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江海潜寻 > 第123章 价值展区·孩子的真诚

江海潜寻 第123章 价值展区·孩子的真诚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3:17 来源:小说旗

因为模拟船舱的原因,整个三楼只有二楼“甲板”一半大的面积。

萧方指着距离梯步最近的部分,说:“这是‘第五章节“价值”展区。分为两个部分,眼前这个部分,陈列的是沉船上发掘出的钱币,历代钱币。”

听到“历代钱币”这个表述,任燃、郭超仁都不奇怪,但先前那个小孩却很纳闷,便仰着头问:“叔叔,为什么船上会有其他朝代的钱币呢?”

萧方蹲下身去,和蔼地问他:“小朋友,你多大啦?”

“我今年五岁啦!”

“哦,真棒,五岁就知道朝代啦?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朝代吗?”

“这个我背啦!”小孩冲他爸爸笑了笑,“爸爸教过我。”

接着,小孩一口气背出了很多王朝的名字,一丝不乱,甚至于,他还背出了“新莽”“桓楚”“陈汉”这种非正统朝代的名称。

这个爸爸果然教得好,任燃三人都在心里给他点赞。

既然有这样的知识积淀,那给孩子讲钱币的事,就没什么理解上的障碍了。

萧方先夸了爸爸和孩子一回,再给他讲明一个道理。前代用过的钱币,在后代出现是很正常的,有些甚至还可以再使用。另一方面,有些人也有收藏古钱的癖好。

小孩听懂之后,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叔叔,我先前看到一件文物和资料,说沉船是在1183年沉没的,这些钱币是不是也提供了证据?”

这小孩实在太聪明了,郭超仁都忍不住主动跟他说:“对!你先前都看到什么了?”

男孩羞赧地说:“只记得是一个白色的罐子。”

这也很不错了。萧方尽量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来解释:“那个罐子是一个‘青白釉印花双系罐’,罐子的底部写了一行墨书,提到了癸卯年。癸卯,是用天干地支相搭配来纪年的。在南宋时期,只有1183、1243这两个年份,是癸卯年。”

见孩子已经消化了信息,萧方又接着说:“但是,是1183还是1243呢?我们有两个证据,一个是……”

男孩的父亲觉得萧方说的都是重点,担心听漏了什么,忙打开录音键。

这种求知的态度,在家长中并不常见。

萧方瞥见这一幕,继续往下说:“一个证据是,还有一个印着文字的酱油罐上,有‘淳熙十年’的标志,淳熙十年对应的是1183年。另外一个证据呢,就在这些出水的钱币中啦!随我来看——”

跟随萧方的讲解,孩子看到了一枚“淳熙元宝”年号的铜钱。

“这枚钱币,是沉船上年代最晚的一个吗?”他问。

“是的,再没有更晚的了。”

孩子明白过来,兴奋地拍手道:“看来我猜对了!这些钱币果然提供了证据!它可是最晚的呢!说明当时就沉了!”

爸爸担心他吵到别人,忙对他做了一个“安静”的动作。小孩忙小声说“对不起”,而后迅速安静下来。

他刚刚说的话,没有加任何修饰,也没上升到什么理论高度,但他已经说中了考古学中断代的一个参照之法。实属难得。

任燃笑了笑:“看来,真理总是最朴素的。”

萧方的心情更激动,忙问小孩喜不喜欢考古,想不想学考古。孩子连连点头,黑葡萄般的眼睛里,闪着希冀的光。

在一旁,爸爸忙对萧方说:“讲解老师,孩子喜欢考古,我也喜欢。我们能不能加您的联系方式,多多向您学习呀!”

“我不是讲解员,我是策展人,不过,我很乐意加您。我姓萧。”

加了联系方式后,萧方又跟他们讲了很多钱币的知识,一边讲,一边启发孩子思考。他似乎忘了,他是专门负责接待任燃、郭超仁的。

二人也不介意,只乐呵呵地跟在他们三人身后,听着自己本就熟悉的考古知识。过了一会儿,郭超仁轻声笑:“感觉萧老师今天能收一个徒弟,说不定以后就是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大咖呢!”

“挺好啊,你也可以收徒弟的。”

“有道理,但这个要看机缘。这样吧,我多去潜水俱乐部走走,拽几个孩子跟我学水下考古。”

这是什么破主意,任燃啼笑皆非:“算了吧,你都是个孩子。”

这话听着不顺耳,郭超仁不开心,但他不能在展馆里跟任燃斗嘴。

跟着萧方的步伐,几人参观完钱币部分后,走到了一个“闪瞎眼”的部分:满满的金银饰品及器皿。

郭超仁很清楚,“南海一号”沉船上,共出水了瓷器多件,大多可被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铜钱枚;各类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

金银器的数量虽不如瓷器、铜钱多,但“分量”很足,金腰带、金手镯、黄金戒指等等,都是纯度很高、个头很大的宝贝。

所以,很早之前就有游客说,来这里看一看,能留一兜哈喇子。

爱问问题的小孩,很快又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他好奇地问:“叔叔,您能帮我讲讲这枚戒指吗?我觉得它很特别。”

“为什么特别呢?”

“没有镶嵌宝石。”

萧方因势利导:“没有镶嵌宝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是半成品,还没来得及运出海外去镶嵌;二是因为,它从戒托上掉下来了。你觉得是哪一种原因呢?”

小孩观察了一下戒托,又思考了一下,才回答:“第一种原因,不可能是第二种原因。”

被他说中了,但大家都想听他的理由。

很显然,小孩对他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信心满满,他指着戒托,说:“戒托不是松的,宝石不可能掉下来。还有……”

他刻意停了下,大眼睛看着萧方,转了一转:“考古的叔叔、阿姨们,很细心,不可能漏掉淤泥里的宝石。就像我,我在玩拼图的时候,一片都不会掉的。”

此话一出,说得萧方心里一颤。

从没想过,得到孩子的赞美,比获得其他的荣誉,还要令人感动。

萧方难以忘怀,整个考古团队,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流过多少的泪与汗,才完成了发掘工作。社会上,也曾传出一种说法,说他们在“磨洋工”,否则早该挖完了,分析完毕了。

也许,只有真诚的孩子,才能读懂大人的细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