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侏儒神医 > 第50章 驼子不敢跟洋妞斗诗歌,他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暖烘烘的屋子里,装醉却变作了真睡,一个呵欠就招惹一群瞌睡虫。仿佛梦里故乡,仿佛回到儿时,驼子躺在母亲温柔怀抱里,远去了风霜雪雨。

韩小语的笑声,给两个男人阴霾重重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谁也不曾有过非分之想。

从汪小明跟韩小语的对话里,驼子明白了他们的认识缘于这小子到中医院治病。

那是两年前的初春,街边的树枝刚抽白芽,满城寒气游弋。

汪小明突然发现吃饭漏饭,喝水漏水,镜子里看见一个歪鼻子斜眼的家伙,于是他断定自己面瘫了,就匆匆跑到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求医。接待他的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教授左手棉签蘸酒精,右手指缝插满银针,不待汪小明有任何准备,就把他扎成刺猬,谈不上疼痛,只是酸胀酥麻。

当他看到,一个小女生怯怯地、给他摘下一把细长的银针时,汪小明吓呆了,最长的可达一搾,它们直入汪小明肌肤刺中经络,怎的不疼?

好运气不常有,老教授带了一群中外学生,很忙,忙得走路如同接力赛。一位口罩蒙面的碧眼女生,她说老师不空,她给汪小明扎针,叫他忍着点,因为她是碧眼百转的老外,汪小明怎好谢绝?明显感觉她玉指生硬还胆怯,不仅扎得汪小明疼痛难耐,还血污满面。碧眼女生吓得手足无措,差点掉眼泪。

汪小明心头一软,呵呵笑着安慰她,叫她不要怕,继续扎。见她欲动手又害怕,汪小明就一再鼓励:“我也当过实习生,我不怪你的,大胆扎。”

于是,她重拾信心,给汪小明扎了一脸刺猬,虽然很疼但汪小明不敢叫唤,甚至不敢咧嘴。取针的时候还是挂了红,她一再表示歉意,汪小明却淡然一笑,她也笑了,泪水在眼眶里打旋儿。如此几周过去,汪小明僵硬无情的脸上,便有了几许活泛。

此后,汪小明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韩小语提起,汪小明才想起。她说,见到汪小明之前,她从不敢扎人,只停留在扎硅胶人身上,自打那以后,她就刻苦练针,技艺日渐娴熟,巧手如风似电。如今,韩小语扎针术早已达到老师要求的高水准。

汪小明说与韩小语,君子之交淡如水。

韩小语告诉汪小明,她之所以选择留学中国,是因为她的弟弟从娘胎里出来就是罗圈腿,不能走路也无法坐立,只得盘腿生活。她父母寻遍了美国的大小医院,医生给出的答复是,天生带残疾,没治了。

一位华人朋友说,中医可以试试。于是,当姐姐的韩小语义无反顾,经过一番努力,如愿考入我国的一家中医大学。同时还带来了她的罗圈腿弟弟。

韩小语的导师张凝香教授不仅博学祖传中医,还遍访民间高手,她曾经妙手回春一位瘫痪多年的少年。对韩小语弟弟的罗圈腿,胡教授采取了针灸和按摩矫正等手段治疗。韩小语不敢给她弟弟扎针,只是看老师怎么下针,刚开始她弟弟害怕,吓得发抖,后来就习惯了。自从给汪小明扎针后,韩小语才大胆扎她弟弟。据她说,经过短短一年治疗,她弟弟可以走路了。几年后,弟弟回国读书,她则留校继续深造。

韩小语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弟弟走后,她不要父母出生活费,自己到社区医院打工挣钱。

韩小语的最大愿望是,她想学成回国后,开一家中医馆,但她害怕,美国人从骨子里不相信中医,虽然她弟弟是活广告,但人家还是将信将疑,这让韩小语无比苦恼。

2020年春节临近,韩小语没想过回国,她说等春节后,她开车到汪小明的故乡,看一河清流悠悠远去,再去爬几座青山。没曾想,一场瘟疫从天而降,让她乱了方寸。有人上呼吸道感染后,没特效药可治,若不及时干预,人的肺逐渐变白变胖,弄不好会性命不保,更可怕的是人传人,于是,武汉封城了。

