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222章 青州学府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22章 青州学府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冬去春来。

嫩绿的小草为大地披上戎装,沟边的榆杨发出嫩芽,远处的山峦也褪去冬日的灰暗。

厚厚的积雪融化,裸露出北地斑驳的泥土地来。

哪里的路都是泥泞的,一踩一脚厚厚的泥。

直到暮春时节,北地的天气才真正可爱起来。

小院里,秦扶清搀扶着赵靖,慢慢地走动。

赵靖身上的伤势已经好了,手脚上留下疤痕,他能走路,只是不能长时间走动,自己吃饭穿衣也不成问题,却比不得从前那般健步如飞,武艺高强。

等秦扶清听说镇安府发生动乱的事情,时间已经过去三月,等他再听说五皇子寻得天师被召回朝时,又是盛夏时节的事情了。

赵靖每一日都在锻炼,坚持康复,情况越来越好,只要不快速跑动,他能像寻常人一样走路。

在游凤镇住了大半年,秦扶清也该离开了。

这大半年来,花大姐一家的生活有很大的改变。

她的大儿子长高不少,跟着赵靖学武,人也活泼自信了。

她的二儿子,因对星数好奇,计褚道长便让他留在身边学习,最近这几个月来,二子在隔壁院子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跟赵靖学武的时间。

花大姐家里的三个女孩,自从父亲去世,一直很没安全感,可在秦扶清身边,她们也比之前开朗活泼多了。

如今秦扶清他们要离开,首先就要想到花大姐一家的事情。

赵靖想让花大姐一家搬迁。

他这样想是有原因的。

虽说花大姐不做那一行了,可附近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她做过什么,风言风语从来没少过。有时候花大姐走在路上,就会遇到一些男人出言调戏。就连几个孩子都受到影响了。

再来呢,花大姐在此地没有亲人,她那娘家,自从她男人瘫痪,便一直没有来往,等到花大姐卖身养家的事情传开后,她爹更是直言他闺女已经死了。

这俩原因结合起来,赵靖觉得花大姐一家能离开此地,另寻别处发展最好不过。

他的命是秦扶清救的,可他能想开,确实受到了花大姐的影响。

又收下大子做徒弟,他应该想的周全些。

秦扶清非常赞同,去找花大姐说了想法。

“秦少爷,你们要走?”花大姐听他要走,非常慌乱,“是俺们这不好吗?你们要去哪?”

秦扶清哭笑不得:“这里就是再好,也不是我的家。我本意要去青州的望岳书院,被好多事耽搁了行程,现在赵靖的伤好了,我们也该出发了。等从书院离开,我还是要回家的。”

“哦对,你们是有家的,”花大姐的失落溢于言表,和秦扶清赵靖他们相处这么久,花大姐是真心喜欢这两个年轻人,他们俩纯粹,善良,对她多有帮助,帮她摆脱泥潭,要是秦扶清他们走了,她和孩子们该咋办呢。

一向直爽的花大姐却在此时犯了难,捏着衣角失落无比,也不敢问秦扶清其他的。

秦少爷他们有家人,她和孩子们是外人,是下人,就算一起过年吃饭,也只是外人。

做了一段时间的主仆,又不是非对她们负责不可。

秦扶清见她头越来越低,玩性很大地弯腰去看,“花大姐,你是不是舍不得我们离开?”

花大姐没忍住哭了,“你们是俺的恩人,俺舍不得!”

秦扶清连忙道:“别哭别哭,我这还有话没说完呢。你看赵靖不是收下大子做徒弟了吗?你们在这里无亲无故,又是妇孺,没人帮衬着不行,要不,你们跟我一起离开,去别处安家落户,有我们照顾着,你也能省心些。”

花大姐听罢,第一时间想到她男人,“那俺男人咋办,逢年过节都没人给他烧纸了。”

她说着,只感觉心里苦涩的很。

秦扶清面露难色,还没想到怎么解决。

花大姐就想开了。

她神色坚定,“算了,要是俺男人知道,肯定也赞成俺跟你们走。以后孩子们有出息了,俺们就回来!”

