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 第349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

恰王者少年,青莲剑仙 第349章 先天下之忧而忧

作者:枫笙水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0 14:05:52 来源:小说旗

因为李儒搅局,让李白黄巾的身份公开了,却又因为李白的一席话,使得客厅中的儒家学士接受了李白。

这些人都是洛阳城的儒家名流,一旦他们接受了李白,那么李白今后的路就不会举步维艰。

所谓众口铄金,谈论的人多了,流传的人广了,李白是黄巾首领的身份,在精忠报国的神圣光环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了今天这一番话,使得李白今后招贤纳士会变得更加容易,也不会因为黄巾首领的身份被群起而攻之。

李儒神色复杂,阴鸷的眼神让人觉得一阵森冷。他轻轻的哼了一声,目光闪烁,令人生寒。但是,最终他只能是无奈的摇摇头,叹息一声。

事到如今,他也明白无法诋毁李白了,因为李白的话根本无法让他反驳。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学士的终身信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是儒家思想中非常崇高的境界。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治国、平天下,而是怀着赤子般的报国之心,没有掺杂半点的**杂质。

李白抛出范仲淹的名言,就是一招大杀器,顿时震慑住所有人,包括王允、蔡邕、卢植……

李儒望见纷纷摇头惊叹的儒家学士,顿时心中一阵烦躁,当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有将李白拉到董卓的阵营中,反而使得他名声大振,彻底收拢了所有儒家学士的心。

经过这件事,原来默默无闻的李白,隐隐有了继承蔡邕的名望,成为一代儒学大师的迹象。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李白虽然年轻,但是所说的话,让在座的儒家学士不敢轻视。

“伯喈先生,李儒府中公事繁忙,还有要事待处理,因此要离开了,失礼之处,还请见谅。”李儒朝蔡邕揖了一礼,冷冷道。

此时他浑身散发着一股阴冷之气,让人感觉一阵冰冷。

蔡邕回过神来,褶皱的脸上堆满笑容,连连摆手道:“既然郎中令大人事务繁忙,邕就不挽留大人了。府中宾客甚多,失礼之处,还请郎中令大人多多担待。”

“好说,好说。”李儒脸上强自打起笑容,但是眼中带着浓浓的失望。

这次,他是尽兴而来,败兴而归。

李儒一离开,客厅中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可谓是宾主尽欢。

………………

英雄楼,二楼。

两名文士临窗而坐,窃窃私语。

“仲德公,李白此人果然是不同凡响,一入洛阳,这才多少天,居然拜得蔡伯喈为师,当真是大造化,大运道。”

说话的人,身穿一袭青衫,手持团扇,一边轻摇,一边道。

此时正值寒冬,非常寒冷,可是此人居然拿着一把团扇,时不时摇晃一下,当真是风骚无比。他不是别人,正是和程昱一起,紧随李白到达洛阳的荀攸,荀公达。

程昱捋了捋颌下长髯,冷峻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公达,老夫早就说过此人不简单,哼,文若还偏偏不信,非要拉着奉孝一起前往冀州,去投奔那纨绔子弟袁绍,真不知文若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荀攸闻言,一脸苦笑。

程昱可以明目张胆的批评荀彧,他却不能。即使荀攸年近四旬,比荀彧大了五岁,可是荀攸的辈分却是荀彧的侄子。

荀攸是晚辈,自然是不可以批评长辈的。

程昱也是心思通透之人,望见荀攸的脸色,自然明白过来,话题一转,笑道:“公达,你觉得,李白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话何解?”

荀攸不假思索道:“不是忧国忧民么?还有什么解释?”

程昱摇摇头,缓缓道:“公达,你一身所学,为兵家学说,擅长揣度战场形势,制定作战方略,克敌制胜;而老夫一身所学,出自法家,是帝王御下之法。

我们与帝王接触的时间最多,也距离帝王最近,更加能揣度帝王心思。

李白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儒家眼中,自然是忠君报国,饱含报国之心;而在你兵家眼中,也就是字面意思罢了。

至于在老夫眼中,哼,这可不是简单的忠君报国。

若是太平盛世,李白的这句话,倒还算是心诚之语,但是放在当今乱世,李白又是盘踞汝南的黄巾贼,你认为李白会有忧国忧民的抱负?

老夫揣测,这只不过是李白糊弄那些腐儒的话语罢了。以儒家为肌肤,以法家为内腑,外儒内法,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我观李白,恐怕又是曹操那般的乱世之枭雄……”

荀攸一脸惊愕,手中团扇不停摇晃,苦笑道:“仲德公,恐言过其实了。”

程昱却是微笑不语,没有说话。

“哈哈哈,就知道仲德公和公达定然在这里,没想到真被我碰到了。唉,这一路行来,没有酒喝,没有美人儿,可真是馋死我了。”这声音有些嘶哑,语气中含着一丝轻佻。

话音落下,只见一个身穿灰色长袍,衣衫褶皱,发髻散乱的青年走了上来,虽然面色苍白,但一双眼睛如星空一般璀璨,灵动深邃。

“奉孝!你怎么会在这里?”荀攸一脸惊愕,瞧见郭嘉风尘仆仆,一脸憔悴的模样,急忙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我叔父呢?”

郭嘉嘟囔了一声,理也不理荀攸,而是急忙坐下,拿起桌上的酒壶就往嘴里灌。

咕噜咕噜,他连续灌了几口酒,才长吁一口气,摇头晃脑道:“美酒佳人,此乃人生两大追求,有酒喝,真好啊!”

荀攸目光闪烁,一脸焦急,一把拽住郭嘉的衣袖,不停的询问:“奉孝,叔父呢?怎么没有和你在一起?”

郭嘉和荀彧二人,一起前往冀州投奔袁绍,如今却是郭嘉自己抵达洛阳,并没有看见荀彧。

荀攸心中自然是火烧火燎的,免不了一阵担心,连手中的团扇也不知何时扔在了一旁。

程昱摇头道:“公达,你是关心则乱。看奉孝肆无忌惮的样子,就知道文若是不会有事的,否则奉孝早就一脸凝重的模样了。”

“呼呼,有酒喝,真是神仙日子啊!”郭嘉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洋溢着舒爽无比的神色,不紧不慢道,“公达,文若也是年近四旬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你这么担心干嘛。唉,还是仲德公心思细腻,知道文若不会有事。”

程昱笑骂道:“若是文若出事了,你还能这么潇洒不羁?”

郭嘉点头道:“仲德公所言甚是。”

荀攸这才长吁一口气,问道:“奉孝,叔父呢?难道叔父有什么事情离开了?莫不是叔父独自一人,前往冀州投靠袁本初?亦或是奉孝你不想去冀州,转而到了洛阳?”

郭嘉一脸无奈,摊手道:“这个,确实是我离开了文若,独自一人跑到洛阳来了。”

“那你怎么不拉着叔父一起到洛阳,人多也好有个照顾,不是么?”荀攸急忙问道。

“我是这样想的,可是我劝说文若,让文若和我一起前往洛阳时,文若却是一副倔驴脾气,根本不听我的话,还说什么袁绍四世三公,老袁家公忠体国,是忠于朝廷的人,值得投靠……”

郭嘉摇了摇头,叹气道:“因此,我和文若就在荥阳分开了。然后,文若直奔冀州而去,我则朝洛阳来了。”

荀攸一脸疑惑:“奉孝,你原本打算去冀州的,怎么突然到洛阳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