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 第292章 寸土不让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第292章 寸土不让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6:03 来源:小说旗

每年春天,京师百姓都会披着晨露出城,在山野之中寻觅野菜。

其中一部分是为添食需要。

更多的却是暗合自然之道,就像冬吃萝卜夏吃姜,什么季节就要吃什么季节的时蔬。

即便一些富裕人家也不能免俗。

王母一大早便带着青娘母女出城加入挖野菜的队伍,有墨涤和暗处的护卫相随,倒是出不了什么意外。

而王清晨今天却是特意在秘书省告假,参加与北戎国的会谈,同行的还有秘书省的几位同僚记者。

为的自然是《大朔新闻》的撰稿任务,其实王清晨也能写,但是他总不好事事亲为,下属就要有下属的觉悟。

鸿胪寺内,此时气氛相当凝重。

冬天仅存的一点寒气在此刻好像凝固一般。

左右两方人马的眼神都在对方身上来回扫视,好似一场无声的对峙。

司马广端着茶盏并不在意,鸿胪寺卿祝威不由看了司马光身后的王清晨一眼。

王清晨面色沉静却难掩眼中锋芒。

他的目光则落在对面两个风格截然不同的北戎使臣身上。

留着几个脏辫,脏辫上缀满金银珠宝的应该就是北戎亲王锡勒,模样甚至还有点妖异之感。

至于那个比儒家还儒家做派的中年应该就是北戎宰相赵元齐。

果然,越没什么越要表现什么。

“我还当大朔是什么礼仪之邦呢?我一个堂堂亲王,你大朔最差也应该派一亲王出面,凭你们两个能做的了什么主?”

锡勒话语充满挑衅,但是却并不嚣张,反而说的有几分道理。

而他的目光也在王清晨身上扫视两眼便不再多加关注。

“我乃天朝上国正三品尚书,你不过是偏荒蛮夷野王,他日你的部族存不存在还不好说,陛下让本官接待你,你竟还不知足?”

或许是训学生训得的多,司马广自带着天朝上国的威严,怼起人来也是毫不嘴软。

祝威有心缓和气氛,但是他这个鸿胪寺卿也是刚刚走马上任,其中水分大得很。

锡勒也不生气,从腰间取出一把尺许小刀,慢慢地刮着指甲,眼神中透着不羁与野性。

而其身后的北戎勇士个个神情彪悍,气势汹汹。

大朔这边的卫兵也是不甘示弱,怒目而视,两边针锋相对。

“阁下还是别虚张声势了。北戎屡屡犯我边境,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大朔以仁治国,本不愿妄动干戈,但若贵部执意挑衅,我大朔定不会坐视不管。此次会谈,望贵部表明诚意。”

司马广放下茶杯,不屑地说道,毕竟如今的北戎局势两方人都很清楚。

“此次是你朔国妄动干戈,我黑羯,回鹘两部勇士的血债又该如何清算?贵国需得割让边境十城给我部,方能平息我部怒火。”这次发言的却是赵元齐。

“还未请教阁下是汉人还是蛮人?处处为蛮人着想,岂不闻‘汉奸’二字?阁下列祖列宗九泉之下可知?”

王清晨直击赵元齐的内心深处,毕竟此次赵元齐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北邙山祭拜列祖列宗。

揭人不揭短,实不讲武德。

“吾等说话岂有你黄口小儿插嘴之礼,贵国如此御下,岂不让人耻笑?”赵元齐再也保持不住谦谦君子模样。

“忘了给你介绍了,此子乃吾之学生,想必你也听过,正是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王溪言,

此番前来正是为贵部截杀一事讨个说法,贵部六围一还全被反杀,我看多数都是酒囊饭袋,

活着也是浪费粮食,至于贵部所言割让城池一事绝无可能!大朔国土,寸土不让。

至于如何赔偿我的学生,我还想听听阁下高见”司马广自然是主动出击。

赵元齐和锡勒眉头都是一皱,锡勒身后的北戎勇士也纷纷做出戒备姿态,这些人的眼光在王清晨身上上下巡视。

他们实在想不出阿茹几人失手的原因,这样的小雏鸡他们任何一个人出来都是一刀一个。

六围一还被反杀,确实都是酒囊饭袋。

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仿佛一丝火星就能瞬间点燃。

“我看时间也不早了,今日便在鸿胪寺用膳吧!”

