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267章 蘑菇卖空了

次日清晨,叶琛正在看球赛。

华夏人玩蹴鞠的历史非常悠久,大体上春秋战国时候就开始踢,到了汉朝推广到了军中,霍去病练兵的时候,就经常带着将士们踢球。

到了唐朝和武周,蹴鞠发展更是迅速。

有了以动物膀胱制作,充气而成的蹴鞠。

《气球赋》中有详细记载:“尽心规矩,初因方以致圆,假手弥缝,终使满而不溢。”

可见武周时期的蹴鞠,跟后世的足球已经没啥区别,所以叶琛拿出资源回收中心的足球来的时候,大家一点也不意外。

此时场上挥汗如雨的分别是叶家家丁代表队,虽然战死了家丁,但是很快别得到了补充,此时场上有十一人,带队的三壮。

而高适则在军中挑选勇士十人,自己做先锋,跟三壮一起踢,势报昨日惨败之仇。

二壮看着眼前的场景是最开心的,瓜子卖得飞起,蔫老吉人人有份。

大家嚼着冰,喝着饮料,磕着瓜子坐在叶家的打谷场上看比赛。

就连同样被黑齿长之留下来驻守清河村的常林、常威叔侄都来看热闹。

小壮牵着常威,脚下跟着来福和旺财,嘴里不住的念叨,“常威,你打来福我不管,那是你们小孩子的事情,但是你不能抢人家的东西知道吗?”

来福只是个马厩里的小猴子,哪里懂什么道理,但在小壮的淫威下,依然老老实实地点头。

小壮呲着呀,开心地坐在叶琛身边儿,小手张牙舞爪,很期盼场上有自己的身影。

温华是裁判,嘴里叼着哨子,谁敢犯规,就立刻吹哨。

卢照凌在一边儿不时地大呼小叫,口中骂骂咧咧道:“高适,你他娘的男人一些,老子买了你五文钱赢呢!”

话音刚落,足球飞天而起,直冲卢照凌面门而来,这家伙也不惧,猛然起身,一记头球,把球顶了回去,嘴里还念叨着,“什么鬼!高适你要是不会踢,就换老子来!”

就在打谷场一片热闹的景象时,远处冲来一个人,是老村正。

正看得起劲儿,给三壮加油的叶凡呼呼地跑过去,连忙搀扶住爷爷。

“老蔫,快去地里看看,朝廷又来收蘑菇了,这一次要一口气把咱们的存货全都收走!是全部收走啊,苍天保佑,咱们清河村发财了!老蔫,你真的是咱们清河村的命根子,大福星啊!”

北海县大规模种植了蘑菇,但是跟清河村这样大规模种植,且完美培育的村子不多。

而因为北海县向四周辐射贩卖,以至于蘑菇在青州这个地方卖不出价格来。

村里人被逼无奈,天天自己吃蘑菇,但好歹也能当饭吃,大家肯定不会有怨言,但是肯定还是期盼着朝廷来多收两趟蘑菇。

村外的农田里。

官府的差役正在忙碌称重装车。

放眼望去,整个清河村到处都是这种简易的蘑菇棚,一羊角车一羊角车的蘑菇被大家从大棚里摘出来。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绽放着喜悦的笑容。

这个时候,大家往往是发自肺腑地感激叶琛的。

听说这一次朝廷要将所有的蘑菇一口气都买走的时候,乡亲们心里都别提多后悔了,早知道这地里的蘑菇可以卖钱,当初就死命地多种一些了。

看着黄澄澄的铜钱,有人直接哭了。

没办法,朝廷这一次给的太多了,甚至于有些人盘算着,地里的蘑菇如果都卖出去,都快赶上家里的正经庄稼的产出了。

虽然今年欠收,但是最近大家吃蘑菇,省下了不少,而且家家户户都跟着叶琛多少有点关系,卖点甘草根,干点杂活也能攒下些钱,又存了些粮食。

这一回,再把蘑菇卖出去,大家瞬间又富裕了一波。

大家心里一合计,可以换取更多的盐巴,添置新衣服,甚至买两床御寒的被子都有富余了。

叶琛上前询问,正在忙碌的小吏笑着说道:“我们是孙县丞派来的,他即将赶往幽州赴任,听闻幽州今年也闹灾,便写信给幽州刺史提及北海县有蘑菇的事情。

刺史大笔一挥,便花银子买了一些。

不过这东西容易腐烂,县里买回去还要自己晾晒制作成蘑菇干、蘑菇粉,中间还能赚些差价,补贴县里。”

老村正点点头,他也没有想到,素来名声不咋地的孙县丞,临行前还能造福一把乡里,便好奇问道:“是各村都收吗?”

