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237章 分析利弊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237章 分析利弊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面临问题,无法解决时,很多人都会去求神拜佛,这不是迷信而是大脑做出的最优选择。

百姓需要这个东西,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而官员不同,他们遇到问题只能想办法解决。

编修经典已经接近尾声,辽东那地方过不了多久也会回来,方时需要加快速度,为大明改革土地制度做准备。

次日一早,方时便带着奏疏前往东宫,这次在东宫,他见到数年不见的朱雄英。

眼前的朱雄英给人一种初露锋芒的感觉,小麦色的皮肤让方时心安。

“拜见太子殿下、皇长孙殿下。”

“免礼!”

朱雄英对于方时印象深刻,不仅仅小时候的教导,还因为叶书时不时提到方时。

“方师叔,雄英最近在读易经,有个问题想请教师叔。”

方时眉毛挑了挑,一脸惊讶:“易经?殿下这学的有点快。”

朱标在一旁解释:“入门而已!孤也不建议他这么早就开始学,不过安行先生说可以先入门,等再大点再学易理。”

“原来如此!”

方时笑着开口:“皇长孙殿下请说!”

“为何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经与其他所有书籍都不同,看它要以辞取象、而后以象取意。

何为象?你我站在一起谈话,在别人眼中就是象,也就是景象。”

说到这,方时转身指向殿外:“殿下现在看天空,能看到什么?”

“大日!”

“这就是象,也就是立天之道的阳,阴则是没有太阳时的场景。

大地的现象则是泥土和河流,这就是刚与柔;人表现出的现象是仁与义,这就是立人之道。

在孔圣人看来,只有仁义才能成为人,这才有了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朱雄英脸露思索状:“你的意思是说,立人之道是圣人所言,并不一定正确?”

[说的好!真他娘聪明!]

方时眼神亮起:“这是圣人的标准或者说是儒家的标准,这标准不一定是真的。

殿下学易只需记住一点即可,或者说只要学易的一点即可。”

“什么?”

“天下万事万物不是非黑即白,遇到事,先从阳的一面看,再从阴的一面看,阴多阳少一面还可以看、阳多阴少一面还可以看。

易理、易数、易象都可以不必学,殿下需知道看清一个卦,还要看错综复杂四卦,看清一件事也需要从多方面去看。

就比如读书一事,殿下认为是好是坏?”

“好事啊!”

“读书的坏处呢?”

朱雄英懵了,所有人都告诉他读书只有好处,他也这么认为。

见到朱雄英的表情,方时就知道他暂时没想过,轻声开口:

“殿下可以试着想想有什么坏处,从当下、将来的角度去思考好处和坏处,然后做出抉择,并写下做出抉择的原因。

以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这么做,久而久之,殿下便懂得如何分析利弊。”

“行!我现在就回去想想。”

说完,朱雄英对朱标躬身行礼:“爹,我先走了,你们慢慢聊。”

“去吧!别忘了带你二弟去练武。”

“嗯!”

等朱雄英走后,朱标才缓缓开口:

“雄英有个缺点,说话做事总是直来直去,能够让人轻易猜出他心中所想,说了很多遍就是改不了。”

“无需去改!”

“何意?”

方时轻声解释:“只要军心、民心在皇长孙殿下身上,直来直去又何妨?

况且殿下还年轻,经历事情多了,自然而然会有所改变,不必急于一时。”

“也对!你的章程写好了?”

方时从袖口掏出章程递了过去,脸色也变得严肃:

“云南土地之制是否可行还需要时间校验,这期间臣准备改革户部、工部和刑部。

基层官员要充足、豪绅地主也要给他们找个出路,勋贵、百官、富户都需要安排。”

看着手中章程,朱标脸色渐渐凝重,语气也变得低沉:

“先不说你的提议能不能成,攀比之风一旦形成便难以压制,以后该怎么办?

虽有海外诸国粮食来弥补大明,然而大明国内产量不足,这不行。”

“大明产粮足够,只是大多没有拿出来流通,只要让地主知道粮食的利益没有其他高,自然不会去过多关注粮食。

中原不必云南,中原百姓也不比云南百姓,大明将士不可能一下子全屠了反抗者。”

朱标缓缓放下奏疏:“行!按你说的去做,有一点你得注意。

上行下效,风气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魏晋的风气,万万不可在大明流传。”

“臣明白!必然不会让朝廷陷入玄虚,也不会让百姓追寻虚无。”

有了朱标的同意,方时可以大胆去做,这次他要利用巡检司和工部打开一个口子,让那些隐藏在暗中的反对派,自愿同意大明开启变法。

而此时奉天殿内,朱元璋看着蒋瓛和五军都督府送上来的情报,气的破口大骂:

“放肆!放肆!谁给他们的胆子?李成仁想死吗?”

“起兵!起兵!让蓝玉跟汤和回来,咱要灭了朝鲜。”

“……”

发泄一番后,朱元璋站在原地良久,还是默默捡起地上奏疏,轻叹一声:

“大同那边怎么样了?”

蒋瓛躬身行礼:“秦王和晋王相互配合,目前大同境内蒙元军已经被包围,十万元军被困在大同府,内无粮草、外无支援。

周严那边也已经查清,其背后乃是晋商与曲阜,还有户部尚书范敏与其也有联系。

可以确定的是,曲阜孔词联系的周严,让其在关键时刻送出布防图。”

“雄武侯那边呢?他知不知道?”

蒋瓛摇了摇头:“暂时没有查到与雄武侯相关的线索,近几年雄武侯一直在河南,请教蓝复指挥使救灾之事,并未发现他与范敏和曲阜有任何联络。”

“让雄武侯回来,咱要见见他,周严凌迟,满门尽诛。”

刚说完,朱元璋想了一下又立刻改口:

“算了,周严剥皮,而后把皮挂在雁门关上,骨灰也扬了。

家里其他人送到云南修路,什么时候云南的路修完,什么时候释放。

记得把族谱、刻碑什么的都用上!”

“是!”

“让国胜不要回来了,直接带着老四的神机营和北平卫所将士前往辽东,把辽东收回。”

“是!臣告退。”

朱元璋看向殿外的阳光,心中杀意蔓开,他想屠了孔家,然而有一些孔家子弟不顾困苦,前去各地教化,他得考虑这些人的感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