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221章 新生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21章 新生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赵靖躺在床上,上身穿着中衣,怕压着伤口,便没有系紧,松松垮垮地挂在身上,隐约可见伤势比刚开始好了很多。

比起他身上的伤,赵靖的精神状态改变更多。

之前他躺在那里,一副寻死觅活的样子。现如今,眼睛里明显有光了。

秦扶清走过去坐在床边,摸了摸他的手,温热的,顺势用被子盖住,问道:“叫我有何事?”

赵靖抿唇,眉宇之间有些绷紧。

“就算我伤养好,我也没法像以前那样,你为何要救我?”

“我当你是朋友。”秦扶清回的也快,起身去桌边倒水,喂给赵靖,他喝了,没以前那么抗拒。

看起来是真的不想着死了。

“就因为这个?”赵靖有些不解。他与秦扶清相处才多久,就算是朋友,又能有多深的感情呢。

换作是赵靖,当时秦扶清阻拦他时,他不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的路吗?

秦扶清不置可否,“你说的没错,可你选择你的忠孝,是大事,我选择救你,是我个人喜好的小事。”

“我救你,无关忠孝勇,也不是因为我这人讲义气,我只是不忍心看你死。”

“就算不是你,我能救也会救的。”

秦扶清说起话来笑意吟吟,看起来让人如沐春风,可赵靖总觉得他话里带着几分凉薄。

并非因为他是赵靖,而是任何一个人处在赵靖的位置,他都会救。

所以,重要的不是他。

赵靖恍然,然后接受了现实。

赵靖并不重要,他所看重的家愁血恨,也只有他一个人觉得重要。

他可能是他自己世界的主人,但对于这个世界上其他人来说,他又是一个无关的过客。

正是因为多年以来,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看到自己是赵靖,觉得其他人的生死悲欢都不重要,所以在复仇破灭后,才会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死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

赵靖在一瞬间,想明白了这些。

他先是压低声音笑,继而苦笑,然后放声哭着大笑。

“亏我一位自己神勇一世,是了不得的武夫,谁知兜兜转转多少年,竟然什么都不剩下。”

“我视蔡飞为义父,他杀我全家,欺瞒我真相,却又教我本事,我没能用这本事杀了他,是一大憾事,可我手脚尽废,只怕从今往后都没法向往常那样征战沙场。不过是将他给我的还给他,从此桥归桥路归路,蔡飞义子已死,活着的只是赵家的赵靖。”

赵靖异常冷静地说罢这些,像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看着秦扶清,他道:“你愿意和这样的赵靖做朋友吗?”

秦扶清咧着嘴角,伸手在他无力的手心碰了碰,“那当然!”

赵靖情绪有些波动,他压抑着道了句:“好!你救了赵靖,赵靖的命是你的。”

前半生只为报仇,后半生,他只想报恩。

把蔡飞给他的一切,都扔了,他要做新的赵靖,长出新的血肉来。

秦扶清笑道:“要你的命可太夸张了,你只是手脚无力,又不是真的瘫了,将来我寻到名医,好好给你医治,说不定你还能重拾你的本事。”

赵靖微微笑着,摇头。

“罢了,从今往后,我已经不想再碰刀剑。”

他杀了太多无辜的人,变成废人一个,说不定就是报应。

“哎,那岂不是可惜了你的本事?”秦扶清有些遗憾,赵靖那日的风采,他可是亲眼见到的。

如流星飒沓,可惜跟错了人,落得如此下场。

人生在世,命运无常,谁都不知道惊喜和意外哪个先来。

或许正因为此,人生才会如此复杂多彩。

“我只是不想再碰刀剑,可我的本事,谁告诉你会浪费的?”

“那你要做什么?”

赵靖微微仰起头,秦扶清立马帮他垫高枕头。

“这就是我叫你进来想说的。花大姐不容易,我想帮帮她。”

秦扶清眼睛一亮,看着眼前的赵靖,竟然真的跟换个人似的。

他还记得在镇安府时带着赵靖出府,二人一起去坊市外吃羊肉汤,赵靖嫌弃那里的环境,对周围的人视若无睹,听到百姓的悲惨生活,也一副与他无关的高冷模样。

可现在,他竟然关心起照顾他的贫苦女子。

要知道,十几天前,赵靖还求着秦扶清快把花大姐赶走。

即使变成瘫子了,他依旧嫌弃花大姐这样的苦命穷苦人。

短短十几天,赵靖宛如变成另一个人。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以前在蔡飞手底下苟活的赵靖死了。

他从今以后,长出新的血肉,是真正的赵靖了。

秦扶清轻轻拍着赵靖的肩膀,这就是他救人的意义啊。

他比赵靖还要激动,期待地问道:“好,你想怎么帮她呢?需要我给钱吗?”