祝威是真怕他们动刀子,上次的骂战他已经心惊胆战了,这次事态如果再次升级,他的鸿胪寺卿也不用干了。

“哼”锡勒最先起身离席,接着便是赵元齐。

王清晨和司马广对视一笑,喷人还不是轻轻松松。

至于祝威五十多岁的年纪此时满头虚汗,在这些人中间博弈,他压力山大啊。

“我看你此次想要讨回公道怕是难了”两人走出鸿胪寺,司马广有意劝解。

“学生知道,此次不过是想过来探探虚实,能要个说法最好,不过骂两句出出气也不错”

王清晨此次主要是收集素材,至于其他,他还真没放在心上。

“您觉得北戎此次真正目的是什么?”王清晨此时也终于将视线放在和谈本身。

“不好说,不过好在如今北境稳住了时局,要不然此次和谈保不准脸都要被抽肿”

司马广脸色也是不善,他对此也有猜测,此地却不是畅所欲言之地。

……

“那黄口小儿何等嚣张,真是岂有此理”锡勒表面的平静再也掩饰不住。

“不急一切按计划行事就是”赵元齐却是不慌不忙。

作为亡国遗君,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彻底扰动他的内心了,如果有的话,也只有心中的执念了。

“但愿你的计划能够成功”

锡勒不喜赵元齐和所有崇尚正面战场的勇士一样,他是最看不上这种背后搞阴谋诡计的家伙。

这些人就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毒蛇,既伤人也膈应人。

赵元齐的眼神却是逐渐收缩,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有些人活着就是为了某些事而存在的。

下午的会谈王清晨也参加了,除了两方又言语讥讽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王清晨也忍不住明里暗里多骂了几场。

他的话语多少都得琢磨一下,才能反应过来。

每每听懂,都已经过了那个劲儿了,再想还击已经跟不上节奏,这也使得北戎人频频吃瘪。

两国的会谈并不是一日两日便能有结果的。

其中的角逐,博弈以及妥协都是综合各方利益的结果。

而王清晨第一期《大朔新闻》已经有了切入点,虽不至于一鸣惊人,但是吸引一波流量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即便是平民百姓对于国家大事也有自己的见解和好奇。

至于头版头条,则是他自己撰写的文章,大大的四个字:寸土不让。

‘古之立国,疆土为基。

疆者,国之肌肤,民之依托,祖宗所遗,子孙当守,虽寸土不可轻弃,虽寸缕不可轻让。

昔始皇,并六国,筑长城,以御胡,守土之志坚矣。胡人屡犯,烽火不息,然秦军将士,执戈披甲,以血肉之躯,护华夏之土。

寸寸山河,皆染热血,寸土不让,方有大一统之盛。

……

观夫历史,守土者,为保家国,死生不顾,英雄也。

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此乃吾大朔百姓之志,万年不动。

“你如今文章又有长进啊?大朔第一才子名副其实”

司马广抚着胡须,连连点头,以自己所言破题,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不用改了,如此挺好”

毕竟是要登上第一期《大朔新闻》的,王清晨也不想出岔子,所以还是请教一下师长更为妥当。

比较之下也只有司马广最为适合,毕竟做了几十年的教谕,文学功底自不必说。

至于齐戈虽然也合适但是分量还略有不足。

“谢教谕”没有差错正合他意。

“对了你的那个什么报纸,到时候往我这里也送一份”

