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348章 舌战群儒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348章 舌战群儒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阴鸷的目光落在李白身上,李儒微笑道:“恭喜为先拜得伯喈先生为师。”

顿了顿,他又随意的道:“为先率汝南黄巾,归附董太师的事情,我已经如实禀告了董太师,太师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已经答应接纳汝南的黄巾士兵。

为先归顺董太师,已经是朝廷官员,又拜得伯喈先生为师,它日与伯喈先生同朝为官,真是人生一大喜事啊。如此可喜可贺之事,李儒怎能缺席呢?李儒不请自来,还望为先能够谅解。”

李白脸上的笑容一滞,眼中冷厉之色一闪即逝。原本他对李儒这厮还是挺有好感的,没想到又是一个搅局的人。

李儒的话刚说完,宾客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李白是黄巾贼的事情,所说的也无非是关于李白居然是汝南黄巾,而且蔡邕居然收一个黄巾贼作为弟子,这种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最让人气愤的就是,李白居然还要投靠董卓,助纣为虐!

坐在坐席上的宾客中,当即便有一两个儒士大袖一挥,想要站起来驳斥李白,却被旁边的人拉住了。

毕竟,这是蔡邕的府邸,主人都没有说话,哪里轮得到宾客插手。

李白此时也明白过来了,望向李儒,见他朝自己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知道他是故意说出自己的身份,好让在场的儒士群起而攻之。

李儒将李白推到儒士的对立面,使得李白只能够投效董卓。

蔡邕闻言,也是脸色发青,愤怒无比。只不过,他愤怒的是李儒无事找事,居然搅乱宴席。

目光如刀般落在李儒脸上,蔡邕恨不得立即把李儒撵出去。

但是,李儒是董卓麾下第一谋士,蔡邕也不能做得太过分,真的把李儒撵出去。而且,如果他这样做了,会让李白的境地变得更加难堪。

啪!

嘈杂的客厅中,蔡邕猛地一拍桌子,一声闷响,顿时使得嘈杂的客厅安静下来。

坐在下方的宾客面面相觑,眼中带着愤怒和不解。

蔡邕见宾客不再议论,这才轻咳两声,准备说话。

不过,就在蔡邕准备说话的时候,王允朝蔡邕摇了摇头。顿时,正准备起身说话的蔡邕身体一顿,又坐了回去,一动不动。

而这时,李白刚刚好捏准时间,在蔡邕喝止众人之后,走了出来,朝蔡邕拱手道:“老师,弟子有话要说,越礼之处,还请老师谅解。”

蔡邕面沉如水,瞪了一眼李儒,鼻息哼哼,道:“你说吧。”

李白又朝蔡邕拜了一拜,走到李儒身前一米的地方,拱手拜道:“李白拜见郎中令大人。”

李儒急忙伸手扶起李白,微笑道:“为先无须多礼,无须多礼。今日本是伯喈先生替为先庆贺的日子,却被李儒搅乱了,李儒心中甚是不安,还望为先不要责怪才是。不过,为先即将拜见董太师,提前让大家知道为先将会与伯喈先生同朝为官的消息,也是让大家高兴高兴……”

嘴上道歉,脸上却挂着微笑,显然他没有丝毫愧疚感。

“不安你妹,高兴你妹……”李白心中大骂,恨不得冲上去,痛扁李儒一顿,尤其是看见李儒欠扁的模样,心中更是来气。

原本已经安静的客厅,又嘈杂起来。

李儒再一次爆出的内幕消息,使得宾客心中愤怒:居然都准备拜见董卓了,还真是董卓的鹰犬啊!

