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240章 探亲访友(一)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40章 探亲访友(一)

作者:裳星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20:39:33 来源:小说旗

“回来就回来,还带什么礼物呀!”

二婶赵草儿一边举着手臂欣赏金镯子,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后面了,一边欢喜地客套道。

秦家的女人们,人手一只金镯子。秦扶清私心,给他娘买的镯子更大些,做工也精细一些。

郑红红合不拢嘴,嘴里乖孙乖孙地叫着。

为秦家辛苦操劳一辈子的女人,平日里都没说过想要什么金首饰,可谁心里不想要呢?这可是金子!

拿出去都能炫耀半年的!

秦扶清笑着道:“阿奶,二婶,你们平时都辛苦了,就当是我替阿爷二叔给你们买的!”

“你这小子,倒显得你爷跟你叔不会做人了。”秦春富好笑地拍着儿子肩膀,儿子是真的长高了,他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小孩子们依偎在秦扶清身边,一口一个“哥哥”地叫着,“我们的礼物呢?”

秦扶清肯定没忘,他送给猫娃子一套青州买来的文房四宝,给锁头的是赵靖写的功法,给驴娃子买的则是一套新衣。

猫娃子爱好读书,他亲弟弟驴娃子长大后的性格和小时候倒不一样了,逐渐注重起外表,平日里照镜子,梳油头,喜欢新衣裳。

秦家人来信里调侃他是个假小子真姑娘,托生错了。

秦扶清针对家里人不同的喜好,买了不同的礼物。

家里每个人收到都很乐呵。

锁头搬着小凳子坐在秦扶清身边,他年纪也不小了,十二岁,比秦扶清离开时长高不少。听说他跟着戈家镖局里的镖师在练武艺,练的有模有样,秦扶清便向赵靖请教。

赵靖小时候养在太守府中,蔡飞请了有名的武师锤炼他,技艺也好,泡药也好,赵靖都知道一些。

知道秦扶清的弟弟想要从武,赵靖还劝秦扶清把锁头送到他身边。

秦扶清拿不定主意,赵靖便把锤炼的法子写出来,连同药浴的药材方子都给写出来了。

与分别前不同,锁头看起来好像没那么粘他了。

秦扶清低下头,看弟弟的神情,看不出喜欢还是不喜。

“弟弟,喜欢哥哥带给你的礼物吗?”

锁头抬头,露出一个羞怯的笑来,一笑,秦扶清才看到他嘴巴里掉了几颗牙,瞧着黑乎乎的,有些滑稽可笑。

锁头一笑,又赶忙捂住嘴,含糊道:“哥哥,我很喜欢。”

秦扶清忍着笑摸弟弟的脑袋,“喜欢就好,哥哥给你找了个老师,你先按照这本书上的练,等有时间,哥哥带你去广德府见他去。”

锁头眼睛一亮:“哥哥,我也能跟你一起去广德府?”

秦扶清道:“只要爹娘同意就行,你功课可有落下?”

锁头向来聪慧,在读书一事上,秦扶清是有金手指帮扶,又有上一世的宿慧,才有今日的成就,可锁头是天生如此。

他学什么东西,只用两三分心思,便能做到别人七八分努力的水平,学文如此,学武亦是如此。

偏他又是个倔强性子。

白夫子曾经写信给秦扶清,希望他能劝劝锁头,把心思用在正道上,这样日后秦家一门三公,岂不美哉?

猫娃子已经考上了秀才,等锁头再去考试,秦家鸡犬升天指日可待。

奈何锁头倔的很,他说要学武,那就必须学武,秦家人拿他没办法,秦阿爷不干农活以后,整日赶着驴车送孙子去城里学武,在村里读一天书,去城里学一天武,无论刮风下雨,寒来暑往,都不曾间断过。

镖师说锁头根骨绝佳,训练起他来也从不手软,哪怕吃再多苦头,锁头都能咬牙坚持。

受伤是难免的,王丽梅抹着眼泪给他擦药时,锁头还劝他娘别哭了,现在吃苦,将来等他厉害了,就能保护哥哥了。

锁头一直盼着自己长到和哥哥这般大时,就能跟哥哥一样外出远门,到时候他来保护哥哥,就免去在家中提心吊胆了。

为此,锁头还学了辨认方向,哪怕把他眼睛蒙着,无论白天黑夜,去了任何陌生地方,他都能快速分辨出方位来。

秦扶清还不知道弟弟有这门绝技,他只是想,弟弟的性子不适合官场,既然喜欢习武,那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聊天聊到深夜,秦扶清打了两个哈欠,一家人才依依不舍地散开,锁头端来热水供哥哥清洗手脚,随后各回各屋。