这个女人不是一般的坚强,她曾深陷泥潭,比谁都渴望离开泥潭,哪怕只给她一根稻草,她也能紧紧抓住,只盼着脱身。

既然花大姐决定跟他们一同离开,事情就好办多了。

秦扶清去镇上买了一匹马,请了两个镖师,护送他们一行人前往青州。

这一路上山高路远,听说好多地段还有绿林好汉,他们尽是些弱病儒,不请镖师不成。

当初离开镇安府时,玄鹤师父给他拿的都是小黄鱼,足足几十条,秦扶清花了大半年,连半条都没用完。

这边花大姐带着几个孩子收拾东西,俗话说破船还有三千钉,虽说秦扶清不叫她带太多行礼,可花大姐想着衣服啥的要带,去到不知住哪,总要吃饭,这铁锅是带还是不带呢。

孩子们听说要离开这里,走远路去青州,也很高兴。

管它青州在哪,只要能跟着秦扶清,只要能离开这里,跟娘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大子,给你大姐的东西都收拾好,还有那个绳子,一路上一定要牵好她,别叫她跑丢了!”

花大姐最担心的就是傻女,生怕她不懂事,跑没了,到时候人生地不熟,找都找不回来。

大子应声道:“好,娘,俺一定看好大姐。”

“二子,你看好两个妹妹。”

二子没应声。

花大姐扭头去找孩子的身影,看见二子站在那里,也不收拾东西,脸上怯生生的。

“二子,你咋了?”

“娘,俺不想去青州。”

花大姐一听,眉头一皱,“俺们都去青州,你不去,你要留家里不成?”

“俺也不留家里,娘,”二子连忙跪下,“俺想跟着计道长他们走,去当道士!”

“你这孩子!”花大姐急了,抓起他装作要揍人的样子,“你好好的,当啥道士?”

“俺就是想当。”二子眼泪汪汪的。

花大姐想不明白,那俩道士看着跟不食烟火似的,听说天天住在山里,在山里有啥好住的?

她从不打孩子,遇事不明白,就找秦扶清。

“你说孩子好好的,非跟俺说要去当道士,秦少爷,这可咋办?”

秦扶清摸着下巴。

过完年,他十五岁了。

进入变声期后,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一点就是,他嘴唇两边的胡须多了,看起来丑丑的。

太早刮胡子会长成硬茬,更不好看,秦扶清硬忍着剔须的念头,不照镜子,等着度过这段尴尬期。

可手痒啊,总是忍不住摸点啥,这两边的小胡子就成了他的手下玩具,闲着没事就摸一摸。

“花大姐,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指望他们出人头地,升官发财?”

花大姐有些不好意思,“俺可没想那么多,俺就想着他们将来能有个养家的本事就成,起码不比他们的爹差!”

“那二子跟着计道长,绝对能学到本事,这点你不用担心。”

“可……他要是去当道士了,俺不就见不着他了吗?”花大姐十分不舍。

“计道长所在的山,离我所住的地方也不算特别远,逢年过年他要下山,一两天就能到了。”

一两天,那确实不远。

花大姐还是有些犹豫,最终还是二子说服了她。

计道长并没有收二子为徒,他还在观察二子的天赋,但已经决定给他起个大名,花琮。

他们比秦扶清还要早离开,计道长决定要先回观星山,他对秦扶清道:“日后你回去了,切莫忘记再去观星山一趟 。”

秦扶清连忙应下:“计道长放心,我一定会去的。”

计褚闻言,微微叹口气,带着江蒙和花琮离开游凤镇,返回观星山。

花大姐目送二儿子离开,双眼通红,等不见了儿子踪影,又大哭一场,这才恢复正常。

秦扶清找好镖师,备好马车,即日出发。

二子有了大名,他便给剩下几个孩子依次起了名字。傻女名花佩,大子名花珏,二妹名花容,小妹名花月。

两辆马车前后离开游凤镇,烈日炎炎,秦扶清不爽马车里闷热,便骑着长耳跟在队伍后面。

从雍州到青州,骑马要走半个多月。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有时还要避开不方便走的路。

等抵达青州的时候,已经到七月中下旬了。

望岳书院在广德府,还没到广德府,路上便经常看见有背着箱箧,成群结队的读书人。

北明出名的十大书院,其中有三座坐落在青州。

青州又是儒家圣地,自古以来文化氛围浓厚,看重文教。

秦扶清看着来往的读书人,不由得感叹自己终于重返回熟悉的环境,好像原本遗忘的记忆又在蠢蠢欲动。

广德府是一座很大的城池,人数比镇安府要多的多,此地只有丘陵,少山地,水多景也美,一望无垠的平地里,农民们驱赶黄牛正在耕作。

望岳书院坐落在城池北侧,背靠大山,与城南的一座小山对峙。

秦扶清他们抵达广德府第一日,先找了处客栈落脚,熟悉环境。

第二日,秦扶清在城里找戈玉扬家的镖师,经过几番打听,终于找到认识戈家镖师的人,然后把早就写好的家书,重金托人寄回去。

接下来,秦扶清找了个本地包打听,开始熟悉广德府的环境。

当初秦扶清要来望岳书院读书,身上带着老师和县令柳祥贵的亲笔推荐信,只要拿着信,说不定就能顺利入读。

可他这一路颠沛流离,几经波折,身上除了紧紧带着路引和身份竹节,其他的东西全都丢了。

丢了。

就没法进望岳书院读书。

那他岂不是白来了!?

