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江海潜寻 > 第15章 首席工程师

江海潜寻 第15章 首席工程师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3:17 来源:小说旗

未到八点,可容纳三百人的线上会议里,齐刷刷来了四十号人,但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邹敏和她的助手却没来。

童婳便在群里问:“要不,我打电话问问?”

郭超仁隔着屏幕扔给她一个白眼:这叫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你一个记者,跑得风快是想闹哪样?

不知是不是因为童婳给她打了电话,三分钟后,邹敏进了会议室,开口就是一句“各位好,开始吧”。

郭超仁有意看了下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八点整。匡局长发了个“大汗涔涔”的表情,好像没说什么,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早就听说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首席工程师邹敏,是个特别有时间概念的人,但没想到却是这样讲“时间概念”的。

qq的聊天框闪了闪,看头像是表哥。郭超仁顺手点开,一看他说的话便乐了。

“你猜,要是邹工在某些提倡加班文化的公司,会不会吃排头?”

“呸!”郭超仁回道。

一边回,一边在心里鄙视这种公司文化。优质高效才是应该被追求提倡的工作态度呢!

开玩笑,邹敏是何许人!70后女将,巾帼犹胜须眉!

2014年时,研究所遇到了难题。长江口水流浑浊,考古队很难拍到有价值的图像信息,考古工作几乎中断。祁北川便问起无人艇工程研究院的邹敏,希望他们能研发一套智能水下摄像系统,帮助考古队捕捉浑浊水域里的图像信息。

邹敏慨然应诺。为了这一诺,邹敏带着一支30余人的研究团队,花了八年时间潜心钻研,最后不仅研发出了“水下增强图像”的技术,还凭借“沉船自动识别辅助系统”“智能化立体采样无人艇”“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等科研成果,一跃成为海洋一线的骨干团队。

除此以外,邹敏团队还发现了一种叫“电磁突变”的现象,团队试图把海底洋流的“波浪能”收集起来,使其为水底的文物监测设备供电。研发成功后,团队把海底波浪能的能量密度提升了 47倍之多,这之后,考古队的设备,只需配上如手机充电器一般大小的装置,便能不间断地收集海底波浪能,轻松从容地在水下监测文物了。

刚用上这套设备的时候,郭超仁十分感慨,还跟老妈发了张自制表情包,上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没电了”,引得老妈好一阵笑。

这支团队能做出如此成绩,固然得宜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性——融合了机械、力学、数学、控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门类,但不也归功于邹敏优秀的领导能力吗?

总之,郭超仁对这位女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到这儿,郭超仁再回一句:“不准乱说我家女神。”

对方没有回,估计是已经投入到工作状态了,郭超仁也不敢分心。因为两年前被停职反思的经历,郭超仁很少主动表达意见,今天也没有先吱声,直到行业领导们都说完了,郭超仁才附议:“我没异议。”

也确实没异议。等到台风过去,考古队员们将迅速集结,开往长江口入东海处的几处岛屿。为今之计,除水下考古工作本身所需的设备,他们还须准备在岛上的日用品。谁知道,这一去要去多久呢?

就在郭超仁准备个人物资之时,童婳也忙得不可开交,不仅把手头工作加速完成,还抽空采访了邹敏一次,写了一篇四千字的专题报道。

在报道里,邹敏说的还是以往对媒体讲的那些,但却提到了团队的一个成员因为研发压力大,导致抑郁的细节。在童婳的深情渲染下,发表在《沪上晚报》上的这篇专访,获得了广泛关注。读者们纷纷表示,科技工作者太难了,人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这确实是正能量的报道,不过,郭超仁并不喜欢。虽未提及这位成员的名字,但大家不难猜出,这是邹敏最得力的助手。这也是助手缺席线上会议的原因。

诚然,在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难以突围的困境,和意想不到的情况,但科学工作者,需要在大众面前卖惨吗?

郭超仁认为,不需要。

想想他女神邹敏,以前从不在媒体面前诉苦,这次却被“塑造”得疲惫不堪,很明显是被童婳引导的啊!

这么一想,童婳的形象就更面目可憎了。怎么老是喜欢揭人疮疤?

以前就是这样,现在真是一点没长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