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204章 家书抵万金(二)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04章 家书抵万金(二)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这……”陶之闻言,瞳孔收缩,被吓到呆愣原地。

“此言当真?”

秦行哭丧着脸,抱头蹲在树下:“我劝了他的,我怎么就没劝住他呢!我真该死!”

计褚还在那摆置观星镜,可惜天色尚早,他还看不出什么来。

见秦行和陶之二人丧气地哭哭啼啼,掐指道:“哭什么,他活的好好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你们快别哭了,晦气!”

陶之一听,连忙道:“敢问阁下就是计神仙对吧?我家少爷果真好着?”

“身陷囹圄,却过着神仙日子,就算我那师侄不跟着同去,他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师侄跟着一起去了,他更是会化险为夷,有何担忧的呢?还不如来跟我讲讲,他让你给我送的这是什么东西?”

陶之讲不明白,等夜色降临,他教计褚在观星台上用观星镜仰望天空,不断地调节倍数,陶之问他:“看到了吗?”

眼前的深蓝景色逐渐变得清晰,像是他飞到云层之中,置身于此,看的那样清晰。

计褚看见了一颗圆球,明亮的冰蓝色,上面隐隐绰绰的山脉犹如一副朦胧的山水画,圆球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近,即使是世界上最美的宝石也比不上它的光辉。

“这是什么?”计褚心神大震,不由得问出和陆弘一样的话。

陶之道:“你看见的是什么?”

“是月亮吗?”计褚并不是完全不懂天文,正是因为他比旁人懂得多,才能再看见这让人震惊的一幕后,很快意识到眼前的球体是月亮。

月亮,月亮,多少人心中的梦,竟是这副模样。难道这世上真有广寒宫,真有嫦娥仙子吗?

如若不然,怎么能解释得清月亮上会有山脉的存在呢。

计褚忍不住后退,眼睛脱离观星镜时,他的双眼重新看清天上悬挂的弯月。

月亮是那样遥远,伸手也触摸不到。

肉眼可见,上面确实有隐隐黑影。

正因肉眼也能看得见这些黑影,不知它们是何物的古人才会幻想出神话,猜测月亮是嫦娥的月宫,编造出一个又一个神秘莫测的神仙来。

可计褚亲眼看见了月亮的真相,月亮不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月亮更可能是个球体。

自古以来,人们常猜测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形状,有人认为天圆地方,有人认为天地就像个鸡蛋,或者天地就是两条平行的线。

计褚有了新的猜测,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会不会和月亮上的土地一样?

他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也像月亮一样,是颗会发光的球体呢?

月亮的光是只有它有吗?不不不,那又该如何解释天上绽放光芒的星星呢?

计褚从未感觉自己有这么无知过,在这个观星镜面前,他感觉自己像是重回牙牙学语之时,一切都是未知的。

他心潮澎湃,整个人宛若新生,迫不及待地趴在观星镜前。

“那颗土黄色的应该是镇星,这颗呢?辰星?”

它们竟然都是一颗颗的球体……像是被人有意识地罗列在棋盘之上。难道虚空之中有更无上的神手在操控着一切吗?

月亮的光芒并非是它自己放出来的,今天是弯月,很明显它被什么阻挡了,那到底什么才是万物的光源?

计褚仰头足足看了几个时辰,如果不是陶之在一旁守着他,只怕他早就不小心走到山崖下面了。

秦行和他交换着,二人一同守着计褚,计褚就像是陷入另一个世界,连魂魄都叫不回来了。

直到第二天天色细微,众星归位,光芒也逐渐变得黯淡,隐隐的月影依旧悬挂在天边。可和晨光熹微相比,月亮的光芒不足为道。

是太阳。

是太阳照亮了世间万物!

一瞬间,好像一道闪电从头脑劈穿计褚的身体,他仰了一夜的脖子,这会儿脖颈僵硬难以低头,他瞪大眼睛努力看向太阳,却被太阳光刺激的流出泪了。

“是太阳啊!”他沙哑地叫着。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已经窥见了大道的一角,但是这一眼,前人不知花了多少年都没有看见,可他计褚看见了。

他看见了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看见道了!我看见道了!”

计褚像是疯了一样,返璞归真,犹如山猴在观星台附近跳来跳去。

“师父!祖师爷!你们看见了吗?徒儿悟道了啊!”

“为何是我?”在陶之和秦行担忧的目光中,计褚突然停下动作,疑惑地问,“你们说,为何是我窥见了天道?”

