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一十六章传统医学针刺调理夜游症

每日医案 八百一十六章传统医学针刺调理夜游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7 08:19:54 来源:小说旗

夜游症

[病案]雷某,男,30岁,于1975年10月15日来诊。患者主诉长期失眠,夜间难以入睡,且伴有心烦不安,辗转反侧,无法安眠。此外,患者还诉全身胀痛,尤以四肢及背部为甚,食欲减退,食量明显减少。近三个月来,患者出现一种异常行为:每当熟睡后,会无意识地起床,独自跑到山上,醒后对此行为毫无记忆,且无法解释其动机。此症状令患者及家属深感困扰。

患者曾多次求医,服用多种药物,但症状未见改善,反而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且伴有口干但无饮水**,小便色黄。舌诊见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诊显示左脉沉细数,右脉滑大。

[治则]降火化痰兼益肾精。

[取穴]针治泻膈俞,补三阴交,泻丰隆,灸关元。针后头晕减轻,舌面多津,全身舒适,梦游中止。再补大敦,针风市,灸关元,补足三里。三诊:睡佳,头晕腰酸减轻,饮食尚可,微腹满,口中如粘,溲黄便干。针泻阴陵泉,补承山、少府,太白,泻丰隆,支沟,补照海。连续针6次而愈。随访二年未发,

[评析]夜游症,又称梦游症,是一种在睡眠中无意识地进行复杂活动的病症,多与心神失养、痰火上扰神明有关。中医认为,夜游症的发生与心、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尤其是痰火上扰神明,导致心神不安,进而引发夜间无意识活动。针对这一病机,治疗应以益阴精、降虚火、活血化瘀、祛痰火为主要原则。

在针灸疗法当中,取穴这一环节可谓是重中之重。其中,关元穴乃是首要之选。该穴位处于人体脐下约三寸之处,乃任脉之上的关键要穴。它所具备的神奇功效包括培补元气、巩固根本以及滋养阴精等。通过刺激这个穴位,可以有效地滋养肾脏阴气,协调体内阴阳平衡,从而从根源处对阴虚火旺这种病理状态予以改善和调整。

而三阴交穴同样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穴位。它地处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阴肾经三条经脉的交汇之所。正因如此,其具有健脾益肾以及滋阴降火等显着功效。当将其与关元穴相互搭配运用时,二者相辅相成,犹如双剑合璧一般,能够极大地增强滋养阴精以及降低虚火的疗效。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更深入地调理身体内部的机能,还能进一步提高整个针灸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此外,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血会穴,具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针刺膈俞穴,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血瘀导致的神志异常。同时,三阴交穴的畅通血液作用与膈俞穴相辅相成,进一步增强了活血化瘀的效果。

针对痰火上扰的病机,泻丰隆穴是关键。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具有祛痰化湿、清热降火的作用。通过泻丰隆穴,能够有效祛除体内的痰火,缓解痰火上扰神明导致的夜游症状。

综上所述,通过选取关元、三阴交、膈俞、丰隆等穴位,结合益阴精、降虚火、活血化瘀、祛痰火的治疗原则,能够有效改善夜游症的症状。取穴得当,治疗针对性强,故效果显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