秦家扩建了一回,秦扶清也算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赶在半个月前,他说自己要回来了,王丽梅每天都会把被子抱出去晒一晒。

现在往床上一躺,还能闻到阳光的味道。

秦扶清想着明日还要去探望舅舅,一翻身,便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秦扶清是被驴子拉磨的声响给吵醒的。

秦家人已经尽量压低声音了,奈何秦扶清生物钟如此,再累也没法睡懒觉。

清早还有些凉,秦扶清推开窗户,一股清透的空气扑面而来,裹挟着豆香气。

秦家也算有些家业了,镜今草堂挣得钱,秦扶清都用来买地,如今秦家田产足有大几百亩,已是方圆百里内有名的大户人家。

可秦东财还在做豆腐生意。

秦家一家人都简朴节约惯了,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变成大户的生活,人家有钱人怎么过日子的呢跟他们无关,他们过不习惯。

秦木桥一开始还下地干农活,累着之后才歇着没干了。如今秦家找了二十几户佃户,靠收租一年下来粮仓都能堆满。

秦木桥生怕俩儿子养成啥游手好闲的毛病,老大秦春富负责照看陶厂的生意,老二没什么擅长的,不种地,那就继续卖豆腐吧。

秦东财卖豆腐也不指望挣钱,每天一大清早做好豆腐,用驴车拉出去,从这个村跑到那个村,沿路上把自己家的地给逛一遍,豆腐也就差不多卖完了。

王丽梅和赵草儿妯娌二人,就负责家里的家务事,也不用再像从前那样下地干活,村里人都说秦家日子算是好过起来了,躺着就能享清福。

可在农村,哪有人会闲着呢。

“唰唰唰”锁头把院子清扫干净,摆出架势开始练武。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自从他开始习武后,晨练就和猫娃子背书一样,就没终止过。

秦家人早已习惯了,大家各有各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互不干扰,该吃饭时吃饭,该做事时做事。

秦扶清站在窗前看了一会,看到驴娃子从屋里出来,身上已经穿着秦扶清给他带回来的新衣,停在水池边左转右转,自恋地欣赏着镜中身影。

猫娃子从他旁边经过,翻个白眼把弟弟梳好的狗毛给拨乱,“头发油的不成样子,在这样,你屋里都不用添灯油了——”

“我的头发!哥!”驴娃子气急败坏。

猫娃子拿着书去书房了,经过秦扶清屋前,走过去又退回来两步,朝屋里探望。

“二哥,早,”秦扶清主动跟他打招呼。

吓了猫娃子一跳。

“你,你怎么醒这么早?不再睡会?”

兄弟俩针锋相对惯了,有时候一正经说点什么,反而觉得别扭。

秦扶清笑道:“在外头也醒的早,你读书?”

猫娃子哼一声道:“你要是休息好了,也该同我一起读书了,五月份县学考试,成绩出来后七月份就要参加乡试,你可别没资格考,到时候传出去,你可就成秦举人的弟弟了!”

猫娃子考上了秀才,也有自己的交友圈子,刚开始人家一提起他,便是“我知道你,你是秦秀才的哥哥!”

可把猫娃子给气坏了。

他天天憋着一口气读书,就盼着能压秦扶清一头。

秦扶清笑道:“我今日见过舅舅和几个朋友,明日就去县学走一趟。”

“那就好!”猫娃子去书房了。

秦家这几个兄弟,性格不一,也怪有意思的。

秦扶清推门出去,不见驴娃子身影,他去找他爹,让秦春富今日去县城照方子买药回来,日后每隔七天给锁头泡次药浴。

家里人也能跟着一起泡,对身体好。

还有阿爷阿奶,年轻时干多活,吃的苦头多,老了一闲下来,身上毛病就都显现出来了。

秦扶清打算教爷奶打太极,平时和锁头一样,泡泡药浴,兴许有用。

一听要跟着孙子学东西,秦木桥和郑红红先是推拒,说自己年纪这么大的有什么好学的,可秦扶清劝了两回,他们也就像模像样地跟着做。

年纪大,有些跟不上节奏,打了一会儿实在学不会,郑红红摆着手打退堂鼓:“叫你阿爷跟你学吧,我做不动,累的很!”