陶之满头雾水。

秦行和计褚相处一段时间,多少明白他的意思,虽然也不知道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可……

“因为只有你使用了它啊!”秦行指向观星镜。

计褚走过去,抚摸着观星镜道:“是啊,君子善假于物,若不使用物,又如何用肉眼凡胎窥见天道呢?”

他皱眉垂目,看着观星镜,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我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恍惚间,计褚好像看见了他的师父。

白胡子很长的老头还在世时,点着他的额头道:“你啊,就是性子太僻,脑子又太聪明,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从来不走多余的路,是也不是?”

计褚那时年轻气盛,撇嘴不服气道:“既然知道目的在哪,为何还要走多余的路?我就要最快抵达目的地!”

老头但笑不语,问他道:“可是徒儿,最快的是哪条路呢?”

直到师父去世,计褚也没问出最快的路怎么走。

他心中自有沟壑,认定的路,埋头去走就对了!

所以他离开道观,扎根深山,这一住就是一二十年。

人能有几个二十年可活?

计褚一直觉得,比起师兄弟来,他已经走的很远很远了。

师兄总劝他出世,多出去走走看看,他不听,师兄便常让师侄来看他死活。

避世,出世,呵。

计褚终于明白,如果不把路都走一走,怎么知道哪条路最能接近目的地呢?

他放下拂尘,幸好,幸好还不算太晚。

计褚问陶之:“这观星镜可能看的再远一些?”

陶之就是一个工匠老头,论年纪,他和计褚差不多大,论身体素质,再来三个他也赶不上计褚。

一夜没睡,陶之头昏眼花,说话也提不起来劲。

“我只能做到这程度,还想看的看清楚,得请教我家少爷。”

“那走吧。”计褚脱下道袍,裹了观星镜便要往山下走。

秦行脑门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计道长,你要去哪?”

“下山,找秦扶清!”

“等等我!我也去啊!”

独留陶之一人在风中凌乱。

最终他们还是收拾了行囊,把陶之也给带下山了。

在山脚下,陶之问:“我家少爷还活着,你们要去找他,茫茫人海,能找到吗?”

计褚笃定点头:“能!”

陶之点头,茫然看四周:“那我就先回去了?”

秦行自然是不肯回去的,哪怕此次前往镇安府可能会丢掉小命,他还是决定要去。

大和尚可是把他的性命托付给了少爷,少爷给他起了名字,他该去的。

就这样,三人分成两伙,一伙向南,一伙向北。

秦行和陶之彼此告声珍重,陶之又辛苦七八日,差点累散一身骨头架子,终于回到安溪县。

他甫一到青牛村,村里村民没认出来他,还以为他是哪里来的叫花子。

认出人来后,他就被请到秦家去了。

端茶倒水,帕子浸透热水,敷在脸上,洗去多日污痕。

秦家人关切地问起秦扶清的消息。

陶之也没耽搁,说了自己去吉川县,秦扶清在那里还救了一个读书人,至今那味读书人都很感谢他。

在凤来县,有个算命很准的道士,对秦扶清推崇备至,甚至不远万里奔赴去找他。

秦家人一听,又是开心又是激动。

陶之到底把秦扶清去镇安府,镇安府闹了灾荒之事给瞒下来。

心里只盼着那疯魔的道士不会骗人,平安把秦扶清给带回来。

不然这一家的主心骨,不得散了吗?

陶之回家休养几日,才总算养回些人样来。

打从他回来后啊,锁头三天两晚往窑厂跑。

他问陶之,往北怎么走。

现在陶之成了十里八乡最厉害的人,他出了一趟远门,常人难以经历的远门。

陶之也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历,实际上等他回来休养好身子之后,自己也开始回味这些年的出行。

很美好,见识了很多人,很多东西。

怪不得少爷坚持要出去走一走。

出去多看一看,总能学到点东西的。

不过陶之告诫锁头:“你哥哥说的对,你不光要读书,也要锻炼身子,这样才能出去见世面,要是像我一样一把老骨头,还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呢。”

锁头像是在做一场远行的攻略,认真吸取众人的经验。

陶之还告诉他,出门一定要学会辨认方位。

锁头可得意了,他说自己分的清了,他学会了看星星,看星星就能判断位置。

陶之跟一个天文学家待了两日,也沾了点天文学的知识,他体贴地问锁头:“那要是阴天看不见星星和太阳呢?”

