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五十五章中医药调理弄舌

每日医案 八百五十五章中医药调理弄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25 20:14:00 来源:小说旗

弄舌

[病案]吴某,男,22岁,1976年9月15日初诊。患者因近期遭遇不幸事件,情绪抑郁,心中烦闷,突发舌体在口唇上下、内外不自主乱动,症状已持续三天。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曾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内关、神门、中脘等,并行肌肉注射鲁米那、氯丙嗪等镇静药物,以及电针治疗,但疗效不佳,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就诊时,患者言语费力,吐字含糊不清,表情痛苦,坐立不安。舌质红,舌苔干燥,脉象弦数。

[治则]开窍,宣导。

[取穴]刺双侧中渚穴,大幅度捻转,并令患者发“啊”声,随声发出而弄舌顿止。

[评析]本案系因情志失调所致之弄舌症,是一则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精髓的典型案例。患者因长期七情郁结,五志化火,火性上炎,直通心包,心神被扰,故而出现弄舌不止之症。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情志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患者长期处于情绪压抑、忧思过度等不良心理状态中,致使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之邪循经上扰,直犯心包,扰乱心神,最终导致弄舌症状的持续出现。

按中医理论,心包与三焦相表里,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上达头部,其支脉布于膻中,散络心包。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主司气机升降出入,若三焦气机失调,则易致邪热内蕴。本案例中,患者三焦气机运行失常,导致火热之邪无法正常宣散,积聚于体内,上扰心神,从而引发弄舌症状。

在治疗方面,医者选取中渚穴作为治疗要穴。中渚穴乃手少阳三焦经之输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具有开窍清热、宣导三焦气机之效。通过针刺泻法,刺激中渚穴,可有效疏通三焦经气,宣散郁热,使气机恢复正常运行。具体操作时,医者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深度约0.5-0.8寸,留针15-20分钟,同时配合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以增强疏通经络、清热泻火的效果。

治疗后,患者三焦气机得以宣通,邪热顿除,弄舌之症随之而愈。这一临床疗效充分验证了中医\"上病下取\"治疗原则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所谓\"上病下取\",即针对上部病症,选择下部穴位进行治疗,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机,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此案通过远端取穴,调节经络气机,成功治疗了位于上部的弄舌症状,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理念。

同时,本案例也彰显了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治疗时,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症状,而应该从整体出发,通过调节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来治疗局部症状。本案通过调理三焦气机,不仅治愈了弄舌症状,同时也改善了患者整体的生理状态,体现了中医\"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的治疗特色。

此外,本案还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志失调导致的疾病日益增多。本案例的成功经验提示我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当重视患者的情志因素,将其纳入辨证论治的范畴中。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采用综合治疗手段,针对病因病机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