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76章 野生小说家(求加书架)

李元义身穿宝蓝直裰,头戴方巾,文质彬彬,身旁跟着一个七八岁左右的伶俐小童,一看就是读书人。

林家书坊的小二前来问询:“书生,可是要买上月的墨程?”

上个月安溪县学刚考过一回试,考卷和试题刚印刷出来,来此的书生十有**都是买墨程的。

李元义摆摆手,对接下来要说的话面露难色。

秦石头上前道:“我家少爷不买墨程,他平日闲得爱写些小说来,想问问你家书肆可要收购此类作品?”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但最开始的含义与秦石头所说的小说含义相去甚远,到汉朝时班固将小说家列为十家之一,为小说下的定义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才与现在的小说含义有所接近。

隋唐时期到现在,小说不是没有,却被读书人视为杂谈,难登大雅之堂,只有街头巷尾的说书人以及优伶之类的贱籍,才会讲些俚语逗乐的故事来。

通常这些故事,都带着点颜色。

就像上次秦石头随口讲的花仙轶事,在流传中就被人添了不少风流艳事。

才叫李元义如此生气,近视眼都能一眼瞥见秦石头。

店小二想了想,问道:“我明白了,你们是想刻印书籍以做收藏?”

秦石头道:“我们是想跟书坊谈合作,出版书籍售卖。”

“这我做不了主,待我问过掌柜来。”店小二急匆匆上二楼,随后又下来对他们道:“二位楼上请吧。”

林家书坊的掌柜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面白有须,他请李秦二人坐下,倒了热茶,问道:“二位是想出什么书?”

秦石头便把近来市井之间流传花仙之事给讲了出来,既然此类故事在市井之间有盘头,在他看来,出书不也能挣钱?对双方都有好处。

掌柜迟疑片刻问道:“李公子可是秀才身?”

李元义窘迫地摇摇头,他学问未做到深功夫,还没考中秀才。

掌柜又道:“敢问门庭何处?”

李元义道:“甜水巷子。”

“嗤,”掌柜没忍住笑了,“你一无功名,二无家世,又何必浪费心思在这种旁门左道呢。不过来者是客,你若真想刊印书,我们书坊也不是不能做,给你算便宜些,一本书,三十两,如何?”

李元义被人取笑,面色通红,立马要拉着秦石头走:“咱们走,没这般羞辱人的。”

“这可不是羞辱,哪个正经读书人会买这种书?钱多烧的慌吧!”掌柜一甩袖子,对店小二道:“以后碰见这二人,别理他们。”

李元义带着秦石头气呼呼地走出书坊,秦石头愧疚道:“元义兄,都怪我让你遭辱了。”

“这怎能怪你?是他们狗眼看人低!”

又是问他有无功名,又是问他住在何处,知道他一无功名,二无家世,态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任谁能受得了气?

最气人的是,人家只是重复事实。

李元义气不过三秒,又开始反思自己:“也都怪我,没甚本事,若我真能考上秀才,也能叫这些眼高于顶的人高看我一眼。”

秦石头真是内疚,他把出版书想的太理所当然了,以为讲出一个热门故事就能盈利,压根忘了这时代的话语权全在读书人手里。

平民百姓大多不识字,他要出版书,买的只能是士人,可他一个还没功名、只是占了读书名头的人想要出书,凭什么?

二人在书坊小巷子里唉声叹气,秦石头也回归理智,不往上爬,屁都不是。

就在这时,一个男人朝他们小步追来:“兄台,等会。”

秦石头看着眼前的陌生男人,第一感觉这人长的像山羊。

“在下司徒瑞,说书人,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李元义虽不认识他,却也表现的彬彬有礼:“原来是司徒兄,在下李元义。”

“元义兄,久仰大名。”

“久仰久仰。”

二人互相作揖打招呼,秦石头不由得笑起来。

司徒瑞奇怪地看他一眼。

秦石头解释道:“你们不要再客气了,再客气下去,怕是天黑也难说到正事。”

他想到儒林外史里讲士人迂腐,凡事非要讲究礼节谦让,聚在一起吃个饭,相互作揖行礼耽误全程,饭都顾不得吃几口。

“元义兄,这是你家书童?”

“不不不,对外称是书童,其实他是我朋友,也是个读书人,名叫秦扶清。”

“原来如此,那我就直说来意吧。”

司徒瑞自报家门,他乃是一个读书人,不过连秀才都没能考上,试了许久,家底都被掏空了,他发觉自己不是读书那块料,便选择放弃考秀才。

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奔走于市井之间,一开始替人写信,写碑文,一家人也能填饱肚子。

在市井待久了,经常听到各家各户的八卦,司徒瑞便养成一个爱好,那就是写故事。

他虽然自称说书人,却不会说书,只是收集素材写成故事,替说书人改编古籍中的故事,又或是出入风月场所,收集些逗乐的趣事,再讲给青楼女子听。

这样下来,挣得钱比给人写信写葬文多太多了。

而司徒瑞在创作的过程中,发觉自己确实喜爱这个职业,于是更加主动地翻看各类非正统书籍,收集故事再加以改写。

只是对一个没权没势没门路的撰书人来说,他想看未曾看过的书,也没那么简单。

读书门槛高,很多古籍被官府、私人收藏,也并非是他们这些普通人能看到的。

若要想买,府城倒是有的卖,可价格高昂,实难负担。

司徒瑞今天在林家书坊找写故事的灵感,然后就遇见李元义和秦石头二人,他听到一些谈话,觉得能找到突破口,于是就主动找上来了。

他询问李元义:“若是兄台不嫌弃,或许我们可以合作。”神情很是诚恳。

李元义低头看秦石头。

秦石头仰头看司徒瑞。

撰书人?

又长见识了。

在话本小说还没流行的时期,其实也是有小说家的。

看来他很幸运,遇到一个野生小说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