锁头傻眼了。

他出逃的计划不得不再次延后,每日在村里锻炼辨认方位,看星星,看太阳,没有星星和太阳就看河流,看草的方向……

直到锁头将辨认方位的本事练的像捡柴火一样高超后,他又一次从学堂逃跑了。

吓跑了鹧鸪鸟,锁头尽量从村里少人经过的地方跑,跑出村子有他也没有放松警惕,沿着大路朝县城的方向跑。

他要去找镖局,他给哥哥写了一封信,想要送给哥哥。

虽然他不知道镖局在哪,但他知道怎么找到苏木他们,他们是哥哥的朋友,一定能告诉他镖局在哪。

只用告诉他镖局在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就好了,其他的他自己就可以找到。

锁头一路跑,一次都没停过,他跟着人群混入城中,朝水井小院跑去。

拍着门外悬挂的狮鼻环锁,发出的“砰砰”声响被院中人听见。

“谁啊?”是大哥的声音。

虎头一打开门,一个汗津津的身子就扑过来抱住他:“大哥!”

“锁头!?你怎么来了?爹娘他们也来了吗?”

锁头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他们让我来送信给哥哥,我自己来的。”

虎头眼珠子都快吓出来了,“这么远的路,你怎么来的?”他把弟弟带回院子,一巧二巧她们四个也都出来了,见到锁头,一番照顾,锁头始终不说实话。

就算他不说,一巧也知道他来城里绝对是为了秦扶清。

果然,这样一诈,锁头才说明来由:“我给哥哥写了信,送到镖局去,让他们送给哥哥。”

一巧觉得好笑,逗弟弟道:“你和镖局什么关系,你叫人家给你送信,你有钱吗?”

锁头摇头,钱?他哪来的钱?

然后可怜巴巴地看向大姐。

一巧伸出莹白的手心,“把信给我,我替你送去镖局,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要是做不到,我就不替你送,也不许别人替你送,怎么样?”

锁头哼哼唧唧,到底答应了:“什么事?”

“你可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

锁头点点头。

虎头气的要揍他屁股,“你这一跑,家里得担心多很,娘说不定都要急哭了,又找不到你人咋办?”

锁头生来是个犟种,挨了几巴掌一声不吭。一巧拦住虎头,“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就是把他屁股打开花,他下次还这样做。”

虎头总算不打弟弟了,她拉着弟弟的手,问他道:“你听见了吗?下回你再想来送信,必须跟爹娘说,说了才能来,不然谁都不会替你送信的!”

锁头捏着皱巴巴的信纸,勉为其难答应了。

虎头气道:“这犟驴,谁说话也不肯听!三弟走到哪都不知道,怎么能把信送去呢?”

一巧也很无奈,只能尽量两头圆:“算了算了,能不能送到另说,今日要是不把他的信送出去,我估计他都要赖着不肯走了。”

小院里有信纸,一巧把弟弟写的信装进信封,用浆糊黏住,又在上面写了锁头的名字。

“大姐,你没看我写的信吧?”锁头担忧地问。

一巧用信封敲他,“我看你那信做什么,无非是告诉你三哥,你捡了多少柴,做了哪些梦,读了几本书,你说是不是?”

锁头脸一红,他不就这些可写的吗?

虎头带着弟弟去镖局送信,虎头正在和压镖的人交涉,锁头却被镖局里传来的呼喝声吸引,慢慢靠近。

扒着镂空的院墙,他身子都悬空了,看见练武场上十几个赤着上身的汉子正在练武。

舞刀弄棒,嘴里还呼呼哈哈的。

虎头和镖局交涉的不太顺利,人家问他信要送去哪,也要看顺不顺路才能送,所以要知道具体地址。

虎头哪里知道具体地址,一挠头道:“他现在应该在雍州吧?”

“雍州?”镖局的人一听,连忙摆手,“这两个月都不去雍州,你还不知道吧,雍州那边有点乱,我们都不怎么跑雍州了。”

虎头:“啊?怎么乱了?”

“那谁知道呢,遍地都是山匪贼人,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敢去?”

虎头呼吸有些急促,那他弟弟怎么办?他捏紧书信,问道:“真的不能送吗?”

“送不了送不了,就算能去雍州,你也不知道人到底在哪,怎么给你送?难不成收了你的钱再把信给扔了,告诉你送到了?”