“对,每个村子都收一些,不过没有像是清河村这样全收的。孙县丞说,感谢叶琛叶村正顶住了山贼,保全了咱们北海县。也感谢叶村正上次出谋划策,给他解决了大麻烦。”

这下子村里人就明白了。

人家孙县丞之所以要把清河村的蘑菇都收走,那是看叶琛的面子。

叶琛对小吏笑着拱手道:“回去之后,替我感谢孙大人,也替我祝他一路顺风。”

小吏笑着点头示意。

村里人则纷纷道。

“还得是小叶村正啊!”

“小叶村正简直就是咱们清河村的大恩人。”

“是啊,要不是小叶村正,咱们别说前些日子的兵灾过不去,就算是兵灾过去了,也撑不到明年的收成啊!”

“村正,请受我一拜!”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直接跪在地上给叶琛磕头。

叶琛年纪轻轻的,怎么敢接受村里老人家们的大礼。

叶琛赶忙避开众人的行礼,让大壮把众人搀扶起来,对着众人说道:“若不是乡亲们的支持和信任,咱们清河村也不会有今日的成绩。”

“只要我叶琛在清河村一天,就敢保证,咱们清河村越来越好!”

老村长看着意气风发的叶琛,内心的激动也越来越热切。

村里有句老话,叫好饭不怕晚。

老蔫虽然出息得晚了一些,但是自古以来,大器晚成者数不胜数。

他转头看向叶琛,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各种事情,清河村越来越好了,不论是谶语之中说的天选之子是不是他,老村正都下定决心将村子未来交给他。

老村长站在一块高地上,高声道:“大家还记得昔日的诺言吗?”

乡亲们齐声道:“记得哩,等到蘑菇丰收了,一定要给小叶村正好处哩。”

“小叶村正喜欢吃白面,我们准备拿了铜钱换粮食给小叶村长送过去!”

“我作证,村里人不少人跟我说了,他们在镇上定了白面,准备让我去拉呢!”叶丰顺笑着说道。

此时,这位有些贪酒,有些怕死的村中长者,看向叶琛的表情也满是慈爱,他是亲眼见证者叶琛崛起的,也衷心喜爱叶琛一家人。

叶琛看着乡亲们那么热情,便也站出来说道:“那我也宣布一件事情。”

叶琛一开口,现场立刻安静下来。

“咱们清河村发财了。”叶琛道:“灭了这股子山贼,缴获了衣服、马匹,卖了不少钱,朝廷也分润了咱们一些。前些日子,老村正找我商量,建议把这笔钱发下去,我琢磨琢磨,个把银钱发下去,也发不了家,现在大家家里也不缺粮,不如把银钱换成学堂。”

“凭什么镇上有大学堂,咱们清河村没有,咱们清河村的娃娃也都是天之骄子,将来也要做状元,做进士的。”

“我提议这笔钱,用来盖学堂,村里所有的青壮男丁,不论姓氏全都过来做工,争取冬天来临之前,把咱们清河堂的学堂盖起来。”

周围立刻安静下来。

正在忙碌的小吏惊讶地看着叶琛,这清河村的小叶村正真的豪气,一张嘴就要盖跟镇上一样的学堂,合该他们清河村雄起。

他都开始琢磨着,是不是买块地,来清河村落户了。

乡亲们你看我,我看你,这段时间清河村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

先前大家日子过得穷,很多事情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口袋里有钱了。

这段时间,清河村来了很多客人,有身份尊贵的卢照凌、孙望峰、高适,也有寒门贵子温华,他们无一例外不饱读诗书,心怀天下。

大家知道,虽然现在这些年轻人看不出来什么,但是未来肯定前途广大。

如今听村正这么一说,他们家的孩子,将跟这些孩子们一样,有机会鲤鱼跳龙门,一个个兴奋起来。

“小叶村正,凭什么只要男丁干活,我们女子也比男丁差不到哪里去呢!”

“是啊,我们女人不仅能搬砖,能伐树,还能烧水做饭呢!”

“我们这些做学长的,也愿意为学弟们出一把力气!”叶凡站在人群中呐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