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 第203章 解燃眉之急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第203章 解燃眉之急

作者:季言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3:39:54 来源:小说旗

西北大营中,因为严重缺粮,韩镇云早已经吩咐军队里的火头军们,一天只做一顿饭,他和儿子韩策跟所有的将士们一样,一天也只吃一顿饭。

好在外面的雪多,将士们的营房里也有炕灶,早晚两顿,即使没有粮食,将士们也能喝碗热水暖暖胃。

只是胡人时不时来骚扰,他们抵抗胡人时,这些将士们到底因为这段时间吃不饱,体力逐渐不支。

“策儿,廷玉那边怎么说?”

再没有粮食支援,等再过一个星期,他们三万多的西北军,将要连一天一顿饭也吃不上了。

到时候那些虎视眈眈的胡人再拖个十天半个月的,再来个大规模的进攻,他们这三万多名的西北军,不是饿死就是要死在那些胡人的刀下。

不仅他们西北军,据季总管送来的消息,就连整个西北最繁荣的西北城的普通百姓们也快要开始无米下锅了。

那些乡下更偏远地方的百姓们,日子恐怕也更难过。

韩镇云焦急的在营房内走来走去,如今对面是时刻盯着他们的胡人,背后是西北边疆那些也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作为西北边疆的最高长官,他已经急的嘴上都长了好几个泡了。

“父亲,涂廷玉来信说,那十五万斤粮食已经保了下来,这几天他又筹集了将近二十万斤粮食!”

想到那边的局面,韩策也是气的握紧了拳头,他咬牙切齿的道:“今只是进入我们西北地界的路口都有重兵把守,这些粮食都运不进来,他只好将这三十五万斤粮食暂时存放在了他盘下的仓库里!”

看着还不到四十岁的父亲,两鬓已经生了不少的白发,韩策看着这样的父亲,心里心酸极了,他想了想,还是将心中的一个法子对父亲说了出来。

“父亲,我们西北边疆虽然不如大盛朝其他地方富庶,但整个西北边疆也有不少家庭富庶的大户人家,我们就将西北军严重缺粮的消息放出去,那些人家为了自保,也定会捐出一部分粮食来!”

这些日子以来,为了稳定民心,韩镇云对整个西北军都下了命令,要对他们紧缺粮食的事做到严格保密。

所以整个西北边疆的百姓们,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最起码整个社会还没有乱套。

因为他们坚信,他们那一心为民的战神韩大将军父子以及无所不往的西北军们定不会让这样的局面继续下去。

韩策的方法一提出,就连一向神经大条的屠副将也拍手称好。

“末将觉得小将军的这个法子甚好!特别是那些土生土长的富豪们,他们的产业都在这西北边疆,如果我们西北军撑不住了,他们还能得什么好?”

“申副将,你觉得呢?”

韩镇云看了一眼旁边的申副将,也谨慎的问了问他的想法。

这个法子虽然能以极快的速度暂时给西北军筹集一些粮食,以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

但他也担心民心大乱的情况下,有的人借着这个机会制造混乱。

申副将怎么看不清韩镇云的想法,他只稍稍思索了一下,就点了点头对韩镇云道:“大将军,小将军这法子,利大于弊,是个值得一试的法子!”

韩镇云听了素有“小诸葛”之称申副将的意见,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韩策的这个方法。

接下来一封密信从西北大营送去了西北城的韩大将军府。

季总管收到这封信后,立马将大将军府的得力小厮叫了出来。

三天后,西北军严重缺粮的消息传到了西北边疆的各个角落。

特别是那些酒楼、茶馆、甚至是青楼等这些大户人家经常出入的场所,更是传遍了“西北军缺粮,饿着肚子守护边疆”、“西北军腹背受敌 ”、“若是西北军败,即是整个西北边疆灭亡”等说法。

