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197章 诗狂贺知章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197章 诗狂贺知章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第二个上场的,是“诗狂”贺知章,由杜甫对付。

根据华夏历史的记载,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称四明狂客,是浙江杭州人,十分擅长写绝句诗体。他的写景诗和抒情诗独树一帜,清新而又洒脱,很多诗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贺知章年轻的时候,他的诗作就名声远扬了,武则天当政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封他为博士。

他的文章语句精湛,是诗作中的佳品,而且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书法造诣很高,尤其擅长两种字体,草书和隶书。

常常有人给他提供纸笔墨砚,请他赐字。

他的书法笔迹,每张不超过几十个字,那些人都把它看作珍宝,用来传阅把玩。

贺知章出了名的爱喝酒,醉了之后就来了诗意,出口成章,经常跟张旭等人边喝酒边作诗,比拼作诗的技艺,可谓艺高人胆大。

当时他被称为醉中八仙之一,也是吴中四士之一。

744年,他因为身体抱恙,告老还乡。临走之前,唐玄宗送给他御制诗,太子也带领数名官员来为他送行。

回到山阴之后,贺知章住在千秋观,建造了一曲亭,自娱自乐。他把客厅的墙当作纸张,尽情地在上面挥洒自己的才华。一时兴起,他提起笔来,大笔一挥,龙飞凤舞。

喜爱书法的人,都把书法看作珍贵的作品,但贺知章的笔迹留下的很少,有的已经流传到邻国扶桑。他写了《回乡偶书》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死时已经八十有六的高龄。

其人生性豁达,为人豪放不羁,谈笑风生,爱酒,风流倜傥,为世人钦佩。他是李白的忘年交,将李白引荐给玄宗。

贺知章其实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人,一生之中作了无数的诗词,但是由于我国古代的条件实在是非常有限,导致很多诗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丢失,实在是令人惋惜。

贺知章的诗词也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并不多。

据悉,贺知章的诗词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二十多首。其中有不少都是我们非常熟悉,从小就会背诵的,比如《咏柳》、《回乡偶书》等。

那么,贺知章“诗狂”的称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悉,贺知章不光写得一手好诗词,还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写草书。

但是,贺知章的书法作品也与他的诗一样,很少有能保存下来的。据了解,贺知章的草书作品现在世界上仅仅存留了一部,那就是《孝经》。

贺知章的草书与他的性格一样,狂放不羁,犹如河水一样潺潺流下,行云流水之间,显示了其手法技艺的高超,开创了浪漫主义书法的先河。

而且贺知章非常喜欢喝酒,经常与李白喝酒谈天,把酒言欢。他与李白一样,也是非常放荡不羁。如此性格的贺知章,被后人称为“诗狂”,也不足为奇了。

此时,贺知章走上擂台之后,取出一支判官笔,拱手微笑,跟杜甫寒暄了几句,随即施展铁画银钩判官笔法,将诗歌的意境融入其中,攻向杜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它的形象美,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是经常看到的。而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肢”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着名的美女,那么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喻呢?

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之类的诗句。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贺知章挥舞着判官笔,竟然勾勒出一个婀娜多姿的美人儿幻影,深情款款地走向杜甫。

但是,如果杜甫被那个幻影扑中,就算不致命,也绝对会跌下擂台。

闪现!幻影步!咫尺天涯!

杜甫只是闪避,环绕着擂台兜圈子,恍若闲庭信步,并不急着反抗。

李白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贺知章的一举一动,用感知天赋和窃取天赋,来分析他的战斗技巧。而通天塔外的那些观众,早已疯狂叫嚣,大骂杜甫故意拖时间,太无耻。

在华夏历史上,贺知章的传说有很多,那个金龟换酒的故事,十分出名。

742年,已经四十多岁的李白,被玄宗招进宫中做官。李白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便匆匆赶奔长安。

而玄宗却把他撂在一边,没有马上接见他,只是把他安顿在客房里。

李白来都城的消息,传到了贺知章的耳里,他十分兴奋。当时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对李白的才华早就略知一二,听说他才华不凡,而且十分有情调,却没有见过本人。

第二天,贺知章就迫不及待地去一睹李白的风采。

当一袭白衣的李白,从门外走进来的时候,贺知章不禁脱口而出:“好一个诗仙啊!”

李白刚一落座,贺知章这个老头就追问李白是否有新作,拿出来观赏,倒是一点都不客气。

李白就赶紧拿出自己的《蜀道难》,呈给贺知章。

过了不久,很多闻名而来的诗人和李白的朋友都赶来了。贺知章主动提出,要为李白接风洗尘。这顿饭从大约中午时分,一直到晚上很晚才吃完,期间人们吟诗作对,好不欢乐。

正当人们酒足饭饱的时候,贺知章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大叫一声“坏了”。他说自己没带钱,该怎么付这顿饭钱呢?

他灵机一动,想起了自己佩戴的小金龟,就告诉众人:“虽然没有银子,但我有金子。”随即取下金龟,爽快付了账。

在那个时代,有钱的男人喜欢把小金龟挂在腰间,贺知章的金龟更不用说有多金贵,可以见得贺知章对李白的喜爱。

后来,两人成了忘年交,而长安城里也有了金龟换酒的典故。

半个小时之后,杜甫始终没有出手,而贺知章也不想再战,两人握手言和。

留在通天塔外观战的李隆基和安禄山,暗松了一口气。如果这一战贺知章打输的话,那么他们和青莲小队的赌局就很危险了。

赔一些荣耀点倒无所谓,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关键是他们输不起这口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