对于自己学生要做的东西他自然也有兴趣,而且这篇文章说不得还有自己一半功劳呢!他自然要好好欣赏欣赏。

“那学生便不再打扰了”请教完,他便回了集院书坊。

集院书坊可能是整个京师最大的书坊,占地面积甚至比司马广的府邸还要大上一倍。

在京师这寸土寸金的地方,难能可贵。

不过其中大部分地方都储存着纸张,而且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上好的贡纸。

虽不如陛下使用的极品贡纸,但也绝对比市面上散卖的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这些贡纸不说原料,单说这颜色就让人看着舒服,色泽纯正,质地均匀,润墨性好,耐久性强。

至于陛下用的贡纸就更好了,还分为暖玉色,象牙色,珍珠色,要求也要更上一层楼。

书坊里纸香、墨香扑鼻。

这里用的都是活字,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木活字,少部分用的是铜活字。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使用频次不同选择用铜活字还是木活字)

而活字用的墨又都是特别调制的松墨,味道带一些特殊的松香,应该是加入了特制的松膏的缘故。

味道很好闻,至于后世的墨带着一股臭味,这就是工业和手工业制墨的区别所在。

“老何,纸墨可都准备好了?”钱成陪着王清晨在印坊中巡视,对着印坊管事直接问道。

“回上官的话,早就安排妥当,只要秘书丞大人的文书一到,立马就能印制,而且用的都是两年藏的老纸,效果肯定没得说”

负责印坊的是一个五十出头的老吏,态度十分恭敬,手指上沁着常年沾染活字的墨色。

“是按照我说的排布的吗?”王清晨三天前就将自己的排版图发到了书坊。

“大人交代下来以后,缺少的活字昨天便已经重新雕刻完毕,大人果然天纵之才,按照大人的排布不仅美观雅致,而且看着也十分舒服”那老吏说的都是实话,他做印坊这么多年,效果打眼一看便大差不差。

“大朔新闻那四个字你可按照图样重新雕刻了?”这还是王清晨特意找梁朝手写的,以后自然大有用处。

“已经按照大人的吩咐,放大了数倍,还请大人过目”老吏也是有眼色,虽然不知道这有什么用处,但是还是尽心办差。

“这一天能印多少?”王清晨左右看看,确实没挑出什么毛病,至于产量问题也是他比较关心的。

“因为大人要求的尺幅比较大,所以一天一千副应该没什么问题?”这已经是老何的极限了。

“这么多?”这要比他想象的多一些,但还不够。

据户部《黎民志》载,景佑初年,京师有民七十余万,如今只会更多。

而京师中世家大族行商富贾众多,按照他的计算,即便其中识字者百不存一,也至少需要七千份。

即便只卖其中的三分之一,也要两千余份。

“这……”老何也是没有办法,日产一千也是他加上所有空闲人手做的估计。

毕竟印坊还有其他任务,如果全部人手都调用过来,今年的其他工作怎么办?

王清晨也知道印坊的难处,也没有强人所难,如此一来,也就不能一日一报了。

不过做周报倒也可以接受,这样不仅能够攒一波销量,还能增加一些素材。

只是新闻的时效性却是没办法保证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他是秘书监,直接独立一个新闻部都行。

可惜他不是,如今只能借用印坊的印力,也是迫于无奈。

或许以后能够独立出来也不一定。

“有没有样版,我看一下?”王清晨本想现在就开印但是还是要看下效果再说。

“现在还没有,不过随时都可以开始印制”

老何一脸担忧好像做错事一般,他可不想将事情搞砸。

毕竟秘书丞亲自下来监督,可见其重视,自己将事情做好,说不定能得到上官赏识。

“那就先印一版我看看再说”王清晨并没有很着急,但是毕竟是他心血,他很难不在意。

“开工”印坊里的印工以五位手艺最为高超的大匠为主,每个人手下都带着几十位或小工或学徒的队伍。

主持印制的是其中年龄最大的印刷大匠,须发皆白,一身棕色吏服。

如今染得只剩墨色,锃亮锃亮的,刮一下说不定都能下来一层墨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