秦扶清耐心劝道:“阿奶,打太极能锻炼身体,让您长命百岁,好处多着呢。”

郑红红道:“我活那么大干什么!活得久遭罪,早点死也能少给你们添麻烦。”

秦木桥闻言气的吹胡子瞪眼:“这老太婆,大清早就说胡话,你死了我咋整?”

猫娃子经过,给阿奶精准一击,“阿奶,你要不能长命百岁,日后石头做着大官,还要回来守孝,这一守孝,说不定就把前程给耽搁了。”

“你说问题严重不严重?”

郑红红如遭雷击:“这么严重?”

“我还能骗你不成?若是他不回来守孝,问题更严重,说不定连官都做不成了!”

郑红红二话不说,催促秦扶清道:“那我得学,你赶紧教我怎么打的。”

她生怕到时候给孙子们拖后腿,学的比秦木桥积极多了。

秦扶清背过手,给猫娃子竖起一个大拇指。

擒贼先擒王,干的漂亮。

吃过早饭,秦扶清本打算去舅舅家,不过准备的礼物不够,便先驱车去县里,把大哥和两个姐姐接回去,一家人都跟着去舅舅家团聚。

这些年,要是没有舅舅一家的帮助,只怕秦扶清也没法轻易读书。

秦扶清和舅舅的书信往来也不曾断过,可二人大多探讨些外公外婆的健康,以及舅舅关于植物选种的筛选试验。

对于小舅舅十岁的舅母,秦扶清压根不知道。

他心中好奇的很,没忍住向他娘打听起来。

“娘,舅舅的未婚妻是哪家的姑娘,你见过没?”

王丽梅提起未过门的弟媳妇,满脸笑意:“那可真是个好姑娘,通情达理,温柔大气,你哥哥姐姐们都见过,只你和锁头不曾见过。”

“大姐三姐,你们也都见过?”

一巧和三巧一个十九,一个十七,在乡下都到了嫁娶的年纪,上门求娶的人不少。

可秦家人一直没松口。

怎么说呢,娘家出个王立来这样一朵奇葩,都二十五了才刚定亲,一开始秦家也跟着着急,急着急着就习惯了。

总觉得结婚晚一些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看王立来找的姑娘,多好啊。

秦扶清闲着没事就给他们洗脑,说盲婚哑嫁不幸福,婚姻要有喜欢做基础,还有什么女孩子成亲太早生孩子容易出事,先立业再成家方能成就一番大事。

这些年的耳濡目染,秦家人对家里孩子的亲事也就没那么急了。

毕竟虎头都二十了,这不还好好的吗?

当然,除了以上的原因,秦家没急着催婚女孩子们,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们在书局工作。

镜今草堂是秦家重要的收入来源,事关机密,女孩子们嫁了人,还能不能在书局工作?若是工作,把其中机密泄露给婆家了怎么办?

闺女养的太好,就不舍得嫁到别人家中相夫教子,吃苦受罪了。

仲春时节,杨花飘香,秦扶清坐在驴车上,跟着车的节奏晃动,听他娘讲着舅舅的事情,一颗劳顿的心也得到安抚。

就像是他没有离开这么久似的。

到了王家村,小时候觉得好长的路,如今再走起来也没多久。

王家的房子因为新妇要进门,去年重盖了。砖瓦都是王丽梅给弟弟运来的。

如今的王家,跟从前相比可真是大变样。很红墙绿瓦,大院子里做了整修,像是富贵人家的花园一般,屋后的那棵老杏树斜伸枝桠,挡出大片阴凉。

附近自家的果林,被王立来整出一片池塘,池塘四周种着各色果树,池塘里飘着些嫩绿的荷叶。

塘边有乘凉的亭子,果林里养的有蜂箱鸡鸭。

这哪里是乡下人家,分明是闲情逸致隐居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