资的六倍,正好差不多是屠格列夫半年的工资,说好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到来之前,两人相约在莫斯科再碰面,董晓宇交代如果关系有价值,还会有额外的奖金,屠格涅夫斯基不明白董晓宇的用意,但看在卢布的份上还是爽快的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