这些宾客都是儒家学士,学的是孔孟之道,讲究忠君报国;而董卓不尊皇帝,霸占朝纲,正是儒家学士愤恨的对象。

而李白居然还准备着要去拜访董卓,自然让这些儒家学士愤怒了。

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沉默不语,因为坐在前方的王允、蔡邕、卢植等几个大佬都没有说话,显然事情有些不正常。

李白早已做好被李儒打击的准备,心中波澜不惊,扫了大厅中的众人一眼,脸上闪过一丝思索之色,随即不卑不亢的道:“郎中令大人,李白虽然背着黄巾贼的称号,但这不是李白所愿意的……”

“等等!”

就在李白说话的时候,李儒突然打断,缓缓道:“为先,你自己加入黄巾造反,头上顶着黄巾贼的称呼,这是你自愿的,怎么就变成不愿意了呢?”

他冷笑两声,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

紧追猛打,让李白彻底得罪这群儒家学士,然后李白就只能全心全意的依附董卓,这就是李儒的心思。

虽说李儒欣赏李白的才华,也因为李白称赞李儒四大功,而被他将李白引以为知己,但如果李白不是他阵营中的人,那么他就绝不会放过李白,而是会赶尽杀绝。

李白心中冷笑:李儒还真是费尽心思,要把我推到董卓一方,可惜事情却不是他能预测的。

略一沉吟,他微笑道:“郎中令大人,李白话还没有说完,您就断章取义,是不是显得有些太急了?难道郎中令大人,连让李白把话说完的胸襟都没有么?”

李儒对李白的讥讽不以为意,哈哈一笑:“好,好,儒就洗耳恭听了。”

李白点点头,毫不理会大厅中叽叽喳喳的交谈声,沉声道:“李白多谢郎中令大人了。所谓事无不可对人言,待李白把话说完之后,郎中令大人就能明白事情的始末了。”

卢植抚须微笑,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王允也是满意的点点头,对李白不卑不亢的表现甚是满意。

李白向大厅中的众人揖了一礼,朗声道:“有道是‘子不言父过’,可是郎中令大人既然问起李白加入黄巾之事,李白就僭越了。

当年,家父因为世道艰难,走投无路之下,跟着张角造反,成了一个黄巾贼。李白年幼,懵懂无知,也跟着家父成了黄巾贼。

然而,李白虽然头上顶着黄巾贼的称号,心中一颗自强不息的心,却不曾磨灭过。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白虽是黄巾贼,却不曾自甘堕落,而是时刻想着能够归顺朝廷,建功立业,为朝廷效力……”

说到此处,那些儒家学士满意的点点头,对李白的一番话还比较中意。

“……当今皇上虽然年幼,却聪慧敏捷,是有为之君。李白虽是黄巾贼,身份卑微,但是位卑不敢忘国忧,李白不才,也想为君上分忧。与诸公时刻想着为国分忧一样,李白心中想的也是如此,因此才想归顺朝廷。”

李白神色诚恳,言语激昂慷慨,语气中透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意味。

他越说越兴奋,脸色涨红,双目圆睁,大声道:“国祚艰难,百姓流离失所,然而当今皇上是有为之君,我辈之人当慷慨奋进,为国赴难。有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白此言,与诸公共勉之……”

这一席话,让众宾客纷纷变色。

那些儒家学士都是神色大变,望向李白,眼中纷纷露出惊讶之色,没想到李白竟有如此大的胸襟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身份卑微,却不忘报国之志……大哉,李白!

“好,说得好!”宾客中,一名发须苍白的老者,拍掌叫好。

“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言当浮一大白。”卢植抚须大笑,眼中闪烁着浓浓的赞赏之意。

大厅中,众人连连叫好,对李白也是赞不绝口。

他们的目光落在蔡邕身上,眼中满是羡慕:蔡伯喈收了一个好弟子啊!

这当然是客厅中儒家学士对李白的看法,而李白心中却是哈哈大笑。终于把这群整天之乎者也的人忽悠了,其实他只是借用了范仲淹的话,没想到居然能震慑住这些人,明显效果不错。

李儒眼中精光闪烁,盯着李白,露出沉思之色。

呼!

李白长长松了一口气,望着李儒,眼中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