果然那些西北一府城、十六县城的达官贵人以及富户们也瞬间坐不住了,他们生怕西北军敌不过那些凶狠的胡人,家家户户都主动向县衙和府衙捐粮食。

甚至那些普通百姓,听说了西北军如今一天只吃一顿,不仅要冒着严寒巡逻西北边境线,更是经常要饿着肚子来抵抗前来骚扰的胡人,他们一个个缩紧自家的裤腰带,还将自家仅剩不多用来果腹的杂粮分出两斤、一斤、半斤的送到当地的衙们。

这些衙门的差役,绝大部分是从西北军中退下来的将士,他们冒着哈气成冰的严寒排成长龙来捐粮的百姓们,一个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竟然都红了眼眶。

远在西北大营的韩大将军父子,以及那三万多名西北军们,听到整个西北边疆的百姓,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分出自己的口粮来支援他们西北军的消息,个个内心都无比的动容。

特别那些拿着大刀长枪,去前线迎敌的将士们,听到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个个如同吃了大力丸一般,无比勇猛的冲向了又来挑衅的胡人们,将他们给打的落花流水。

这次西北边疆内部捐的粮食,加起来有也有二十万多万斤。

本来西北边疆都长期缺粮,那些大户人家囤的粮食也不多,现在也不能从其他府城运粮食进来,能筹集这二十万斤粮食也实属是大家都尽力了。

韩镇云在西北大营负责前线应对胡人,这些后勤的事情,都是由年仅十五岁的韩策负责。

虽然这位少年的年纪小,但这么多年,无论是上战场杀敌,还是走访到贫民百姓的最前线,他对整个西北边疆百姓的生活是了如指掌。

这二十万斤粮食,他考虑到每个地方有不少最底层的百姓缺粮,于是只安排人运了十万斤粮食到西北大营,另外的一半粮食,由当地的县衙负责,分给那些真的没粮下锅的人家。

韩策的这一举动,又让那些穷苦百姓们,感动的热泪盈眶。

霍广县北河村与北军村,这两个村子里都在两村村长的带领下,都将家里的粮食捐了大半。

特别是北军村的余老村长,得知西北军如今的囧境,他恨不得亲自飞去西北大营一趟。

慕家除了将家里仅剩的三百斤粗粮全部捐了,上次韩大将军府奖励他们的大米白面,剩下的,慕老爷子大手一挥,也全部捐了出去。

村民们看到了也纷纷效仿,所以除了北军村以外,整个霍广县来捐粮食的村子里,竟然就数北河村这个新落户的村子捐的最多,周大人这次对北河村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慕玖倒是想将空间仓库里那堆积的将近三千万斤的土豆捐出一部分,只可惜,不仅是这土豆,就连空间里已经快要收获的两千三百亩的杂粮,她也不好随意拿出空间。

因为这些粮食的出处,她实在找不到一个好的理由去解释。

十二月初一,慕家一家子没有时间再去理会外面的那些纷扰,他们一家老小,每天一起床,就进了慕玖的空间。

包括已经怀孕六个多月,肚子已经有些大的李翠翠。

这次空间的两千三百亩土地全部种的是高粱、粟米这样的杂粮作物,慕玖直接在空间工具房领了五辆收割机,已经学会了开这种机器的慕老爷子、慕冲、胡家俩兄弟见状,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哎呀,这机器就是好使,一下子下去,就收割了那么多的粮食!”

慕老爷子将这收割机开到地边上,试了一下,很是开心的夸道。

他虽然年纪大,但他对大孙女空间里的这些半自动化机器很是能接受。

“可不是嘛爹,如果将这些机器能在外面普遍使用,那咱们整个大西北就再也不会缺粮了!”慕冲接过了慕老爷子的话,乐呵呵的说道。

那可不是,这西北边疆的气候和地形,与前一世她工作的大西北很像,那个时候,通过高科技,那个世界的大西北的粮食与水产品产量,可是养活了差不多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