“我们镖局不做这样的事,你走吧。”

这边二人正在拉扯,锁头挂墙上挂了有一炷香时间了。

屋里有人听到动静看过来,注意到锁头,等他一盏茶喝完,锁头还在那挂着。

那人情不自禁推门到院子里,往那一站,把虎头和镖人的话听得明白,眼睛一直没离开过锁头的背影。

瞧着身板,这肌肉,这耐力……

天生练武的好苗子啊。

邱明刚走到锁头身后,顺着他视线望去,锁头回头看他,立马要往下跳。

被邱明刚稳稳接住。

锁头今年九岁,年纪不大,体格却很好。

前两年他爹还能背动他,这两年不知道是爹老了,还是他又壮了,爹已经背不起他了。

他出去捡柴,轻轻松松能背大几十斤东西走个来回。

像今天这样跑十几里地,只出汗,都没怎么气息不顺。

邱明刚掐着他腋下,稳稳地将他提在手里,拎小狗似的估算下重量:“好家伙,可真不轻啊!”

锁头踢踢脚,“放我下去。”

邱明刚将他放到地上,没忍住从他肩膀头摸到手肘。

没能继续往下摸,因为虎头走过来了。

虎头身量不高,气势十足,拉扯完送信的事,低头找弟弟,没找到人,一抬头就看见一个男人正蹲在锁头面前摸来摸去。

岂有此理!

他们可都接受过秦扶清的羞耻教育!

这光天白日之下,居然还有坏人?

“你干啥!”虎头把弟弟拉到身后,警惕地看着邱明刚。

邱明刚一看见虎头,眼前又是一亮:“你们是什么关系?”

虎头道:“我是他大哥,他是我小弟,咋了?”

“好啊,一家竟然能出两个练武的好苗子,可真不赖,只可惜你年纪大了,伤了根骨,”邱明刚一边说,一边捏着虎头的肩膀,“也不是不能练,不过错过最好的时期,上限摆在这里了,你是不是干了很多重体力活?”

虎头被他从胳膊捏到大腿,并未察觉到啥恶意。

方才跟他争执送信的年轻人走过来,介绍道:“这位是我们镖局的总教头,你叫他邱教头就好。邱教头,我刚才就看出来了,这小子身体可真不错,就是个头矮。”

邱明刚道:“个头是矮了些,不过他的下盘更稳了。”

“你们……”

虎头正想发火,邱明刚笑着道:“别担心,我们又不是什么坏人,这里是镖局,我见你弟弟骨骼惊奇,是练武的苗子。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让你弟来我们镖局练武艺?将来有门手艺,一辈子都不愁吃喝。”

邱明刚没把话说的更露骨。实际上要他看,小点的娃娃从现在练起,将来本事不可限量。会文或者懂武,都能生活的很好。

要是有身好武艺傍身,不比读书差。

虎头挠挠头,“我弟真适合练武啊?”

邱明刚道:“适合啊,你也很适合,你现在做什么的?要不要来我们镖局?”

锁头突然道:“大哥,我要学武艺!”

末了,虎头还是没能做出决定。

他拉着弟弟离开镖局,信还是留在镖局了。

邱明刚说如果有要去雍州的镖,就帮他们尝试送信。

如果送不成,就再把信送回来。

意思说,他们还得经常到镖局来打听消息。

虎头问弟弟:“你知道练武是干啥的不?你就要学,不读书了?”

“读书,可我也想学武艺。”锁头道。

“白夫子说你聪明,读书读好了不比你三哥差,学武艺不就耽误了读书吗?”

锁头闷声道:“你们不让我学,我就天天偷跑来学。”

这事虎头也做不了主,告假半天,带着弟弟回村里。

一回到家,果然家里都快翻天了。半个村的人都在找锁头,秦春富说出村往北找,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看见锁头回来,得知他跑去县城了。

秦木桥手抖着,说要去村里跟村正商量,这学堂必须得建墙,不建不能行。

他别说要建墙了,就是要挖坑,村里也没法说不字。

毕竟整个学堂都是秦家出钱建的,村里人用两三天功夫垒了砖墙,把学堂给围了起来。

锁头被揍得两天没能下床。

平时都是他爹打他,他爹手重,打小孩只敢用竹条,轻易打不疼他。

这次是王丽梅亲自下的手,没忍住用上藤条,往锁头屁股蛋抽了五下,第三下就肿出血痕了,锁头愣是没哭。

第五下王丽梅都要哭了,锁头才终于哭着道:“我要学武艺,我要保护哥哥!”

等他屁股上的伤好之后,秦木桥这位家中的老兵,在村里多了个驾驴车的任务。

他要送孙子去城里镖局学武艺,顺带捎着要进城的村里人,成了驴把式。

熊窝窝岭里。

秦扶清正给山匪们上课。

杜甫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的杀伤力,就像是一根放血的刀插在大唐的心脏。

可谁也说不清,这场兵乱过后,食盐之争在大唐的衰落中又起了什么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