不行,如果不进去读书,怎么对得起他这一路上的颠肺流离呢。

于是乎,秦扶清在包打听这里都快把广德府的历史人文听的七七八八,终于没忍住问道:“倘若我是一个读书人,想进望岳书院读书,可有什么法子吗?”

包打听毫不犹豫道:“有啊,只要你考上秀才,在县试里做了廪生,就能得到推荐进入望岳书院读书啊!”

这里随便一个包打听都对读书人那点事如此熟悉,可见文化氛围浓厚。

秦扶清不好意思道:“我是外地人,虽说已经是秀才了,也能如此吗?”

包打听一愣,“外地人,本地的县学没法推荐的呀,这条路行不通。”

“那外地人该如何进去读书呢?”

包打听耐心道:“小哥,像你这样千里迢迢来我们青州求学读书的人可不少,难道你来之前都没打听过吗?望岳书院宣告天下,效仿孔老夫子有教无类,只要愿意求学,都能到望岳广场听贤师讲课。五天一次,每次都是不同的贤师,每逢这时候,山脚下都是来求学的读书人嘞!”

秦扶清还真是第一回听说,这不就像前世大学的公开课嘛,想听就能去,老师不赶人。

也难怪此地学习氛围浓厚。

“那若是想要进入望岳书院读书呢?”

“听课三个月后,读书人可以申请参加书院主持的考试,只要名列前茅,就能进入书院里头读书,这可是除了考进去之外唯一的法子了,”包打听摇头道,“不过我听说考试极难,一年到头共有四次考试,能通过考试进入的还不够十指之数呢!”

这个听起来靠谱多了。

“非学三个月才能考试不可吗?”秦扶清又问。

若是如此,他在青州估计又要耽搁不少时间,不知道今年能不能赶回去过年了啊。

“嘿,你这少年人!”包打听只觉得秦扶清心高气傲,“许多读书人学满三个月去考试都不见得能考过进去望岳书院,你还不想学,直接进去,那为何不应聘贤师讲课呢!”

“亏我看你是个读书人,没想到无知又不自知,罢了罢了,你爱学不学,爱找谁打听打听去,我伺候不了您!”

秦扶清没想到包打听居然恼火了。他哑口无言,想解释又不知如何解释。

“给我结钱!”

他给包打听结完钱,二人不欢而散。

谁知道这包打听还是个人才,等秦扶清再去找别人打听时,也不知头天那个包打听怎么造谣的,都说他是个心比天高,难伺候的主,竟然不愿意接他的活了。

秦扶清处处碰壁,灰溜溜地回来。

广德府的花销比在游凤镇村里子大多了,这么多人住客栈也不是事情。

秦扶清便找牙人在望岳书院租院子,谁知一问价格,带水井的小院一个月要十几两银子!

十几两!

住个一年半载都能回家买房去了。

秦扶清还以为自己这几十条小黄鱼挺耐花,一看大城市学区房的物价,忍不住泪目。

没办法,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远离学区房,租下一处小院,一个月七两银,勉强能接受。

他们租的地方是在坊市内,每天天不亮,就有叫卖的声音响起,从这里去望岳书院不算太远,也有一些租不起学区房的读书人住在坊市里。

秦扶清院子隔壁,便是一些年轻读书人合租。

入住之后,置办东西又花去不少钱。幸好钱多,一时半会他们也不用担心花销。

人生地不熟,花大姐不叫孩子们出去玩,赵靖也不方便出远门,便每日在家教花珏练功。

秦扶清忙着打听望岳书院的事情,大清早吃过早饭,牵着长耳出门。

这一日刚好是望岳书院广场有贤师讲课的日子,一大清早,隔壁院子住着的书生们就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你们都快些洗漱,今天可是樊讲师的课,上次他讲的《孟子》,真是叫我茅塞顿开!”

“樊讲师的课还不算什么,你来的晚,不曾听过乔讲师的课,他讲孔孟,才是无人能匹敌呢!”

