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291章 大朔新闻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291章 大朔新闻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6:03 来源:小说旗

一个冷知识:新闻的三要素:事实,时效和受众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基础,追求真相是真正新闻人的追求。

时效很好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越短,报道的价值越高。

直击现场才是新闻的灵魂。

王清晨主办的《大朔新闻》的受众不仅是官员,更主要的是百姓群体,如果失去受众,新闻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

而他想要创办《大朔新闻》,不仅是为了传播,更重要的是真相,是推动,是教化,更是伸张。

随着王清晨的培训,集院里正在诞生大朔历史上第一批新闻记者。

“大人说的这个和史官颇为相似啊!这些事情都有史官记录,我们记这些作何?”

钱成大胆发言,也是侧面提醒自家上官,插手别人的公务可是大忌讳。

“问的好,那么请问,史书,除了我们这些读书人攻读,可还有其他人阅读?”王清晨问道。

集院一众官员大眼瞪小眼,都不强出头。

“记者和史官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手下的文章有成千上万的读者,今天,整个京师七十万人口都是我们的受众,明天,整个天下百姓说不定都是我们的受众”王清晨开始画饼了。

“再者,诸位难道不想有朝一日,让满京师的百姓都读到诸位的高作?”

王清晨谆谆善诱导,这个诱惑就有点致命了,哪个读书人不想立书做学?

“我们的文章也能登报?”有官员嘴唇都有些哆嗦,急忙问出口。

“只要写得好,任何人的文章都能登上《大朔新闻》”王清晨这么说,自然也会这么做。

如果要全靠他写,那他办《大朔新闻》的初衷又何在。

“说不定我们的《大朔新闻》哪天陛下就看到了呢?”这个吸引力更为致命,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场中包括几位主事在内,眼神都变了。

你拿这个考验干部?

那他们豁出命也要干啊!看到众人明显意动,王清晨就放心了。

“大人放心,吾等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啊,大人放心便是,我于文章一道也颇有建树”

“吾才是,必会让大人满意”

……

这积极性不就调动起来了吗?

自古名利害人最深。

不过,《大朔新闻》要想一炮而红,肯定需要一个前所未有的爆点,显然两国和谈最为合适。

而王清晨盯的也是这个机会。

这几日,他几乎都待在秘书省,千方百计思考这个开篇该如何写?

但是和谈迟迟没有进展,以前所谈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甚至多是骂战结束,让他颇为挠头。

如果是不痛不痒的爆点,那就真的糟蹋了《大朔新闻》的开篇了。

而两国对于和谈的态度目前来说都比较模糊,一方面是北戎正在处理内患,另一方面是北境正在整军备战。

可以看出,至少三年之内,北境几乎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

毕竟北戎两大部族的重建需要时间,而征北侯重建北境骑兵也需要时间。

所以两方人马都不着急,至于和谈,也只是名义上如此罢了。

北戎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拖住大朔朝堂,而大朔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给北境足够的休整时间。

但是两国攻灭对方的心思却是从未断绝。

想明白这些王清晨就有点着急了,这才忍不住想要主动出手,如果四月之前不能见报,他就会错过诸多机会。

所以,既然你们不动,我推一把也不是不行。

好在他在礼部有人,作为嵩阳书院知名校友,找前教谕帮点小忙总没什么问题吧。

而且他也想在线下报一下当初截杀之仇,君子动口不动手嘛!

他还是很懂的!

尚书府,距离征北侯府不算远,相隔两坊之地,朱红色的大门高大厚重,门上金色的门钉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甬道直通正堂。王清晨被仆人引进庭院,司马广正坐在庭院中一座茶亭下饮茶看书。

却是没有见到自家教谕的家里人,王清晨将手中礼物递给接待的仆人便自觉上前斟茶,一副好学生模样。

“你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平日也不见上门,今天登门所为何事?”

作为嵩阳书院如今官位最高的人,司马广在这个位置上起到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

这不仅能让书院众多学子在仕途上能够顺利许多,更能让诸多书院弟子有了名义上的依附。

即便这些福利都是隐形的,但又实实在在存在。

“教谕可是冤枉学生了,今天这不就来看看教谕吗?”王清晨有点不好意思,这还是他自己第一次主动登门。

自中状元以来,王清晨登门的次数屈指可数,以前有几次,都是和同窗一同前来,他独自上门还是第一次。

主要是因为司马广在书院算是最为严厉的,这也导致他们多少有点畏师综合症。

这次上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一路而来王清晨不断打量司马广的尚书府,这是朝廷配备,算是官方标配.

几个尚书府都相差无几,算不得豪华,但也绝不寒酸。

在京师一众府邸中也绝对算体面。

三进的院子,倒是和他在青枣巷的宅子差不多大小。

“看都看了,礼物为师便厚颜收了,你小子该上哪去便去吧!”司马广人老成精,明显不上套。

“嘿嘿,学生还有点小事想请教谕酌情通融”王清晨也能厚颜坦白了。

“你小子如今名号叫的比我这个尚书都响,还能有什么事情摆不平?需要我帮忙?”司马广一时也有些好奇。

而且王清晨现在可不是那个一穷二白的小子了,其背后可站着好几尊真神,他也不知道什么事还能求到他的府上。

“那我也不瞒您老人家了,这不是想要见识一下两国会谈吗?想让您通融通融”王清晨提壶斟茶,小心翼翼。

“就这么点事?”

“就这么点事”

“你不会是想要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吧?北戎人虽然算不得人的,但是两国邦交……”

想起自己学生的事,他就有些牙花疼,一个文状元,武力这么强?莫非真是走错路了?