赵靖摇头,“给钱只能帮她一时,等我们离开此地,给她的钱总有用完的时候,到那时,又该找谁帮她呢?”

秦扶清笑道:“赵兄考虑周到,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我们该如何帮她呢?”

赵靖想了想道:“我听她说起她的几个孩子,她有两个儿子,心地善良,在家中照顾姐妹,对她也多有体贴关怀。所以我想问你,能否把她两个孩子带来,叫我看看,若是能习武,教他们习武保护自己,将来或许还能有个傍身的本事。”

赵靖想的已经很是周到了,秦扶清点头应好,“我现在就去跟花大姐说。”

“好,辛苦你了。”

秦扶清摆摆手,急忙出去找花大姐。

花大姐还在院子里等待,有些忐忑。

秦扶清出来,对她说了赵靖的想法,“他先前功夫高强,若是能教你几个孩子些本事,也是他们难得的造化。我们在此处应该会停留些时间,你要是愿意,晚些时候就把俩孩子带来,可好?”

花大姐先是一喜,随后又忧愁起来。

“俺肯定愿意让孩子们学本事,不过他俩一来,家里就剩三个妮子,俺不放心,这可咋办,要不俺先让俺小儿子来给你们看一看,俺大儿子就算了吧。”

秦扶清对花大姐家里事还真不清楚,他脑袋里转了几个圈,又给出个主意:“你家里女孩多大?可会做家务?要不然一起带来,在院子里做些洒扫的活,与你同吃同回,也省的你一天跑这么多次。如何?”

花大姐喜不自禁,“那管,那俺这就回去说一说!”

“去吧,路上慢一些。”

“哎,俺知道。”花大姐应答一声,脚步匆忙地离开院子。

秦扶清目送她离开,叫计褚和江蒙来这边吃饭,他盛了饭喂赵靖,四人在一个屋里,俩道士在外间,他俩在内间,有屏风挡着,省的赵靖尴尬。

吃饭时,秦扶清没忍住向赵靖打听花大姐的事情。

赵靖也原原本本给他讲了一遍。

故事讲完,饭都凉了,秦扶清满肚子唏嘘,也吃不下去凉饭。

“花大姐一个女人家,确实不容易。不过就因为她一个女人,咱们这样帮她,估计还是不够啊……”

没多久,花大姐就来了。她牵着一个大些的女孩,身后跟着俩男孩,各牵着一个小妹妹。

一看见秦扶清,她就有些歉意地道:“秦少爷,你看,俺当时太高兴了,就忘记说俺大闺女的事,她有点傻病,干不了活,不过她听俺的话,也不闹人,她俩妹子干活,她坐院子就行,你看行不?”

花大姐尴尬地搓着衣角,其实她本来是想让大儿子在家里看着大闺女,可看见大儿子失落的眼神,心里又不忍,想着秦扶清是个好说话的,便厚着脸皮把孩子们都给带来了。

秦扶清打量着她身后的五个孩子,最大的女孩目光呆滞,一眼就能看出有些问题。

其他的四个孩子,老大是个男孩,九岁大小,老二也是个男孩,七岁大小,再然后就是一个六岁一个三岁的女孩。

这样算起来,花大姐伺候她瘫痪的男人起码伺候了三四年时间。

可真是不容易啊。

秦扶清笑笑道:“没事,让她去屋里待着就行。”

花大姐把五个孩子教养的很好,一进屋,又乖巧又懂事,抢着扫雪扫地擦桌子。

没活的时候,就找个角落待着,说话也不大声。

看起来花大姐提前教过。

赵靖喝了药,睡过一觉,听到外面秦扶清和孩子说话的声音,扬声喊秦扶清,花大姐率先冲过来,问赵靖道:“赵公子,你渴不渴?要不要尿壶?俺给你弄。”

赵靖被她猛烈的讨好搞的有些无地自容,连忙道:“就跟以前一样,有什么事我叫你,你别这样。”

花大姐笑得露出大牙来:“不行,俺得谢谢你,你可是俺的贵人!晌午俺回家的时候遇到村里的男人,又想让俺做那脏事,俺说不做,他还敢嘀咕,俺直接俩大耳刮子抽他。要是没有你,也没人给俺活干,俺肯定不敢打人!”

赵靖听她说的粗鲁,没忍住笑了。

“看来我瘫在床上,还有件好事。”

花大姐连忙摆手:“不是不是,俺可不是这个意思。”

赵靖脸上满不在乎,一点都没先前提起瘫痪就阴沉脸的样子,看的花大姐也直犯嘀咕。

莫非她就回家一趟,人换了?

