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习武二十年,封神台前斩姜子牙 > 第144章 五道王旨,以文传道

九间殿上。

满朝文武哗然一片。

亚相与老丞相居然要辞官?

大王到底拿出来了什么?

杨任等文臣连忙向帝辛请示,得到同意后,也开始翻看起小车上的儒道经典。

很快。

九间殿上所有文臣全都五体投地,拜伏于金阶之下。

“臣等无能,这就向大王辞官,回家自省。”

吾等文臣,整日号称以文治辅佐大王。

然而,大王写出来的经典,却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大王一人的文采,盖过这满朝文臣。

大王随手一书,就可以盖过天下所有读书人。

大王之前所书《千字文》,虽然同样惊艳,但那只是启蒙之物。

众文臣们虽然震惊,但依然还可以想象。

而这四书五经之经典,他们连想象都无法想象。

那是蕴含会儒道至理,大义大德之经典。

是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的华章。

这些远超一切的思想,这些蕴含大道的华章,众文臣以前从来没有想过。

现在,大王以华章书写大道至理。

他们这些自诩文臣的人,还有什么脸面站在九间殿上?

在大王面前,他们何以称之“文”?

帝辛:……

他知道四书五经拿出来,会刺激到满朝文臣,但没想到这些文臣会来个全体辞官。

闻仲上前翻看了一番四书五经后,也是满脸震惊。

这,当真是大王所写?

这还当年那位托梁换柱,倒拽五牛,好武厌文的大王?

闻仲满脸震惊的看向帝辛。

他知道大王会拿出震惊满朝文武的经典,毕竟他三日前,就看过《正气歌》。

但他真没想到大王会拿出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

每一篇都是传世经典。

而且数量还这么多。

但随后,他就释然了。

大王能以文立儒道。

那这些经典,就必然是大王所写。

至于是如何写出?

不重要。

立道,这曾经是只有圣人才有资格做到的事。

现在,大王做到了。

虽然,之前大王已经传武道于全军,于民间。

但武道因大王王旨,隐而不发,所以武道只是成汤内部说法。

并非天地承认的道。

儒道,这才是大王第一个立的新道。

第一个新的道。

闻仲在看到大王立儒道之时,就已经想到了。

不久之后。

大王必然会再立武道。

他很清楚,大王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立武道,只是为了麻痹诸天仙神罢了。

毕竟,儒道以文为本,内秀于胸,仙神不会第一时间重视。

武道却是张扬激进,会让人族拥有让诸天仙神忌惮的力量。

闻仲长吸一口气,抱拳向帝辛一礼,道:

“臣恭贺大王立儒道,书华章,功绩可比仓颉帝。”

满朝文武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跟着老太师一起恭贺。

帝辛一摆手,道:“仓颉大帝的功绩,后世之人不可比。”

“孤也不会与人族先祖,三皇五帝比功绩。”

“吾等后辈,自当立下新的功绩,告慰先祖。”

满朝文武满口称是,起身又是一礼。

帝辛又看向比干和商容,道:

“皇叔,老丞相。”

“孤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把这四书五经,全都梳理出来。”

“将不足之处补充,将不妥之处修改。”

“这些日后,就是儒道经典,要以文传天下万民。”

“这一月间,孤允许你们调动一切力量。”

“满朝文武,朝歌所有王公贵族,所有读书人,皆受你们调用。”

比干和商容伏在金阶上,道:“臣怎敢对大王华章动笔?”

“大王字字珠玑,臣等何以修改?”

“臣惶恐!”

帝辛静静地看了皇叔和老丞相一眼。

这两老头儿,满脸兴奋之色,哪来的惶恐?

于是,他一挥手,人王御气术运转,将比干和商容提起来。

平静开口,道:

“滚。”

比干和商容推着小车转身就走。

他们确实对四书五经惊为天人,但能参与到大王这些华章之中。

哪怕只是将这些华章整理成册,都是莫大的荣耀。

他们怎么可能错过?

……

一月之后。

四书五经终于完全梳理完毕,工部赶工半个月。

将四书五经刊印一万份。

随后,由战神军和御神军押运,送往各郡县。

又过两月。

风尘仆仆地比干回报九间殿。

“大王,各郡县学馆,在神灵工程军的全力建设下,已经完成。”

“如今,帝畿之地,上千郡县,已经最少有一座学馆。”

“只是,这些学馆如今依然不足以完全覆盖整个帝畿之地。”

“臣有罪。”

如今成汤帝畿,各郡县数量过千,郡县之下乡邑,则超过万数。

想要完全覆盖,哪怕有神灵工程军在,也还需要再有一年时间左右。

帝辛一摆手,道:“皇叔不用自责,先将各郡县学馆建立起来就行。”

“剩下的乡邑学馆,继续建设就是。”

他只给了比干不到三个月时间。

要不是有神灵工程队,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就修成数千学馆。

神灵工程队可以一夜之间,修出一座学馆。

但前期的选址,后期的宣传,却需要数日,甚至十数日。

前期选址不对,无法便于各郡县子民前往学馆。

后期宣传不足,各地子民则一不知学馆之用,二没有太大的动力却学习。

这些,都需要时间。

帝辛对于皇叔能在不足三月间就做完这些,已经相当满意了。

他又看向商容。

不等他开口,老丞相已经手抱朝笏出列,朗声道:

“大王,臣数月来,已在朝歌所有王公子弟,朝臣家族中选中三千学子认真教学。”

“如今,他们已经能胜任夫子之责。”

“他们未来依然需要继续学习才能精进,但现在教育子民识字, 已经足够了。”

比干修学馆。

商容教夫子。

这就是两位文臣之极,这几个月来所做之事。

帝辛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他一挥手,道:

“传孤旨意。”

“令:即日起,吾大商将统一所用人族文字,以千字文为准,天下万民皆从此文。”

“令:即日起,皇叔比干成立帝畿学府,各郡县学馆开场。”

“令:即日起,成汤子民入学馆识字者,赏。学有所成者,赏。学以致用者,赏。”

“令:即日起,成汤子民中品学兼优,愿为教习夫子者,不分身份,皆可。”

“但若有夫子无德乱才者,斩!”

“令:即日起,成汤子民,以儒道立身,天下万民以读书为荣。”

五道王旨,每出一道,成汤国运就暴涨一分。

当五道王旨齐出之后,整个成汤帝畿之地,赤玄色国运明亮如火。

帝辛抬头看向朝歌上空的国运之柱。

他看到本来厚重的成汤国运中,又多出一股活力。

这活力粗看时,极为微弱, 然而却拥有极为强大的韧性。

他知道,这股活力,名为传承。

人族的一切,需要文字来传承。

武道,可以让人族安身立命于这凶险的洪荒。

但人族要发展,要传承,就需要文字。

帝辛看向满朝文武,缓缓开口道:

“孤今日,以文传道,以文承载人族精神,以文开辟全新道路。”

这只是他逆天改命的第一步。

往后,他会走得更远。

直到,诸天仙神再也无法在人族头顶作威作福。

直到,天道也没有资格再向人族降下量劫。

满朝文臣激动得全身颤抖,齐齐向帝辛一拜。

“臣等誓死追随大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