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 第268章 天行有常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第268章 天行有常

作者:我叫叶老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4:41:32 来源:小说旗

黄道吉日就在眼前,距离叶琛搬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叶五四老爷子也不下田了,整天就领着学徒们,在家里给叶琛打造家具。

老爷子如今在村里摆起来了,儿子是村正,又是公私合营作坊的坊主,村里人谁见到老头不得客客气气的。

这还不算,老头自己的本事也很牢靠,从水龙车开始,老头子仿佛焕发了第二春,隔三岔五就研究木匠活,叶琛也愿意老爷子发光发热,就从回收站的书库里找了些木匠活的书籍来看,然后亲自翻译给老爷子。

这使得老爷子如今的造诣非常深,整个朐临镇谁家小伙子想学木匠活,都来老爷子这里拜师。

如今虽然叶琛还没有入住新房,但是新房的床头柜、衣柜、床铺,老爷子都给打好了,摆放在新房里。

小壮就很喜欢老爷子打的衣柜,总是藏在里面睡午觉,急得大嫂赵菁菁满世界找他,当然这么顽皮是少不了一顿笤帚疙瘩的,行刑者二壮是也。

叶琛不喜欢木头窗户,也不喜欢草席子做成的窗户,卢照凌这家伙倒是阔气,说什么长安都是用丝绸做窗户云云,叶琛可没有那么显摆,田间的老百姓,用丝绸做窗户,那不成了造孽了。

后来经过精挑细选,从南方商人手里买了一种桃花纸,这种纸比普通毛笔书画纸洁白,有韧性、半透明涂上水油,防水的同时还可以增加透明度。

惹得乡亲们纷纷来观看,直呼小叶村正住得比皇帝都气派呢。

叶琛心道,这才哪里到哪里,我要是把玻璃弄出来,你们不得吓傻了?

既然是新家新房,叶琛也不小气,每个人的房间,除了标配的衣橱、床头柜、床铺之外,还布置了书桌,至于大儿媳和大壮的房间,更是专门布置了一个梳妆台。

至于会客厅,那就更气派,首先就是牌匾,上面挂着温华手书的克承家学四个大字。

墙壁上还挂了一些字画,这些字画大多数都是得知叶琛即将乔迁新居,大家伙送的,有温华的穷同学们手笔,也有黑齿长之、奚梦瑶和卢秀宁的赠品。

这三人送的字画可真了不得,叶琛看了两眼,直呼了不起,吩咐孩子们一定要当传家宝留下去,因为叶琛知道,这三幅字画不论哪一幅未来都比他家值钱。

首当其冲是就是黑齿长之赠送的《异园斗宝图》,是当初他征缴吐蕃时,立下赫赫战功,女帝送给他的,他觉得他一个粗人是纯粹浪费,索性偌大个华夏,能够跟他说两句的读书人,也就叶琛了,便直接送给了叶琛。

这可是阎立本的真迹,摆在叶家,叶家都觉得光芒闪闪。

奚梦瑶一看,黑齿长之都送那么好的东西,她自然也不甘于人后,将宗室送给他们奚家的《江帆楼阁图》赠给了叶琛。

叶琛乍一看还觉得挺普通,因为这幅画,后世他们家也经常挂,甚至市面上有不少人家也挂着临摹的版本。

可是当叶琛看到题名的时候,傻眼了,李思训。

这可是皇室宗亲的作品,唐太祖李虎玄孙,这可是牛批plus啊。

等到卢照凌抱着自己的亲笔字画来凑热闹的时候,看着这两幅画,立刻气得直接撕碎了。

然后跑回家中,让阿姐给他的好友吴道子写信,求吴道子专门画了一幅送子图,将叶琛吓得差点没昏死过去,看着吴道子的大印,叶琛觉得这玩意若是流传到后世,不知道得卖多少钱了。

这玩意是无价之宝。

不仅字画奢华到没边儿了,客厅的其他家具也很是齐全,什么八仙桌、长书案、罗汉床、茶几、博古架、落地屏、太师椅、圈椅应有尽有。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宰相府邸呢。

至于叶琛自己的房间,那也是别有洞天,鞋架、衣架啥的自不必说,他那个房间睡的不是床铺,是土炕。

上面放了一个四角小桌,大家可以盘膝坐在四周吃饭,又可以供叶琛写字办公,轻巧方便。地方还有个巨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叶琛的书籍,有农书、地理图志、医书,还有些小说杂籍。

