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 第233章 杜山长

穿越到西北边陲种田养殖忙 第233章 杜山长

作者:季言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13:39:54 来源:小说旗

慕兰修和慕兰庭两个小家伙一听他们兄弟俩的考核通过了,两人喜的立马弯腰向杜山长行礼,嘴里不停的说着“谢谢山长”之类的话。

慕老爷子和王氏、许柔以及慕玖一听两个双胞胎通过了山长的考核,个个也开心的向杜山长谢了又谢。

“束修的事儿就由这位韩执事带你们去交吧!”

这两个双胞胎的束修,慕家一家子很早以前就来打听了,每个孩子每年的束修费需要交十两银子。

因为当初开办这所学院时,当时的县令大人为了表示支持,做主批的建学院的土地,还由县衙出了一笔银子,所以这百川书院也算是镇上的官学。

教授学生的夫子们的薪资是由学院发的,再逢年过节,学生们的家长再给他们准备些肉、米、面等谢礼。

本来现在不年不节,不需要额外给山长与夫子们准备肉、米和面,但想到与他们一家交好的洪夫子也在这里教学,于是昨天晚上,慕玖和王氏、许氏、慕元香四人在家里面准备了不少吃的带给洪夫子一家。

除了洪夫子一家,他们还给书院的山长准备了一份,本想着让洪夫子帮着送给山长的,哪想到今日竟然就是百川书院的杜山长亲自考核。

慕玖昨天晚上与阿奶阿奶和娘商量了一下,有用瘦肉裹着鸡蛋白面粉炸的酥肉,有炸的香酥入味的鱼块,有卤的肥而不腻的大蹄膀,还有卤的整鸡、卤猪耳朵,再加上咸鸭蛋等六样吃食。

这六样的东西一式两份,前面五样分别装在篮子里,咸鸭蛋直接用小坛子装上。

“杜山长,我的好友洪若望也在贵书院当夫子,我从家里带了两份自家做的吃食,不知能不能见见他?还有,这一份吃食送给您,希望杜山长不要嫌弃!”

眼见旁边的执事要去叫等候在外面的人,慕老爷子立即抱拳,向杜山长行了一礼说道。

洪夫子也是来自北河村,杜山长是知道这些的,于是他想也没想的点了点头:“洪夫子这个点正好没课,黄执事,麻烦你带这一家人去见见!”

然后又继续对慕老爷子笑着说道:“既然是你们自家做的吃食,那我可要尝一尝了,说着就亲自伸手接过了王氏递过去的篮子!”

“杜山长,还有这咸鸭蛋,配粥吃味道可香了!”慕玖也将搁在地上的一个小坛子抱了起来,放在了杜山长身后的桌子上。

杜山长年轻时即使考上了举人,不过也没有去做官,而是开办了这所书院,这一辈子除了教学就是喜欢吃。

一听到慕玖说这坛子装的是咸鸭蛋,杜山长那双带着皱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镇上的明月楼就在卖咸鸭蛋,只是经常供不应求,他想吃也买不上,没想到这户人家竟然给他带了一坛咸鸭蛋。

“那这礼老朽就收下了!”杜山长向慕老爷子一家道过谢之后,就将这些吃的都收下了。

等杜山长考核了后面来求学的学子后,他看到放在案桌上的篮子和坛子,立即抬脚走到案桌旁边,将放在篮子里的一包包用牛皮纸包起来的吃食拿出来并一一打开放在案桌上。

那些食物散发出来的香气让这个一向注重餐桌礼仪的他忍不住伸手拿了块酥肉放进嘴里。

这酥肉虽然是昨天晚上炸的,但今天一早,慕玖起了个大早又将这些酥肉和炸鱼块都复炸了一遍,然后用两层牛皮纸紧紧的包裹了起来。

这会儿不仅没有冷,吃起来还特别的酥脆。

还有炸鱼块儿,明月楼卖的卤味儿,特别是慕玖用香料做的肘子,不仅软糯鲜香,还入口即化,杜山长尝了一口,就喜欢上了这道菜。

所以从此以后,每每逢年过节,杜山长腆着一张老脸私下交代慕家两个双胞胎将家里送他的束修直接换成做好的吃食,这自是后话不提。

在整个西北边疆,其他的村里开始耕地预备种杂粮时,北河村和北军村两村的村民都个个扛着锄头,将两个村子四周除了村子和地以外的地方全部用锄头翻了一遍,然后撒上了慕玖从空间领取的高产牧草。

“都开春了,这北河村与北军村的人不去翻地种庄稼,竟然个个去挖荒地种劳什子草,这怕不是疯了吧?”

与北河村距离最近的北杨村人看到两村人的举动,个个都一脸看好戏的戏谑道。

北河村的人与北军村的人正事儿都忙不过来,谁还有空理那些嚼舌的北杨村人。

虽然种的高产牧草面积比较大,但因为积雪刚融化不久,土地都还相对还算湿润,只需要松松土撒上牧草种子就行,倒也没花费多少时间。

高产牧草种好了后,大家还是抽空种了一些高粱、粟米等杂粮,还将家里稍微肥沃一点的土地特意留下等五月份开始种高产土豆。

之前缺粮时,慕老爷子和余老村长曾经对大家建议将家里留的两百斤土豆种用来救命。

这可是亩产高达四千到五千多斤的极品高产作物,这两村村民硬是咬起牙齿将家里的两百斤土豆种省下了一大半。

因为杂粮种的不是很多,大家将空下来的时间开始在距离北荒河不远的地方挖水塘。

那些出壳的小鸡小鸭小鹅们已经被分到了各家各户,在这十多天的时间里,两村村民们个个无比精心的照顾这些小家禽,它们明显长大了一圈。

特别是小鸭与小鹅,总是喜欢往有水的地方跑,只是村前的河水河流比较湍急,不适合小鸭小鹅在里面游。

挖水塘是个大工程,北河村的人口少一些,一共打算挖三个大水塘。

而北军村的人多一些,打算挖五口水塘。

为了好将北荒河里的水引进水塘,大家都是小的低洼位置,这才开始动工。

挖水塘的泥土,也都被大家一筐一筐的运到了地里,像这样加厚土地的土壤层,不仅能蓄肥,还能蓄水,更有利于庄稼成长。

水塘挖好后,那些汉子们将北荒河与水塘之间挖了一条沟渠,成功的将河里的水引入了水塘。

村里的半大小子们这会儿有的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