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女汉子系统[末世] > 第74章 城

女汉子系统[末世] 第74章 城

作者:春风榴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0 15:30:26 来源:小说旗

二.结合文艺创作实践,谈谈意境特征。

1.情景交融。

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比如□□的词《沁园春长沙》,就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创造意境的典范。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2.虚实相生。

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如《陌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又如《琵琶行》,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感情。“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这与中国绘画中的渲染烘托有异曲同工之妙。

3.韵味无穷。

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境外有境,虽有而又飘渺难寻的。这样的意境如雾里看花,更能让人回味,引发人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

三.从下列的诗歌、小说、散文中任选一篇写不少于15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120分)

何其芳《花环》

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

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梦过绿藤缘进你窗里,

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

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

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愁的日子,

你有美丽的夭亡。

赏析:

这是一首悼诗,悼念一个纯洁的少女。他的语融古典于现代,又有一种内在的音韵之美,这首诗表达作者对名叫玲玲的夭亡的无限的悲伤。通篇让人有纯洁而美丽的想象,语言不多,意象却美的惊人。这是一只放在一个小坟上的花环,一只用诗的意象的花朵编结成的美丽的花环。诗中运用了”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无人记忆的朝露”、”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等系列意象来隐喻”小玲玲”未被凡俗玷污的脱俗之美,而诗人对于”小玲玲”与俗世无牵的”寂寞”、”悲伤”的心理情感世界的细腻揭示与欣赏态度,更为”小玲玲”身上的脱俗之美加添上了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从而使这位少女的”美丽”从外表到心灵都达到了纯粹、理想的境界。虽然,”诗中抒情主人公流露的是一种孤芳自赏和遗世独立的情怀,赞赏的正是那种自开、自落、自赏、自感的隐逸者的遁世思想,”死亡本是不幸,诗人却说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是与世隔绝的”幽谷里的花”,是不与人交往的,”无人记忆的朝霞”,是没受过社会污染的”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在污染的尘世,保持美和纯洁是一种”幸福”。作者还用了”最香”,”最有光”,”最清亮”来强调这种独特的感受。三个”最”把少女的纯洁描写的让人心动,不敢也不忍去触碰。

这样的少女,她的所梦所爱,自然也是美的。她梦到绿色的藤萝爬进她的窗台,装点她青涩的无限遐思;梦到落在头发上的金色小花,梦到屋檐的落雨,滴滴嗒嗒,在耳边呢喃。檐雨诉说的故事,寂寞的星光,这些优美的意象的组合,仿佛使人进入了少女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丰满了她的形象。

这样的少女,她的泪有如珍珠,流出来的忧伤有如飘忽的幽思而”没有名字”,她度过的日子是美丽的,美丽得使她忧愁。结句”你有更美丽的夭亡”,由于她在短短一生中,始终保持着美和纯洁,生得美丽,死也是美丽的。

本诗反映了青年何其芳的感情世界与抒情风格,他一脱离尘寰为美,以梦和幻想为美。以寂寞忧伤为美,他善于用明丽的意象来表达飘渺的情感,善于用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句子捕捉艺术形象。应该说,在个人抒情世界的狭小天地里,何其芳的诗是有高度的艺术技巧的。

这一阕对早逝青春的挽歌,给诗人与读者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赞美,在诗中,诗人把青春期固有的忧愁、寂寞情怀审美化了,又将这种美定格在少女的夭亡之中。

2013年西南大学文论与写作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0分)

1、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2、共鸣

是文学接受进入□□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二、问答题(每个10分,20分)

1、什么是现代主义

1.从社会层面来说,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伴随。它推崇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推崇知识和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艺复兴以后,现代性逐渐成为西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潮流的主轴,几乎贯穿于所有社会制度、组织架构和发展政策中,成为主导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价值趋向和思维范式。它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制度效能、资本效能、科技效能和人的效能,为构建现代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2.从历史发展层面说,现代主义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指涉紧随“中世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现代性与传统相对立,它具有革新、新奇和不断变动的特点。从笛卡尔起,贯穿着整个启蒙运动及其后继者,所有关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都推崇理性,把它视为知识与社会进步的源泉,视为真理之所在和系统性知识之基础。人们深信理性有能力发现适当的理论与实践规范,依据这些规范,思想体系和行动体系就会建立,社会就会得到重建。

2、艺术真实的特征

艺术真实就是把生活中闪光的事情提炼胡来,加以强调;把一些不闪光的事情舍弃,这样写成的文章,就会让人感到更加的真实。

其主要特征有四个: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的认识个感悟,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实际上也是情感的真实,是破除偶然性和戏剧性之后的真实,而文学创造正是在即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从“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做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而这正是一切优秀的文字作品的共同的创值品格。如果说编写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向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以假定性情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是一切艺术,包括文学的共同特征,这是由于,文学既然不是对生活真实的照抄照搬,作家就必须从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出发,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发掘、提炼、充实、集中和概括,通过想象和虚构予以重组、变形和再塑。如《西游记》里的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空、猪八戒及神仙、妖魔(非真实形象)的结合。由上述可以看出:“生活真实”是基础,“艺术真实”是升华。因此,我们不能用生活真实来要求艺术真实。在一个具体单位也可能是事实,但是文艺创作并不是一个单位写生活记录,它是要进行典型化,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更加一番改造创作的工夫。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要依赖生活真实,但是要达到的真实不是生活真实局部的真实,而是要经过综合概括,反映生活整体的真实。另外,对于生活素材,作者不能站在但是的高度,而应该站在现实的高度来加以处理。这样,艺术真实就能比生活的真实更加真实。如果只按照生活局部的真实来写作,那就不是革命现实注意。而是自然主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到常常会违背历史的真实。而假定的真实也就是虚构的真实。因此,虚构的形式也必须要具有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