“好了,你去叫你俩儿子进来,我看看。”

花大姐二话不说,高兴地跑出去叫儿子去了。

赵靖手没力气,没法摸俩孩子根骨,他说姿势,让俩孩子站马步,试着挥拳踢腿。

秦扶清在一旁看着,花大姐带着三个女孩也在旁边期待地看着。

江蒙个爱凑热闹的,今日在隔壁练拳,没功夫来。

赵靖观察后,对花大姐道:“老大悟性高,不过身体欠佳,站不稳,毅力不错,一早就累了,却还坚持站这么久。可以习武。”

花大姐高兴坏了,推了推她二儿子,“那俺家小二呢?”

“他身体要比他哥好,就是有些毛糙,年纪小,还能调教,也是习武的料子。”

“哎哟!俺就想俺俩儿差不了,赵公子要是看见俺家那口子,就知道了,这俩娃都随他爹!”

赵靖板着脸,“行,等我见到你男人,我就跟他说说。”竟然都有开玩笑的心思了。

花大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见他没怪罪的意思,羞怯地笑起来。

赵靖有了教孩子练功的任务,比先前更配合喝药换药,容大夫先三天来一次,然后是七天来一次。

秦扶清没能赶回去过年,也没能赶在十四岁这一年去到望岳书院。

不过也并不孤单。

在游凤镇郊外的村庄里,他和计道长、江蒙,赵靖还有花大姐一家,过了北方的年。

腊八煲粥,打扫,祭祀,用油炸各种食物,和面在炕上发面,包羊肉包子,做饺子。

花大姐勤快,手脚也麻利。她俩孩子在秦家小院习武,仨女儿也跟着她一起来,干活,干不干活都有工钱拿。

秦扶清兴致来了,便交女孩子写字,给她们画花样,让她们学着画。

有时候她们的兄弟在院子里练拳,秦扶清鼓励她们也练。

傻女年纪大,适合习武,可惜脑子不灵光,讲啥都不懂。

俩小女孩年纪又太小,身子太软,练不得。

习武之人不能缺营养,秦扶清从不会在吃的方面委屈自己,每天肉蛋奶轮着来,保证营养充足。

不到半个月,几个孩子脸上都多了点肉,不像先前那样,跟裹了一层干皮一样。

花大姐看着孩子们长得越来越好,干活也有劲。

一个人把院子里的活都给包了,几个大男人原本打算随意过年,可她一听,反倒不乐意了。

过年怎么能随便过呢,一年只有一次的喜庆日子,以前她男人活着时,家里每次过年都可热闹了。

后来男人瘫了,一年不如一年。

今年好不容易有了新的希望,是得好好过年,除去从前的晦气。

过年这天,村落里断续传来鞭炮声响。

花大姐在厨房里忙的不可开交。

秦扶清带着孩子们在外面放炮竹,点燃引信后,赶紧捂着耳朵跑远。

等炮竹噼里啪啦炸完,花大姐炸好萝卜丸子,第一碗先供奉给灶王爷,让神仙先吃。

第二碗,刚出炉的萝卜丸子送到秦扶清手中,他逗弄孩子,“一人背一首我教你们的诗,就能吃丸子。”

于是奶声奶气的背书声就在院子里响起了。

赵靖伤势大好,虽说还是手脚无力,可每日都要强撑着,扶着拐杖,在屋里走来走去训练。

他性子倔,荣大夫说不可贪多,不然反而有碍复原,他才肯减少训练时间。

听到外面院子里的声响,会心一笑。

等到晚上。

花大姐熬好羊汤,奶白的汤锅里按照秦扶清的要求,依次烩入萝卜白菜、片好的羊肉和丸子,端上来时,满满一大盆已经不能称之为火锅了。

可浓郁的香气,依旧馋的所有人直冒口水。

没有合适的锅,秦扶清只能如此。

烩菜,加上花大姐揉的白面馒头,每个馒头都揉的光滑无比。不配着菜,秦扶清都能吃下去三个大馒头。

他踩着凳子,爬上隔壁的墙,江蒙和计褚不在院子里,正找着,突然听到头顶传来江蒙的声音。

“饭做好了?我和师叔在屋顶。”

秦扶清拉开距离,往上眺望,果然看见捧着望远镜的计褚。

还有被冻的瑟瑟发抖的江蒙。

“计道长,又在观星吗?”

“是啊,今夜的天象可不一般,一年也只能看一次。”

按照历法来说,除夕过后便是正旦,这正是年尾与年头的交替,其天象自然和平时有所不同。

江蒙抽着鼻涕,“师叔,要不你自己先看着,我下去帮帮忙吧?”

