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习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斩姜子牙 > 第143章 比干商容要辞官

天庭。

凌霄宝殿。

孔宣与弥勒当初那一场大战,打烂了南天门,也打碎了天庭颜面。

连人王都可以定昊天玉帝的罪,哪个仙神还会正眼再看天庭一眼?

昊天玉帝几乎要气到吐血,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但当道祖降下一道法旨,阻止了燕山之战后。

昊天玉帝觉得,一切还在掌握中。

人王帝辛再嚣张,又能如何?

大老爷一道法旨,就可以让人王帝辛在燕山所有算计落空。

昊天玉帝看着西岐上空,封神榜和打神鞭所散发出来的无量光芒。

“封神榜和打神鞭下了玉虚宫,看来,元始天尊已经把所有名单都定下了。”

他身为道祖钦点的天庭仙帝,这一场封神量劫,表面上又是因他而起。

他是除了诸圣以外,对封神榜上的名字最为了解的一个。

他很清楚,元始天尊在玉虚宫的十二个神位上,做了手脚。

但他不在乎。

他要的只是封神榜上的三百六十五名正神,他要的只是天庭正统。

其他的他都不在乎。

现在,元始天尊让封神榜和打神鞭下玉虚宫。

就说明所有的名额已经完成了。

昊天玉帝深深地看了朝歌一眼,冷声道:

“人王帝辛,你所有的挣扎,都没有意义。”

“有大老爷在,封神量劫的天数,绝对不会改变。”

……

太素天。

女娲娘娘看着覆盖在人间的一道灰蒙蒙的光。

那光芒中带有她的圣人力量。

那正是她当初立下的那道法旨。

“位列仙班者,不得入人间。”

不过,她很清楚,她这道法旨并不能一直护住人间。

封神量劫,天道降下劫气,最终会将她这一道法旨冲散。

量劫乃是天道降下,圣人也不可能阻止。

女娲娘娘的目光转向西岐,落在封神榜和打神鞭上。

片刻后。

她一道意念,送往朝歌,轻声道:

“帝辛,本宫的法旨还可以挡住诸天仙神许久。”

“但无法一直挡住。如今封神榜和打神鞭已经到了西岐姜子牙手中。”

“你在此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吧。”

……

朝歌。

帝辛寝宫。

帝辛还在奋笔疾书。

在写出《正气歌》,立儒道之后。

他终于找到机会,把从穿越者记忆里得到的部分经典给趁机拿出来了。

他之前还打算在比干皇叔建好各郡县书馆,以千字文统一成汤文字后再拿出来。

但现在,有了儒道,有了浩然正气,他就可以提前将这些经典拿出来了。

有这些经典的支撑,儒道可以更快地传播出去。

因为儒道就是立根于文字与华章之上。

有了浩然正气, 这些经典的传播,也会更加地顺利。

因为有浩然正气,这些经典就不会被曲解,更会极大地激发万民学习经典的动力。

两者相辅相成。

此时。

帝辛刚刚把《论语》的部分写完。

从穿越者记忆里得到的四书五经,他一直就在进行过初步的筛选。

现在自然落笔生风。

他会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剔除后,再将初稿交给比干皇叔,让其进行接下来的精修。

最后在各郡县书馆落成时,同步推广。

就在这时。

站在一旁,因为震惊而呆立良久的青鸾仙子身上气息,猛地一变。

一股生生不息的生命气息,从青鸾仙子身上蒸腾而起。

氤氲之气化作一片祥云笼罩其身,让她的容貌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帝辛停下手中御笔,看向青鸾仙子。

这个气息,他非常熟悉。

女娲娘娘。

果然。

青鸾仙子开口说话,却是女娲娘娘的声音传出。

女娲娘娘方才在太素天的话,清清楚楚传到帝辛耳中。

帝辛看着青鸾仙子,但他知道,此刻他是和女娲娘娘面对面。

他淡然一笑,道:“娘娘,人族若是一直要在娘娘的法旨下才能求存苟活。”

“那在女娲宫时,一切就已经定下了。”