接着,西部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封城了,每个人都不能上街溜达,甚至不允许出门半步。

韩小语的同学都在封城前走了,偌大的城市空空如也。

空旷的街上,没有行人,只有清洁工人在忙碌,社区的曹大姐一再叮嘱,任何人不许出门串门,叫韩小语和驼子哪里来就哪里去,汪小明说封城了,美国她是回不去的。

好在,曹大姐平时也来看书,算是熟人,她没为难韩小语和驼子,只是说绝对不要出去,安全很重要。

危难之时,两个男人一个洋妞,他们心心相惜,没事就吹牛斗诗歌,驼子不敢跟洋妞斗诗,不是他无才,而是他怕洋妞误会,他明显感觉到,洋妞看他的眼神里隐藏着暧昧,他的心中只有一尊神,如今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这尊神。那就让洋妞得瑟吧,有她就不寂寞,也许,死神也会望而生畏?品书独取乐,瘟神其奈何?

手机上推送的新闻告诉他们,被感染人数在不断上升,也新盖了方仓医院,感染途径为人传人,他们除了跟韩小语独处,断绝了所有往来。

三人在陋室里,生一炉无烟的炭火,然后蜷曲在沙发里,各看一本醉人的书,驼子贪婪古书的味道和人生哲理。

雪花蹁跹在窗外的百丈高楼间,汪小明告诉驼子和韩小语,他当初看中这里的幽静,就用低廉的价格把它盘在手,然后刷白墙体,把屋子里塞满书柜,又把书柜塞满古今中外的图书,随意取名“春雨斋”,说白了就是收售二手书,有朋友骂汪小明脑壳被门夹了,这个世道还有谁读书?还有谁买你的旧书?

意外的是,在这风声鹤唳的岁月里,汪小明的“春雨斋”旧书店,突然间生意特好,通过网络交易,钱货两清。汪小明跟快递小哥合作默契,他到了轻叩小窗,汪小明将书递出去,放在一个小桌上,他们不接触身体,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赚钱就这样简单轻松,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消磨着。

被关楼里的人,平时无暇读书,在人人自危的日子里,读书人再次回归,这让汪小明感到莫名的兴奋。兴奋不是因为,人家宅着愁钱,他却坐在家里稳赚,而是,无处安放的灵魂,总算有了栖息地。

汪小明告诉驼子,很多人压根儿就不懂他,做旧书生意久了也会成精,他有变废为宝的绝技,隔三差五地,他到城中的几个地摊上,购买品相好的旧书,品相好的三五块一本,然后在网上明码实价兜售,年代久远的书,汪小明会标上“百年孤品”或“家藏珍品”。

当然,价格肯定不菲,最多的曾经达到五位数,有人笑他疯子,他只是淡然一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嘛。

有时候汪小明也着急,屋子里堆满了旧书,他自己估价也在七位数以上,但他知道,猴年马月都无法销售一空的。

哪曾想,前些日子,汪小明花三百元收集的两部手抄本《聊斋》和《唐诗宋词大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封面是羊皮的,年代久远字体工整,那纸张的工艺更好,虽然发黄了,但韧劲十足。刚挂上网就引来一前一后两位不速之客,先来的中年男人叼一根烟卷,捧着墨香味十足的毛边纸订成的《聊斋》,眼珠子掉进古书里去了,随后进门的老外就是瓦洛茜也就是韩小语,她貌似面熟,却又不知在哪里见过。

当然,汪小明更关心他的大生意临门,就跟那个男人打心理战,故意拿起手机跟一个朋友假打:“老夏老夏,你别压价嘛,这书我可是花了大价钱购得,你不能把我的本钱都拿走吧,你吃肉我得喝汤,你是我的朋友,我优惠你,对外售价一万六千个大洋,你嘛就只收一万三千个大洋,再少就没朋友了。”

那男人却不动声色,仍旧一页一页斟酌,而韩小语就不淡定了,她蓝宝石般的大眼睛火辣辣地舔舐汪小明的大胡子脸,身子微微一哆嗦。

当然,汪小明自诩他是好客的读书人,为人处世不吭不卑,尽量把自己修炼成君子。就一脸的灿烂,给他俩各斟一杯竹叶青,沸水在青花瓷的敞口杯里荡漾,绿芽几度沉浮。瓦洛茜端起青花瓷轻啜红唇,连说好茶好茶。