只是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相当于等于零,要想达到机械半自动化或者说是自动化,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她虽然是穿越过来的,又带有这个神奇的空间,但她也只是因为前世的经验,只是会使用这些机器,却并不会制造这些机器。

单单就制造机器的材料来说,也不是光靠人工就能完成的。

慕玖无人开收割机收割这些粮食,王氏带着大儿媳与小女儿继续腌制咸鸭蛋,二儿媳李翠翠负责打下手,两个双胞胎还是负责去家禽养殖场捡蛋。

前两天宁大掌柜又来收了一批咸鸭蛋,这次慕玖知道了,每次明月楼一大批一大批的来买咸鸭蛋,都是运往了西北大营。

这西北大营的将士们如今连杂粮饭都只能吃一顿,就更别说菜蔬与肉类了。

这咸鸭蛋就成了西北大营那些将士们补充营养的唯一食物了。想到这里,慕玖竟然替那些在前线的将士们感到无比的心酸。

所以,虽然即使在短时间内拿出大批量的咸鸭蛋很不合理,但慕玖和慕老爷子他们仍然坚持向宁大掌柜售卖这个。

好在宁大掌柜也是个妙人,每次只管付钱拿货,从不多问他们一句关于咸鸭蛋额外的话。

这两千三百亩的杂粮地共收了两百三十多万斤的杂粮,相当于这杂粮亩产一千斤左右。

这和前一世西北地区杂粮的产量差不多。

慕玖算了算,如果这两百三十万斤的杂粮全部运去西北大营,大营那三万将士,每人一天三顿,每顿一斤,也能吃二十多天。

接下来空间加上自己新扩展的土地,有四千六百亩的土地,慕玖决定,这次除了种上五十亩的药材,其余的全部种上杂粮。

毕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些杂粮在外面出现,也不像土豆那样突兀。

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里人过腊八,有条件的人家,也是要煮上一锅浓稠的腊八粥。

在前一世,煮腊八粥也超级简单,直接去超市买专门煮腊八粥的材料,即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各种豆类在内的混合袋装原材料。

然后将这些东西清洗后,直接放在高压锅里压一会儿,再放进锅里慢慢煲就可以。

将这粥煮好后,再加入适量的红糖或者冰糖就可以。

而这个时代,这个特殊的时刻,村里人也只能用少量的大米、粟米、高粱、菜豆米这几样提前泡好,然后放在炕灶上用柴火慢慢熬煮。

有少数人家还能放一点珍贵的红糖,其他大多数人家,连红糖都没有,直接放的食用粗盐。

这个时代糖是稀缺的东西,普通百姓家很少有机会能吃到糖。

那些家里在煮糖粥的小孩子们甚至忍不住冒着严寒,跑到要好的朋友家去炫耀一会儿要喝甜甜的糖粥。

而家里实在没条件的小孩子,听了后,就开始在家里哭闹。

有的家长受不了,就把哭闹不已的孩子故意赶到门口吓唬他们。

慕玖就在门口听到了那些在外面哭着要喝甜甜的糖粥的声音。

慕玖想到空间里在入冬之前她在镇上买的十几斤糖,当时听说这里冬季大雪会封村,她囤了些糖,准备冬季无聊时在家里鼓捣一些小吃食。

没想到因为空间里的活计,加上与明月楼合作的生意,她也没功夫去做那些。

“阿爷,阿奶,我们家里有红糖,空间里还有晒的葡萄干、桂圆等干果,粟米、高粱等杂粮也多的是,我们就煮几大锅腊八粥,给村里每户人家送上一碗,你们俩觉得咋样?”

慕玖实在心疼是对那些在这个腊八节日,渴望喝上糖腊八粥的小孩子们,于是对慕老爷子和王氏提了这个建议。

慕老爷子和王氏也不是个小气的,而且慕老爷子作为一村之长,不管有什么事吩咐下去,村里哪家哪户没有积极配合?

“行,这事儿咱们玖儿说了算!”

慕老爷子和王氏两个人很是爽快的同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