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297章 侠骨柔情红娘子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297章 侠骨柔情红娘子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这时,空地里刮起了一阵风,把高处的钢丝绳吹得摇摇荡荡,似乎要把红娘子荡了下来,但她一连串的空翻,有时眼看就要失足落下,却又总是能恰到好处地稳住。

观众们不由得大声叫好。

又是一次惊险的动作,红娘子听到从观众的外圈发出一声惊恐的呼叫,与四周的喝彩声格格不入。

稍稍站走后,她低头向那呼声处看去,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公于,正睁大了眼睛,惊恐地望着自己,看他站在离观众圈稍远的地方,手里牵着一匹白马,似乎是刚刚来到。

就在红娘子低头看去,四目相对的那一刹那,她不由自主地心中一悸,宛如触电一般。

表演经验丰富的她,为什么会突然分神呢?只因那公子眼中流露出一种由衷关切和担心的神态,是她极少见到的,何况这又是来自一位英俊儒雅的年轻公子,怎不让她心神荡漾呢!

那位公子似乎也察觉到了红娘子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他先前是被她高超的技艺、矫健的体态、秀媚的脸庞吸引住了,现在却更为那种勾魂摄魄的眼神而心荡神移。

这位公子叫李岩,是当朝户部尚书李精白的小儿子,年方二十,已有举人身份,此时正在家乡祀县埋头苦读,以待来年入京应礼部会试。

今天春游偶而路过此地,不料却被一位江湖卖艺女弄得心旌摇曳,难以自持。他心想自己身为尚书公子,哪可如此轻薄,便强迫自己离开了场子。

钢丝上的红娘子做完一个动作,再定睛朝下看时,已不见了那位公子,心中一动,自知一时难以平静下来,于是连忙一翻身,蝴蝶一般地落在了地上。

红娘子的班子接连在杞县表演了五场,红娘子每次留意观察,却再也没见到过那位公子。

卖艺人四海谋生,几天后,红娘子虽然牵肠挂肚,却只能带着班子转场到其他城镇去了。

………………

三年后,李岩奉父母之命与大家闺秀汤柳容结为夫妻。

汤氏秀美文静,知书识理,两人婚后的生活还算美满和洽,然而昔日红娘子佻巧的模样,仍然不时地在李岩脑海中浮现出来。

这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已成气候,形成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几股势力分庭抗争的局面。

由于连年战乱,又逢上干旱之灾,杞县一带也闹起严重的饥荒,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饥民们知道李公子心地善良,又很有来头,便纷纷聚集到李家门前,哀呼:“李公子救我!李公子救我!”

李岩心感神伤,当即打开了自家的粮仓救济饥民,可毕竟僧多粥少,仍然解决不了大问题,于是就出面请求县令宋常咸,打开粮仓放粮济民。

宋县令却是个胆小怕事之人,只说开仓大事必须请求上级批准才行,可此时战乱阻隔道路,要想与省府取得联系再放粮,势必来不及了。

李岩果敢的道:“救人事大,应见机而行,倘若上级追究起来,我甘愿承担全部责任!”

既然如此,宋县令无话可说,于是打开粮仓,将存粮发放一空,帮杞县的百姓度过了难关。

事后,省府闻讯后果然派官吏来调查此事,宋县令唯恐自己牵涉进去,掉了乌纱帽,一口推说是李岩带领饥民强行开仓抢粮,自己毫无办法。

如此一来,案情性质大变,李岩成了哄抢粮仓的首犯,被关进大牢,听候发落。

一听说李公子被捕入牢,全县的百姓为之愤愤不平,大家奔走相告,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县衙为李公子请愿,都置疑道:“李公子是救活了一县饥民的大好人,怎么可以治罪呢?”

然而县衙里的宋县令,哪里管这么多,一心只想应付了上级,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行,哪里会管什么怨声载道。

恰好此时红娘子一行巡回演出,又来到了杞县县城,时不时听人说起李公子的义举和案情。

虽然她并不知道李公子就是当年令她心悸的那个人,但她深深为这个李公子的行为而感动,心中涌出助他一臂之力的想法。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红娘子换了一身黑色夜行装,悄悄摸到县衙大牢,施展出飞檐走壁的功夫,轻轻松松地翻入了狱墙内。

她抓了一个狱卒,问明了关押李公子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了进去,把李公子救出,当夜带他逃到延陵山密林深处的山洞里。

来到山中停下,天色已经放亮,红娘子这才得空仔细打量被自己救出的李公子,这一看竟大吃一惊,这个李公子居然就是自己当年在杞县卖艺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位年轻公子。

李岩似乎也认出了眼前这个黑装侠女,就是当年那个翻腾在钢丝绳上的红衣姑娘,世间竟有这等巧事!

两人一番相叙,顿时觉得彼此十分亲近,李岩对红娘子的冒险相救感激不已,红娘子则为自己救出的是他而万分庆幸。

李岩对自己越狱逃匿行为惶恐担心,红娘子万般柔情地安慰着他,劝他待风头过去再作打算,先在山中隐居些时日。

有意无意中,红娘子流露出以身相许的意愿。

李岩受宠若惊,但一想到家中的娇妻,不免有些顾虑,欲爱又止,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天,红娘子下山去寻食物和日用品,让李岩在山中等她。

李岩一个人坐在山洞里,左思右想,觉得自己主张开仓放粮的行为确属情势所迫,只要调查清楚,应该可以获得谅解,如今擅自越狱,平白无故地加上个罪名,岂不是弄巧成拙?

再说父亲身为朝廷大臣,自己又是前途可待的举人,何必逃隐山中,作亡命之徒呢?

如此想来,他渐渐下定了决心,索性趁着红娘子不在身边的机会,径自循路下了山,到城中县衙去投案。

因为李岩不翼而飞,宋县令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见李岩又自回罗网,宋县令连忙派人把他钉上脚镣手铐,打入地牢,诬陷他是串通贼人的要犯,准备就地处死,以免得他再次逃跑,自己受到牵累。

县城里的百姓,听到李公子将被处死的消息后,悲痛万分,纷纷奔走街头,商议着搭救公子的计策,商量来商量去,始终没想出个妥当的办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红娘子手挥宝剑,骑着一匹白马,飞驰入城,在闹市中振臂一呼,马上应者上千。

大家一窝蜂地跟着红娘子冲进县衙,赶跑衙役,杀了宋县令,打开地牢,救出了悲愤已极的李公子。

事情不由自主的闹到了这种地步,已经和举旗造反没有什么两样了,既然如此,李岩只好接受了红娘子的提议,打起义旗,聚众为军,与朝廷抗争。

经过一番谋划之后,李岩当众宣布:“劫狱杀官,罪已加身,事已至此,不如挺而走险,如今世道昏暗,我们何不独树一帜,称雄一方,也好给百姓们谋些好日子过。大家可否愿意随我同起?”

当地的百姓早已痛恨致极,如今德高望重的李公子摇旗呐喊,怎不心情激荡,当即就有数千人表示愿意舍命相随。

大家推举李岩为首领,占据了杞县县城,势力四处扩张,基本控制了整个杞县和附近一些城镇。

由于李岩施行的一系列减税免捐方案颇得民心,远近饥民闻讯,纷纷投奔到他的旗下,很快就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义军队伍。

这时,李岩的夫人汤氏,已去了京城公婆家。她是在李岩入狱后奔往京城,找公婆设法搭救丈夫的。

既然揭竿而起,夫人回来的希望十分渺茫,红娘子又是一往情深,李岩禁不住敞开了心扉,接纳了红娘子,夫妻俩一唱一和,把义军整治得像模像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