随口赋诗一首:

茶 语

我为清茶狂

泄水冲白浪。

一杯不尽品,

再烹两三觞。

对韩小语的才华虽然汪小明非常吃惊但他没功夫搭理她,他关心的是自己这单大生意是否做成。

那男人没尝一口好茶,只是不断抽烟,汪小明也给他敬烟,烟雾在书橱间弥漫。瓦洛茜很厌烦二手烟,但她涵养极好,没有晃动玉指,只是轻皱柳眉,然后继续品茶,继续贪婪地品书。约莫一个时辰,汪小明的一包烟空壳了,男人的一包烟也空壳了,汪小明又开了一包,他接过烟卷,不再点火,从夹包里掏出一摞鲜红的钞票,轻轻地放在小玻璃桌上,惜字如金:“斋主,这本书我要了,钱你收好。”

汪小明欲说什么,却不待他开口,男人就夹书出门,大踏步离去。

汪小明看看这摞厚厚的钞票,掂量一把,便知道多少,就冲韩小语显摆,假骂一句:“这人太精了,估计是个奸商。”

韩小语问汪小明是多少,他笑而不语,她嘟起小嘴,一定要看个究竟。汪小明掏出来递给她,她数了又数,惊得下巴差点掉地上。她把钱还给他,指着自己手中的书,有些难为情:“老师,这本老书我很喜欢,但我没这么多钱。”

汪小明这才发现,韩小语着一袭白大褂,胸前印着校名,我明白了,她应该是中医学院的留学生。学生不可能花大价钱买这卷边的旧书。他很绅士地笑笑,问她希望多少钱买走。她几度咧嘴却又不肯说出声,只伸出三根玉指,冲汪小明尴尬一笑。

汪小明脑子有些不好使,脱口而出:“三百?”

她摇摇头,细汗钻出白皙的毛孔,沾在金色的汗毛上:“老师,我是学生,兜里只有三千块。”

汪小明说好吧。于是,她扫二维码转钱,三千块秒入他账上。虽然,她来自大洋彼岸的富裕国家,但她毕竟是学生,汪小明可不能让人家饿肚子,问她还有没生活费,她浅浅一笑。汪小明又退回两千:“孩子,好好念书吧,中医魅力无穷。”

她有些感动,连声道谢,并说有空来帮我。是的,收售旧书很辛苦,不仅要上书柜里还要编号,还要上网,的确需要人帮忙。

韩小语出门后,冲汪小明回眸一笑,丢下一句:“老师,今后还是叫我韩小语哈,瓦洛茜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别扭。”

一千块买走,汪小明还是赚了,它的成本价不到二百。但这本书字迹清秀工整,书写的人,一定是个不俗的文化人。

驼子觉得自己有点霉,刚治好驼背,满心期待着好好发挥所长,好好去爱自己的神,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跟他的神天各一方。

他感觉洋妞在有意无意接近他,但他不能负了他的神。碰杯的时候,韩小语隐含而又大胆地说:“杨老师不仅才华出众,还帅气有修养,按照美国人的说法,有着绅士的风度。”

这个时候,驼子哪敢过多的跟她谈中医?哪敢与她斗诗歌或唱一首豪情万丈的男高音?

他低调说话,只是告诉她,自己不是在校本科生,属于不入流的。

为了不引起太多的误会,他当着韩小语跟汪小明的面,跟桂子视频:“丫头,让我看看绿风斋,我太想念你们了。”

桂子举起手机,大步走向绿风斋,映入洋妞眼帘的是,一个面若桃花的姑娘,浅笑着跟他们打招呼,那一对酒窝儿特别醉人。

韩小语禁不住感叹:“东方女神啊!”

那状若鹅蛋的大磐石上,顶着一栋小茅屋,竹林深深。

汪小明跟韩小语赞不绝口,说等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去看看绿风斋,要看看桂子。

桂子突然幽默一句:“俩大男人不许欺负美国来的美女哈。”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