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 第95章 到京了

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第95章 到京了

作者:喵小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8:11:51 来源:小说旗

朱常和吴文不同,朱常想要学他祖父朱升一样,在青史留名。

吴文则不同,由于从小的经历,他只想尽自己所能,让天下不再有溺婴和重男轻女。

带着种种问题,下午时,朱常带着吴文回到家中。

在管家的述说下,朱常知道方时已经来了半个时辰,随即带着吴文进入客厅。

“学生拜见朱侍郎!”

“学生拜见方司柬!”

朱同轻笑一声:“仲质,今日得空过来,一会留下吃饭。”

“是!”

见吴文答应,朱同转头准备方时介绍朱常两人。

方时摆了摆手:“三绝先生,国子监辩论时见过,都是大才。”

“方司柬谬赞了,国子监辩论我也有所耳闻,犬子实在太过胆大。”

“大明变革需要胆子大的。”

朱同轻叹出声:“天下人人都知道大明准备变法,可怎么变法谁都不知道。

方司柬,单单一个徭役就让你差点身死,而且凶手至今还未找到,你还要继续下去?”

方时呆愣好一会,有些疑惑开口:

“凶手还未找到?”

“是啊!太子殿下昨日还在为此事担忧,蒋都尉被陛下骂的狗血淋头。”

方时一下子陷入沉思:

[思路出错了?难道不是徭役?]

[不可能,正旦大朝除了徭役,就只有治国理念了。]

[汉儒一系没必要骗人,真想杀我,去见钱唐时早就被杀了连渣都不剩。]

[其他学派?程朱理学或者别的?]

想了半晌,实在没有头绪,方时将想法甩出脑海,淡淡开口:

“没找到就没找到,反正已经得罪那么多人,也不在乎这一个。”

话音刚落,一旁的朱常坐不住,快速开口:

“方司柬,我们能问你一些事吗?”

“可以!能说的我一定说。”

“方司柬在正旦大朝许下的志向,有生之年可以做到吗?”

方时微微颔首:“可以,人人吃饱饭、人人都能读书完全可以做到。

问题不是怎么做到,而在于怎么保持下去,你们有志向去做吗?”

“当然!”

朱常毫不犹豫:“只要朝廷愿意去做,我们这些人自然而然也会去做。”

“美色、权力、财富、任何一样都能让人堕落,你能确定自己会一直保持初心不变?

没有经历过苦难,没有见识到最黑暗的一面,你们很容易会被他人引诱。”

吴文适时出声:“志向不坚之人才会被**所惑。

方司柬,学生主修易学,对于未来变革可否帮上忙?”

“校验!”

方时沉声开口:“你们该去学怎么用,经史上的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用。

你们真想在未来出一份力,就多看看论衡、梦溪笔谈等等有关校验的书。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归要去做,才能知道成不成,才会知道自己的缺陷。”

“……”

与此同时,经过连日的赶路,王绍终于赶到了京城,也见到了王常。

看着王常一身绸缎,王绍眼中不自觉带着艳羡之色:

“老大,朝廷真的让王家随意穿纱绸?”

“嘿嘿!”

王常张开双臂转了圈,一脸得意:

“太子殿下亲自下诏,谁敢说不行,爹,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要不要去试试。

对了,娘和二弟他们呢?”

“还在路上,我先赶过来。”

王绍连连摇头:“在路上我已经想好怎么打压纸张价格。

你现在做好了多少纸张?可以铺满京城吗?”

“可以!有永昌侯府帮忙,不仅京城,周边府县也可以铺满。”

王绍眼中精光闪过,缓缓走到主位坐下:

“这次是绸纱,下次不一定是什么,我们王家得紧紧跟着太子。

请永昌侯府帮忙,将竹纸制作配方传遍天下,而后送一批竹白纸去国子监,就说国子监以后纸张我们包了。”

王常愣了下:“不直接按成本出售吗?这样不更快?”

“酒香也怕巷子深,竹白纸虽好,可价格摆在那。”

王绍轻声解释:“只有通过国子监学生,才能让更多读书人知道竹白纸。

竹纸原料是竹,有些地方竹子多,有些地方竹子少,这亦能影响价格。

将配方传遍大明,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有可能去制作,这样一来大量竹纸流入市场,加之竹白纸影响,价格会短时间内降下。”

王常本来还担心竹纸配方传出去,会不会被那些人暗杀,转念一想早已得罪对方,也没必要纠结。

“爹,前些日子见过方司柬,也就是永昌侯府女婿,他说朝廷需要让所有将士识字,需求的笔墨纸砚不是一般多。

让我们多找些人一起合作,继续研究文房四宝工艺。

若能制造出普通百姓用的起的文房四宝,太子殿下会为其题字,在牌坊上写下为国为民,享受英烈之家待遇。

此待遇世袭罔替,只要不触犯律法,永远有效。”

“真的?”

王绍猛得起身,满脸通红,显得异常激动:

“得把家里那些工匠带过来,还要让你二弟在京城看看什么东西能赚钱。

有舍才有得,新的配方不是想想就能成,需要经过大量校验,这需要很多钱财。”

“爹,不仅仅文房四宝,其他只要能为国出力的东西都可以,比如粮食、衣物、取暖等等。”

闻言,王绍渐渐冷静下来:

[这是在引导商人为国出力,不像历朝历代一直打压。]

[商人逐利早已深入人心,太子殿下为何会如此做?]

[不管了!或许真如方司柬所言,陛下是神农后裔,该改变制度。]

[连丞相都没有,让商人为国出力,实在太正常不过。]

[王家是大明第一个穿绸纱的商户,也一定会第一个挂上‘为国为民’牌坊。]

为商人制作牌坊,是方时不经意想起贞洁牌坊,想到贞洁牌坊的威力,也就试试看。

如今看来,这东西的威力确实不小,任何人都不能无动于衷,跟族谱有的一拼。

接下来的日子,方时除了寻找各种科学家,便是在翰林院渡过。

时光荏苒,距离蓝玉出征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方时吃完晚饭便待在院子望着月亮。

[八月了,也不知道河南那边怎么样?该做的都做了,希望蓝复能给力点。]

[曹国公府、开平王府,单单这两个就能调出周边卫所士兵参与救灾。]

[只要蓝复能让河南不发生瘟疫、百姓不生乱,我就可以进行全规模的宣传。]

[话语权被剥夺,那些人一定会反扑,说不定狗急跳墙再一次刺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