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战:我的至强德械军团 > 第461章 会见101,解决东北纷争问题

48年下半年,关外的局势日益向下。

卫俊如跟J先生间的矛盾增大,已经是越过卫俊如,频繁下达调动命令,并计划在东北打一场决战。

趁着老毛子无暇顾及远东,而赤塔又被楚云飞得到,断了西伯利亚这条大动脉。

从外部局势看,对果军有利。

决战?

卫俊如怀疑J先生是红党的奸细,否则怎么能说出如此惊心动魄之言语,决战。

他在奉天、新京、锦州等地打造了坚固的混凝土工事,自信满满,绝对可以坚守城池。

依托于老美的空投物资,继续守下去不是美滋滋?

打什么决战,凭什么决战,靠什么决战?

靠55万兵力去跟103万决战?

按道理卫俊如的想法有点意思,集中兵力坚守三座重城,用现代化城防工事,来抵消兵力的劣势。

军法云,十倍围之,五倍攻之,倍则战之。

若有十倍兵力,当然要执行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

有五倍兵力,就可以平推进击。

而兵力不如的时候,应该避免被分割消灭,减少与敌军交锋。

东北野战军的野战能力很强,运动战水平高,擅长集中兵力分割战场,消灭目标。

55万对103万,于野战绝对打不过对方。

但有一点,东北野战军几乎没有攻坚经验,结合三座重城的防御,卫俊如有信心坚守住。

实际上,也给101造成了一定的困境,知道攻坚战不好打,又没有足够强横的火力。萌生了转移到华北地区,绕开东北这三个乌龟壳子。

楚云飞搬过来差不多,以其装甲师的火力配置,能一波莽开乌龟壳。

不知为何,东北地区的两支部队,都想把希望寄托在楚云飞身上,也总是潜移默化的去跟对方比较。

没办法,给的压力有点大。

从年初,拥有百万兵力的东北野战军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既想解决关外战事,又没有特别好的思路打开乌龟壳,

想去华北作战,支援一下关内的兄弟部队,但后勤供应又达不到标准。

来回纠结,迟迟没有下达决定。

可见卫俊如的部署还是制造了一定的小麻烦,至少在战略策定上,令野战军投鼠忌器。

楚云飞安排人进入三江平原,与地方工作者取得联系。

他要跟东北野战军谈一谈,就东北问题做一个决断。

如今的边境地区仍在楚云飞手上,西部的兴安岭方向,东部的虎头要塞等。工事坚固,防守火力惊人,别说百万大军,再来百万大军也未必能轻易踏平。

楚某人不愿意做分裂之争,但也要光荣体面,需要对东北地区有一定的控制力。

对哈市向北一线,也就是北满跟三江平原地区,双方均有驻军权利,沿松花江东西走向为界,互不做军事干扰。

而政务之事,楚云飞不插手。

双方可以展开深度合作,例如一些军工技术、工业技术的交流,这一点楚某人还是愿意带着大家一起玩的。

远东的重工业建设水平,绝对在东北之上。

单凭着技术储备,就提前了十年乃至二十年。

算是楚某人最大的诚意了,也可以将东北之事告一段落,省的双方都互相提防。

这算是好消息,远东与东北之间,保持良好关系,保持深度合作,这是华夏人共求的和平。

101受总部指派,迅速到三江平原,与远东方面的代表促成合作。

只是让林某人没想到,楚云飞亲自到了三江平原,与之见面。

两位均是黄埔校生,对方黄埔四期,楚云飞是黄埔五期,算起来对方还是学长。

见面地点安排在了佳木斯城外,仅有两辆汽车相碰,楚云飞从车上下来。

对面也下来一人,两位互相对视。

这位东北野战军的总司令目光犀利,神色冷俊,是一个冷面将军。楚云飞的气势则更像大开大合,气吞八荒。

这跟他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有关。也跟他接触的层面有关,是能够在苏美手中,国家层面争雄的人物。

“楚长官?”

“林司令?”

随后两人呵呵一笑,

这算是意外的巧合。

本想问问关外野战军的局势,想不到林知无不言。

“我军攻坚困难,想南下则粮草不足,想要强攻却火炮不利。中原战场岌岌可危,我却只能在东北征兵练兵,忙了半年无用功。”

“怕是总部都要猜疑,猜疑我是否拥兵自重。带着百万兵力,却无寸功可建。”

这话一说,

楚云飞不知道该如何搭话茬儿,

攻坚也好,南下也罢,需要对方自己决断。此事楚某人不好讲,也确实难以分析孰优孰劣。

“我只知一点,涉及百万兵力调动之事,若要决断,则必不能轻改。”

林司令的眼睛微微一闪,闪过一丝惊诧。

楚云飞之态度跟总部的要求一样,让他按照计划攻坚,不要再改来改去了。

想不到一场意外的见面,解决了攻坚还是南下的分歧。

远东跟东北的合作问题没有什么多说的,能够接受,且愿意展开深度合作。东北的工业底子,还是需要有人带着跑,也能跑得更快,发展的更快。

本来最佳人选是毛熊,现在嘛,自家人掌权的中盟更合适。

“还有一句话,总部让我转交给楚长官,感谢抗战之时火炮至援助,助我军走过了最艰难时期。”

当初一批步兵炮、山炮支援甘陕晋,并未在部队内大肆宣传。

知晓此事者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在猜测是谁的手笔。

包括林本身,也是这次会面才知晓。

雪中送炭者,从不会在你背后捅刀子。

也因此对远东倍有好感。

双方见面时间不长,却迅速敲定了数十万部队的大事。楚云飞决定在年底前撤走边境部队,调动至松花江一线,及外贝加尔一线。

松花江沿岸地区,属于双方合作区,远东拥有驻军权。

哈市、新京、佳木斯、松花江都可以作为深切合作城市,共同发展工业建设。

哈市至海参崴的铁路,亦可以继续修建,增设佳木斯至伯力、庙街、库页岛的铁路建设。

会面结束,

楚云飞先行,待他走远之后,林司令才上车,并下定了决心,执行攻坚作战。

三大城市,新京、奉天、锦州,那就按照总部的计划,南下攻取锦州,断绝国外果军的退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