床上的被橱里面塞满了羽绒被和新枕头,这样到了冬天就不怕冷了。

孩子们每一次来了新家就不想走,尤其是小壮经常带着一群小伙伴在新家捉迷藏,玩得那叫一个开心。

叶琛又看了看儿子们的房间,大体上差不多,唯独三壮的房间里,摆满了他的战利品,各种山贼的武器,小家伙很贪心,除了大枪之外,其他的武器,也都要略通一二。

三壮这家伙,正抱着一幅画一样的东西,往墙壁上贴,叶琛以为他贴的是天道酬勤之类的文字,结果上前一看,竟然是一幅足球场的布置图。

见叶琛走过来,三壮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觉得战阵之道,我还逊色高三十五君许多,我得提升自己。”

其实就是蹴鞠比赛这家伙踢输了,不服气。

叶琛笑道:“这是好事儿啊,蹴鞠暗含用兵之道,你与高三十五君多沟通,总会有提升的。”

叶琛后世也是球迷呢,要不是他们天天吃鲍鱼,还不办事,叶琛不至于天天高呼赔钱的。

一出门,就见到了卢照凌。

这小家伙正拿着几颗野草发呆,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见叶琛出门,卢照凌立刻迎了过来,“老叶,你有空吗?”

“咋啦?”叶琛疑惑地看向卢照凌,“一般课业上的问题,你不都是跟温华交流吗?”

温华正在收拾他自己的房间,闻讯探出头来看了两眼,见卢照凌并没有发问的意思,又回去忙了。

温华是个有心的孩子,他早就知道村里有建学堂的想法,便买来很多纸张,夜以继日地给孩子们抄书,不仅如此,他还组织村里的孩子们,以作业的形式,将他借来的书籍进行誊抄,由他审核,最后装订成册。

当然,要是哪个孩子浪费了纸张,那肯定是免不了温夫子的一顿痛扁的。

温华准备等到他走的时候,捐给孩子们一座图书馆,这样谁想抄书、看书就方便许多了。

叶琛很震惊于温华的办法,因为在他看来多少有些浪费时间了。

但是架不住温华管理孩子们的本事,和他夜以继日校对的精神,不仅他自己干,还拉着温华、小壮、二壮一起干,这才没多久的功夫,温华已经攒了一百多本书了。

见卢照凌不愿意去找温华,叶琛无奈道:“成,你说吧,啥事?”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今岁似乎比去岁冷得要早了一些,你看看这些草按照常理来讲,不该这个时候变得枯黄的。还有往年,此时穿得应该更单薄一些的。”

“嗯?”闻言,叶琛也皱起了眉头。

“老蔫,你说如果每年冬天早来一点,会不会这个世界就全是冬天,没有春秋夏了啊?那若是天气如此寒冷,咱们吃什么,喝什么,不就都得饿死了。”

卢照凌挠着头说道:“这个问题,我前两年就发现了,以为是个别情况,但是没想到,每年都是如此。”

叶琛听了卢照凌的话,彻底震惊了,他没想到,卢照凌一个古人,在没有系统学过科学的情况下,竟然有如此的观察力。

其实他所言的一年全都是冬天的这种情况,在地球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那叫冰河时代。

至于他说天气一年比一年冷,这东西确实也存在,他们那个时代,称呼为小冰河期,但是在他的记忆里,应该不会来得那么早。

叶琛正在琢磨该如何跟卢照凌解释的时候,温华走了出来,他开口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纵观历史,一年四季乃是常态,可能因为历法的原因,我们关于春夏秋冬的记载不够准确,但是绝对不会没有一年四季的。”

卢照凌听完之后,立刻说道:“你就是个只知道看书的书呆子,你别掺和,老叶,你有什么看法吗?”

“要我说,天地运转自然有其规律,不会猝然间发生剧烈变化,你与其自我思索,不如从前人的记载之中,进行归纳汇总,然后再去寻结论,看看是不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叶琛开口说道:“关于天气的变化,朝廷有历史记录、有钦天监的记录,而县里有县志,你真的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寻你姐找县志,然后看看从大夏到大周的天气变化,从中寻找一下规律。”

卢照凌疑惑道:“县志里记载着玩意?”

“当然了!”温华鄙视的对卢照凌说道,“前些日子县衙派人来专门采访过姑父,还专门在县志里开了一页,记载姑父对抗山贼的事情呢。这种小事县志都记载,你说天气变化那么大的事情,岂能没有蛛丝马迹?”

卢照凌思索了一番,忽然击掌道:“对啊,天气的细微变化,都能引起天灾,县志里肯定有记载的,我若是能够归纳总结,岂不是有可能找到天气变化的规律,甚至什么时候升温,什么时候降温,都能提前预估,到时候岂不是对北海县的百姓有大功?”

温华闻言,也愣住了,这么简单的事情他怎么没有想到?

于是乎温华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叶琛,“姑父,是不是你其实是知道答案的?”

叶琛才不想被切片搞研究,或者当成疯子怪起来烧火,便耸肩道:“想知道答案,你们自己去县志里查啊,若是真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你们抓紧预警,没准还是大功一件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