“你说的可是甲丁年榜眼乔万淇?”

“正是他!”

“他竟然也在望岳书院讲学?那可是榜眼,他不是在京城国子监教书吗?”

“你难道不知乔万淇是广德府人?他丁忧在家,望岳书院便请他来讲学,去年一年他也才讲了十来回课,今年到现在,还没来几回呢。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机会听他的课。”

“哎,也怪我去年在家耽搁了时间,没能来此次游学。若是能叫我听到榜眼讲课,真是死而无憾也!”

院墙不隔音,秦扶清偷听的酣畅淋漓,对他们口中的广场讲学也心向往之。

等那几个年轻人出门,他也牵着毛驴出门,就跟在他们身后,慢悠悠地到广场,他们出门挺早,可等到了广场后,却看到有人比他们更早在那等候。

听讲学的读书人都带了蒲团,往那盘腿一坐,便可听课。

广场整体做了回音设计,老师在前面讲课,回音可让广场上大多数人听到。

当然,也有一些像秦扶清这样刚来的读书人,不知道要带蒲团的,附近还有人专门在此卖东西,卖蒲团的就不在少数。

秦扶清找了茶棚放驴,给店家几文钱,请他帮忙看着。

花了三十五文买了一个散发着草青气的蒲团,他没能挤进人群,只能在外围找位置坐下。

等到日头东升,落在讲台上,辰时二刻,讲师总算到场。

可那人一来,秦扶清明显能感觉到众多读书人情绪陡然降低。

“啊,怎么是他!”

“今天又到讲算学的时候了吗?”

“早知道讲算学我就不来了!”

此类的嘀咕声不绝于耳,秦扶清挺直脊背,向前方望去,只看见一个个头不高,肚儿溜圆的灰胡子老头站在正前方,他手里拿着算盘,眼睛微眯。

显然也听见了台下的不满声音,轻咳两声,然后道:“今日讲《孟子》的樊讲师身体不适,由本人代他一日。”

说罢,他便打开一本书,照着书开始宣读。

秦扶清一听,这念的不就是《九章算术》里的东西吗?

“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亩。

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答曰:一百六十八步。”

“诸君可知为何是一百六十八步?”

“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

此积谓田幂。凡广从相乘谓之幂。”

秦扶清在下面听的一个头两个大,眼前的讲师讲的什么,他能听明白,可就是头疼。

怎么会有人把算学讲的如此生硬,简直是粗暴地往学生脑子里塞知识,粗暴的都有点让人恶心了。

秦扶清听得懂都觉得枯燥,更别提台下的学生。

已经有人坐不住,准备收拾蒲团跑路了。

虽说没人管读书人去留,可这附近还有看热闹的人呢,相当于听个课还有人旁观,这时候要走,岂不是丢人?

是以真正离开的人只是少数。

大多数人,都如同秦扶清左手边的仁兄一般,低头装作听的认真,实则昏昏欲睡。

“喂,帮我把那截树枝拿给我。”隔壁的仁兄突然对秦扶清小声道。

秦扶清:“?”他侧身看自己右边,到广场边了,有树,所以是有树枝。

可听课要树枝干嘛?

“快些,蚂蚁在咬我手!”

秦扶清找了一截溜直的树枝给他。

然后便看见此君把几根树枝拼成一个框架,然后张开左手,把手心里蠕动的蚂蚁放到框架里。

此君心满意足地舒口气,侧脸对秦扶清一笑:“多谢你了。”

秦扶清笑笑,“兄台客气。”

说罢,便又继续听课。

“哎,你是新来的吧?”

秦扶清道:“是啊,你怎么知道?”

“你看我的蒲团,”这人约摸十**岁,笑起来露出一点虎牙。他掀开袍子,让秦扶清看,只见他屁股下的蒲团都跑草了。

“我叫陈沛,本地人,你呢,外来求学的吧?”

“我叫秦扶清。”

“这些人讲课,翻来覆去都是这些东西,无聊的很,尤其是这个老头,讲的这些个东西一点用都没有,你要考科举做官,听他讲这些做什么?不如跟我一起玩,咱们斗蚂蚁怎么样?你也捉些蚂蚁,看咱们两个谁更厉害!”

秦扶清看向陈沛的左手边,人跑了。怪不得陈沛会黏上他。

原来广德府还是有学渣的,看着贪玩的陈沛,秦扶清心有戚戚焉。

害,差点以为这里人均卷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