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六百零八章中医药调理皮肤刺痛

每日医案 六百零八章中医药调理皮肤刺痛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皮肤刺痛

[病案]钟某,男,30岁。1971年冬就诊。

患者在夜间睡觉时,被子被身体的热量所加热,会感到周身皮肤如同针刺一样疼痛,无法入睡。只有将被子掀开,与冷空气接触后,这种刺痛感才会逐渐缓和。而在白天进行篮球运动后出汗,皮肤也会出现刺痛感,只有在当风乘凉后,痛感才会慢慢消失。

患者口渴,喜欢饮用温饮,大便干燥,数日才一次。舌质发红,苔色淡白,脉搏沉细而数。

[治则]养血凉血,兼以清热疏风益气。

[方药]沙参31克,黄芪31克,生地31克,当归24克,天冬24克,川芎9克,荆芥9克,薄荷9克,赤芍18克,玄参18克,连翘18克,丹皮12克,黄柏12克,金银花12克,甘草12克,知母15克。服2剂,症情显着减轻,夜能盖被安眠。原方略微调整剂量,续服2剂后获愈。

[评析]《诸病源候论·刺风候》详细阐述了刺风的病因和症状。该段文言文翻译为:“刺风病,是由于人体虚弱,皮肤腠理张开,被风邪侵袭。症状表现为风邪在全身游走,皮肤出现异常的骚动,邪气与正气交战,风邪的侵袭犹如锥刀刺入。……因此得名刺风病。”

本病从脉象、舌象、病症三方面综合判断,正属于“刺风”病的范畴。病发原因在于营气不足,导致体内产生过盛的热气。热气过盛则导致皮肤腠理无法紧密闭合,容易出汗。大量出汗会导致营血更加虚弱,风邪便乘虚而入,在经络中游走,并与体内的热气在肌肤表面形成搏结,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

刺风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患者因身体虚弱,导致皮肤腠理松弛,从而为风邪入侵提供了条件。随后,风邪在体内游走,与正气发生激烈交战,使肌肤出现异常的骚动。接着,风邪与体内热气在肌肤表面形成搏结,导致剧烈的疼痛。最后,大量出汗导致营血更加虚弱,使病情加重。

为了治疗刺风病,中医通常采用祛风、清热、益气、养血等方法。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以预防风邪侵袭。

治疗刺风病时,可采用中草药如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等以祛风解表;黄芩、黄连、黄柏、石膏等清热解毒;人参、黄芪、白术等益气固表;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等养血和络。结合患者的病情,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中药煎剂、汤剂、丸剂或散剂等形式进行治疗。

此外,针灸治疗刺风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穴位有风池、大椎、合谷、外关、足三里等。针灸可以刺激经络穴位,调和气血,以达到祛风、清热、益气、养血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刺风病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受风寒。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多吃新鲜蔬果,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抑郁。通过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病情,加速康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