计褚都没回头看他,“嗯”了一声,“去吧。”

虽然把师叔一个人扔屋顶很不道德,可江蒙实在扛不住,年夜饭这么香,他又冷又饿,冻的头都疼了。

过年了,秦扶清喂给长耳的草料也比平时要丰富些。出门在外,他身边只有长耳这么一个家人。

“哎,也不知道家里人怎么过的年。”

这还是秦扶清第一次没和家人过年呢。

不知道舅舅有没有继续被催婚,他再不成亲,外婆的嘴皮子估计都能诉苦诉薄一层吧。

他今年不在家,家里的对联都是谁写的?二哥肯定很开心,总算轮到他写了。

还有村里人上门求秦家人帮写对联,送些自家做的东西来,便能免去买对联的钱。

往年秦扶清可没少给人写对联。

就连舅舅家里的对联,也都是他写的。

书局怎么样了呢,苏木他们几个肯定也都想他了吧。

师父和师娘肯定感情很好,小胖墩应该也长大些了吧?

玄鹤道长……

他们会不会,也在惦记着自己呢?

秦扶清对着长耳絮絮叨叨,总算明白为何古诗里思乡诗是一重要分类。

出远门就跟失踪没啥两样,见面难,回家更难,难上加难。

“秦少爷!吃饭啦!”

秦扶清被这一嗓门喊回神,趁天黑没人看见擦了擦眼睛。

再转身时,又整理好心情。

屋里燃着好几处烛火,明亮的小屋在彼时的世界里,就像是苍茫海面上亮起的一叶孤舟。

在这叶孤舟上,收留的都是无家可归之人。

赵靖能自主坐下,他手夹菜无力,秦扶清坐在一旁帮他夹,他自己用筷子慢慢往嘴里扒。

虽然做的缓慢艰辛,可这无疑是重要的一步。

花大姐把饭菜都端上来,孩子们摆好碗筷,一家人坐的整整齐齐,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

到吃饭时,计褚总算下来了。

人齐了,秦扶清给每人盛一碗羊肉汤,举起碗来。

“感谢命运让我们在此相遇,祝赵靖早日康复,祝花大姐生活美满,祝江道长寻得大道,祝计道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孩子们平安健康长大!以汤代酒,除夕快乐!”

“除夕快乐!”花大姐嘴角就没下来过,脸颊红红的,学着秦扶清的样子端着碗,喝了一大口羊汤。

“除夕快乐!”赵靖的手端不起汤,没关系,他用手腕夹着碗,硬是靠自己喝了一口。

江蒙端着碗:“我也祝你们快乐!”

说罢,喝了一大口热乎的羊汤,整个人都精神了。

计褚没有多言,冲着秦扶清举碗。

不管怎么样,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计褚吃罢饭,又回到屋顶去。

剩下几人没急着收拾碗筷,坐在火堆旁取暖聊天。

前些日子连续下好几天的雪,怕路上来回不方便,秦扶清便收拾出来两间屋子让花大姐和几个孩子住,省的麻烦。

聊着聊着,花大姐家的二子突然问:“秦少爷,计道长每天都在看什么?”

秦扶清正想着如何回答,江蒙却道:“我师叔看的东西,寻常人看不明白,就那些个星星,有什么好看的呢?”

其实江蒙也用观星镜看过星星,确实和肉眼所见不太一样。

可那又如何呢?

对于不懂的人来说,黄历就在那放着,他只能看得懂宜忌,却不懂得为何宜忌,也不知道它的由来因果。

自然就一头雾水。

可对于计褚来说,他观天象,就如同翻看一本黄历,能通过此判断吉凶。

偏偏这门本事教也教不得。

计褚千里迢迢追秦扶清到此处,本以为秦扶清是他要找的那个人,可秦扶清对观星的兴趣,仅限于实用。

他了解星象的皮毛,因此能帮计褚解答一些疑惑,可计褚所追求的那条路,秦扶清无法跟随,也无力跟随。

计褚看的是天上的月亮,秦扶清看的是地上的六便士。

就这么简单。

他们可能彼此错过视线,看向对方感兴趣的东西,最终却不是一路人。

计褚趋吉避凶,像个不沾锅。秦扶清对他把玄鹤道长推出去一事,到底心有介意。

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不必把话说的太明白。计褚不愿意沾染秦扶清以外的任何因果,秦扶清也无法遂他的意,听从他的指示走另一条路。

所以他总是客气地叫计道长,江道长。

他日江湖路远,总有别离之时。

二子拉着他娘的袖子,小声问道:“娘,我能不能出去看星星?”

“星星有啥好看的,外头冷……”

花大姐的话被秦扶清打断,他笑道:“孩子有兴趣,不是什么大事,就让他试试看吧。”

二子得了去外头看星星的机会,彼时他还不知道,选择不同的机遇就会拥有不同的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