“吾人族,永远不会忘记娘娘抟土造人之恩。”

“但人族也不会永远只在娘娘的庇护下苟活。”

“人族,会用自己的双腿立于天地,会用自己的双手,斩尽一切艰难险阻。”

太素天中。

女娲娘娘深深地看了帝辛一眼, 随后轻轻一笑,道:

“那么,本宫会等着那天的到来。”

她收回了所有气息,结束了这一次对话。

她这一次借青鸾仙子与帝辛对话。

本来是为了探究,帝辛到底是如何创造了同儒道。

但她什么也没问出来。

帝辛的谨慎与滴水不漏,远出她的预料。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她不但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放心下来。

只有这种谨慎与滴水不漏,才配得上帝辛那要逆天改命的雄心壮志。

……

帝辛寝宫中。

帝辛感应到青鸾仙子身上的女娲娘娘气息消失,淡然一笑,道:

“封神榜与打神鞭,已经到了姜子牙手中吗?”

“孤很好奇,要是到了最后,封神榜上那些名字填不满时,元始天尊打算如何?”

“他是要丢掉脸皮,当场把上面的名字都改了?”

青鸾仙子闻言,震惊得瞪大了双眼。

大王言下之意,是已经知道了封神榜上的名字?

封神榜上的名字是圣人签押,又以圣人之力遮掩。

当中承载极大因果,哪怕是她这样跟随女娲身边的侍女,也不能提前知道。

大王居然知道那些名字?

青鸾仙子震惊的目光落回帝辛正在书写的那些经典上面。

几行文字落入她的眼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青鸾仙子心头又是一颤。

大王用最简约的字语,写出最有内涵深刻的大道至理。

青鸾仙子哪怕还没接触过儒道,但在看到这些文章时,都产生了一丝明悟。

这……到底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手段?

一纸诗文立儒道。

落笔生花,万字成文,字字珠玑,华章经典。

这世间,还有大王不会之事?

……

三日后。

九间殿。

满朝文武无比期待地等待大王上朝。

自三日前大王在寝宫立儒道后。

青鸾仙子代大王传话,要用数日来梳理儒道经典。

今日,终于是大王再次上朝之日。

闻仲站在百官之前,面无表情,心中却激动无比。

三日前,大王就已经召他入宫,详细说了儒道一事。

闻仲身为截教仙人,对于儒道感悟不深,但也已经惊为天人。

而今日,大王要将儒道传于满朝文臣,之后再传于天下文人。

这将是何等惊世之举?

大王又会拿出怎样经典?

终于。

朝鼓响起。

帝辛龙行虎步走入九间殿,接受百官朝拜。

他坐上王座,随后一招手。

青鸾仙子带着几名内侍推出一个小车。

小车上,是帝辛用了三天时间,写出的四书五经。

全都是经过初步筛选,最适合当下传播儒道之文。

“皇叔,老丞相,孤有一个差事交给你们。”

“此事,事关我成汤国运,事关人族未来。”

“你们可要全心全力。”

比干和商容震惊的对视一眼,完全不知大王这个差事,到底是怎样。

帝辛一挥手,让青鸾仙子把小车推到两人面前,道:“你们先看看吧。”

比干和商容拿起了小车上的文章。

第一篇:《正气歌》。

第二篇:《论语》。

第三篇:《大学》。

两位立于成汤文臣之首,学富五车的重臣,越看越激动。

到最后,满头大汗,全身颤抖起来。

满朝文武满脸惊悚。

大王拿来的到底是什么?亚相和老丞相怎么激动成这样?

终于。

两位文臣之首粗看了一遍四书五经后,对视一眼。

然后向帝辛五体投地拜下,齐声哭道:“大王,臣有罪。”

“臣无颜再入九间殿,这就辞官归家,每日自省。”

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闻仲几乎跳起来。

黄飞虎手中朝笏掉在了地上。

杨任吓得朝官帽子歪到一边。

发生什么事了?

帝辛:???

皇叔和老丞相这是什么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