“教谕放心,这点学生还是知晓的,必不给教谕添麻烦,只是旁观而已”王清晨说道。

“只是旁观?”

“只是旁观”

“易耳,届时直接来礼部便是,身为教谕便带你长长见识,只是……”

“学生都懂,学生都懂”

王清晨信誓旦旦,司马广信以为真。

“三日之后自来便是,可别带刀啊!”

司马广不忘再次叮嘱,只要不打死打伤,他都能有所交代。

毕竟当街截杀他的学生,只是挨他几句骂岂能了事,还是正主报仇最为妥当,他也权当自家学生想要出口恶气罢了。

由他便由他,大不了重新回书院教书就是。

王清晨也没想到老先生竟然想了这么多。

苍天可鉴他真没有别的想法。

最多就是想对对线,让那些原始人感受一下来自阴阳家的艺术。

至于让他们归天那是以后的事。

与此同时,第一期的《大朔新闻》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筹备。

除了时事板块,王清晨还规划了诗词文章,奇人异事,官场趣谈,百姓民生等,

他甚至还为此重新开了话本连载版块。

连载的正是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戏剧‘柳荫记’的爆火。

他的话本如今在京师也炙手可热,即便是官员也不能免俗。

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梨园打波广告夹带私货自古便有。

而四海梨园也远比想象中更加火热。

如今业已成为京师最富盛名的消金窟,只要大幕拉开,每天财源便滚滚而来。

无论是刚来京师的外地人还是祖祖辈辈都在京师的本地人,都以四海梨园为谈资,其戏票更是一票难求。

而随着四海梨园的火热,京师之中竞相出现了不少类似的梨园。

但是多数只学到其形,未学到其魂,尤其是剧目质量更是天差地别。

相较之下,四海梨园的含金量仍在进一步提高。

如今京师百姓每每闲暇总是要唱上两句当下最火的台词,一方面是自娱,一方面是炫耀。

进出四海梨园也逐渐成为一件有身份的事情。

因为有着征北侯府这块金字招牌,杜绝了诸多麻烦,毕竟将门勋贵自古便是一体,最不好惹。

而郑良趁着这次机会也招收了诸多前来学艺的女子,这也是为后续的发展做准备。

女子学艺自古都要比男子难上许多许多,不仅要看机会还要提防诸多东西。

也因为四海梨园的特殊性质,所以招徕了诸多艳羡者。

而郑良想要继续做大做强的话,自己培养演员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王清晨给他出的主意。

四海梨园目前的赚钱能力甚至比有容小筑还要强上不少。

如果再开上几家,那岂不赚得盆满钵满,而人手就是最大的问题。

名利遮人眼,为了这两个字很少有人能忍住自己的底线。

但恰恰郑良和王清晨都不是那种丧失底线的人。

“我们做的是干净生意,切忌……”王清晨没有点明,但是郑良却已知道。

“在下省得”郑良施礼严肃道,。

“那便按规矩来,学徒没有银钱也可,那便更加不要苛待,都是一些讨生活的孩子,能照顾便多照顾一些,吃食上提高一些”王清晨叮嘱道。

“是”对于王清晨的吩咐,郑良从来都是没有任何折扣地完成。

……

目前四海梨园已经收了十数名女孩,有的甚至是被人直接丢在四海梨园门口的。

因为有人传出四海梨园台上的艺人拿的甚至比寻常掌柜都多。

所以才有一些过得并不如意的家庭将家里的小娘送来学些本事。

身家清白者有之,居心不轨者亦有,郑良也不是毫无辨别。

对于那些身家清白的,四海梨园都签了活契,对于那些来历不明的,能问出家庭的,王清晨便托人都送了去,问不出来历的,郑良也到衙门登记造册(算是收养证明)。

如不如此,以后总是麻烦,而王清晨既最怕麻烦又最不怕麻烦。

由于四海梨园目前正处于上升期,王清晨并没有贸然继续开展其他业务,贪多嚼不烂,暂时深耕才是立身之本。

其实,最主要还是原因人手太少了。

同时,王清晨也准备多收一些聪明机灵的男孩当做掌柜培养,就好比当初郑式的小学堂一般。

不过那样的话便算是培养自己家仆,所以王清晨还是比较慎重的,最好能够通过人牙买断身契才最为稳妥。

毕竟王清晨现在实在太缺人。

直到家业开始大了起来,他才明白致富远没有想象中那般容易,首富之路任重而道远。

他目前还只有两家铺子,便已经感到一些压力了,也不知道那些穿越的前辈都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不过这一切都要徐徐图之,按部就班。

况且他现在的精力仍在搞事业这个方向上。

搞钱虽然也是他的理想,但是诸多想法想要落地也不是那般容易。

真正操作起来,他才知道个中艰辛。

对于王清晨的这些产业,源冰虽有所耳闻但是并未插手。

毕竟单单她的嫁妆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也看不上这么一点家当。

魏国公府就她这么一个嫡女,嫁妆几乎是把能给的都给了。

王清晨自然知道自家娘子有钱,但是却不知其到底有多少钱,他也没有过问。

毕竟吃软饭是可能吃软饭的。

不过随着征北侯府品级的提升,陛下赏赐的产业也越来越多。

作为征北侯府的主母这些产业自然也由其打理,这些产业加在一起也不是笔小数目,让她也无暇他顾。

王清晨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扑在《大朔新闻》之上,对于家里和四海梨园都暂时顾不上。

一个交给郑良全权打理,一个完全信任当家主母源冰。

春意渐浓,京师的热闹氛围也在逐渐复苏。

休了一冬的京师百姓都兴奋地开始新的一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